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投資者要知“錯”。人們之所以會犯錯誤是因為認知上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從投資市場的角度來說,投資市場雖然會遵循一定的經濟運行規律,但是它還受到政策、國際局勢、投資者的行為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這就導致了市場失靈現象的發生,因此投資理論模型隻能作為參考,而不能盲目迷信;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知識不如專業投資者豐富、全麵,而那些在投資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投資大師們的經驗雖然具有借鑒作用,但是這些經驗中也往往帶著一些主觀性錯誤,因此,投資者在認知上存在局限性也是很正常的。
簡單來說,投資者要明白,錯誤會經常發生,這是誰也不能避免的事實,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不僅普通投資者會經常犯錯誤,那些專業投資者,甚至久負盛名的投資大師們也會犯錯誤,比如彼得·林奇、喬治·索羅斯、沃倫·巴菲特等人都在許多場合承認過自己的投資失誤。
其次,投資者要勇於認“錯”。雖然人們都知道“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卻並不甘願承認錯誤。在股市上,很多散戶往往會陷入這樣一個怪圈——拋出的總是正在賺錢的好股票,持有的卻是不斷虧損的爛股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實際上這就是一種不願意承認錯誤的表現,因為一旦拋出虧損的股票就意味著承認投資錯誤,因此,很多散戶總是在做這樣的傻事——用贏家來補貼輸家,即拿好股票賺來的錢填垃圾股票製造的“窟窿”。
不願意賣掉虧損的股票,不願意承認錯誤,導致另一個更大的錯誤,即把好股票拋掉,失去賺錢的好機會。因此,“認錯”對每個投資者來說都非常重要。索羅斯曾經說過:“認錯的好處在於能夠刺激並增強批判力,讓人不得不深入審視自己的決策,發現錯誤並及時修正。”
最後,投資者要勇於改“錯”。在投資市場上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之分,一般我們將賺錢和虧錢作為判斷標準。
投資者可以為自己製訂一些紀律來規範自己的投資行為,比如設置止損位。投資中發生錯誤在所難免,如若不及時改正錯誤就很可能血本無歸,而止損是一個及時糾正錯誤的好方法。
在做到了以上三點之後,還要懂得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爭取“不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此外,需要強調的是,未來的錯誤還會不斷發生,投資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在不斷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投資啟示錄
投資大師喬治·索羅斯認為在投資中犯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承認錯誤並不可恥,知錯就改是一件讓人自豪的事情。索羅斯在自己投資生涯中,也做過不少錯誤的決策,但是因為他發現錯誤後能夠及時改正,所以他賺的多,賠的少。投資大師尚且如此,普通投資者更應該知錯就改了,固執己見會使自己越陷越深,血本無歸。
保住本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1956年,巴菲特用10萬美元為資本創建了一個家庭合夥公司,後來他把自己賺來的所有錢都投在了這個公司裏。每年,他都會給自己的合作投資人寫一封信,信裏麵總會有這樣的一段內容:
親愛的合作夥伴們,我無法向你們承諾任何結果,但是我能夠承諾這樣兩點:
第一,我們的投資對象一定是那些有價值的非熱門的產品。
第二,我們的操作原則是盡量將永久資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最低為零損失)。
巴菲特所要表達的一個重要信息是,我們會首先保住大家的本金,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爭取謀得更多的收益。巴菲特在自己的投資生涯中始終堅持這兩點投資原則:一是保住本金,二是無條件遵守第一條。實際上,這對於每個投資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住了本金,才能有繼續投資的資本。本金是投資的種子,沒有了本金這個種子,就無法繼續播種,更不可能有所收獲了。
在投資中,誰都不能避免虧損。虧損發生的時候,很多投資者都會抱著市場會反彈的信念,認為隻要自己堅守下去,自己投資的產品就會大漲,而如果自己拋了就隻能接受損失了。然而現實很少按照投資者的期望走,因為沒有及時止損,很多投資者血本無歸。我們都知道投資是為了獲得收益,即使沒有收益,也一定要保住自己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