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部分 預防病情惡化——影響痛風的因素和合並症自測題(3 / 3)

在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中,腎髒的因素常具有重要意義。幾乎所有高尿酸血症的糖尿病病人都具有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特點和腎的尿酸排泄功能受損。在1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發生中,腎髒受損起主要作用。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發生是複合因素決定的,即腎髒功能的損害和尿酸的生成增多。

(4)肥胖:

痛風多見於肥胖者。肥胖引起高尿酸血症可能與體內內分泌係統紊亂或酮生成過多抑製尿酸排泄有關。肥胖者能量攝入增多,嘌呤代謝加速也可導致血尿酸濃度增高。有研究顯示,超重或肥胖者血尿酸均值及高尿酸血症檢出率均顯著高於體重正常或偏低者。超重或肥胖者較正常體重或低於標準體重者更易存在糖、脂肪及蛋白質等物質代謝異常,易患痛風、高血壓、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疾病。因而防治超重與肥胖對改善體內這些物質代謝異常有益,從而能降低痛風、高血壓、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患病率。

(5)冠心病:

有資料顯示,痛風病人伴發冠心病為15.6%。

有學者將高尿酸血症視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甚至有人稱之為“痛風性”心髒病。但高尿酸血症是否可以作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還存在爭論,另有學者認為尿酸與冠心病的發生、心血管病病死率並無因果關係。

反之,冠心病病人可存在尿酸代謝異常,常合並有血尿酸增高。其原因尚不清楚,有學者發現冠心病病人血胰島素抵抗指數雖明顯增高,但胰島素抵抗指數與血尿酸相關性不明顯,表明胰島素抵抗可能不是尿酸代謝異常的主要原因。

(6)腦梗死:

痛風合並腦梗死較少見,僅占2.1%。高尿酸血症可能通過對小動脈的影響而使腦梗死易於發生。

總之,由於痛風多見於中老年,常合並肥胖、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疾患等。上述幾種疾病與高尿酸血症相關性極強,但將所有這些因素統一起來是困難的,高尿酸血症可能不是這些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而與多因素有關。如高血壓影響腎髒對尿酸的排泄,肥胖者尿酸攝入較多,酸性代謝產物競爭抑製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泄,糖尿病的嘌呤分解代謝增強和尿酸的生成增加等。

我們發現在治療原發性痛風時,隨著血尿酸水平的下降和痛風症狀的緩解,伴發病的某些症狀如心絞痛、胸悶、心悸、頭痛等明顯改善。一些未用降血脂藥物的高血脂病人,隨著血尿酸水平的有效控製,血脂明顯下降。有些難治性糖尿病,血糖也有明顯下降。因此,作為嘌呤代謝紊亂的原發性痛風可能是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惡化因素,痛風的及時控製,對其伴發病的控製也十分有益。所以我們建議對確診為原發性痛風病人,應常規進行血脂、血糖、心電圖、X線攝片等檢查,及早發現伴發病。而對於有上述伴發病的病人需多次查血尿酸及尿尿酸,及時治療高尿酸血症。

(二)並發症和合並症的治療

痛風及其並發症和合並症實在太痛苦了,所以許多病人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求急求快。誰說能治這個病,就急於求醫!於是就有了這樣的結果:頻繁換藥並盲目聽信一些可以“快速治療痛風再也不用控製飲食”等的宣傳,不加識別的倉促選藥,花了冤枉錢不說,更耽誤了治療,造成疾病的惡化以及誘發其他疾病。也有的病人忍受不了錐心的疼痛,長期服用一些消炎止痛類或激素藥物。這些藥物雖可暫時緩解疼痛,但不能改善病情,長期服用還會有依賴性,並且此類藥物副作用都很大。尤其危險的是,緩解症狀給病人製造了一個痛風康複的假象。在這種假象的掩蓋下,會使病情惡化貽誤最佳治療時期,使康複的希望完全破滅。

痛風長期合並症主要是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血脂過高、冠心病等,這些合並症均與代謝異常有關。另外還有關節畸形、腎髒損害、“痛風石”形成、腎結石等並發症。痛風病人的腎髒很容易發生病變,大約有1/4的腎髒病變和腎結石病人最終死於尿毒症。並發症的產生通常與長時期沒治療有關,隻要尿酸控製得宜,通常可以避免這些並發症的發生。

(1)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發作後應盡早治療,以使症狀迅速緩解,防止遷延不愈。發作期需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和關節製動。一般應休息至關節疼痛緩解72小時後才可開始活動。注意保暖,飲食要以素食為主。急性期使用的藥物主要有秋水仙堿、非甾體類抗炎藥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這類藥物如能在剛有症狀時服用,常可免受急性發作之苦。

(2)痛風石治療:

①藥物治療的同時堿化尿液。堿化尿液至pH接近7時,不僅可預防尿酸腎結石的發生,而且可溶解已形成的結石。尤其當尿pH

(3)痛風腎的處理:

痛風病人最易損害的內髒器官就是腎髒,嚴重者可發生尿毒症,甚至導致死亡。所以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腎髒至關重要。具體方法主要有:①控製高尿酸血症。②積極防治泌尿係統感染。③有高血壓者,應將血壓控製在正常水平。④避免有損腎髒的藥物及造影劑。

痛風腎包括下述幾種腎髒病變,由於其發生機理不同,治療亦略有差異。慢性痛風性腎病,腎功能正常且尿酸排出量在正常範圍者,選用尿酸促排藥為主,亦可合並應用尿酸促排藥和尿酸生成抑製藥。如尿酸排出增多或腎功能受損,則首選別嘌呤醇。重視堿化尿液和保持尿量充沛,禁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並酌情采用預防急性發作藥。急性尿酸性腎病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和癌症化療之後。治療措施有:①在應用細胞毒類藥物前,給予足量別嘌呤醇。②原發病治療采用硫唑嘌呤時,由於別嘌呤醇能抑製其滅活,故應減少劑量。③予5%碳酸氫鈉250毫升靜脈滴注,每日1次;睡前內服醋氮酰胺0.25~0.5克,盡量保持堿性尿液。④給予滲透性利尿加20%甘露醇250~500毫升靜滴以利尿、保持腎功能。⑤不能耐受別嘌呤醇者,可予尿酸鹽氧化酶每日1000單位,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使尿酸鹽氧化成尿囊素排出體外。⑥保證尿量在每日2升左右。譿訛如發生急性功能衰竭,則予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療。

(4)尿酸性腎結石:

由尿酸排泄過多,尿中尿酸呈超飽和狀態或無餐後堿潮,尿呈持續酸性所致。故堿化尿液和大量飲水具有特別意義。治療措施:①監測尿pH值,以碳酸氫鈉、枸櫞酸鈉或堿性合劑堿化尿液,維持pH6.2~6.5。②每日飲水3升以上,維持尿量2~3升,借以降低尿中尿酸等溶質濃度。③給予別嘌呤醇0.1克,每日3次。如能嚴格執行上述措施,則大部分尿酸結石可在3個月左右溶解。倘上述治療仍然無效,可采用水囊式體外振波碎石機施行衝擊波碎石治療;或經膀胱鏡由輸尿管導管向腎盂內注入1.5%碳酸氫鈉衝洗腎盂,以溶解尿酸結石。

(5)合並高血壓病:

是痛風最常見的合並症之一,應積極控製高血壓。降壓藥物的選擇是帶有經驗性的,主要取決於病人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一般而言,年輕病人可選用β阻滯劑,中老年病人可選用鈣離子拮抗劑,有靶器官明顯損害者可選用轉換酶抑製劑。治療時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並強調治療的個體化。如果單藥治療無效或效果不理想,可采用聯合治療方案。

(6)合並高脂血症:

分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和混合型高脂血症三類,目前尚無一種立竿見影和一勞水逸的特效療法。但隻要堅持調整飲食結構,加強運動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就可以得到良好的降脂效果,並能明顯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生率。

(7)合並肥胖症:

強調行為、飲食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貴在堅持,且不能依賴減肥藥品。治療原則包括:①在內科醫師與營養醫師的指導下,攝入的總熱量,一般按每日每千克標準體重給予熱量10~20千卡。

②限製脂肪與含糖食品。③蛋白質按每日每千克標準體重1克給予。④適當加強體力勞動和鍛煉,使攝入總熱量低於消耗量,但應注意循序漸進,以每月減少體重0.5~1.0千克為宜,逐漸接近標準體重。不宜快速減肥及節食,否則會使細胞崩解產生大量尿酸,易導致酮症或痛風急性發作。⑤必要時可短期輔助藥物治療,但因減肥藥品副作用較多,宜謹慎。

(8)合並糖尿病:

痛風合並糖尿病病人應采取綜合治療方案。飲食治療、體育鍛煉、降糖藥物三者相結合,治療措施高度個體化。定期監測體重、血壓、血糖和血脂等變化,及早發現和積極防治糖尿病所致的並發症,做好糖尿病的宣教工作。

①糖尿病飲食治療原則。飲食總熱量以達到標準體重為目標,營養素攝入適應正常生理需要。禁忌甜食,進食應定時定量。

②糖尿病體力鍛煉原則。按年齡、性別、體力、有無並發症等不同情況製定鍛煉計劃。在餐後進行,運動量不宜過大,持續時間不宜過長,應循序漸進,長期堅持。

③藥物治療。飲食治療和體育鍛煉效果不理想時,可加藥物治療。降糖藥物主要有口服降糖藥物和胰島素兩類,應在專科醫師指導下用藥。

(9)合並心腦血管疾病:

痛風病人的心髒血管容易發生動脈硬化的情形,引起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概率就特別高,尤其是原本就患有高脂血症的痛風病人更是容易發生心髒疾病;同樣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腦血管障礙,因此需給予相應的專科治療。

六、預防痛風反複發作有辦法

得了痛風病以後,應采取措施,積極預防痛風的再次發作。具體方法有:①首先要節製飲食,避免大量進食高嘌呤食物,嚴格戒酒,多喝堿性飲料。②要多飲水以助尿酸排出。③防止肥胖。④保持精神愉快,避免過度勞累、精神緊張、寒冷潮濕、關節損傷等誘發因素。⑤不宜使用抑製尿酸排出的藥物,如雙氫克尿塞、速尿等。⑥接受藥物治療以降低血尿酸,並積極防治合並症。⑦接受定期隨訪和定期複查血尿酸。⑧繼發性痛風的預防主要是積極治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慢性腎病等原發病。

痛風的學問真不少,希望通過本書能給廣大病人一個正確生活、飲食、運動的指導,同時,也給健康的朋友們一些相關的科普知識。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才能使我們遠離痛風的困擾,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