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 / 2)

話說那日,欽宗皇帝赦免了此次出征太原卻大敗而歸的殘兵敗將,王子純便跟隨柳逸玄進了汴梁城,他的父親王簡太尉因為出師不利,雖以死謝罪,但他的一切功名爵位統統被免。王府的家丁們有的回了老家,有的投奔到別的宅院,少數幾個忠心的家丁還願意跟隨著老夫人和王子純。

王子純在柳安國的幫助下,在瓦子巷購置了一個小院,將他的母親和弟弟安排住下。王子純身邊還有五六個老家帶來的仆人,因感激老夫人平日對他們的恩情,在王家遭此劫難之時仍然不離不棄。因為柳家和王家本是世交,所以柳安國時常打發下人給王家送些吃穿用具,以解燃眉之急。

柳逸玄看到王子純整日愁眉不展,便時時勸他想開些,又請他到府裏一塊來練習槍棒,讓他盡快的從失去父親的陰影中走出來。

約摸過了半月,王子純逐漸恢複了心誌,臉上也時常露出一絲淺笑,柳逸玄見到好友不在低迷失落,心裏也放鬆了不少。

然而,遠在北方的遊牧民族卻不讓地處中原的大宋有一絲放鬆,金兵接二連三攻城拔寨,不斷向內地騷擾。

金國大將完顏宗翰攻破太原之後,搶劫三日,鐵蹄所到之處山河血染、日月失輝。宗翰又派兵北上代郡,南下井陘,將山西大部都納入金國的版圖。與此同時,駐紮在河北大名府的金國遼王完顏斜也在暗自集結兵馬網羅船隻,準備渡過黃河,直下中原。

山西、河北一帶難民大批湧入汴梁城內,一時間汴梁城人滿為患,米麵價錢日漸升高,部分商人趁機囤貨,哄抬物價,使城中百姓怨聲載道。

這日早朝,文武百官齊聚宣德殿,開封府尹李用奏道:“萬歲,這幾日湧入京城的難民日漸增多,城中糧價逐日上升,如此下去恐生變故!”

這幾日的邊關急報早已經讓欽宗焦頭爛額,這個消息對他來說更是火上澆油,對於一個僅有二十四歲的年青男子來說,大宋江山的這份擔子顯得太重,朝廷現在外無良將、內無能臣,他縱然有秦皇漢武之才,也是回天無力了。

欽宗皺了皺眉眉頭,說道:“難民湧入京城,可開倉放糧便是!”

李用道:“微臣以為,開倉放糧固然可解燃眉之急,但也不是長久之計!如今汴京的糧倉雖然儲備充足,但是皆為京城戰事而備,此時開倉,若金兵來犯,則城內恐無糧可用,望聖上明察!”

“若不開倉,流民如何安置?京城之糧皆來自江淮各地,可令漕運加緊運輸,填補京城之缺便可!”欽宗道。

李用道:“聖上有所不知啊,如今漕運船隻已是往來不絕,汴河之上的船隻已是魚貫而入,縱使漕船日夜不停,恐怕也難解難民之危!”

“哦,有多少難民來到了進城?”欽宗問道。

“微臣初步算來,自今已經有十萬之眾,而且每日入城的人數還在增加,若再過上一個月,那汴梁城將有三十萬的難民啊!到那時加上開封府現有的七十餘萬人口,汴梁將有百萬之眾,即便汴河上的漕船有進無出,也難以供應這麼多人的口糧啊,況且,如果到了冬日,汴河結冰,那麼糧食隻能由陸上運來,那時城中更是無糧可用!望聖上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