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寫讀後感(五)(2 / 3)

4《寫讀後感》一文告訴我們,“敘”“議”所占篇幅沒有固定比例,視需要而定,可長可短。如課文中選文《讀一位共產黨員的遺囑》,“議”占l/3;《壯麗的人生的最後閃光》,“敘”很少,大部是“議”。但是,一般的說,既是讀後惑,“感”總應是該文的主體。即便是《讀一位共產黨員的遺囑》一文,除去引文,主要部分仍是“感”是“議”。“感”要有內容,要有真情實感,要能發人深思。

5最後一點,要上下一貫,中心突出。怎樣才能做到呢?第一,二必須在動筆前思考清楚,讓原文、感點、聯係實際的材料前後一致;第二,寫完以後要多讀幾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句子刪去。例如上舉《蜜蜂釀蜜的啟示》,作者卻在結尾處加上一句信手拈來的句子,結果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1看影視片,寫觀後感

(1)選一部內容豐富或趣味性較濃的好影視片,一家人共同觀(收)看。收看時也可以插一些對情節、人物、道白、背景的評語。

(2)看完後選擇感受最深的情節、最有感觸的人物等交流各自的看法。家長也可以設置幾個題目,或主動談自己的一點觀感,以引起孩子加入談論的興趣。

(3>確定某一情節或人物後,再深入長談一次,鼓勵孩子說出感想,幫助他(她)說出感點,最終確定感點。

(4)收集有關報章雜誌對該影視片的介紹、評論材料、甚至拍攝花絮;收集有關影視片內容的背景材料、相關知識,以擴大知識麵積累寫讀後感的素材。

(5)影視片一般內容豐富,因而下筆寫時可截取一個片段、一個動作或一句話,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寫整出戲的觀後感。

(6)示例:下麵是作文《今朝論風流——(開國大典)觀後》中的兩個片段:蔣介石的“名言”

——人都是有感情的,無論是偉大的還是平庸的;人總有真情流露的時候,無論是坦誠的還是含蓄的。影片獨辟蹊徑,真實地展現了蔣介石的感情世界。

深夜,聲明下野的蔣介石視察長江防務。幾名部下正聚在燈火昏暗、煙霧繚繞的掩體內搓麻將,其中一位手氣不佳,滿腹牢騷,大罵時局不穩。此刻恰逢蔣介石已臨身邊,耳聞如此喪誌之言,目睹如此頹廢之狀,焉能不發脾氣,可是“老蔣”竟然親自幫部下贏回錢財,末了還留下一句“名言”:“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今日之長江防線就拜托諸位仁兄了。”

出乎意料,我感慨萬千。蔣介石的處事手段確實高明,但也透著無奈。他還能給部下什麼呢?隻有用這並非出於信任的信任,掩飾自己“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心態,卻換來了李襄南(部下)心甘情願地把一切都留在長江邊上的結果。真情雖然能動人,反動的內戰終究無力回天,到頭來一切都付諸東流。

國家

——國者,乃大家也;家者,隻小國耳。在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心中,都有一架天平,一頭是國,一頭是家,隻是兩者輕重不同。

蔣介石是一位慈祥的祖父,全家“國恥”停食煙火,惟獨孫兒蔣孝文抱著餅幹箱。孫兒天真地誇爺爺好,但他不曾想到,在他爺爺獨裁統治下,多少人貧苦不堪,多少人受盡欺淩,又有多少革命誌士在滴血的屠刀下捍衛真理。蔣介石對中華民族犯下了滔天罪惡,他眼看著中國被外強侵略還喊著“攘外必先安內”,他一麵極力宣揚和平建國,另一麵卻不遺餘力地殺戮中國人。他這種兩麵派伎倆起初很成功,蒙蔽了許多人,騙局維持了許多年,最後,人民認清了他的反動本質,毅然把他趕下了台。於是,蔣介石失落地逃往了台灣。

毛澤東不是一位盡職的父親。兒子過生日,他隻會搪塞地送支鉛筆作禮物。他曾對兒子毛岸英說:“我的權力很大,給你的隻有一個權力,去勞動。”毛澤東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不是給他坐享其成的地位,而是給他在實踐中學習、在戰爭中鍛煉的機會。毛澤東更懂得如何治理好共和國,他為人民謀求真正的解放,他想方設法改善人民的生活。對於這樣一個鞠躬盡瘁的領袖,人民將無盡的感激和愛戴,統統化作了天安門前高呼“萬歲”的心聲。

(摘自陝西張霄紅《今朝論風流——(開圍大典)觀後》)

2看漫畫學寫讀後感

(1)選擇一幅漫畫(當然也可以是油畫、國畫),一家坐在一起邊欣賞邊討論;

(2)看完後大家發言,說說這幅畫的內容、含義。不一致,也各人說各人的。通過再次(或多次)分析繪畫內容,達成一致;如仍不一致,就各人保留自己的看法:

(3)就繪畫的內容談自己的感想;

(4)各人寫出自己讀畫後的感想,舉行一次家庭作文展覽,互相評議;鼓勵孩子說出對父母文章的意見,還可再寫感想;

(5)示例:

致馮導

華君武馮小剛導演:

久仰。看報知道你闖了禍,因為《科學時報·生活周報》發表批評你的文章,你上門去罵人並威嚇要報以老拳(不對,你頂多是個中青年,隻能說是少拳!但也不是少林拳),我想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我們常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果批評錯,解釋一下,加勉一下,也就行了;中國又有一句成語“君子動口、小人動手”,我想,你隻是想動手而尚未動手,還不能算是小人,你隻是個導演新秀,你的賀歲片受到觀眾的歡迎,我雖未看過,不敢妄評,但你要揮拳,還要打掉別人的牙齒,而且還讓別人沒有地方喊冤去,這就太不講公道了。

你雖非小人,但我想起我在將近20年前畫過一幅“小貓屁股也摸不得”的漫畫,後又改名為《貓虎同宗》,倒和你有點相近,我想請你指教,又怕你把我的全口假牙打掉,我今年已經84歲了,屬老兔,年老體衰,不要說像你用泰森一樣的重拳,就是輕輕一下,我就得趴在地下,萬一非命,從此不起,連個烈士也不夠資格,豈不冤枉,考慮再三,看到近日報載公安部門互聯網抓獲逃犯十分厲害,你又有留言“出門要小心點,免得挨揍”在先。刑警據此,必然會聯想到你,所以我膽子又大了些,並將此信和漫畫《貓虎同宗》寄給《諷刺與幽默》,考慮可否發表。萬一你不高興,千萬不要再打上門去。

我還要希望你能作個檢討。今年評德藝雙馨是不行了,以後努力,還是有希望的。

老朽華君武

一九九九年九月白露

貓虎同宗

貓虎同宗。老虎當了領導,老虎屁股不許摸,雅號一言堂主,不必細說。小貓參加工作,形象可愛,叫聲妙妙,人鹹賞之。有人噴香水、有人摸順毛、有人喂小魚小蝦、有人代捉跳蚤、更有譽之為虎的。小貓大樂,偶逆其毛即大叫小貓屁股也摸不得,可見虎性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