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要求;
第一,明確評論的對象,了解有關情況。短;評必須緊扣某人某事,針對性強,因此在動L-e_;前,要明確短評的對象以及事情的前因後果,並在此基礎上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得出短評的論點。
第二,就事論事,認真分析。短評要針對事專;實剖析緣由,挖掘出它所蘊含的深層意義,所以
自始至終都要緊扣所提供的事實而不能離開它喜進行漫無邊際的聯想。短評的篇幅雖短,但評論之的內容不能簡單化,必須對所要評論的事物進行享乏認真地、細致地、具體地分析。
第三,語言簡潔流暢。短評要短,就要特別喜享注意“節約”語言。
(一)現在,每當看到不良現象(諸如打架鬥毆、公共秩序混亂、幹部徇巨互·司參·情枉法)時,就有人慨歎道:“中國人啊!”由這句慨歎我們可以覺察出,這些人對這些現象是不滿的,但他們又仿佛沒有製止的責任,沒有療救的義務,他們仿佛不是中國人。這些人自外於國人,不願承擔責任、義務,“君子動口不動手”,這是他們的思想方法的誤區,應予針砭。
(摘自邵中雲《也說“中國人啊”》)
簡析:這是對說“中國人啊”這句話的人思想方法的評論,指出其行為屬“君子動口不動手”,應予針砭。
(二)“不撈白不撈”是流行於各行各業的口頭禪。意思是說,集體的東西要撈,國家的東西要撈,名譽地位要撈,不撈白不撈。這種損公肥私的思想,促使一些人私欲膨脹,大搞歪風,它們是社會主義事業的腐蝕劑,應該深挖其根源,細論其危害。
(摘自李小蒙《評“不撈白不撈”》1
簡析:“不撈白不撈”是一種損公肥私的思想,片段中的文字蛙此進行了詮釋並指出其危害——它們是社會主義事業的腐蝕劑。
(三)思想修養要靠自覺,可是有些人恰恰正缺乏這種自覺性,在大庭廣眾之下和個人獨處之時,他們是兩副麵孔,在領導麵前和群眾之中,他們有兩種表現。從道德上講,這種人缺乏修養的自覺性。另有一些人,他們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表裏如一,襟懷坦白,行得正,立得直。前者缺乏修養的自覺性,後者具有高度的修養自覺性。必須提倡修養的自覺性,反對修養的不自覺。評論中應分析修養不自覺的危害,論述自覺修養的必要性。
(摘自曾金華《談修養的自覺性》)
簡析:這段文字談的是“思想修養要靠自覺”,從正反兩方麵進行對照評論。
1閱讀《十五的月亮》,就這首歌詞的思想性或藝術性寫評論,不少於500字。
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守在嬰兒的搖籃邊,我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你在家鄉耕耘著農田,我在邊疆站崗值班。啊,豐收果裏,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孝敬父母任勞任怨,寫短評i·④·
我獻身祖國不惜流血汗;
你肩負著全家的重任,
我在保衛國家的安全。
啊!祖國昌盛,
有你的貢獻,
也有我的貢獻;
萬家團圓,
是我的心願,
也是你的心願。
題解:這首歌詞的思想性是很強的。若就其思想性評論,應抓住它所抒寫的戰士的情懷開掘闡發。戰士的情懷表現在他們對祖國安全、人民幸福與個人幸福的關係的處理。這是應著重分析的關鍵問題。
這首詩的藝術性也是很高的。從敘寫方式上看,作者采取了類似電影平行蒙太奇的手法,一邊寫戰士思念妻子,一邊又以戰士之目傾訴妻子思夫之情,一筆兩寫,對照疊合,更增加了“思念”的強度。而戰士心係祖國,胸懷人民,毅然犧牲個人利益、家庭幸福,更襯托出了他們品格的高尚。另外,歌詞疊章,反複詠唱,也增強了抒情力度。無論就什麼角度評論都應注意作具體分析,處理好引述與評論的關係。
2閱讀下麵的語段,回答問題。
理想的階梯,屬於刻苦勤奮的人。為實現解放全人類的崇高理想,馬克思整整刻苦奮鬥了一生。他積極投身於火熱的行動,研讀過無數種著作,學會了歐洲好幾個國家的語言。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在圖書館鑽研,座位下的水門汀地麵,——(果然、居然、竟然)被磨掉一層。化學家諾貝爾為減輕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勞動,決心發明炸藥。整整四年,他廢口忘食,做了幾百次試驗。最後一次試驗時,他一動不動地盯著導火線。一聲巨響,諾貝爾從濃煙中跳出來,興奮地狂呼:“成功了!”正是被一種崇高的目標所鼓舞,那些傑出的人物才產生了驚人的毅力與忘我的崇高精神。理想的浪濤,(激發、激勵、激動)著他們去刻苦奮鬥。今天,我們為實現四化奮鬥,其任務之艱巨、難度之大,更需要億萬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百折地艱苦奮鬥。每一個有誌青年,不要怨天口人,要敢於麵對現實,不懼怕一切艱難困苦,以超越古人的口雲壯誌,用刻苦勤奮的汗水,澆灌燦爛的理想之花。
①在文中空格內填寫恰當的字,在橫線上選填恰當的詞。
②文中馬克思的理想是
諾貝爾的理想是
今天,我們的理想是
③文中馬克思和諾貝爾這兩個事例,如果把馬克思的事例換成愛迪生的,或把諾貝爾的事例換成毛澤東的,有什麼不好?筒述理由。
④用“——”在原文中標出“講道理”的部分。
⑤下麵三種說法,哪一種能準確地概括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後的括號裏:()
A理想的階梯指的是超越一切古人的艱苦奮鬥。
B理想的階梯指的是不懼怕一切困難的艱苦奮鬥。
c理想的階梯指的是被崇高目標所鼓舞的艱苦奮鬥。
3閱讀下麵的文字,回答問題。
①片麵地強調讀書,而不關心政治,或者片麵地強調政治,而不努力讀書,都是極端錯誤的。②不讀書而空談政治的人,決不是真正的政治家。③真正的政治家沒有不努力讀書的。④完全不讀書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議的。⑤同樣,不問政治而死讀書本的人,卻是無用的書呆子,決不是真正有學問的學者。⑥真正有學問的學者決不能不關心政治。⑦完全不懂政治的學者,他的學問是不完全的。⑧就這一點說來,所謂“事事關心”實際上包含著對一切知識都要努力學習的意思。
(1)解釋:①空頭政治家——
②“不可思議”的政治家——
③真正的政治家——
④無用的書呆子——
⑤“學問不完全”的學者——
⑥真正有學問的學者——(2)請給本段劃分層次。(3)找出這一段的論點。(在原文中劃橫線)(4)分析這一段的論證結構。
“知足常嶽"瓣
廣西柳鐵一中初三
陳廣斌
古語有雲:“知足者常樂。”它來源於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移,可以長久。”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知道滿足就永遠快樂。它是用來教育那種得寸進尺、貪得無厭的人的,但如果用這句話來作為我們今天生活的指南,那就值得商榷了。關於這方麵,坦率地說:我主張永遠進取。
雷鋒同誌曾說過:“在工作上要向高標準看齊。”這就是說人們應該在工作上永不知足。
首先,我們在學習上應該永不知足。我們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多學些知識。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曾經說過:“愈學習,愈發現自己無知。”我們隻有不斷學習,才能懂得高深的知識和道理,成為有用的人才。但如果滿足於所學的東西,滿足於一知半解,就會半途而廢,而一無所得。
將來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更不應該知足。眾所周知,英國大科學家牛頓青年時代可謂才華橫溢,前半生創造了牛頓力學定律,為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其他科學的發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到了晚年,他自我滿足了,不再深入研究,信了神學,徘徊不前。因此,他的後半生,顯得黯然失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