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金國皇子(1 / 2)

大殿之上,欽宗傳旨召見金國三皇子完顏佑,完顏佑按照宋廷的安排,隻帶了兩名護衛捧了國書拿好使節走上殿去。

進了大殿,完顏佑便見宋國文武百官分站兩列,宋皇高高坐在寶座之上。這完顏佑是完顏晟的第三子,雖不是皇後所生,但也深得完顏晟的器重,完顏佑年少時便習得遼、漢、蒙、高麗等多國文字,尤其對中原漢族文化了解頗深,見了宋國皇帝也是深施一禮,奏道:“我乃大金國皇帝三皇子,今日奉我父皇之命,特來拜會宋國皇帝陛下,願與宋國罷戰休兵,永結盟好。”

滿朝文武見這三皇子相貌不俗,且懂禮數,紛紛暗自稱讚。欽宗言道:“原來是金國皇子,果然儀態不俗啊。”又問道:“你那君父屢次犯我河山,占了我大宋許多城池,今日怎麼又要與我方修好?前番那遼王南下之時,朕曾與你們簽下合約,隻把燕山之地割讓出去,你們為何還有許多兵馬留在我河北、山西之地?今日又來議和,分明是有詐!”

那完顏佑聽了這話,微微笑道:“陛下所言,卻有不實之處,前番遼王南下之時,陛下曾許諾要向我金國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可今年朝賀的使臣為何遲遲沒有前去?再者,簽訂盟約之時,陛下曾在國書上說,要與我金國世代友好,不再刀兵相見,卻又為何暗地派了宗澤、種師道等將領出兵北上,趁我們與蒙古人交戰之際,襲取了太原、磁州等地?如此看來,是陛下違背盟約在前,怎麼反倒怪我們不講信用?”

“這……”

一朝君臣竟被這位年輕的金國皇子問得無言以對。柳安國暗中念道:“好個金國三皇子,竟是這般伶牙俐齒,強詞奪理。”於是出班言道:“三皇子所言差矣。這進貢朝賀本是兩國之間無戰事之時的友好往來,如今你們陳兵數十萬於我國門之外,並無絲毫休戰跡象,我們再去進貢你們,豈不是以骨肉喂豺狼、以斧繩贈強盜?再者,前番我主與你們簽下盟約,隻將燕山郡割讓出去,那太原、河間、中山、並州諸郡仍是我大宋疆土,我大宋軍隊收複我大宋疆土,又有何不可?你這般強詞奪理,詰諷我家聖上,哪裏是來議和,分明是來挑釁的!”

這金國三皇子見到這麼一位宋國老臣橫眉冷對,料定他便是那位鐵麵宰相柳安國,於是開口言道:“這位一定就是柳相國吧?”

“正是老夫。”柳安國厲聲答道。

這三皇子見宋國皇帝身邊有這麼一位耿直的老臣,一時也不再發難,對著欽宗說道:“剛才小王多有冒犯,還請皇帝陛下恕罪,今日小王前來,確實想與大宋修好,還望陛下履行當日盟約,將要進貢的金銀金帛之物備好,隻要大宋能按照盟約進貢我方,我們便撤回留在宋國境內的兵馬,不再來犯。”

柳安國聽了這話,才明白了金人此次議和的意圖,原來他們是來索要貢品的,金國人在北方打了大仗,錢糧耗費了不少,這次突然來議和,就是要向宋國索要金銀錢財的,這些可惡的金人,真是恬不知恥欺人太甚。

柳安國出班上奏欽宗:“聖上,金國人真是欺人太甚,他們占著我們的土地,還要訛詐我們的錢財,絕對不能答應他們的請求!”

那太師朱範也出來說道:“啟稟聖上,老臣以為,既然金國願與我大宋修好,那就應該化幹戈為玉帛,這朝貢之事,本來就已許諾給了金國人,自然要信守諾言才是。”

欽宗見兩位大臣又要爭吵,怕一時被金人看了笑話,急忙說道:“好了好了,是戰是和,還要從長計議,今日就不要再論了!”又對朱太師說道:“老太師,這金國皇子遠道而來,就先將他們安排在驛館歇息,等我們商議完畢,再與他們回複,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