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一分鍾聊出好人緣》(6)(3 / 3)

小付出換取大回報

在求人幫助時,可以先為對方做些事,讓對方嚐點兒甜頭,這樣,對方便很有可能會因為人情和麵子而回報你。

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一生恃才傲物,鄙視權貴。很多達官貴人想索求書畫,都被他拒之門外。

有位大富豪新居落成,想請鄭板橋賜幾幅畫增輝,但一連幾次都吃了閉門羹。富豪也是心高氣傲之人,受此打擊,一氣之下,發誓要讓鄭板橋心甘情願地為他畫幾幅畫。於是,他派手下人四處打探鄭板橋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

一天,鄭板橋出來散步,忽然聽見遠處傳來悠揚的琴聲,曲調甚是優雅。他循聲而去,發現琴聲出自一座庭院,院門虛掩。

鄭板橋推門而入,眼前的情景讓他大感驚訝:庭院內修竹疊翠,奇石林立,竹林內一位老者鶴發童顏,銀須飄逸,正在獨自撫琴。

老者一見鄭板橋,琴聲戛然而止,他熱情地邀鄭板橋入座。兩人談詩論琴,頗為投機。

談興正濃時,仆人捧上一壺酒,還有一大盆爛熟溢香的狗肉,送到他們麵前。

老者說:“請!”鄭板橋禁不住誘惑,也不便推辭,於是不客氣地吃起來。

一頓美餐之後,鄭板橋發現自己連老人姓名都還不知道,總不能吃完後說聲告辭就走吧,然而,又該怎樣答謝人家呢?

於是,他主動對老者說:“今天能與您老邂逅,實在是幸會,感謝盛情款待,我無以為報,請您找些紙筆,我畫幾筆,也算留個紀念吧。”

老者謝道:“老夫平生喜歡琴棋書畫,今天可謂遇上知己了。”說完找來筆墨紙硯。鄭板橋畫完,問老者名姓並在畫上落款。

第二天,這幾幅字畫就掛在了大富豪的新居裏。富豪請來賓客,共同欣賞。賓客們原以為他是從別處高價買來的,但一看到字畫上有他的大名,這才相信是鄭板橋特意為他畫的。

消息傳開後,鄭板橋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沒想到自己貪吃狗肉,竟然落入了人家的圈套,心甘情願地為對方作了畫。

鄭板橋因為先得到了甜頭,所以心情非常好。而且他看到老者如此盛情有禮,便很想報答對方,在這種心理驅動下,他主動為對方畫畫留念。

很多時候,人都是礙於麵子和情分,自然而然地答應對方的請求。

法國皇帝路易十四當政期間揮金如土,窮奢極欲,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為了緩解這一狀況,路易十四便想向銀行家貝爾納爾借錢。

一天下午,路易十四走出馬爾利宮,和隨從的宮廷人員一起逛花園,他走到一幢房子前停了下來。

那幢房子的門敞開著,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德馬雷正在裏麵盛宴款待貝爾納爾先生。當然,這宴席是事先奉路易十四之命安排的。

德馬雷看見路易十四,急忙上前行禮。路易十四滿麵笑容,故作驚訝地說:“啊,我的財政大臣,我很高興看到你和貝爾納爾先生。”

路易十四又轉向後者說:“貝爾納爾先生,你從來沒有見過馬爾利宮吧,走,我帶你去瞧瞧,然後我再把你還給德馬雷先生。”

這是貝爾納爾沒有想到的,他感到非常榮幸。貝爾納爾跟著路易十四到養魚池、飲水槽、塔朗特小森林和葡萄架搭成的綠廊等處遊玩了一番。

路易十四一邊請貝爾納爾觀賞,一邊滔滔不絕地介紹。他親自給貝爾納爾介紹各處景觀,並讓貝爾納爾親身體驗了很多美妙的事物,貝爾納爾流連忘返。最後,路易十四還給了貝爾納爾特殊的承諾——以後可以隨時來馬爾利宮遊玩。這可是一個天大的榮耀,貝爾納爾非常得意。遊玩之後,貝爾納爾非常興奮地回到德馬雷那裏,他讚歎路易十四如此平易近人,說他不知道如何報答才好。此時,德馬雷乘機提出了向他借600萬元巨款的要求,貝爾納爾酒酣耳熱之際欣然應允。

求人辦事講究智慧,先給對方一個小小的甜頭,就能讓對方感恩,這時再尋求幫助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

放眼長遠,實現價值最大化

在溝通中,恰當地向對方描述長遠利益和前景,可以激發對方進行交談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合作。

合作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礎之上的。如果能讓對方覺得與你合作對其長遠利益非常有幫助,對方自然會被吸引,願意跟你合作。

有一家製造燈泡的公司處於初創階段,產品銷路不暢,公司希望代理商們積極合作,使他們生產的燈泡能夠打入各級市場。於是,董事長邀請了各家代理商,向他們推薦新產品。董事長說:“經過多年的苦心研究,本公司開發出了燈泡的新品種,雖然它還稱不上是一流的產品,隻能說是二流的,但是,我仍然要拜托各位,以一流的產品價格來向本公司購買。”

全場不禁嘩然,誰願意以一流的價格來購買二流的產品呢?

董事長看著大家疑惑的表情,接著說:“目前燈泡行業中可以稱得上一流的,全國隻有一家。他們壟斷了整個市場,任意抬高價格,大家仍然要去購買。如果有同樣優良的產品,但價格便宜一些的話,對大家來說不是福音嗎?”

見大家還不明白,董事長接著說:“就拿拳擊比賽來說吧,拳王阿裏的實力很強,但是必須要有個實力相當、身手不凡的對手來和阿裏打擂台,這樣的拳擊才精彩。現在,燈泡製造業中就好比隻有阿裏一個人,你們在這個行業裏也賺不了多少錢。如果突然出現一位對手,就有了互相競爭的機會。把優良的新產品以低廉的價格提供給各位,大家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利潤。”

“董事長,你說得不錯,可是目前並沒有另外一位阿裏呀!”董事長認為攤牌的時間已經到了,他說道:“我想,另外一位阿裏就由本公司來充當好了。為什麼目前本公司隻能製造二流的燈泡呢?因為本公司資金不足,所以無法在技術上有所突破。”

“如果各位肯合作,以一流產品的價格來購買本公司的二流產品,這樣我就可以籌集到一筆資金,把這筆資金用於技術更新或改造。相信不久的將來,本公司一定可以製造出優良的產品。這樣一來,燈泡製造業等於出現了兩個阿裏。而且,毫無疑問,燈泡產品質量必然會提高,價格也會降低。”

董事長的話產生了極大的反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代理商們不僅擴大了訂單,而且願意出一流的價格購買。

董事長分析了合作的長遠利益,得到各位代理商的認同,最後促成了合作。

在與他人的合作中,要充分展現出自己的價值,這樣才能贏得對方的信賴。

小胡聽說小馬要找人合夥開一家音樂工作室,便去毛遂自薦。小馬之前已經和幾個人接觸了一番,但感覺對方的能力都不足,讓自己很不滿意。這時,小胡的到來讓小馬重新燃起了希望。

小馬先對音樂室的規劃和發展前景進行了介紹。小胡覺得小馬考慮周詳,合作起來一定能成功,便決心爭取得到合作的機會。於是,小胡真誠地介紹了自己對音樂行業的理解以及從業經曆。小馬意識到小胡有非常高的音樂素養,精通很多樂器,對音樂製作的前期、後期都很熟悉,能掌控整個製作過程。如果兩人合作,小胡可以獨立完成音樂製作,自己則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市場開發中去,這樣能保證工作室的長期發展。

就這樣,小胡和小馬彼此欣賞,很快開始了合作。

合作不是簡單的交往,是各項能力的綜合體現。我們跟別人合作時,一定要將自己的優勢和最大價值展現出來,和別人一起實現美好的夢想!

敢於冒險和嚐試

很多人渴望成功,卻不願冒險。冒風險是生命中無法避免的事情,冒可控製的、已知的風險是生命中明智的選擇。

想成功,就得有一顆敢於冒險的心。沒有冒險精神,不去嚐試,就什麼也不會得到。

韓國現代集團是世界著名的綜合性企業集團,這家集團的創始人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富豪,也是世界上知名度頗高的一位大財閥,他就是鄭周永。

1965年,鄭周永首次承包了泰國的一條高速公路,而後相繼在關島、越南、新幾內亞、巴西等國家承建了大批工程,並且大獲全勝。從此,他揭開了進軍世界市場的序幕,而且一發而不可收。

在行業競爭中,鄭周永表現出非凡的魄力。最驚心動魄的一幕是鄭周永承建的迪拜海灣工程。這項工程預算總投資達15億美元,工程浩大乃世界罕見。所以說,任務之艱巨是難以想象的。但這項工程是否能承建關係著鄭周永的前途命運,究竟該如何抉擇呢?

魄力驚人的鄭周永經過冷靜思考,決定大幹一場。經過與其他實力雄厚的建築公司的激烈角逐,鄭周永終於以93億美元的“傾銷價格”承包了迪拜海灣工程,令世人刮目相看。

麵對困難,鄭周永沒有退縮,反而表現出超凡脫俗的大家風度。他大膽、果斷地決定采用立體平台船裝載運輸沉箱,每次運輸將有損失25億美元的風險。這對鄭周永來說,將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但是鄭周永沒有畏懼這樣的風險。他和他的員工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最後終於完成了迪拜海灣工程,而且工期比原計劃的36個月提前了8個月。

從鄭周永的經曆之中,我們看到成功總是隱藏在風險的身後,要想得到它,就必須衝破風險的難關。如果因為懼怕風險而放棄,那麼你將永遠與成功擦肩而過,一生都不會得到值得驕傲的成就。蕭伯納說:“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總是危險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表現的舞台,都渴望成功。但是,大多數人常常無法實現自我超越,就算有冒險與創新的想法,也因為怕麻煩和風險而不願實施。所以,成功者從來都是少數。

如今已經占據世界首富地位多年的比爾·蓋茨,能夠獲得今天的成就也得益於他敢於冒險、不斷進取的精神。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要想在變幻莫測的IT領域中獨占鼇頭,就必須敢於嚐試,在不斷的嚐試中找到成功的契機。比爾·蓋茨多年穩立潮頭,正是因為冒險已經成為他天性的一部分。

沒有一個機會是可以擺脫風險的,也沒有一次成功是輕而易舉的。比爾·蓋茨在少年時期便顯露出他對於冒險的興奮,他甚至認定那些隻有冒險得來的成功才算真正有意義的成功。他的爭強好勝、超強的自信心以及驚人的控製力,都使他不斷地遊走在冒險與成功的交界。在哈佛讀書的第一年中,比爾·蓋茨便讓自己冒險:他總是逃課去做別的事,而在考試前才拚命地複習。而他這種冒險為他帶來了更多接觸校外世界的機會,讓他開始鍛煉自己作為一個成功人士的基本素質——用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

退學之後,比爾·蓋茨的冒險顯得更加瘋狂起來,他創辦了微軟,並成為這個行業之中的龍頭老大。他所有的舉措都會給行業帶來震動,甚至引發人們關於壟斷的討論。在工作之餘,比爾·蓋茨還喜歡那些充滿了刺激的運動,飛車和遊艇是他的最愛,一個人駕駛汽車在沙漠飛馳或者駕駛飛機飛越山峰都是他常做的事,而他也正通過這些事來讓自己不斷保持冒險的心性。

冒險是推動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原動力之一,人類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成就,也是因為不斷冒險而得來。在生活中憑借經驗所做的任何一次決定,都是一次冒險,而如果沒有了這些冒險,我們的生活將還處在茹毛飲血的時代,那些偉大的科學發現將永遠與我們無緣。

大度可容天下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在與人交往時,若能做到寬宏大量,不斤斤計較,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俗語說得好:“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因此,在與人交往時,不要斤斤計較,退一步海闊天空。下麵,讓我們來看一下“六尺巷”的由來。

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為朝廷一品大員。他為官兩袖清風,處世謙遜謹慎,對自己的家人要求非常嚴格。

一天,張英收到一封家裏人的來信。原來,老家人要整修府第,但因宅基地界不清,與鄰居方家發生了爭執。兩家的宅第都是祖上的產業,時間久遠了,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家都不肯相讓。由於張、方兩家都是名門望族,當地官府感到此案很難辦,左右為難。張家人隻好寫信把這件事告訴了張英,希望借助張英的勢力讓方家讓步。張英大人閱完信,微微一笑,揮起大筆,寫道:千裏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打開書信一看,明白了張英詩句中飽含的謙讓的深意,立即動手將牆拆了,退讓三尺,人們交口稱讚張家人的曠達。鄰居方家深感不安,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圍牆向後退三尺。兩家人的爭端很快平息了,從此,兩家之間多了一條巷子,這就是後來被人們廣為傳頌的“六尺巷”。

“君子有容人之量”,張英勸告家人要謙讓、大度,使得爭端得以順利解決,同時也留下了“六尺巷”的佳話。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乏心胸狹窄、不能容人之輩。麵對這樣的人,我們更要有寬廣的胸襟,做到“宰相肚裏能撐船”。

春秋時期,鮑叔牙和管仲二人是好朋友,彼此相知很深。

齊襄公在位時,荒淫無道,濫殺無辜,人人自危,人們紛紛逃往別處。公子糾由管仲輔佐逃往魯國,公子小白則由鮑叔牙輔佐逃往莒國。公元前686年,齊國內亂,襄公被殺,國內無君。逃往國外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率兵回國爭奪王位。在回國途中,管仲曾驅車攔截公子小白,引弓射箭,正好射在公子小白的衣帶鉤上,公子小白趁勢彎腰詐死,騙過了管仲。管仲得意之際沒有細細察看就去向公子糾報喜去了。

公子小白日夜驅車搶先趕回國內,繼承了王位,稱為齊桓公。公子糾失敗被殺,管仲也成了階下囚。齊桓公要拜鮑叔牙為相,並欲殺管仲報一箭之仇。鮑叔牙堅辭相國之位,並指出管仲之才遠勝於己,他說:“隻有管仲能擔任相國要職。寬惠安民,治理國家,製作禮儀,指揮戰爭,我都比不過他。”鮑叔牙極力勸說齊桓公要不計前嫌,用管仲為相。於是齊桓公不計前仇,重用管仲。

後來果如鮑叔牙所言,管仲的才華逐漸得以施展,協助桓公在經濟、內政、軍事方麵進行改革,數年之後,齊國轉弱為強,成為春秋前期中原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強國,齊桓公也成就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齊桓公心胸寬廣,不計前嫌,不愧為一代盟主。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同樣具有這種寬宏大度的容人之量。

有一次,理發師給周總理刮臉時,總理突然咳嗽了一聲,理發師手一抖,就把總理的臉刮破了。這時,理發師十分緊張,以為總理會責罰他。出人意料的是,總理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和藹地對他說: “這並不怪你,我在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麼知道我要動呢?”

總理的這句話暖人心田,也讓我們看到了總理身上可貴的品質——大度。

寬宏大量是一種美德,被人們所崇尚。在與人溝通中,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從而贏得別人的尊敬和愛戴。

用閑聊拉近彼此的距離

朝夕相處的同事誰都免不了互相聊上幾句,一來交流信息,二來溝通情感。

工作之餘,同事間聊聊天,放鬆一下精神,消除工作帶來的疲勞,是非常愜意的事。

阿華善良、老實、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談,總是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盡管他在工作上勤勤懇懇,業績出色,可是在公司裏沒有一個知心的朋友,同事們都不大喜歡像他這樣沉默寡言的人。

一次,阿華和同事羅琳一起出差。在火車上,實在是無聊,羅琳就和阿華談談天氣,談談美食。不一會兒,羅琳感覺實在是沒什麼話題可聊了,就有些犯困。

這時候,阿華突然瞥見羅琳腳上穿著一雙款式很新潮的皮鞋,非常搶眼,於是就說:“羅琳,你這雙鞋子很時尚,很適合你,在哪裏買的?”

阿華原本隻是不經意的一說,但羅琳一聽,頓時來了精神。“這雙鞋啊,可是世界名牌呢!”羅琳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在服裝搭配上的心得,還善意地指出阿華平時著裝的不足,兩人言談甚歡。

在以後的工作中,羅琳碰到阿華總會熱情地打招呼,聊上幾句。阿華也因此和羅琳熟悉了起來。

在阿華生日的時候,羅琳還招呼其他同事一起來慶祝,阿華很是感動。

從此以後,阿華在羅琳的帶動下,和同事們慢慢地打成了一片,關係很是融洽。

阿華和同事關係的改善得益於一次成功的閑聊,正是那次與羅琳間的談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收獲了融洽的同事關係。閑聊能增進感情,使同事間的關係更融洽。但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範圍和尺度,與同行、同事閑聊時,最忌諱說三道四、搬弄是非。

卡莉和凱絲是關係很好的朋友,兩人畢業於同一所大學,又進了同一家公司。她倆在工作上互幫互助,關係融洽得很。但是隨著卡莉被提升為部門主任,凱絲的嫉妒心就開始暗中作祟,她心想:卡莉有什麼了不起,在學校的時候還沒有我優秀呢,為什麼提拔她呢?

凱絲突然想起卡莉剛進公司時,曾對自己說:“我們的經理真是又年輕又帥氣,跟他一起工作幹勁十足。”那時,凱絲隻把這當作一句玩笑話。現在不同了,她開始懷疑卡莉是利用美色才得到這個職位的。

凱絲把卡莉的這句話告訴了很多同事,大家對此反應不一,有的一笑置之,有的竊竊私語、半信半疑,還有一些人喜歡搬弄是非,就添油加醋地傳來傳去。大家看卡莉的眼光馬上不一樣了。

這些突發狀況讓卡莉很困惑,後來才慢慢發現是凱絲從中搗鬼,兩人一下子從好友變成了陌路。

流言蜚語是生活中的軟刀子,一旦傳播出去,後果不堪設想。很多人對說長道短的人都懷有強烈的戒心,經常搬弄是非的人會讓同事避之不及。

有個長舌的老婦人向牧師承認說過許多人的閑話,她想知道還有沒有辦法可以彌補。

牧師遞給老婦人一個枕頭,要她到教堂的鍾樓上,把枕頭裏的羽毛散到空中去。她照著做了。

牧師說:“好吧,現在把每一根羽毛再收集起來,放回枕頭裏去。”

這位老婦人為難地說:“牧師,那是辦不到的。”

牧師嚴肅地說:“同樣,要追回所說的每一句閑話,那就更難辦到了。”

同事之間相處要以誠為先,適當閑聊、拉拉家常本無不可,但切忌探聽和傳播他人的隱私,搬弄是非的人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