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一天風雨大江寒,息得鷗機付釣竿。
墨染蒼髯嫌老窄,霜欺黃葉覺秋寬。
防狸雞柵多懸棘,補紙紗窗密護蘭。
釀熟不辭千日醉,倒攜藜杖側皮冠。
卻說眉仙進內去見白公。白公命坐,言曰:“明日是清明節屆。可將麥飯、冥資,往香市劉釗墳上祭掃。我因畏寒,不能去,你可代我一往。”眉仙領命,回到房中。
鳳娘道:“方才你詩興未完,我依韻和一首在此。”遂取出與眉仙看。上寫道:
春風未動試瓊妝,月滿枝頭亦帶香。
瘦質能堅冰雪操,寬憐紙帳伴醫床。
眉仙看了道:“韻已和了,詩興極矣。”鳳娘問召言何事。眉仙道:“父親說明日是清明,要去祭掃劉釗墳墓,因畏寒不去,命我代往。”
鳳娘道:“彤雲遍滿,隻怕要落雪。”眉仙道:“上月中如此極寒,下雪亦有之。”
明日果然遍地瓊瑤。祭儀完畢,眉仙見地k凍雪難行,遂與鳳娘取了珊瑚鞭子,策驢而去。家人挑著祭物隨行。不一時,到了香市劉釗墳上。家人排下祭物,眉仙祭奠過了,家人燒化紙錢。眉仙見雪景可愛,遂命家人收拾祭物,先挑回去。自己策驢閑步,觀玩雪景。遙望一小山,積雪高低,玲瓏如琢,遂策驢行至山腳下。看了一會,忽聽得鬆林中有人唱歌。其歌曰:
天地才離衾枕兮,駕到齊東。
一夜青山老盡兮,感歎無窮。
雙角高位夢醒兮,皓月清風。
咄嗟珊鞭久別兮,今日重逢。
眉仙聽畢,忙下驢走近前去,隻聽得道:“眉仙,我倏久矣。”
眉仙回頭,見樹林深處,一隻黃牛,牛背坐一老人,認得是黃犢客,忙向前拜伏道:“仙師久別,今日重逢,乞救我餘生。”老人命起,道:“一別數年,韶華頓改。我贈你數句詩可曾應驗否?”眉仙拱立答道:“皆已應驗。今我願從仙師去。”
老人道:“你正果自在,何必從我。且學道原非必雲遊方外,辟穀引氣。況你人間富貴尚享不盡,待天年終後,方引你登錄。”眉仙問道:“天年幾時終?”
老人道:“歲月難以定卜,隻你兩眉白後,方斷塵緣。此時真好一個白眉仙也。我前贈你一條珊瑚鞭子,如今可還我罷。”眉仙將珊瑚鞭雙手遞上。老人道:“珊鞭珊鞭,別去幾年,做了許多大事,今可回去罷。”原將來掛於牛角上。隻見一角折下半截的。眉仙問道:“牛角何故,幾時折了?”老人道:“當初希夷先生賜我一偈,末後一句說‘兩角高低正果成’。今牛角忽脫下半節,偈意已應。我今去亦不出山矣。爾壽終,我援引你證錄便了。我言不再,自此長往矣。”遂驅牛飛奔而去。眉仙再拜相送,倏忽不見,遂上驢而歸。
將此事細述與父母、家中人等知道。聞者莫不歎息吒異。眉仙道:“前仙師說後會有期,今日果遇。珊瑚鞭重係於高低牛角上而去,諒我家休戚亦隻如此。但如何能得此兩眉白了,去登仙錄?”各人聽得大笑起來。
時白珊、白瑚因要上京赴試,入來拜辭。聞了仙師的事,亦皆稱異。眉仙命婉兒伏侍到京去考試。及至試過,到出榜之時,白珊中了二甲第二名,白瑚中了三甲第八名。兄弟連榜大喜,遂去拜見金公。時金公為尚書左丞,已告老,將要回家,忽見兩個外孫去拜,又見是兄弟同榜,歡喜不勝,遂命置酒款待,盡歡而止。
過了數日,金公遂同二外孫回來。行到留隱村,看見碑牌齊整,對二外孫歎息道:“此鮑公所建。今物自依然,鮑公已逝,真可傷感。”
白公聞知金公告老同二孫回來,即差人遠遠迎接金公。到了堂中,白公扶杖出來敘禮。眉仙亦叩見。後白珊、白瑚拜見祖與父,又入內拜見祖母及二母親。金公亦入內與風娘、霞蕭廝見了,分外敘情。是日開宴,極其富盛。金公留住白家。
白珊、白瑚各乘馬出門,去拜謁親戚故舊。就有縣城中鄉紳大宦,都來拜望。本縣又送旗扁來。那留隱村向來荒僻,今番冠蓋不絕,好不熱鬧。
時方端如自按察司企事考滿回來,袁漸陸自蘄州團練使任滿回來,知白珊白瑚登甲回來之事,遂齊到白家來。與白公父子相敘過,金公亦出來敘禮,袁方二人再三致謝在京之事。白珊白瑚亦出來拜見。金公道:“二佳婿賴二嶽翁之福蔭,同登金榜,誠家門之大慶也。”方端如道:“還是外祖之福庇,我二人有何預焉。”袁漸陸道:“我前年相見,時方總角,今已弱冠,無怪我輩屬衰頹之列。”各各問敘片時。
是日白公亦大開筵宴,數人入席。金公道:“我今尚不知二君令閨秀當時如何分聘的。”眉仙不覺笑起來,將二子唱略,鮑公取聘,二子分授之事重述一遍,合席大笑。白珊、白瑚亦自覺好笑不已。金公謂袁方二友道:“前年作伐是鮑公。今鮑公不幸已逝,老夫以二外孫已長,二君閨愛亦可出配,又率各休沐在家,老夫又在此,竟是我做主婚,擇日成親,二君心下何如?”袁方二友大喜道:“謹依尊命。”眾人又飲了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