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審題和立意(一)(1 / 3)

訓練要求

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總綱,也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審題就是反複推敲、正確理解題意,明確題目要求,挖掘題目所蘊含的背景、意義等。

專乏

所謂立意,對於議論文來說,就是根據題目;或材料,選取適當的角度,確定議論的觀點。

本單元主要學習審題的幾種基本方法和立意的幾種基本方法。

小與大也不是絕對的,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可以相互轉化。我們看到要幾個人才能合抱的大樹,驚歎道:“這是一棵多大的樹啊!”而從它的成長過程來看,它一開始隻不過是一根細枝條而已。如果我們對它一開始就加以抑製,它就成不了參天大樹。古人雲:“合抱之木,生於毫末。”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小的事情能反映出大的問題。我國氣象學家竺可楨在生命快要終止時還用顫抖的手寫下最後一頁氣象日記。雖然隻有一頁,但是他的精神是偉大的,體現了他的堅強毅力。正是這種頑強的精神和毅力,使他在台風、物候學、中國五千年氣候史等方麵的科研中頗多建樹,成為舉世矚目的科學家。

我們常常輕視小事情。殊不知大事總是由小事積成,大錯誤也總是由小錯誤開始。一個人淪為罪犯,大都是從小毛病開始,思想上的防線出了缺口,進而全線崩潰。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今天,如果我們不提高警惕,西方資產階級腐朽的東西就會乘虛而入,不斷地毒害我們每一個人,從而引起人們思想黴爛。相反地,我們時時保持清醒的頭腦,防微杜漸,不斷地提高思想覺悟,增強免疫力,就永遠不會出現“一蟻之穴,潰千裏長堤”的危險。

(摘自江蘇殷義和《“大”與“小”》)

簡析:這段文字從小與大“可以相到轉化”,“小的事情能反映出大的問題”,“大錯誤也總是由小錯誤開始”三個方麵闡述了“大”和“小”的辯證關係,立意極為深刻。

(二)

看了這則廣告,我們似乎不能責備這位媳婦:因為她並沒有吃,而是給了自己的兒子,她不是也在付出愛嗎?是啊!她也付出愛,隻可惜,這是一種殘缺的愛。在生活中,為人父母和為人子女,有兩種愛是不可分割的,那就是“孝敬父母”和“愛護子女”。而有些人做到“愛護子女”,卻不能做到“孝敬父母”,正如廣告中的媳婦。想起以前對父母的態度,我自感慚愧。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他們忍受著莫大的痛苦,盡心盡力地撫養我們,教我們學走路、學說話,教我們做人的道理。為了我們能健康成長,他們不知耗費了多少血汗。無情的歲月,染白了父母的頭發,刻下了一道道的皺紋,卻隻能任憑自己的孩子嫌棄自己蒼老難看。如廣告中媳婦對待他們子女的態度不就是當年他們的父母對待他們的真實寫照嗎?而如今他們對待父母的態度不是也預示著將來他們的子女對待他們的態度嗎?付出愛卻不能收獲愛,這無疑是一種缺憾。

在中國,孝敬父母也是一種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有多少孝子,他審題和立意I·①·們不都是我們的榜樣嗎?三國時期的孫權把母親的話當作命令:愛國將領陳毅回到家申,為臥病在床的母親洗尿褲……正是他們這種高尚的品質教育了他們的子孫後代。然而在90年代,不論城裏還是農村,仍然有許多不孝敬父母的人,正如廣告中的兒子和媳婦。他們可曾想過,他們也有衰老的時候,當自己的骨肉這樣對待自己他們會怎麼想呢?是不是會為自己年輕時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呢?

勸天下所有的人在愛護你的子女的同時,別忘記孝敬你的父母。讓我們播下的和收獲的都是一份完美的愛!

(摘自湖北許高潔《為了一份完美的愛——看一則廣告有感》)

簡析:這是一段觀後感類的文字,指出“孝敬父母”和“愛護子女”這兩種愛是不可分割的,這才是完美的愛。立意正確。

(三)

當人們在生活中有了缺點和錯誤時,有的人善於從自身找原因,從主觀土總結經驗教訓,然後奮發圖強;有的人卻總是愛從客觀上找一些“充足”的理由為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開脫,以求一時心理上的平衡。這樣,原本壓抑沉鬱的心情似乎便痛快了許多,於是缺點錯誤好像也在逐漸淡化。這後一種現象我們可以稱之為:“自我原諒”。它對於我們的學習、工作是十分有害的。

常言說:“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蟻穴是可怕的,於是人們便千方百計地去偵察它、去挖掘它,並且用黃土緊填之實夯之,或用水泥灌漿使之固若金湯。你看,長江防堤是多麼堅固,一個蟻穴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可古往今來,一切頭腦正常的人都知道,正是這一看起來似是“微不足道”之處,潛伏著使億萬人民生命財產旦夕之間化為烏有的巨大破壞力量。上課為什麼遲到?嗯,起來遲了,睡忘記了……反正不是無緣無故!再說,誰又能保證不遲到?原諒了自己,於是心安理得。殊不知長此下去,時間觀念會淡薄,組織紀律會鬆懈,勢必影響學習和生活的其它方麵,造成難以估量的不良後果。再如考試受挫,先是心灰意懶,轉而就為自己找出諸多理由:題目太難,數量太多……於是又心安理得地原諒了自己,就是不肯從自身去挖根源、找差距。於是一錯再錯,終於形成了立誌——努力——鬆懈——自我原諒——犯錯——再立誌的惡性循環,周而複始,不能自拔。

像這樣一次又一次地原諒自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千裏長堤潰於蟻穴的悲劇。

(摘自湖南陳映霞《小議“自我原諒”》)

簡析:《小議“自我原諒”》屬論題型題目,本段文字作者以“自我原諒”是什麼作為切入口,論述了它的危害性——產生千裏長堤潰於蟻穴的悲劇,立意清楚。亙

1在課文《理想的階梯》一文中有一句話是“奮鬥,是實現理想的階梯”,請問這句話是用什麼修辭方式寫的?它的含義是什麼?它和課文的標題“理想的階梯”有什麼關係?

2課文《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是用文內懷特黑德“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的名言作標題的,這種標題屬於什麼類型?又有什麼作用呢?

3“片段薈萃”(三)選自原文《小議“自我原諒”》,請你說一下,其標題和文章內容是否相符?簡述理由:

4下麵的“上榜佳作”(二)《(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的觀點是“河水有漲有落,學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全文是緊扣這一論點而論述的,你是否能從原文中找出另一個立意角度呢?

5馬南郵的《從三到萬》引了富翁的兒子學字的故事,從這個故事裏作者引出了“越是沒有本領的就越是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領的才越謙虛謹慎”“學習應該重視教師的作用”的論點,除此以外,你能不能從這一故事中提出其他觀點呢?請分別列出。觀點一:觀點二:觀點三:

6下麵的“上榜佳作”(一)《求上與求樂》中擺出的現象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作者是從“求上”和“求樂”這一對比的角度進行論述的。現請你從擺出的現象中選擇角度進行立意,寫一篇小短文,7,00字左右。

1求丘與求嶽

黃慶寧

某日,聽電台廣播說:北京的青年當中現在流行一語:“找樂去喲!”一幫年紀輕輕的哥無事喊上一句“找樂去”,便在雪後的大街上尋了一處,用腳把雪踏得結實、滑溜,然後就站在一邊,向騎車路過的人直笑,笑得讓有些騎車的心裏發毛,一不留意,車下一滑,摔個“狗吃屎”,那幫哥便大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