正文 第34章 書海巡遊(7)(2 / 3)

“按照美國聯絡處官員在廣場上道聽途說得到的信息,群眾與廣場安全警衛力量最初的衝突是在今天早上大約一點三十分的時候,因安全人員要搬走敬獻給周恩來的花圈而造成的,有些花圈上標明‘放到四月六日’。根據另一個人的說法,在今天早些時候的衝突中,公安局的武裝人員打傷了人群中的一個平民。

“到今天早上九點,紀念碑旁一場靜坐示威在進行著,邊上放著幾個敬獻給周的花圈。大約十點的時候,人群采取了一次既無組織也無領導的努力,試圖闖進人民大會堂,但這次努力被一夥沒有武裝的正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攔住了,他們橫亙在人群和玻璃門之間。兩個小時以後,在廣場的對麵,另一夥解放軍用同樣的手段成功地阻止了想闖進曆史博物館的人群。

“兩輛小汽車和一些小公共汽車被群眾掀翻並點燃。周圍布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並沒有去幹預。美國聯絡處官員還發現幾個人被人群毆打,包括至少一個解放軍軍官,他曾努力勸說試圖衝過解放軍警戒線的平民。盡管如此,可以相信除此之外,今天早上沒有發生嚴重的個人受傷或財產損害的事情。幾個外國人相機裏的膠卷被群眾取出,至少四個人被群眾中的人員‘護送’,出了天安門廣場。一些學生被警告離開這個地方。美國聯絡處官員沒有攜帶相機,也沒受到什麼盤查。

“在下午兩點,群眾繼續占據著廣場,他們被沒有武裝的公安人員用警戒線隔離著,雖然警戒沒有多大效力。除了大約三百名的解放軍戰士在人民大會堂前的台階上警戒外,廣場上看不到別的安全力量。到現在為止,騷亂並沒有向廣場之外發展。”

在四月六日的電報中,聯絡處還描述了民兵對仍滯留在廣場上的示威者的包圍和驅逐。

“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四月七日聯絡處向國內彙報了毛澤東對此事的處理結果。“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在毛主席的建議下,一致同意:任命華國鋒為黨的第一副主席和國務院總理;解除鄧小平的所有職務,但是允許他保持黨籍‘以觀後效’。”

根據美國聯絡處發回的情報和信息,一九七六年五月十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分析認為,在副總理鄧小平再次被免職後,北京的政治氣氛還沒有顯示出恢複常態的跡象,中共高層中間仍然出現一種緊張和不確定狀況,政治局的緊張狀況仍然在繼續。至於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方麵,作為對美國駐中國聯絡處新主任蓋茨離開北京的回應,中國方麵不情願地從華盛頓召回了黃鎮,但在各自的首都仍然維持著同樣級別的代表。

華國鋒任總理後,美國政府對他所知甚少,需要了解他的風格和在一些問題上的立場。美國政府經過精心策劃,讓蓋茨手持福特總統的信設法接觸華國鋒,在祝賀他就任之際,利用這個機會了解這位新總理。蓋茨在與華國鋒會談後所寫的報告中,對華國鋒作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評價:“中國總理華國鋒給我和參加會談的美國聯絡處官員的印象是,一個聰明但缺少特點的人,他的特點是謹慎。他充分利用他手中的資源,卻沒有散發出活力或不尋常的智力或超凡的魅力。華是作為一個理想的過渡人物走向前台的,他不可能在國內或者對外事務中有任何大的作為,也不可能符合美國的利益。對於華的機會是長期的還是一個短期的過渡這個問題,我們在美國聯絡處內有一場激烈的爭論。有人認為華會像勃列日涅夫所做的那樣把他的對手打倒。但是從那次會見來看,我對華是否有必要的洞察力和領導水平以便讓過渡變成長期的任期表示懷疑。我希望有一個更有能力的領導人及時地取代他。”“基於我對華在會談時的印象,與我的同事們相比,我對其否定更多。我懷疑他會成為真正的第一號人物。看不出他具備讓一個存在這麼多嚴重問題的國家正常運轉或發展起來的必要的觀察力和領導素質。因為急需提高經濟和國防能力,我認為新的更有能力的領導人會在中央出現。沒有生氣的華先生在完成他的曆史使命後,就會靠邊站。”

一九七六年十月,在“四人幫”及其同夥被逮捕後,聯絡處及時向美國政府報告了中國的政治形勢,同時彙報了聽到或者觀察到的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發生的慶祝活動。在十月十三日的電報中,美國聯絡處向國內描述了華國鋒上台後開始清洗極端分子的過程。報告中說,“十月七日,北京大學,包圍了‘梁效’(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校的諧音)寫作班子的工作區,並逮捕了所有成員。軍隊同時也進入了清華大學,逮捕了‘梁效’在該校的同夥。另外還有許多逮捕“四人幫”其他團夥的傳言”。這些報告使美國政府及時了解到了中國的政治生態變化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