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投資大師們的經驗和教訓:跟著大師學理財(1)(1 / 3)

你想知道比爾·蓋茨是怎麼成為世界首富的嗎?你想知道“股神”巴菲特投資的時候在想什麼嗎?你想知道羅比特·莫頓是怎麼成為最會賺錢的經濟學家的嗎……

投資是一門需要豐富知識、經驗和技巧的藝術。巴菲特和彼得·林奇之所以成為投資大師,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富豪,是因為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投資方法,能夠理性投資,管理投資風險。你若想在投資中有所收益,學習投資大師們的投資經驗是必要的。本章將為你逐一介紹投資大師的投資之道。

世界前首富的理財之道——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全名威廉·亨利·蓋茨,1973年蓋茨考進了世界著名學府哈佛大學,1975年離開哈佛。1975年與好友艾倫·保羅共同創建了微軟,曾任微軟首席執行官和總裁,是微軟最大的股東。2007獲得哈佛大學榮譽法律學士學位,並被授予法律博士的榮譽學位。

自1995~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比爾·蓋茨連續13年蟬聯榜首,以至於人們提起比爾·蓋茨就會立刻想到“世界首富”這個詞語。

2008年6月27日,比爾·蓋茨正式退出微軟公司,轉而專注於比爾與梅琳達蓋茨慈善基金會,他表示將會將自己的全部財富都捐給這個基金會,最多留下幾百萬美元給他和梅琳達的三個子女。截止到目前為止,比爾·蓋茨已經累計捐獻超過290億美元的財產,毫無疑問,他可以說是全球最慷慨的人。

因為蓋茨的倡導,巴菲特也宣布將會捐款31.7億美元給比爾與梅琳達基金會,當然前提是那時候蓋茨夫婦還在世。

世界前首富比爾·蓋茨的錢財增長速度快得讓人咋舌,從他創業到成為世界首富隻用了13年時間。對此,美國傳媒也是稱讚不已,經常不由自主地把他神化。比爾·蓋茨為什麼這麼富有呢?一方麵他經商有道,另一方麵就是他善於管理自己的財富。下麵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他的理財方法吧!

1.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裏

和許多人一樣,為了規避風險,比爾·蓋茨往往不會將資產都放在一個項目上,而是進行多元化的組合投資。

比爾·蓋茨在股票、債券、房地產、貨幣、商品等方麵都有投資。據悉,比爾·蓋茨將除股票以外,大部分個人資產都投資到美國政府和各大公司的債券上,所占比例高達70%,而其餘部分的分配是:15%直接貸給了私人公司,10%投到了其他股票上,5%則投在了商品和房地產上。

以微軟的股票投資為例,比爾·蓋茨的最大財富就是他持有的微軟的股票。1986年微軟剛上市的時候,蓋茨個人股份占微軟的44.8%。隨著微軟股價的不斷上漲,蓋茨的財富也不斷上漲。雖然他對微軟信心十足,但是為了降低自己財富的風險,他依然開始逐漸減持微軟股票。最讓股民震驚的是,他曾經在短短的三個月拋出了約500萬股微軟股票。截止到2007年5月4日,蓋茨還持有906499336股微軟股票,僅等同於微軟公司的9.48%股權。

2.正確處理花錢與省錢之間的關係

生活開支如同炒菜放鹽。我們都知道炒菜加鹽加少了,菜淡而無味;加多了鹽,苦鹹難咽。

在理財方麵,比爾·蓋茨始終堅持這樣的原則: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花,該花的錢也毫不吝嗇,每一分錢都要物盡其用。蓋茨曾經這樣說過:“我會讓我掙的每一分錢都花得物有所值,絕不浪費一分一毫。”對於他來說,財富隻有用來回饋社會、用於慈善事業的時候,才是物超所值的,而個人消費則要堅持節省的原則。

據說有一次,蓋茨開車載他的一位朋友一起到希爾頓飯店開會,因為到得有點晚,所以找不到車位。他的朋友對蓋茨說:“我們可以把車停在飯店的貴賓車位。”“不,這要花12美元,太貴了。”蓋茨表示反對。“我來付費。”他的朋友說。“這也不是個好主意,”蓋茨堅持說,“這是酒店的超值收費。”因為蓋茨的固執,汽車最後並沒有停放在酒店的貴賓車位上。

3.尋求專業理財人士的幫助

請“金管家”為自己理財。比爾·蓋茨雖然是世界一流的電腦奇才,但是他對於理財的具體操作方麵並不那麼擅長。對於這一點,他有十分客觀的理性認識,而且能夠非常理性地管理和組織自己的經濟生活;而不像一般人那樣被自以為是、焦慮擔心等主觀感性因素所影響。比如,為了不讓理財事務過多占用他的精力,蓋茨專門聘請了“金管家”來幫助自己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