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狼共舞》reference_book_ids\":[7227742485005470780,6979059217260874760,648886500680794420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Part 01 FBI說:一切從心開始成功人士總能從別人的表現裏看出關於性情的真實暗示,這些表現包括對方做的是什麼,已經做了什麼。勤勉地觀察別人在特定環境下的行為細節,是他們能掌握人性的關鍵。
看一個人,就看他身邊的人
世界知名財經雜誌《福布斯》曾對其富豪排行榜上的財富人物進行相關的交友調查。經過研究發現,98%的富豪的朋友也是富豪。問及他們是否跟經濟狀況較差的朋友交往,他們的答案是“很少”。問及他們是否跟經濟狀況較差的親戚有頻繁的聯絡,他們的答案是“偶爾”。
有錢人的朋友很有錢
有人認為有錢人的世界很現實。有錢人隻跟與自己處於同一個圈子的人交往,因為同一個圈子的人可以為他們創造更大的利益。而令人更加反感的是,有錢人會疏遠經濟狀況較差的親友,這樣的行為被人們稱為“現實”。
可是有錢人是不是真的很現實呢?是的,有錢人很現實。《福布斯》的抽樣調查就證明了這一點。有錢人並不喜歡幫助和救濟比自己經濟狀況差很多的親友,他們也不喜歡跟這種類型的親友交往。但是,他們同時又並不是那麼現實,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原因。
有錢人認為每個沒有成功的人都有失敗的原因,比如思想消極、缺乏毅力等,所以他們不喜歡跟與自己層次不同的人在一起,他們無法理解其他人為什麼不能夠成功。而沒能成功的人也無法理解他們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和努力才能賺更多的錢,這些人往往錯誤地將有錢人歸結為幸運的人。因為觀點不一致,所以有錢人沒辦法跟經濟狀況大不如他們的人交往。
當然,有錢人更不喜歡救濟經濟狀況大不如自己的人。這點在經濟狀況較差的人看來是不能原諒的,他們認定有錢人是不能雪中送炭的人。可是有錢人則有不同的觀念,他們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經常支付金錢去救濟他人不能從本質上改變他人的經濟狀況,反而會促使他們形成不勞而獲的心理,這也是有錢人看起來很現實的原因之一。
近墨者很難不黑
有錢人隻跟有錢人做朋友,因為個性和觀念相似,所以更容易成為交談的對象。有錢人不想跟“道”不同的人交往也是因為他們懂得一個道理——近墨者黑。
人喜歡跟自己同類的人交往,要看清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隻需要看他們身邊的朋友即可。如果交友不慎,就會產生近墨者黑的後果。有錢人不想跟經濟狀況較差的人交往,是因為他們不想受到消極或者懦弱思想的影響。反之,他們圈子裏的人幾乎都是努力拚搏的,甚至是激進的人。跟這些人在一起,他們能受到感染而不斷進步。
換句話說,你所處的交際圈子是什麼樣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初入職場的人跟什麼樣的人或者人群交往,往往決定了其未來的走向。
剛畢業的孫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剛進入職場的時候,跟同部門的張然成了好朋友。張然是公司裏的老油條,做事情的原則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在張然的影響下,原本對工作有激情的孫洛也漸漸變得明哲保身,很多創新的想法和建議不敢提出來。他甚至每天跟著張然和張然的朋友去吃喝玩樂,每個月下來,張然是月光族,孫洛也一分不剩。每到月底,他們都會問彼此的經濟情況。當他們得知對方也沒能存錢後,都覺得非常安心。
後來,因為部門調動,孫洛和同事李明一漸漸熟悉起來。得知李明一每個月都有固定的存款且對未來非常有計劃的時候,孫洛感到非常難受,甚至排斥和李明一交朋友。孫洛認為他們不是一個圈子的人,自己隻有跟張然在一起才是最舒服的。正因為孫洛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他注定成不了像李明一那樣積極努力的人,他隻能跟著張然變得越來越“黑”。
所以,聰明的你應該學會親近積極的人,因為近墨者很難不黑。如果你想判斷一個人的情況,那麼就從觀察他的朋友圈開始吧,因為人很難跟不是自己圈子裏的人成為好朋友,這是心理上對相近脾性的依賴性。換句話說,他是什麼樣的人,觀察其朋友就可以了解到大概的情況。
喜歡傲立群體的人都自卑
生活中也有不喜歡跟自己同一個圈子的人混在一起的人。他們明明是條件看起來不錯的人,但是交的朋友都不怎麼樣。張嵐在大學裏的成績還不錯,每次考試都能進入前五名,可是她偏偏喜歡跟成績倒數第一、倒數第二的女生打成一片。很多人不理解,張嵐對此的解釋是:成績較好的同學都比較假,反倒是成績差的同學本性夠真。
其實張嵐不是真的喜歡跟成績較差的同學交往。張嵐的文學修養比較好,每次跟她們聊起相關話題的時候,這些層次較差的同學都會一臉茫然,甚至鬧出張冠李戴的笑話。有時候張嵐很反感,但是更多時候她非常享受被這些同學讚美的感覺。隻要張嵐聽到她們說“你懂得可真多”,心裏就會高興得不得了。每次成績出來,她也毫無懸念地成為那群朋友裏的第一。反之,張嵐跟成績較好的朋友在一起,就會感覺到壓力。她們會跟張嵐說昨天看了什麼書,張嵐就會感覺距離拉開了。張嵐喜歡跟成績較差的同學交朋友,因為這讓她很舒服。
像張嵐這樣的人多數有自卑感。他們害怕壓力,也害怕競爭。他們寧願躲在資質一般的人群裏稱王,也不願跟一群厲害的人在一起進步,這些行為恰恰暴露了他們自卑的心理。如果你恰好是這樣的人,千萬不要因為舒適感而放任自己。要知道老鷹長時間跟小雞生活在一起,它最後也會飛不起來,變成一隻普通的小雞。
不會有無事獻殷勤的人
中國有句俗語,“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話似乎勾勒出人性的卑劣和消極麵。事實上,從心理學上看,每個人都有保護自我和維護自我利益的心理,完全無私而不考慮自己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換句話說,某個人不會無緣無故對你好。如果對方突然對你好,你可要當心了。
下意識的自私心理
心理學上的自私並不等同於行為學上的自私,它是一種人們下意識的心理反應。同樣一個升職的機會落在兩個好友之間,同樣一個獎項落在夫妻之間,關係密切的兩個人都會下意識地希望得到的人是自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自私。
有人會辯解說希望自己的好朋友得到職位,或者希望自己的伴侶獲獎。因為朋友開心,自己就會開心;伴侶受益,自己也是受益的對象。事實上,坦然表達希望對方能得到升職機會的人,很可能那個職位並不是他夢寐以求的。當職位和待遇非常符合自己心中的標準時,人們會在第一時間希望自己能受益。同樣,麵對1000元獎金,妻子可能會覺得受益者是自己或者是丈夫都無所謂。可是當獎金提升為1000萬元,那麼妻子心裏的想法可能就會改變了:如果是我的丈夫獲得獎金,他會不會給我錢的時候沒有那麼豪爽?他會不會拋棄我,另外尋找漂亮的對象?這個時候,妻子的心理活動就會圍繞自己展開,這是人自我保護意識所產生的“自私”想法。
美國心理學家在露天遊泳池中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然後觀察有多少人會去營救他們。在長達一年的實驗裏,同樣是救人,卻產生了不同的結果。當白發蒼蒼的老人“溺水”時,累計有20人對其進行營救;當妙齡女子“溺水”時,累計有50人對其進行營救。同樣是救人的無私行為,人們都有微妙的自私心理。心理學家對進行營救的人做了相關的問卷調查,發現多數營救妙齡女子的人都表示期待有美好的發展,這就是人性下意識的自私心理表現。
沒有免費的午餐
因為人們會下意識保護自己的利益,所以理想化的無私狀態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換句話說,別人不可能平白無故地對你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人們懂得這個道理,那麼99%的騙局都能被識破。
除了識破騙子的伎倆,還要警惕身邊突然對自己大獻殷勤的人。突然獻殷勤的人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異性對象有意要追求自己,這種情況多數發生於適齡的單身人士身上;另一種情況是對方有求於自己。
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麵對無事獻殷勤的人,我們都應該看清楚對方的動機再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如果接受了別人的好意,再推辭別人的請求,那就不好意思了。這種情況下,即便不願意,接受好處的人也會盡可能地幫助對方完成任務,這種心理叫作補償心理。因為接受了對方的好處,感覺虧欠了對方,所以必須幫助對方處理事情來彌補自己心理上的虧欠感。
從事采購工作的張兵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多年不聯係的同學李理突然對自己無事獻殷勤。當時是周末,他在大超市裏偶然遇到李理。一時間,李理非常激動,提議兩人去吃一頓,在外地工作、沒有什麼朋友的張兵立即答應了。兩人在飯館裏聊了很久,多數是話當年。飯局結束後,張兵依舊有著對老同學久別重逢的激動。此後,李理隔三岔五來找張兵,還給張兵送些小特產,熱情的李理完全打動了張兵。如果沒有後續的事情,張兵會認為李理是真心的。
一個月之後,張兵發現李理是某家供應商的業務代表。很快,李理提出讓張兵幫忙,接受他們成為特約供應商。可是,李理不能提供出性價比最高的供應方案,這使張兵非常為難。迫於拿人家的手短,張兵還是選擇了李理所在的企業作為自己公司的供應商。
這件事情很快傳開了,張兵上司的辦公桌上出現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說張兵選擇高價的供應商是因為從中收取了巨額利益。雖然最後張兵沒有因此丟掉工作,但是在上司麵前他的信用度卻大打折扣。再看李理,他請張兵吃飯和送些小特產、小禮物的錢前後不超過2000元,可是他因為促成了這項合作,卻領取了3萬元業務提成費。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吃免費的午餐,因為免費的午餐往往需要付出比原價更高的代價。在接受別人對自己好意的時候,先看清楚對方的動機。
善於利用別人的自私
因為人們心裏都有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很難做出有損自己利益的事情。
M市郊區的水庫每年夏天都吸引成千上萬的遊泳愛好者前去遊泳。而這個水庫是M市自來水工廠的重要取水源,出於保持水源清潔衛生的目的,自來水廠在水庫旁豎起“禁止遊泳”的牌子。這樣做的效果並不理想,夏天來這裏遊泳的人並未減少,警示牌形同虛設。
後來,自來水廠的宣傳部部長撤掉原來的警示牌,換成溫馨的提示語。他在公告牌上寫著:您的家用水來自該水庫,為了您和家人用水衛生和健康,請保護好水庫的水資源。結果每年來水庫遊泳的人數減少了2\/3以上。
同樣希望對方能做到的事情,換個思維,從對方的角度來表述,能產生不同的效果。善於利用人們下意識的自我立場,很多事情處理起來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從肢體語言看約會對象
“他怎麼是這樣的人!”“我真後悔自己那麼相信他。”這些多是女性發出的感歎。有一項心理研究表明:82%以上的女性表示自己有錯誤識人的經曆,僅有30%左右的男性表示自己有類似的經曆。為什麼男性和女性錯誤識人的比例會相差這麼多呢?心理學家認為是因為女性喜歡從主觀上判斷陌生人,而男性則喜歡從客觀上來判斷陌生人,所以,主觀的女性朋友們,趕快學習如何從約會對象的肢體動作了解對方的情況吧!
F B I人員會藏起的雙手
雙手是比眼睛更會出賣人的部位。FBI的情報人員必須通過的訓練之一就是掩飾自己的雙手。他們在跟別人交談的時候,會下意識地藏起自己的雙手或者做出特定的手部動作。
通常情況下,人的手部會出現很多下意識的動作。這些動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心理、喜好和行為習慣。對於初次見麵的朋友,可以觀察其手部動作。手部動作自然大方的人,通常是態度誠懇、行為正直的人。這類人動手幅度越大,代表其包容性越強。如果對方的手部動作幅度很小,甚至有些拘謹,代表對方心思縝密。這類型的人通常不是直率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要比大多數人複雜一些,包容力也相對較差,這類型的人是有可能會耍小計謀的人。
除了觀察手部的動作和幅度之外,還可以從一些特定的手部姿勢來觀察約會對象。手部自然交叉在桌上的人,通常是自信而直率的。在交談過程中,用手指敲擊桌麵的人,往往擁有強烈的自信。這類型的人通常比較強勢,喜歡說服對方,且不喜歡被說服。將雙手緊張地摩擦或者雙手緊握的人,通常缺乏自信,這類型的人在處理事情時通常缺乏行動力,往往猶豫不決。此外,將手藏在桌麵下、褲袋裏或者視線看不到的地方的人,往往比較自卑,他很緊張,有壓力感。當然,這類型的人通常也會有些小心思不想讓別人察覺,是屬於比較複雜和不夠坦誠的人。
喜不喜歡你就看他的腳
在約會的過程中,我們除了想盡可能多地了解對方的情況,還想知道對方對自己的印象到底是怎樣的,在對方眼中,自己究竟是個有趣的人,還是個無趣的人。如果你想知道對方對你的印象如何,那麼就觀察他的腳部動作吧。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的腳部動作最容易反映一個人對他人印象的。對此,日本心理學家曾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當人們不得不麵對不喜歡的人時,即便身體正對著對方,左腳也會做出朝外的動作,這個動作代表他很想逃離現場。
如果對方的雙腳一前一後地搓地板,則表示對方感到很無聊,他需要借由腳部的動作發泄內心的無聊感。相反,如果他在麵對你時感覺很舒適,就會不自覺地做出腳部輕微抖動的動作,這被心理學家稱為“快樂的雙腳”。當對方想知道你更多的情況,他的雙腳就會做出撐住地而往上的動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對方身體有向前躍動的感覺,這代表對方想拉近和你之間的距離。
有時候,正對著我們坐的人的雙腿是叉開的。這個姿勢代表對方想擴張自己的空間、捍衛自己的隱私,他不想過多地跟你透露自己的情況。如果對方的坐姿是身體舒適地往後靠,雙腿交叉或者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那說明對方跟你約會很放鬆,他感覺很舒適,打算對你敞開心扉。這個時候,你可要好好把握時機向對方發問,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生活背景、喜好等。
找出對方的弱點
每個人都有弱點,弱點是最容易被攻擊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小心地隱藏起自己的弱點,防止授人以柄。如果你想說服或者戰勝對方,先找到對方的弱點,你就占據了先發製人的優勢。要洞悉人性,首先必須做到的,就是看到別人藏起來的弱點。
厚葬寶馬
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戰場上十分威猛,可是得到中原霸主的地位之後,就自大起來,漸漸沉迷於酒色之中,再也沒有當年謀劃宏圖大業時的進取和奮鬥精神了。
楚莊王身邊有一個侍臣叫優孟,他跟隨楚莊王的時間很長,非常了解楚莊王的性格和弱點,在關鍵時刻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有一天,楚莊王得到一匹體形高大、毛色光鮮的汗血寶馬,此馬可日行千裏,夜行八百,深得楚莊王的喜歡。從此,楚莊王一門心思撲在了這匹馬身上,不理政事,甚至把馬當成自己的姬妾來寵愛,養在宮中,每日喂以上好的飼料。
沒多久,這匹馬就由於吃得太好、缺乏運動而得肥胖症死了。楚莊王非常傷心,為了表達對這匹馬的寵愛,他決定以大夫之禮厚葬這匹馬。
這實在是一件荒唐的事情!群臣聽說後無不痛心疾首,對待一匹馬的禮遇竟然高過了人!這對大家來說是尊嚴掃地的事情,於是群臣紛紛反對,一些忠直之士甚至以死相諫。可是楚莊王所有心思都在死去的寶馬身上,臣子們越是反對,他越是固執己見。
這時從大殿門口傳來號啕大哭的聲音。嚇了眾人一跳,楚莊王問左右:“是誰在外麵大哭啊?”
左右出去一看,回話說:“是侍臣優孟。”
於是楚莊王將優孟傳進殿內,問優孟:“你怎麼了?在外麵哭得那麼傷心。”
優孟哽咽不止,邊擦眼淚邊說道:“大王心愛的馬死了,我比大王還要傷心。我們楚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也沒有什麼是得不到的。大王要將心愛的馬風風光光地下葬,並且要以大夫之禮厚葬,這沒什麼過分的。照我看,這樣的規格還是低了一些,那可是大王最愛的汗血寶馬呀。”
優孟停頓了一下,接著說:“臣請大王把這匹寶馬以國君之禮厚葬,賜給它玉雕棺材,還要讓全國的老百姓都來這裏為寶馬負土築墳。此外,還要通知鄰國前來吊唁,也好讓全天下的人知道大王您愛馬比愛人還要情深,這不是最好的辦法嗎?”
優孟的話音剛落,群臣一片嘩然,楚莊王已經夠荒唐的了,這優孟還來瞎摻和。一時間,大家指責起優孟來。
隻有楚莊王默不作聲,優孟話裏有話,他聽得很明白。過了一會兒,他輕聲說:“我要以大夫之禮葬馬確實有些不合適,但是作為一國之君,我的話既然已經說出了,怎能反悔呢?”
優孟不失時機地答道:“臣請大王將馬交給廚師,用大鼎烹飪,分給群臣飽餐,讓大家永遠記得大王的寶馬。然後把馬骨頭以六畜之禮下葬,這樣它在九泉之下也會安心的。”
就這樣,優孟先發製人阻止了楚莊王的荒唐行為。可是為什麼在群臣之中,隻有優孟能夠勸服楚莊王呢?
優孟服侍楚莊王多年,了解楚莊王的脾氣秉性,他知道楚莊王是個愛麵子且剛愎自用的人,當楚莊王已經做出決定的時候,根本聽不進任何反對的聲音,所以這件事情就不能用“大王,這樣使不得”之類的話來阻止。不如先順著他的意思來,不但要順著他,還要將這個事情抬到一定的高度,讓楚莊王自己都覺得這麼做簡直太荒謬了,於是自己改變了主意。
優孟太了解楚莊王的弱點了,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
聯合抗曹
三國時候,劉備兵敗逃亡,曹操在後麵窮追不舍。劉備知道僅憑自己的實力,就算拚死殺敵,也未必能留個全屍,更不用說反敗為勝了。想要扭轉這個敗局,隻能和東吳孫權聯合抗曹。
當時的局麵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都在等著另外兩方打起來,自己好坐收漁人之利;同時也都在防著另外兩方聯合起來,以免自己慘遭兼並。
於是諸葛亮毛遂自薦,去東吳勸說孫權。
諸葛亮很清楚孫權這個人,他年少氣盛,自尊心強,而且很有抱負,一心要振興東吳。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弱點,諸葛亮決定從這裏下手。
諸葛亮到了東吳,拜見孫權,並對他說:“眼下曹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您光有英雄氣概,想來是不夠的,再加上我軍已經敗退,現在就剩您和曹操對壘了。曹軍人多勢眾,要是沒有足夠兵力與之對抗,我想您還是幹脆投降算了。”
這些話戳到了孫權的痛處,孫權反問道:“既然如此,那麼你們為何不投降曹操呢?”
諸葛亮回答說:“我主劉備乃漢室後裔,具英雄之姿,就算目前境況這般困難,仍有壯士慕名而來。對抗曹操,那是天命所歸,豈有降於他的道理?”
孫權一聽,心裏暗想:“你主是大英雄,誓死不降曹,難道我就是個貪生怕死的人?”
諸葛亮早已看穿孫權的心思,他接著說:“曹操這次追擊我們,一夜跑了三百裏,已經沒有力氣了。我們若是被曹操剿滅,他都不用回去,轉個身就會來針對你們。到那個時候,您真的有必勝的把握嗎?可能您會想,您和曹操一直井水不犯河水,他打劉備,不關您的事情。但您了解曹操嗎?他那雄霸天下的野心您真的絲毫沒有看出來嗎?我們死了,您的活路有多少?”
這些話撲滅了孫權心中最後的希望。事實上,對於這件事情,他的確是抱有僥幸心理的。曹操害怕他和劉備聯合而差遣過使者來告訴他,請他不要幫助劉備去對抗自己,劉備一滅,天下就是他們兩個的了。到時候,南北分水而治,互不侵犯,豈不美哉。可惜諸葛亮一語道破事實,的確,曹操在消滅劉備之後,真的會跟自己和平共處嗎?其實孫權並不相信。
諸葛亮看著孫權麵部表情的細微變化,知道時機已到,於是接著說:“曹軍雖然人多,但他們是北方人,不善水戰。如果您願意和我們聯合起來對抗曹操,我們就算以不及曹軍十分之一的兵力也能取勝。”諸葛亮又巧妙地恭維孫權,說他是當世英雄,他的哥哥孫策是驍勇善戰的大將軍,孫權半點不比孫策差,而且比孫策更聰慧,更有國君之氣勢。劉備也是亂世之英雄,如今英雄與英雄的聯合,才是眾望所歸啊。
對於這番勸說與恭維,孫權很受用,雖然心裏有些忐忑,但他答應了與劉備聯合抗曹。等到諸葛亮走後,孫權手下的謀臣都勸說孫權不要趟這個渾水,如今劉備已是強弩之末,就讓曹操和他鬥到底,東吳在一旁看著就好了,為什麼要損失兵力去幫劉備呢?
可是孫權想到自己既然已經答應了諸葛亮,就沒有反悔的餘地了,出爾反爾,不是大丈夫所為。
這一點是諸葛亮早就料到的,他知道孫權手下的人會極力反對,他也知道孫權是個明事理而且說一不二的人,所以從孫權那裏離開後,就放心地去喝茶了。
正是兩家聯合,最終將曹操擊敗,阻止了他席卷南方、統一天下的步伐。
諸葛亮抓住了孫權的弱點,先發製人,才使得孫劉聯盟得以結成。
那麼弱點究竟是什麼?
弱點其實很廣泛,我們可以理解為觸動人內心深處的東西,比如一個人的喜好、怨憤、創傷等,這些都是人可以突破的軟肋。當我們看到自己喜歡的人時,眼神會變得柔和起來;當我們的對手看見我們眼中出現這種柔和的眼神時,就會窺到我們的內心,那麼我們對那個人的喜愛,就是我們的弱點。
真誠度,決定交往的尺度
與人交往的時候,應該先考察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再確定與這個人交往的尺度。一個人的行為如果違反常理,就是矯情,矯情則必假,這樣的人往往另有圖謀。
疏遠這些人
春秋時期,管仲是齊國國君齊桓公最仰仗,也是最信任的人,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齊桓公的霸業最終得成,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管仲。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這個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的人病重,快要死了,齊桓公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去和他告別。
病榻前,齊桓公問管仲:“仲父,在你之後,大臣中誰可以做國相?”
管仲虛弱地對齊桓公說:“大王,知臣莫若君,不過我現在命在旦夕,有些話要向您交代。我死之後,朝中的易牙、豎刁、常之巫以及衛公子開方您一定要疏遠開來。”
這四個人都頗受齊桓公寵愛,管仲此話,讓齊桓公大惑不解。
管仲繼續說:“這幾個人都是奸佞之人,恐怕在我死後,他們會對大王不利。”
齊桓公問:“不會吧,易牙為了讓我知道嬰兒肉是什麼滋味,把他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煮熟給我吃,這樣的人難道不忠心嗎?”
管仲答:“但凡是人,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這個易牙連自己最親的孩子都能不愛,怎麼會愛大王呢?”
齊桓公又問:“那豎刁呢?為了能近身侍奉我,他把自己給閹割了,這樣的人難道不忠心嗎?”
管仲答:“但凡是人,沒有不愛惜自己身體的,因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個豎刁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又怎麼會愛大王呢?”
齊桓公接著再問:“常之巫能夠卜算生死,祛病除災,我留著他總不是壞事吧?”
管仲答:“生死有命,這是天定,不是常之巫能說了算的。如果大王不固守常道,偏偏相信邪說,那麼他肯定會因此而驕縱,最後變得無所不為。”
齊桓公最後又問:“那衛公子開方呢,他跟隨我15年,就連他父親死了都不回去奔喪,這樣的人該算忠誠了吧?”
管仲答:“人沒有不愛惜、不尊重自己父親的,這是人之常情,他連自己的父親都不愛,又怎麼會愛大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