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寫看圖議論文(一)(1 / 3)

訓練要求

看圖寫議論文,就是要讀畫評圖,將看圖與之議論很好地結合起來。第一要“看”,看畫麵、看畫題、看畫意,把握好圖畫所蘊含的思想內容。這是寫好議論文的基礎。第二要“立”,畫麵的立;=;=意,常常是立論的基礎,要發揮、開拓畫麵的立意,使文章的立意更高、更新。第三要“選”,要善享乏於選擇最佳“切入口”來展開議論。這就是本單元要動練的重點。

(一)

記得曾在報上見過大漫畫家華君武先生的一幅作品,名稱有些記不清了,似乎是“下次哄些啥”。畫中三個場景:首先是一群人在一次冷餐會上“哄”搶食物;接著是另一幫家夥正忙於肢解一具明代古屍;最後是一位“老史”正獨坐作冥想狀:“下次該起什麼哄?”

看了這幅畫,感觸頗深。說到“起哄”,便自然而然地想到噓聲、倒彩、口哨,乃至飛上台來的臭雞蛋……忽而卻又想到“起哄”這種心態,不正反映了人們對現狀不滿,希望改變的要求嗎?那麼,我們對“起哄”自然也就一分為二地進行客觀分析。

先談其糟糕的一麵,即所謂“瞎起哄”。“瞎起哄”這玩意兒,禍害可謂大矣!小而言之,如當今歌壇,風雲變幻,忽而充斥“東南風”,忽而又吹“西北風”。忽而任你“東南西北風”,總是“一窩蜂”。一種風格一統天下,正是一種“起哄”,它的害處,便是藝術形式的單一。

又如上述漫畫,群“起”而“哄”之,露出一副饕餮本色,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充分反映了“起哄”者肮髒的靈魂。這種“起哄”的害處,是不言而喻的。

更為嚴重的是在國家建設中的“起哄”之風:盲目生產,盲目引進。盲目生產:大建樓堂館所,造成基建惡性膨脹;盲目引進:不是大量先進設備“暴屍荒野”,就是生產的東西不適合本國需要,市場上的“易拉罐”成災便是一例。超前消費,集團購買力增長,造成“哄”搶生活用品。也是這“起哄”的直接原因。

這種“起哄”之風,造成的後果觸目驚心,真是禍國殃民,貽害子孫。如果不刹,改革的“列車”就會“出軌”。

當然:我們堅決反對“瞎起哄”,決不是全麵否定另一種有用的“起哄”,“潑髒水可不能把孩子一起潑掉”啊!

(摘自張韌《談“起哄”》)

簡析:這是由華君武是_幅漫畫引起的一段觀後感,指出“起哄”的危害性是極其嚴重的。

(二)

釣魚是我的課餘愛好,所以看了漫畫《釣魚一瞥》之後,我深有感觸。同漫畫中所諷刺的人物一樣,我們一些初學垂釣的夥伴,也總愛去占別人的“蕩子”。因為自己沒有經驗,即使魚上了鉤也甩不起來,看見別人屢甩屢得,頗為眼紅,於是就去占善釣者的“寶地”,一窩蜂地去,造成幾個人搶一個“蕩子”的局麵,結果往往是大家都一無所得。

漫畫大多是用來揭露和鞭撻時弊的,這幅作品也不例外。“一窩蜂”的現象,非獨釣魚有之,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屢見不鮮:一見題材“時髦”,就不講質量一哄而上,製造出大量雷同的文字、電影作品;一說外語重要,就其它一切不要,一窩蜂去學外語,三周一過,堅持者寥寥……××X廠聞名後,參觀者紛至遝來,絡繹不絕,寬敞的接待室已容不下前來的“取經”者。自然,必要的參觀、學習是無可非議的,但是,這裏的相當一部分人,不是從實際出發學習,而是把別人的具體做法機械照搬。於是,許多廠家都生產同規模、式樣的服裝,造成了產品積壓、滯銷,給國家和集體都帶來了損失。

(摘自楊捷《“一窩蜂”要不得》)

簡析:從看漫畫《釣魚一瞥》聯想到“一窩蜂”現象,指出這種現象的弊端。垂

1這是課文《笑的武器》裏一幅漫畫,作者是華君武先生,請你重讀課文,然後指出這幅漫畫的寓意。

寓意:

2讀下麵一幅漫畫,提煉觀點。

在父母蔭護下觀點:

3下頁是朱穎烈士生前設計的一幅公益廣告,請認真看圖,寫出這幅廣告的寓意。

(注:l999年5月8日在北約空襲我駐南聯盟使館時,《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和夫人朱穎問時殉職)

寓意:

“微緱”逐墨“磊+”?

湖南高維

有這麼一幅漫畫:一猴惹是生非,氣得“法官”大人揮刀連殺了幾隻雞,旁邊的“陪審人員”無奈道:“猴哥,還要殺多少雞,你才害怕?”可潑猴仍一臉的不以為然。看來,這猴是有點來頭,殺這麼幾隻雞,甚至再殺幾隻,也是嚇它不住的。

由此,不禁想起現實生活中不也有這樣的“猴哥”嗎?有的人身居高位,占據要職,卻違法亂紀,貪贓枉法;有的自恃後台強硬,到處橫行,欺行霸市。也有不怕死的“牛二”,為非作歹,還叫嚷:“老子在街頭連犯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我不下。”這些“猴哥”,或自己隻手遮天,或④有人在背後為其通融庇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終逍遙法外,而被殺的往往是“雞”之類。長此以往,冀猴哥摸了脾性,知道主人不會真的下決心來殺自己,於是更加氣焰囂張,殺再多的雞也是枉然。

中國是一個封建社會漫長的國家。在封建社會中,帝王們在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同時,同樣把“雞”的性命玩弄於股掌之間。曹操是“割發代首”了事,而宋仁宗也不過是象征性地打一打“龍袍”。發展到今天,某些有恃無恐的“猴哥”同樣不想讓自己受本該人人遵守的法律的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