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要求
列夫·托爾斯泰說:“開頭總是最難下筆的,因為你寶貴你的思想,總怕把這思想一開始就寫壞了。”所以,我們寫文章往往精心推敲;i開頭,不肯草率落筆。
議論文開頭的主要任務是提出問題、亮出觀點,這樣安排是符合議論文本身的特點和讀;專者的閱讀規律的。議論文的開頭一方麵要新;=;=穎,不可公式化,這樣可以引起讀者注意;但另一方麵也不可為了新穎而故弄玄虛。本單元≠i要學習議論文的幾種主要開頭方式,如“論點式開頭”“論題式開頭”“引言式開頭”等。
同樣的道理,文章的結尾也很重要。好的
議論文的結尾,除個別情況外,一般就是;結論。引論提出問題、亮出觀點,經過本論部:分分析論證,用結論作結尾,這是很自然的事。:本單元還要學習議論文的幾種主要的結尾方;式,如“重申論點式”“明確宗旨式”“表達希望;式”等。
片段薈萃
(一)
《提倡“嚐試”精神》(開頭)
我們所說的“嚐試”主要是對事物所作的第一次實踐,它是一種不滿足現狀、勇於創新精神的體現,是值得提倡的。
簡析:這是一個“論點式開頭”,也叫作“正向切題法”。簡潔明快,開門見山是這種開頭的特點。
(二)《貴在有首創精神》(開頭)
哥倫布是世界著名探險家,一生為發現新的“世界秘密”作出了傑出貢獻。在一次宴會上,有人卻認為發現新大陸算不了什麼,誰都可以去發現,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哥倫布略一沉思,取來一個雞蛋,要人們將它立在桌土,可競沒一人能行。最後哥倫布把雞蛋底部弄破一點,就立起來了。接著他說:“先生們,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了!誰都可以做的——在有人做了以後。”哥倫布這句富有哲理的話,形象地告訴我們:貴在有首創精神。
簡析:這是一個“論題式開頭”,在議論問題的基礎上形象地提出觀點:“貴在有首創精神”。
(三)《學與思》(開頭)
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這樣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意思就是說,一個人的學習,倘若隻知死記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將毫無收獲。孔子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簡析:這是一個“引言式開頭”,由孔子之言“學而不思則罔”弓出中心論點,言之有理、有據,自然妥貼。
(四)《讀(拾道德)有感》(開頭)
《拾道德》一文,記敘了一件發人深省的事:一個小夥子撞倒了一位老人,竟揚長而去。這時有人追上小夥子說:“你的東西丟了!”小夥子連忙回頭來找,那人說;“你把老人扶起來,我就告訴你丟了什麼。”小夥子沒辦法,隻好將老人扶起來。於是,那人說:“剛才你的道德丟了,現在你已經拾起來了。”小夥子的臉立刻紅了起來
這樣的事在當今社會上屢見不鮮,其根本原因是青年人的道德觀念淡薄。要改變這種狀況,就應該對青年人進行道德教育。
簡析:這是一個“敘事式開頭”,先概括敘述所引之事,然後發表議論。
(五)《談關》(開頭)
人總是愛美的。然而什麼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真正的美呢?
碧綠如茵的草坪,五彩繽紛的繁花,秀麗奇絕的山水,,日明星稀的夜晚……這是大自然的美。它能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受,陶冶人們的性情。自然應是我們所追求的環境美的一部分,但這不是最主要的美。那麼,什麼才是最主要的美呢?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得好:“美是生活。”人們生活中美的語言、美的行為、美的心靈、美的生活方式,這些,才是我們所追求的最主要的關。
簡析:這是一個“問題式開頭”,在提出“什麼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真正的美”這個問題的基礎上,再提出中心論點。
(六)《什麼是“真正的幸福”》(結尾)
1開頭與結尾
綜上所述,我認為幸福是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完美的統一體,從廣義上說,精神生活的領域大於物質的。因而,我們在追求幸福時,首先不應該滿足於自己的物欲——君須記取:“玩物喪誌”,第一需要的倒是如何培養自己成為高尚的人。我們當代的青年,必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正直、儉樸、真誠。在這方麵,卡爾·馬克思的夫人燕妮,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我們中國共產黨的無數優秀黨員,如方誌敏、周恩來,當代青年的代表杜芸芸等等,無一不是光輝的典範。
簡析:這是一個“重申論點式”結尾,再次強調幸福是什麼,照亟開頭,結構嚴謹。
(七)
《伯樂與千裏馬》(結尾)
總而言之,千裏馬者,應具千裏之能,且能長嘶驚人;伯樂者,更應慧眼識珠,盡周其才。
簡析:這是一個“明確宗旨式”結尾,點出“伯樂”與“千裏馬”應具備的才能,明確全文主旨。
(八)
《對己應求全責備》(結尾)
當然,對己求全責備了,也不見得能成為完人,也不見得能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但“生活需要大樹,也需要小草”,隻要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這樣去做了,就一定能夠不斷取得進步並做出成績。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古人尚且每天多次地省察自己,我們更應該對自己求全責備。希望每個人都具備這種可貴的精神。
簡析:這個結尾既補充論證,又表達了希望,指出了對己求全責備能取得進步的道理及希望人人具備“這種可貴的精神”。
(九)
《談探索精神》(結尾)
改革的洪流滾滾向前。在這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上,我們黨也在不斷地探索。改革的事業迫切地需要大批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探索者必將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我們隻有懷著為祖國富強、人民幸福而奮鬥的遠大理想,以百倍的勇氣和信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勇於探索和進取,才能不負人民的希望,不負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簡析:這是一個“補充論證式”結尾,從時代的需要上對論點作了補充論證,使全文論述更加嚴密,無懈可擊。
(十)
《說說春天》(結尾)
春天蘊含的哲理不禁使人想起這場變革!喚醒萬物同嚴寒鬥爭,是春天的智;闖過重重難關,是改革的勇!春寒料峭,委實不可等閑視之,然而不久我們就會重新感受到春風的愛撫,飽飲春露的香醇。
因為春天畢竟是美麗的!
簡析:這是一個“指明前景式”結尾,作者用抒情式的語言歌頌了改革是不可阻擋的,讀來令人舒暢。
同步訓練
1在已學過的議論文中找出幾個不同方式的“開頭”,比較它們不同在什麼地方?、
2在已學過的議論文中找出幾個不同方式的“結尾”,比較它們不同在什麼地方?
3下列是幾篇課文的“開頭”和“結尾”,你還記得是在哪篇文章裏出現的嗎?請指出其篇目名和作者。
(1)開頭:聽說,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聽說而已。我沒有親見。但我卻見過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爛爛的掩映於湖光山色之間,落山的太陽照著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見過,並不見佳,我以為。
結尾:當初,白蛇娘娘壓在塔底下,法海禪師躲在蟹殼裏。現在卻隻有這位老禪師獨自靜坐了,非到螃蟹斷種的那一天為止出不來。莫非他造塔的時候,競沒有想到塔是終究要倒的麼?
活該。
(2)開頭:有一些人說:“學雷鋒,不實惠。”實惠與否,要看對誰說,雷鋒在風雨之夜送那對母子回家,就使這個勞動婦女和她的孩子得到實惠。他在車站上樂嗬嗬地為大家掃地,就使來往的旅客得到實惠。他把節省下的錢捐給了公社,就使這個公社得到實惠。這些,怎麼能說不實惠呢?如果從利已出發,講的是對自己不實惠,那倒也是,因為很難說學了雷鋒就能拿到多少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