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鼓勵孩子的話術(2 / 2)

很多時候,孩子參加比賽獲獎,不但可以激發他的榮譽感和自信心,還可以增強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孩子參加比賽獲獎時,家長務必注意自己的話術,給孩子以肯定和鼓勵,以免使孩子失去自信和興趣。

孩子在學校得到老師的表揚,家長本應該為此感到高興,畢竟這是老師對孩子在某方麵的一種認可和鼓勵。然而,在孩子反饋被老師表揚時,有些家長即便聽了心裏高興,也不會在孩子麵前表現出來;相反,他們常常會將喜悅留在心裏,並且借助一些話術來打擊或教導孩子,比如:

“人家老師也就是順口一說,你還真以為是在誇你啊?”

“雖然老師表揚了你,但你也不要太驕傲,要繼續努力才是。”

“你不就是被表揚一次嘛!有能耐天天讓老師表揚啊!”

“別人家的孩子經常被老師表揚,你才被表揚幾次啊,還好意思跟我說?”

不論家長抱著怎樣的出發點對孩子說出上麵這些話術,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孩子的自尊,致使孩子無法正視被老師表揚這件事。其實,老師會表揚孩子,無非是因為以下三點。

1.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良好。

2.孩子的成績有所進步。

3.老師看到了孩子的某些優點。

總的來說,老師表揚孩子,更多的是對孩子的一種認可和鼓勵,孩子從中可以獲得自信與成長。因此,當孩子被老師表揚時,家長可以借助合適的話術來引導孩子主動分析為什麼會受到表揚,是在哪些方麵取得了進步以及今後打算怎麼做,等等。下麵是給家長的一些話術建議。

“啊!那你今天在學校一定表現得很好了!你能跟媽媽說說,老師為什麼會表揚你嗎?”

“是嗎?老師表揚你什麼了呢?”

“被老師表揚,你一定很高興吧!你是在哪方麵取得進步了呀?”

“哇!那媽媽采訪你一下,被老師表揚後,你接下來會怎麼做呢?”

對孩子來說,老師的表揚和家長的認可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也就是說,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家長的共同認可和鼓勵。因此,家長要主動與老師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隨時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及時給予孩子支持和鼓勵,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長。

在親友當著孩子的麵向家長誇讚孩子聽話時,有的家長或趁機給孩子傳遞更高的期望,或否定親友的稱讚以示謙虛。他們常常會用下麵的話術來回應親友的稱讚。

“哪裏哪裏!和同齡孩子一比,他就差遠了。”

“那是你沒看見他在家的樣子,很讓人生氣的。”

“沒有沒有,他隻是在你們麵前才這般聽話。”

“那是你們見他的次數較少,見得多了,就知道他有多不聽話了。”

本來被親友誇讚,是一件令孩子十分高興、自豪的事,但是經家長那麼一回複,反倒成了孩子被指責、被批評的導火索,一方麵會讓孩子在親友麵前失了麵子,另一方麵會強化孩子“不聽話”的標簽,使孩子變得更加叛逆。既然孩子在家長口中表現得如此不聽話,那麼,為什麼還會有親友誇讚其聽話呢?其主要理由大概有以下四點。

1.孩子本身就很聽話,親友實話實誇,隻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2.親友隻是在說客套話、場麵話。

3.親友的參照對象比孩子更調皮。

4.親友和家長所理解的聽話範疇不一樣,導致二者的觀點出現差異。

其實,親友誇讚孩子聽話,是在給孩子傳遞被認可的信息,是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因此,家長可以借親友的誇讚來正向激勵孩子,用話術引導孩子明白被誇讚的原因,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下麵是給家長的一些話術建議。

“還好啦!他要是學習上再努力一點,就更好啦!”

“是的呢!尤其是他每天放學後主動做作業這一點極好。”

“是呀!他越長大越懂事了!”

家長采用積極、正麵的話術回應親友對孩子的誇讚,借此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認可和讚美,有以下幾點好處。第一,可以強化孩子的優點;第二,可以給孩子傳遞積極、正麵的信息,使孩子變得更加自信;第三,可以拉近親子間的距離。由此可見,家長回應親友的話術很重要,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對此類話術進行反思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