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投資者必備的有效投資理念(3)(3 / 3)

固執己見不僅不會獲得收益,還可能搭上自己的本錢。在投資中,保住本金甚至比獲得收益更加重要。

首先,在投資中,能保住本金實際上就是賺錢。

幾乎所有的投資大師和專業理財人士在進行投資的時候都最看重穩定性。他們都是控製風險的老手,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風險,他們更喜歡長期投資,比如他們很少投資短期債券,而更青睞於投資長期債券。

本金是富豪們發家致富的前提,幾乎所有富豪理財的第一步都是儲蓄。舉個例來說,巴菲特從6歲時就已經開始儲蓄了,每個月存30美元,一直存到13歲時,他擁有了3000美元。他用這些錢購買了生平第一隻股票,開始了他的投資之路。在以後的日子裏,他每年都堅持存錢,堅持投資,一直堅持了80年,最終成為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富豪。

韓國知名投資專家慎永根曾經說過:“一個人事業的關鍵是將來能夠得到多少收益,但比這一點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將來還能保住現在手裏的本金。”實際上,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等投資大師們選擇投資產品的大前提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賺錢很重要,但是保住本錢更加重要”,因此他們並不渴望一夜暴富,而是通過長期持有績優股來獲得利潤。而那些想要一夜暴富的投資者,通常都缺乏耐心和穩定性,其結果往往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甚至搞得自己傾家蕩產。

其次,失去了本金,就等於失去了所有的機會。

池榮俊,韓國牙科醫生,由於投資房產而成為億萬富翁。在被問到投資秘籍的時候,池榮俊醫生表示,他更重視資產的穩定性,即保護本金。這是因為賺不到錢不會把人逼進死胡同兒,但是倘若把本金搞沒了,那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很多人都隻看到巴菲特是一個賺了數百億美元的成功投資家、大富翁,卻很少有人看到他投資40年從沒有賠過本。這就是世界上能匹敵巴菲特的人少之又少的原因之一。投資大師的投資價值觀裏最重要的一點是保住本金,遺憾的是,許多投資者都把眼光聚集到了自己能獲得多少利益之上。換言之,大多數投資者不僅僅是想通過投資賺錢,他們更想發橫財。

不要相信那些短期內能把本錢翻幾番、甚至幾十番的“天方夜譚”,就算是巴菲特這樣的傳奇人物也沒碰到過投資回報翻一番的情況,他40年投資生涯的年平均收益率僅為26.5%。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要先學會如何控製風險,保住本錢,然後才是如何賺取高額的利潤!

最後,每一位投資者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沒有風險就沒有收益。

我們都知道,所有的投資都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雖然風險的大小有所不同。在投資中,風險意味著可能會導致損失,但是同時也意味著賺錢的好機會。投資者要想得到獲得收益的好機會,就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

比如,2003年初,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公司斥巨資4.88億美元大量吃進“中石油”的股票,當時“中石油”的港股股價為每股2港元,巴菲特總共買進1758億股。2003年的前半年,“中石油”的港股股價一直在1.65~1.98港元之間浮動,也就是說,巴菲特的近5億美元大概被套牢了半年,這種風險是一般投資者根本無法承受的。2007年時逢大牛市,“中石油”股價達到14港元以上,這一年巴菲特大量減持手中的“中石油”股票,他在“中石油”這一隻股票上賺了40億美元。

因此,重視本金不等於放棄收益。投資者在投資中要做的不是規避一切風險,因為放棄一切風險也就意味著放棄一切賺錢的機會。對於投資者來說,學會管理和控製風險才是保住本金的良策。

綜上所述,對於投資者來說,在穩定性中追求利益,即穩中求勝是最佳的投資模式。

投資啟示錄

巴菲特在投資的時候首先看重的是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盡量使自己的本金不受損失,其次才是投資產品的升值空間,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他在40年的投資生涯中一次也沒有賠過本,而且賺多賠少,最後成了坐擁幾百億美元的世界級富豪。巴菲特保住本金的理念對於普通投資者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