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研究表明,麵部表情能清晰地反應人的情感表達。所以,合理地運用麵部表情能夠加強我們演講內容的表達,能夠更好地為主題附加上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也就是增強感染力。
麵部表情雖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堆砌,應該隨著說話的內容而變化,比如當講到高興的事情,隨著音調的上揚,表情也應該喜悅一些;當講到重要的數據的時候,表情應該嚴肅並且給人以可信賴的感覺。林林總總,表情的表達方式有很多,不能一一而足,需要我們多加時日予以練習,才能熟練地通過表情更好地表情達意。
3微笑為你添光彩
金星性格開朗,特別愛跟人聊天,所以她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臉上總帶著微笑,有時也展現出爽朗的大笑,她在跟嘉賓做訪談的時候,更是一直以微笑示人,為金星的魅力增光添彩。
微笑是每個人都應該必備的表情,微笑是社交場合中最富有吸引力、最有價值的麵部表情,表現著人際關係中友善、和睦等最美好的感情因素,微笑能釋放善意,增添說話的魅力。
在各種場合恰當地運用微笑,可以起到傳遞情感、溝通心靈、征服對方的積極心理效應。微笑是自信的象征,是禮貌的表示,是心理健康的標誌。與人初次見麵,給對方一個親切的微笑,在一瞬間就拉近了雙方的心理距離,清除了雙方的拘束感。
希爾頓旅館業在當今世界上享有盛名,這個有著“飯店之王”稱號的公司總部大廈的奠基石卻是“微笑服務”,這個口號曾經是希爾頓的母親授予希爾頓成功的秘訣,盡管這個秘訣十分平常,卻又見深奧。
希爾頓最初在其得克薩斯的第一家旅館經營中取得成績的時候,他的母親卻顯得很不屑一顧。她提出如果想要讓經營得到持續意義上的發展,那麼隻有掌握一種秘訣,這種秘訣簡單、易行、不花本錢卻又行之長久。希爾頓一番冥思苦想之後,終於發現,隻有“微笑”這個答案才同時具備以上四個條件,且能發揮強大的功效。從此以後“微笑服務”就成了希爾頓旅館經營的一大特色。幾十年來,希爾頓向旅館工作人員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今天對客人微笑了沒有?”希爾頓曾經說過:“微笑是屬於顧客的陽光”,受到陽光沐浴的顧客自然永遠也不會忘記溫暖著他們的太陽。
世界名模辛迪·克勞馥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女人出門時若忘了化妝,最好的補救方法便是亮出你的微笑。”真誠的微笑透出的是寬容,是善意,是溫柔,是愛意,更是自信和力量。節目中女嘉賓臉上所展現出的苦悶,很顯然是一種負能量,即便對方此時心情再愉悅,也會被其臉上的不滿情緒所覆蓋。
外交家和企業家都把微笑視為第一交際語言,並在國際交往和經濟交往中得心應手地加以運用。美國希爾頓酒店的董事長希爾頓也曾經說過:“酒店的第一流的設備重要,而第一流的微笑更為重要。如果缺少服務人員的微笑,就好比花園失去了春日的陽光和春風。”
微笑是人際交往的一張萬能通行證,拿破侖·希爾這樣總結微笑的力量:“真誠的微笑,其效用如同神奇的按鈕,能立即接通他人友善的感情,因為它在告訴對方:我喜歡你,我願意做你的朋友。同時也在說:我認為你也會喜歡我的。”
在日常交流中運用微笑傳情達意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小技巧:
要笑得真誠。人對笑容的辨別力非常強,一個笑容代表什麼意思,是否真誠,人的直覺都能敏銳判斷出來。所以,當你微笑時,一定要真誠。真誠的微笑讓對方內心產生溫暖,引起對方的共鳴,使之陶醉在歡樂之中,加深雙方的友情。
微笑要看場合。微笑使人覺得自己受到歡迎、心情舒暢,但對人微笑也要看場合,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如,當你出席一個莊嚴的集會,去參加一個追悼會,或是討論重大的政治問題時,微笑就很不合時宜,甚至招人厭惡。當你同對方談論一個嚴肅的話題,或者告知對方一個不幸的消息時,或者是你的談話讓對方感到不快時,也不應該微笑。因此,微笑時,你一定要分清場合。
微笑的程度要合適。微笑是向對方表示一種禮節和尊重,我們倡導多微笑,但不建議你時刻微笑。微笑要恰到好處,比如當對方看向你的時候,你可以直視他微笑著點頭。對方發表意見時,一邊聽一邊不時微笑。如果不注意微笑程度,微笑得放肆、過分、沒有節製,就會有失身份,引起對方的反感。
微笑一下非常容易,但它產生的魅力確實無窮無盡。微笑無須成本,它卻創造許多價值,如果你不善言辭,那麼請亮出你的微笑,這就是最動聽的語言。
4會說話的眼睛
金星的眼神變化是隨著語境變化的。她跟明星嘉賓聊天時會用開朗和善的眼神;在“快問快答”時她的眼睛又流露出興奮和“壞”,仿佛要探聽明星的秘密;在主持舞蹈節目時,金星的眼神會變得淩厲起來,仿佛在說:“你們每一個錯誤我都看得見。”金星在談到女兒及家庭時,眼神又會變得溫柔無比,甚至透出對女兒們的寵愛。
“眼波流轉”、“眉目傳情”等詞彙被人們常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眼神交彙的神采。眼睛是人們給別人傳達信息最為重要的器官,一個人心裏想什麼,十之八九可以透過他的眼神看出來。因此,我們也可以通過對方眼睛的動作和變化來接收各種各樣的信息。
既然眼睛可以傳達一個人的情感和豐富的內心活動,尤其是人與人相處時,眼神互動之間的那種神采,往往是我們透視對方內心的最好窗口,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窗口,來看到對方心中真切的想法。
在《非誠勿擾》節目之後,樂嘉又成為了《老公看你的》的節目主持人。很多觀眾都表示,這檔節目中最大的焦點,便是樂嘉眼神的變化。有很多觀眾認為,樂嘉似乎不再是隻看著某一個人認真地發表言論,在《老公看你的》節目中,樂嘉的眼神很多時候像個探照燈,能夠輻射全局,讓人高深莫測。
對此,樂嘉自己也說道:“這個節目裏我的角色看似簡單卻不簡單,其實我是在引導妻子們對丈夫的信心的博弈,作為信心主判官,我必須熟諳規則才能將妻子們博弈的精彩呈現出來,而遊戲之外,妻子們情緒的波動和暗湧會帶動觀眾的情感體驗,我既要融入其中又要置身事外。”
很多人都知道,眼睛是靈魂之窗。在人際交往中,通過一個人的眼神,我們可能就能準確地獲得對方此時的心理信息。當然,不要認為“看眼色行事”是一個貶義詞。其實,眼色是人類另一種語言,尤其是從四五歲時,我們很多人其實就已經能夠辨認一半的麵部表情,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同樣要懂得看人“眼色”行事,才能掌控對方的內心想法。
事實上,想要通過觀察一個人的眼睛得知他的心理活動,就要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準確的判斷能力。因為眼睛的動作與變化是非常短暫的,稍縱即逝,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眼睛極其輕微的變化,同時要依靠分析做出準確的判斷,從而得到對方通過眼睛所傳遞的信息。例如有的人喜歡眨眼睛,則表明此時這人極力壓製心情;有人眼球不停轉動,表明此人正在思索話題且有些不耐煩等。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美國的印第安納州的一條偏僻的鄉村路上,有一位老人站在路邊等車。當時的氣溫十分低,路十分偏僻,路過的車輛又十分少,因此老人隻能等待能夠搭個順風車。二十分鍾過去後,老人終於看到了三輛迎麵而來的馬車。第一輛馬車從老人身邊慢慢過去了,緊接著第二輛馬車又和老人擦肩而過,可是奇怪的是,老人隻是看著前麵這兩輛馬車,卻並沒有出聲攔住車夫。
當第三輛車來到老人身邊時,老人這才叫住車夫並望著他說:“先生,我能搭個順風車到前麵的農莊嗎?”車夫欣然答應並邀請老人上車了。到達農莊之後,老人下車站好。車夫好奇地問道:“老人家,您讓前麵兩輛馬車過去了,並沒有向他們要求搭載一程。可是當我經過的時候,您立刻叫住我。為什麼您不向他們開口,反而隻要求我呢?”
老人笑了笑道:“這兩輛馬車雖然靠近我時走得很慢,但是我一看馬車上車夫的眼神,我就看見了冷漠與自私,我知道他們會立刻拒絕我的請求。然而當我一看你的眼神,我便看見了熱情與友善,還有樂於助人,因此我就知道你必定會樂於搭載我一程。”
泰戈爾有句話說得好:“任何人一旦學會了眼睛的語言,表情的變化將是無窮無盡的。”一個人的心可能有時候不誠實,但是眼神卻是最誠實的,因為它往往能夠表現出一個人內心的真實反應。除了展現熱情、友善之外,還能看出一個人的正邪與真假。
有些時候,我們可以邊聽他人說話,邊觀察他人的眼神反應。如果眼神明亮,那麼說明此時這個人正在話頭上,而且十分積極樂觀;如果一個人在跟你的談話中昏暗閃爍,那麼這個人的話中必然暗藏虛假。因此可以說,眼睛不但會說話,而且還能說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