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把事做得漂亮有個性(1 / 3)

按一貫的風格做事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風格。記得2003年,我們家的電腦裝上了寬帶,當時選用的是中國鐵通,用了大概三年,後來不用了,為什麼呢?

那三年,給人總的感覺是:寬帶經常出問題,經常報修,但是往往報修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少則半天多,多則兩三天。

如果隻是用於消遣娛樂還沒有大礙,但當時的我還在讀研究生,經常需要找資料寫文章,有許多次正在查資料,網就斷了,弄得我真想發怒。

無法上網查資料我就選擇去網吧,或去學校的公共機房。但是無論是網吧還是學校的公共機房,那裏的電腦用起來總不如自己家的用著舒服——學校公共機房的電腦比較落後,速度慢,而且經常死機;網吧裏的電腦還算好用,但是不能用U盤等外接設備(因為到那裏上網的大多是玩遊戲的),好不容易弄好的東西隻能通過電子郵件加以保存,拿回家還是不能用……

後來,我決定換一家寬帶——退了鐵通的,裝了中國電信的,這回用起來舒服多了,不是說電信的不出問題,而是出了問題,電信的工作人員能夠及時解決,快則十幾分鍾到半個小時,慢則兩三個小時,哪怕是最慢的時候也沒有耽誤我做事,所以一直用到現在。

事實上,中國鐵通與中國電信的最大不同就在於辦事的風格:一個是出了問題總是拖時間,一個是出了問題能夠及時解決。恰恰是這兩點的不同造成了消費者截然不同的評價。在世界商品處於買方市場的年代,作為消費者,我們當然是選擇後者了。

其實,我們做事情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風格。例如,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

有的人做事像小河流水嘩啦啦——事不大,動靜大;有的人做事如大海流水靜悄悄——事不小,動靜小。

有的人做事像夏天的知了——無論何時,都在高處喊;有的人做事就如地上的螞蟻——無論何時,都在低處行……

那麼,反觀自身,我們做事的風格又是什麼呢?

風格,簡單來說,就是“風度+格調”。

一個人的風度,體現在其言談、舉止上。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的言談,即思想的外現,而舉止即其品質的外顯。

一個人的格調,體現在其儀態、姿態上。儀態,透出的是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姿態,顯示的是一個人的內心修行。

每個人的風格體現在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上。並且,做事的風格,人皆有之。所以,風格不用我們去學,但是我們要明確做事風格的重要性,並不斷地改善自己的做事風格。

做事風格,體現的是思想的追求。因為,我們做什麼事、怎麼去做事、把事情做到什麼程度,都有個選擇的問題。

選擇是人的主動性所在。這個主動性,有個義與利的問題,在這方麵,有了正確的價值觀,我們做事才不至於雷聲大,雨點小;我們幹事業,才不至於摻雜使假,坑人害己。

所以,我們在社會上做事,首先要做好本職工作,竭盡全力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

其次,我們要有一個好的做事態度。好的態度能夠產生好的驅動力,注定會得到好的結果。

再次,我們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因為做事的風格,體現的是我們為人的品質。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要敢於認錯,懂得服從,心存感激。

最後,形成良好的做事風格,我們要堅持下去,從而形成自己一貫的做事風格,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獲得朋友的支持,從而更好地去做事。

大膽表現出你的真正實力

由於五千年的文化傳統,我們中國人講究中庸,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不喜歡鋒芒太露,因為大多數人都知道“槍打出頭鳥”“人怕出名豬怕壯”……

但是,我們也經常感歎:生不逢時,也會自歎千裏馬難遇伯樂……

當今時代是一個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時代,如果我們太過藏鋒,那麼,很有可能被別人認為是平庸之輩,自然就得不到重用。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得既漂亮又有個性,一定要在做事的過程中大膽表現出自己的真正實力。

我們常說,打鐵要靠鐵砧硬,因此,無論是領導選才任能,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與合作,大家都喜歡有實力的人,而且許多時候,實力也是最有說服力的。

日本的井觀公司曾與一個生產建築材料的廠家發生摩擦,於是,有十年之久,井觀公司便一直拒絕使用該建築材料廠的沙子。

有一天,建築材料廠的一名銷售人員來到井觀公司一位高級主管的辦公室。在說明了來意之後,這位主管毫不客氣地說:“我們已經有十年不用貴廠的沙子了。”言外之意,其實就是一道逐客令,而且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

然而,這位銷售人員並沒有多說什麼,他一聲不響地在地上攤開了一張紙,然後,從提包裏取出了一袋沙子倒在紙上,辦公室裏頓時塵土飛揚。接著,銷售人員說:“這就是貴公司現在正在使用的沙子。”

隨後,他又攤開了一張紙,取出一袋自己廠裏生產的沙子,倒在紙上,居然連一絲塵上也沒有飛揚起來。

……

事情的結果我們可想而知,井觀公司緊閉了十年的大門終於向這家建築材料的廠家再次敞開。

一個無聲的實力的對比勝過萬千語言,所以,我們要想把手頭的事情做得漂亮,一定要大膽表現出我們的真正實力,因為對於事情的結果而言,實力勝過千言萬語。

當然,我們這裏說的實力,包括兩個方麵;一方麵是硬實力,另一方麵是軟實力。

硬實力,指的是我們每個人所掌握的各種技術、技能、知識等,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裏的“金剛鑽”就是我們所說的“硬實力”。它是我們做事的法寶。

乾隆皇帝七十壽誕的時候,朝廷上下都在緊張地安排祝壽事宜。當時,乾隆皇帝與眾多大臣在熱河避暑山莊行宮中準備,和珅等另外一些大臣在北京留守。

正在這個時候,西藏六世班禪送來一份文書。乾隆皇帝接過文書一看,是藏文,而隨行的眾位官員沒有人看得懂。怎麼辦?

乾隆立刻想到了重臣和珅,於是派人火速傳和珅到熱河避暑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