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波三折式的情緒渲染,更能推動購物狂歡
顧修全:“真正的管理人是去管理人的情緒。”
從薇婭的銷售話術中可以看出,她非常善於運用這種一波三折的情緒渲染技巧:先突出產品優點,再拿出“薇婭的女人”專享全網最低價吸引消費者,再買贈或者買減,再加贈品!簡直就是驚喜連連,高潮疊加,直至推送到“搶到就是賺到”環節。
被譽為創富學之父的顧修全曾說過:“真正的管理人是去管理人的情緒。”
在營銷中也是如此,營銷本身其實是對情緒的一種激發與感染。通過情緒驅動,來讓顧客主動產生消費行為。其實不隻是營銷,生活中大多數事情的發生都是源自情緒的驅使。例如,饑餓營銷的方式,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如今很流行炒鞋,尤其是限量款的球鞋,在國內外都賣得很貴。一些品牌方會定期發售一些限量款的鞋子,通過抽簽、搶購的方式來刺激消費者購買。因為在可以倒賣獲得巨大利潤的驅使下,很多不懂球鞋的人,甚至根本不穿球鞋的人也都參與搶鞋的活動。一度使某品牌官方APP因為搶鞋而陷入崩潰。
但是為什麼人們會去搶這些他們並不穿的鞋呢?並且很多鞋款式沒有變化,隻是顏色發生了變化。
其實這就是使用了情緒要素,尤其是當一代代複刻版鞋發售的時候,更是能夠引發人們搶購的熱潮。這些鞋本身並沒有什麼很高的科技元素,實際上限量是為了控製鞋的數量,從而提升鞋的市場價格,在這個過程中,“搶到限量款”就大大滿足了人們的虛榮心。
通過控製消費者貪小便宜又或者是想要倒賣賺錢的情緒,品牌方不斷推出限量款。並且經常推出被炒得價格很高的球鞋的複刻版,刺激人們的搶購熱情,讓人們一次又一次地陷入這種激動的情緒中,盯著時間搶鞋。
除了網絡登記、APP抽簽,以及限時搶購外,一些品牌還經常向門店發放一些限量款球鞋,舉辦現場抽簽儀式。這種看似人人都有可能被抽中,一旦抽中倒賣就能賺好多錢的誘惑,讓那些年輕人趨之若鶩。不管天氣如何,他們都滿懷激情地在門店門口排起長隊,甚至連夜排隊。
限時限量,本身就會給人帶來一種緊張感。而一波三折、失而複得的機會,更是引發了消費者認為自己一定要把握住、不能再失去的急迫心態。在這種心態下,就很容易喪失本來的理智,被“買它”的情緒所驅使,從而引發消費行為。
限時限量與一波三折式的高潮迭起,讓消費者在經曆“從失去到再擁有”的情感體驗時,也開啟了購物狂歡。
2賣產品,不如賣故事
從千萬直播間脫穎而出的銷售法則——產品背後的溫度是直播間的熱度。
直播間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大量的頂級流量主播的誕生,也讓直播間銷售的商品越來越相似。
主播們為此感到焦慮:如何讓自己的直播間、自己銷售的商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這是現今數以萬計的主播們麵臨的核心問題。
每一件商品都代表著某一品牌。總有一些知名品牌,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為其買單。這些品牌都有著時間的沉澱,在品牌故事中散發著自身獨特的魅力。它們的產品和故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就有了辨識度和獨特的吸引力,讓消費者能一眼認出,從而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能培養起對品牌的忠誠度。
比起直接說這個品牌有多麼高大上,不如直接講故事,因為人們都喜歡聽故事。
故事可以作為一個橋梁,讓商品不再冷冰冰,而是充滿了人情味。
消費者很容易被情緒所帶動,而故事最容易帶動情緒。
主播們在直播之前,如果能提前做些功課,搜集一些該商品品牌相關的故事,在直播現場,把故事講給直播間的粉絲們聽,不失為一種非常妙的推銷方式,既獲得了粉絲的關注,也達到了推銷的目的。
而我們在與人交流時,也可以先從聊天講故事開始,從人們的感性點入手,以故事中最動人之處叩開對方的心扉,引發雙方共鳴,從而展開更進一步的交流。
頂尖銷售從賣故事開始
頂尖的銷售員取得的成功,並不依賴於銷售培訓中傳授的基本技能,而是取決於其講故事的能力——這一點是大多數人所忽視的。
如何能讓消費者眼中的商品變得生動並富有吸引力呢?打造品牌的故事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顧客消費,在表麵上看隻是購買行為,但實際上包含著複雜的消費心理活動,而成功的商品銷售的每一步,都在契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引起關注——激發興趣——聯想——比較——抉擇——滿足需求。講品牌故事就是一種最輕省且效果最好的軟性營銷,涵蓋了從引起關注到促使消費者做出抉擇的所有步驟。
好的故事能精準表達出商品的內涵,並拓展商品的外延,賦予商品蓬勃的生命力。且故事承載著品牌發展壯大的曆史,讓人信服的同時,又因故事本身的魅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實現了品牌傳播的目的。
品牌故事講得好,能夠讓直播間的粉絲們產生共鳴。被品牌故事打動的消費者,這時的感性要遠遠大於理性,十分容易接受該品牌產品的相關信息,甚至會自發產生“我真的很需要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太超值了”“自己用或者送人都是上上之選”“搶到就是賺”等感覺,自覺完成了自我說服,自主完成下單動作。
品牌故事要講得好,選好素材是關鍵。素材從哪裏來?沒有什麼捷徑,隻能靠平時的勤奮積累。仍以薇婭為例,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找到的。
一次她直播某品牌的酸奶,一開始問大家:“有沒有沒喝過這個牌子酸奶的?”與之呼應的是她身後的電視大屏幕出現了他們的調研團隊去這個品牌的奶牛牧場考察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