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佛學研究紀事(2 / 2)

6月重抄舊作《宗密的神會略傳》。

是年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

1954

本年,托人影印了1934年的演講《中國禪學的發展》。

1958

7月寫《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

8-11月完成《新校定的敦煌寫本神會和尚遺著兩種》。

8月寫《〈宋高僧傳〉裏的〈唐洛京荷澤寺神會傳〉》。

12月與台灣記者暢談,稱神會“在中國佛教史上,沒有第二個人有這樣偉大的貢獻和永久的影響”。並說,等《神會和尚全集》出版後,等於完成了中國思想史的第二部(中古思想史)的首篇。

是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口述曆史”關於研究中國禪宗史中,稱自己的工作是“耙糞工作”(muckraking).

1959

2月寫《王梵誌的道情詩》。

4月致信日本學者入矢義高,感謝他發現神會的《問答雜征義》。

5月寫《記日本“入唐求法”諸僧的目錄裏的“南宗”資料》(又名《讀書隨筆一篇》)。

5月致信入矢義高,詢問日本各寺所存入唐求法僧所帶回禪宗史料情況,並希望日本的佛教史學家能在日本各大寺的經藏中作一番“大索”的工作。

11月寫《北宋惟白和尚關於西天祖師偈頌來曆及〈寶林傳〉、〈聖胄集〉等書的記載》,指出12世紀初年努力改寫《祖偈因緣》的惟白和尚,雖然不很引人注目,正證明了那一個大故事是很不可靠的假曆史。

11月寫《跋寶林傳殘本七卷》。

1960

1月寫《能禪師與韶州廣果寺》。

1月致函入矢義高,稱讚鈴木大拙在禪宗史料搜集方麵所作“大貢獻”,並期望鈴木能倡導“大索”事業。

2月為日本慶祝鈴木大拙90歲壽誕紀念冊寫《呼籲係統地調查多年散失在日本的唐代早期禪宗史料》(An Appeal for a Systematic Search in Japan for Long-Hidder T\\u0027ang Dynasty Source-Materials of the Early History of Zen Buddhism)

2月演講《禪宗史:真曆史與假曆史》。據胡適自稱,內容與鈴木大拙祝壽文相同。

3-4月寫《神會和尚語錄的第三個敦煌寫本〈南陽和尚問答雜征義·劉澄集〉》。

6月作《記中央圖書館藏的宋寶祐本〈五燈會元〉》。

1961

1月寫《〈金石錄〉裏的禪宗傳法史料》。

1月致信日本學者柳田聖山,暢論禪宗史。

2月寫《〈佛法金湯編〉記朱熹與開善道謙的關係》。8月寫《跋裴休的〈唐故圭峰定慧禪師傳法帖〉》。

10月寫《〈七修類稿〉裏的“六祖”》。

1966

12月《神會和尚遺集》增訂兩版。

1970

6月《胡適手稿》第7-10集刊行。

1974

12月柳田聖山編《胡適禪學案》由日本東京中文出版社出版。書前有柳田的長篇題解《胡適博士與中國初期禪宗史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