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默有些尷尬地笑了起來。
列寧說:“沒錯,官僚主義的確是我們最大的禍害之一,治理迫在眉睫。您這邊我會專門指派幾個人成立特別委員會,全權處理此事,他們會向您提供一切幫助的。”
可是哈默依舊很擔心,作為外商投資的先驅者,會不會成為蘇聯發展新經濟的“炮灰”?也就是說,蘇聯方麵是否隻顧著發展自己的經濟潛能,而不注意保護外商的利益,以至於外商在這裏根本沒有多少實惠可言?
列寧了解到哈默的擔憂,耐心地說:“我們必須製定一些硬性的製度來保障外商的權益,這一點是必需的。在商言商,來這裏是投資不是搞慈善,如果賺不到錢,相信任何商人都不會選擇在這片土地上投資。”本來哈默是抱著疑惑以及不信任的態度去蘇聯看看的,當時的他並未決定放手投資,因為新政策剛出台,很容易讓先驅者成為最吃虧的人,特別是在根本不了解新政策的情況下。而列寧也是采用了層層遞進的心理策略,一點點地向哈默解釋清楚,慢慢地用自己堅決、清晰的態度打消哈默心中的疑慮,最終徹底瓦解對方的心理防線,成功說服他來蘇聯投資。
戰國時期,趙國的太後剛剛執政,秦國趁機攻打趙國,形勢非常危急。趙國向盟友齊國求救,齊國答應出兵支援,但有個條件,就是要求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長安君是趙太後最疼愛的小兒子,做人質要寄人籬下,在那個動蕩戰亂的年代,人質的性命常常很難保證。所以對於齊國的要求,趙太後斷然拒絕。
趙國的大臣們都十分著急,紛紛勸說太後答應齊國的條件,太後非常生氣,宣下旨意:“誰再來勸我讓長安君去做齊國的人質,我就啐他一臉。”大家一看,都不敢再開口了。
秦國的進攻日益加緊,趙國危在旦夕,老臣觸龍看在眼裏,十分憂慮,決定冒險再勸一次太後。太後聽說後,怒氣衝衝地在大殿等他。觸龍故意小步緩慢地走上殿堂,先謝罪說:“老臣的腳有毛病,不能快走,非常失禮。很久沒有來拜見太後您了,擔心您的身體,今天特來問候!”
看到觸龍老態龍鍾的樣子,太後不忍苦著臉,跟著感慨道:“我現在進出也要靠車子了,我們都老嘍!”“那吃飯還好嗎?”觸龍很關切地問。“隻能喝些稀粥,成天這麼多的煩心事,哪裏有胃口啊!”“我的胃口也不好,但我還堅持散散步,每天走二三裏路,增加點食欲。”“唉,我可做不到。”太後歎了口氣,臉色好多了,先前的怒氣基本看不到了。
這時觸龍用懇求的語調說:“太後,老臣有個兒子叫舒祺,排行最小,不成才,但老臣很喜歡他,老臣想請求您讓他當一名侍衛,也算為國家出些力。”
“好啊,他幾歲啦?”“15歲,雖然還不大,但我想趁我活著的時候先安排好。”“哈哈,原來男人也疼愛自己的小兒子。”太後笑了。“當然,我喜歡這個小兒子比他媽還多呢。沒辦法,天下父母心嘛。”
太後很開心,談話的氣氛越發緩和了。這時,觸龍趁機說:“老臣認為太後疼愛女兒燕後比長安君要多。”“這怎麼可能?”太後睜大了眼睛。觸龍很感慨地說:“父母疼愛兒女,總是替他們做長遠的打算。當年你送燕後遠嫁外地,她也哭個不停,不願意遠離家鄉;出嫁後,您非常想念她,但每次祭祀時總是祈禱她不要回國,好好當她的王後。這不是替她做長遠打算,讓她的子孫世代繼承王位嗎?”
“是啊!”太後點頭說。觸龍進一步說:“您想過沒有,三代以前,甚至趙國的開國重臣,現在仍封侯的還有嗎?”“沒有了。”太後想了一下說。“是那些封侯人的子孫都不好嗎,沒有能力嗎?不是。關鍵是他們沒有功績。沒有功績卻享受很高的俸祿,有很高的地位,時間長了就難服眾了。現在你寵愛長安君,可以提高他的地位,賜予他土地與財寶,可你不讓他為國立功,您百年之後,長安君憑什麼服眾呢?所以我認為您沒有替長安君做長遠打算,您對他的愛不如對燕後的愛。”一席話,讓趙太後醒悟了,她改變了想法。
這三個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頂級的口才大師,一個高明的溝通者,懂得審時度勢地調節自己的聽、講、問。調動對方參與溝通的積極性,贏得他們的合作。傾聽和提問向對方表明:你理解他們的觀點,你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意見。接著,啟發思考是要牽引溝通對象的思路,在交流中使其和自己得出相同的結論。高明的溝通者要使對象在轉變了態度以後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改變。此外,還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對方的利害得失。一般人都是有私心的,他要為自己、為自己的家庭、為自己的小集團考慮。任憑你講的道理再動聽,如果對對方沒有益處,恐怕也是說服不了對方的。
有話就得好好說
很多人莫名其妙就成了不受歡迎的對象,甚至根本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對他產生敵意。
“我隻不過說了一兩句話而已!”有人會這樣小聲嘟囔。千萬別小看從我們嘴裏說出的每一句話,即使是同一句話,到了不同的聽話人的耳朵裏,也會激起截然不同的心理反應。看對象、看心情、看場合說話,才能避免因語言不當而激起對方的不滿意。
20世紀70年代,通信還不發達,在遠洋海輪上工作的船員常常一年半載也沒法回家,隻能依靠書信和電報與家人交流溝通。但是電報和書信送達的時間往往也會延後不少。
一位船員的妻子在一個多月前就給丈夫發去電報,提醒他結婚紀念日就要到了。這位妻子本以為丈夫會給她寄來禮物或是發來電報,但是結婚紀念日都過了好幾天,也沒見到丈夫的禮物,就連一封書信或是電報都沒有。
妻子怒火衝天,就想馬上發一封電報把忘性大的丈夫痛罵一頓,但想到丈夫長年在外奔波也是為了家庭,就忍下這口氣,轉而發了一封內容甜蜜的電報:“親愛的,你真是太體貼、太浪漫了。收到你送的鑽戒,我非常開心,這真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結婚紀念禮物。”
幾天之後,她收到了丈夫的電報:“親愛的,你真是太聰明了,你怎麼會猜到還在路上的禮物呢?”船員的妻子本來很生氣,她的電報看似甜蜜,其實暗含譴責,譴責丈夫既不體貼,又不浪漫,甚至沒把重要的結婚紀念日記在心裏。
如果丈夫確實沒準備禮物,那麼他看完電報之後,肯定會感到內疚。從電報裏,聰明的丈夫讀懂了妻子的抱怨,也讀懂了妻子的暗示,妻子想要一枚鑽戒作為禮物,而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
試想如果妻子狠狠地譴責丈夫,丈夫還會感覺內疚嗎?他隻會覺得既然我已經挨罵了,那你就應該消氣了。最後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兩人溝通不暢,產生裂痕。
一家房地產公司準備在一片舊居民區上改建一個新的花園小區,大部分居民接受了房地產公司開出的條件,同意搬離此地,領取補償金,隻有一小部分居民不願搬走,其中有一位固執的老太太明確表示絕對不會離開現在住的地方,她甚至說服了一些原本打算搬家的鄰居。
老太太的行為大大阻礙了改建工作的進展,讓這家房地產公司非常頭痛。
這時候,傑米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表示願意去勸說這位固執的老太太。
事實上,公司已多次派人去調解,但都被固執的老太太擊敗了,因此同事們都勸傑米不要去做這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傑米神秘一笑,說:“別擔心,我有辦法。”
傑米來到老太太居住的街道,正好在路口遇到了老太太。老太太戒備地說:“我是絕對不會搬家的,你們死心吧。”
傑米說:“老婆婆,您真是太有毅力了。不過我敢跟您打賭,絕大多數人都期待著住改建後的新房子。”傑米拿出意向調查表給老太太看,果真有超過90%的人都願意住改建之後的新房子。
老太太猶豫了,傑米趁熱打鐵:“像您這麼有能力的人,一定能幫大多數人完成心願吧?”之後的工作很順利,老太太不但主動搬走了,還動員了一些不願離開的鄰居搬家。
傑米的心理策略就這麼簡單,首先認可老太太的能力,滿足她的自尊心,這就讓老太太減少了對傑米的敵意。然後,他再用激將法,勸說老太太把能力用在動員搬遷上,事情就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用熱情而真摯的語言表達你對他人的敬意,讓對手知道你讚賞他們、認可他們,以此滿足他們的自尊心,你會發現,在不知不覺中,對手就收起了刺蝟的尖刺,向你露出柔軟的腹部。
羅納先生住在瑞典的艾普蘇那。他在維也納當了很多年律師,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逃到瑞典,一文不名,很需要找份工作。因為他能說並能寫好幾國的語言,所以希望能夠在一家進出口公司裏找一份秘書工作。絕大多數的公司都回信告訴他,因為正在打仗,他們不需要這一類的人,不過他們會把他的名字存在檔案裏……但是一家公司的經理在寫給羅納的信上說:“你對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錯誤。你既錯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寫信的秘書。即使我需要,也不會請你,因為你連瑞典文也寫不好,信裏全是錯字。”
當羅納看到這封信的時候,簡直氣得發瘋。於是羅納也寫了一封信,目的要想使那個人大發脾氣。但接著他就停下來對自己說:“等一等,我怎麼知道這個人說的是不是對的?我學過瑞典文,可是這並不是我家鄉的語言,也許我確實犯了很多我並不知道的錯誤。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麼我想要得到一份工作,就必須更努力地學習。這個人可能幫了我一個大忙,雖然他的本意並非如此。他用這種難聽的話來表達他的意見,並不表示我就不虧欠他,所以應該當麵感謝他一番。”
羅納撕掉了他剛剛已經寫好的那封罵人的信,來到了對方公司所在地,找到了那名給他回信的經理,很誠懇地說道:“你這樣不嫌麻煩地寫信給我實在是太好了,對於我把貴公司業務弄錯的事我覺得非常抱歉,我之所以寫信給你,是因為我向別人打聽,而別人把你介紹給我,說你是這一行的領導人物。我並不知道我的信上有很多語法上的錯誤,我覺得很慚愧,也很難過。我現在打算更努力地去學習瑞典文,以改正我的錯誤,謝謝你幫助我走上改進之路。”
對方經理很滿意羅納的態度,並最終給羅納安排了一份工作。
有時,好好說話,溫和待人,摒棄憤怒往往能帶來好運,會讓我們有另一番收獲。
美國總統林肯有一次在公開場合進行演講,從台下遞上來一張小字條,上麵寫著兩個字“笨蛋”。林肯知道這是有人在故意搗蛋,希望他失去理智,破口大罵,從而在公眾麵前失去印象分。林肯並沒有動怒,而是微微一笑,舉著字條從容地對台下的聽眾說:“我以前收到過很多匿名的字條,那都是聽眾們想表達的意見。可今天我卻收到了一張隻有署名卻沒有任何意見的字條,我得謝謝這位‘笨蛋’先生。”就這樣,林肯用他合適的語言回擊了挑釁的敵人。無獨有偶,英國首相威爾遜在一次大會上進行演講時,台下突然有人高呼:“全是狗屎、垃圾!”威爾遜受到了這樣的侮辱,卻沒有暴跳如雷,破口大罵,而是不慌不忙地說:“剛才說話的先生請少安毋躁,至於你所提到的環保衛生問題我接下來會重點介紹。”全場的人都為他的機智而熱情鼓掌。
控製情緒,冷靜對待,用合適的話語回擊偏見,這是交際高手才能掌握的秘密武器。
讚美像一縷陽光
讚美是這個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是美德的影子,更是一種氣度、一種發現、一種理解、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一種升華。讚美在語言中的魅力實在無窮,人們總是希望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讚美,而不喜歡聽到別人揭短,這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在缺乏自信的時候,一句讚美就好像一束陽光,可以讓人倍感溫暖。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學習讚美別人,會讓你得到更多的讚美。讚美不僅能夠讓人際關係更加融洽,還可以推動感情進一步升華,就算是怨恨的陰雲,也會在讚美的陽光中消散。
哲學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的確,無論是個隻會啼哭的孩童,還是為人妻、為人夫的成年人,總是渴望被讚美的。
據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被誇讚很漂亮,孩子的相貌也會在誇讚中變得越來越漂亮。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總是被人告知很醜很醜,即使他小時候長相一般,並沒有人們所說的那麼醜,他也會在這種消極的信息中變得越來越醜。這就是讚美的力量。
讚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溝通手段。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人們總是喜歡那些嘴很甜、懂得誇讚別人的人;那些不懂得讚美別人,甚至惡言相向的人很難贏得別人的好感。
曆史上那些阿諛奉承的奸臣賊子,都能得到皇帝的賞識,而那些冒死直諫的大臣大都難以得到重用,甚至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這並不是說人們要去阿諛奉承,而是啟發我們:人總是愛聽好話的。如果可以在雙方都愉悅的情況下解決,我們就不要吝嗇幾句讚美的話,不傷原則,又能讓大家高興,何樂而不為呢?
博文不僅人緣好,工作業績也非常突出,總是能開心地周旋在不同的朋友身邊,因此在公司裏總能受到關照。對此張揚非常好奇,當他問博文秘訣時,博文隻告訴他兩個字——“讚美”。
開始,張揚以為博文隻是敷衍他,一次偶然的機會,才發現其中的奧秘。那天張揚找博文商議同學聚會的事情,剛走過去,就看見博文從老板的辦公室裏拿著一堆文件出來,順手關上門之前,博文不經意地對老板說:“老板,您今天的領帶和衣服搭配得真好,尊夫人真有眼光。”
老板的辦公室是透明的玻璃牆,剛剛張揚進門的時候還看到老板不知因為什麼事情一臉怒容,張揚正替博文擔憂,怕他無緣無故地說了這麼一句和工作無關的話,會被老板罵。沒料到,老板直起身,抬起頭衝博文笑了笑,臉上也多雲轉晴了。博文轉過身看見了張揚,張揚卻還在呆呆地想著剛才發生的一切,他終於體會到了博文所說的“讚美”的魅力。
日本某大型公司的一個清潔工,本來是一個最被人忽視、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險箱被竊時,與盜賊進行了殊死搏鬥。
事後,有人為他請功並問他原因時,答案卻出人意料。他說:當公司的總經理從他身旁經過時,總會不時地讚美他掃的地真幹淨。
你看,就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就使這位員工受到了感動,並以身相許。這也正合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士為知己者死。
美國著名女企業家瑪麗凱經理曾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比金錢和性更為人們所需——認可與讚美。金錢在調動下屬們的積極性方麵不是萬能的,而讚美卻恰好可以彌補它的不足。因為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較強的自尊心和榮譽感。你對他們真誠的表揚與讚同,就是對他們價值的最好承認和重視。而能真誠讚美下屬的領導,能使員工們的心靈需求得到滿足,並能激發他們潛在的才能。
19世紀的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了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誌,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他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是由其姑母一手撫養長大的青年人,又幾經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寫信告訴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裏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的《獵人日記》作者屠格涅夫逢人便稱讚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信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寂寥的,由於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人都是渴望被讚美的,在人際交往中,善用讚美是一種藝術,真誠的讚美不僅可以使對方心情舒暢,而且還會讓他對你產生好感,從而拉近彼此的距離,使雙方更容易進一步溝通,加深彼此的友誼。
有一個富翁特別喜歡吃烤鴨,就用重金聘請了一位名廚師,每天為他做烤鴨。大廚師製作的烤鴨味美可口。但富翁為人刻薄,即使天天吃到美味的烤鴨也從不肯說一句讚美的話。後來一段時間,廚師烤出來的烤鴨都隻有一條腿。時間長了,富翁感覺奇怪,就把廚師叫來問道:“你烤的鴨怎麼隻有一條腿呢?”廚師回答道:“您不知道嗎?這些鴨子都隻有一條腿呀?”富翁不相信,便隨廚師到後院去看。這時天氣熱,鴨子們都縮著一條條腿在樹下休息。廚師指著鴨子說:“您看,鴨子確實隻有一條腿啊。”富翁氣得拍了幾下手,掌聲驚動了鴨子,伸出了另一條腿匆匆逃避。富翁說:“那鴨子不是兩條腿嗎?”廚師回答說:“如果你早鼓掌的話,那烤的鴨子早就是兩條腿了。”
不要吝嗇你的讚美,適時的讚美是增進感情的潤滑劑。如果吝嗇自己的讚美,那麼你得到的微笑和友善也將是貧乏的。讚美是一種感情的表達,吝嗇讚美也就是吝嗇感情。沒有人願意和一個寡情薄義的人交往。
除了不要吝嗇讚美外,還要學會如何讚美。讚美得當才能起到好效果,相反,如果讚美不當不但不會有積極的效果,還會讓對方覺得你太虛偽,喜歡阿諛奉承。所以,讚美一定要是真誠的、適度的、發自內心的。讚美還要看時間和地點,如果不分情況、不分時間、不分對象,毫無分寸地讚美,即使是真誠的也會是隔靴搔癢,甚至是拙劣的表現。
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的根源有一股被人肯定、稱讚的強烈願望。”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比金錢更為人們所需——認可與讚美,學會讚美別人吧。
委婉說話才可愛
委婉說話不僅是一種策略,也是一門藝術、一種能力。在日常交往中,借用暗示來巧妙地指出別人的疏忽或缺點,讓人思而得之,比直接批評要好得多!
某市政府為了加強內部管理,對機關幹部的工作考勤、學習考勤等出台了一些新規定。市領導打算讓傳達室的孫烈負責每天的機關考勤,誰知,孫烈認為這項工作容易得罪人,不願意接受,並說自己過去就是因為辦事過於認真、堅持原則,得罪了不少人,現在要吸取這個“教訓”,克服這個“缺點”。聽了他的話,市領導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委婉地講了一則故事。某電影製片廠的導演,為拍好一部片子四處尋找合適的演員。一天,他發現了一個合適的人選,便通知他準備試鏡。這個被導演相中的人非常高興,理了發,換了新衣服,對著鏡子左照右照,總覺得自己的“絡腮胡子”不好看,於是仔仔細細地刮掉了它們。他興致勃勃地去報到,導演見到他失望地說:“對不起,你身上最有特色的地方被你當作缺陷毀掉了,我們不需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