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送份禮物。

送份禮物並附上一張便條,寫上感激的話。隻要你送的禮物能夠非常恰當地表達出你的感謝,送什麼並不重要。

一個老板請他的朋友去看了場一流水準的高爾夫球賽。為了投桃報李,朋友買了一份獨特的禮物——高爾夫球杆的縮微模型,然後寫了一張感謝的便條放在禮品盒裏,一並送給了他,老板收到後深感欣慰。

6.請客吃飯。

邀請你要感謝的人去吃午餐或晚餐,一定要表明你這是為了感謝他的幫忙。如果你邀請的是已婚者,應當把其配偶一並邀請去。

7.說謝謝時,不忘對方名字。

在表示感謝的時候,不要忘記對方的名字。“謝謝你!”和“謝謝你,小李!”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你們並不是太熟悉的時候。

8.表達要自然。

表達你的感激之情的時候,一定要使你的話清晰而自然,不要吞吞吐吐,含糊其辭,那樣會給對方做作的感覺。你需要表達你的感激的時候,一定是別人做了對你有幫助的事,你是受益者,所以你的感情應當是充滿快樂的。

總之,要養成找機會感謝別人的習慣,尤其當別人沒有想到時,一句出人意料的真心感謝,會讓人滿心歡喜。但要注意千萬不要虛假客套,那樣別人會感覺得出來,並且覺得不舒服。

相信,每個人在聽到你真誠的“謝謝”時,心裏一定是高興的,喜悅的。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女人,就把你的感激表達出來吧,不要把它藏在心裏,那樣永遠也不會被人知道。

恰當地用詞極具威力,每當我們用對了詞彙,我們的精神和肉體都會有很大的轉變,就在電光石火之間。

善用積極性詞彙的力量

用對了詞彙不僅能打動人心,更能帶出行動,而行動的結果便展現出另一種人生。

我們所說的話用對了詞彙,就能叫人笑、治療人的心病、帶給人希望;然而,若是用錯了詞彙,就會使人哭、刺傷人的心、帶給人失望。同樣地,借著所用的恰當“詞彙”,可以讓別人了解我們崇高的心誌和由衷的願望。

曆史上許多偉大人物就是因為善於運用詞彙的力量,大大地激勵了當時的人們,使他們決心跟隨著這些偉大的人物,以創造出未來的世界。

當帕特裏克·亨利站在十三州代表之前慷慨激昂地說道:“我不知道其他的人要怎麼做,但就我而言,不自由毋寧死。”這句話激發了幾代美國人的決心,誓要推翻長久以來騎在他們頭上的苛政,結果造成燎原之火,美利堅合眾國於此誕生。

美國一位偉人演講道:當我們今天得以享受到充分的自由時,不要忘了獨立宣言,雖然那沒有幾句話,卻是二百多年來所給予我們每個人的保障。同樣地,當我們這些年致力於種族平等時,不要忘了那也是因為某些詞彙的組合而激發出來的行動所致,請問誰能忘記美國金恩博士打動人心的那一次演講,他說道:“我有一個夢,期望有一天這個國家能真的站立起來,信守它立國的原則和精神……”。

當然,話語的影響力並不隻限於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正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有一個人的話激起了英國全民抵抗納粹的決心,結果他們以無比的勇氣挺過了最艱苦的時刻,打破了希特勒部隊所向無敵的神話,那個人就是英國政治家丘吉爾。

許多人都知道,人類的曆史就是由那些具有威力的話所寫成的。然而,卻鮮有人知道,那些偉人所擁有的語言力量,卻也能夠在我們的身上找到,這能改變我們的情緒,振奮我們的意誌,使我們有膽量敢於麵對一切的挑戰,使人生過得更加豐富。

在生活中時時選擇使用積極性的詞彙,最能振奮我們的情緒;反之,若是選擇使用了消極的詞彙,就必然很快地使我們自暴自棄。因此,我們務必要重視使用詞彙的重要性。這做起來並不難,隻要你能用心地選擇便行了。

應該認識到,我們所習慣使用的詞彙會深深地影響我們的情緒,也會影響我們的感受。因此,如果我們不能好好掌握怎樣用詞,如果我們隨著以往的習慣繼續不加選擇地用詞,很可能就會扭曲所經曆的事實。比如說,當你要形容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時,用的詞彙是“不錯的”,那對你的情緒就很難造成興奮的感覺,給聽眾也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全是因為你用了具有局限性的詞彙所致;如果你改用“令人振奮的”,效果就會好很多。

一個人若是隻擁有有限的詞彙,那麼他就隻能體驗有限的情緒;反之若是他擁有豐富的詞彙,那就有如手中握著一個可以調出多種顏色的調色盤,可以盡情來揮灑你的人生經驗,不僅能夠吸引別人,更能使自己感到活力和振奮。

形象生動的語言把無形變成有形,把概括變成具體,把枯燥變成生動,大大吸引了聽眾的注意力。形象化的語言讓聽眾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都一起參加接收活動,大大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此外,它也是構成其他語言風格的基本手段。

語言形象生動需做到如下幾點:

(1)選用有色彩、有形象的語詞。色彩詞和形象詞可將聽覺形象轉化為視覺形象,而視覺形象留給人的印象往往比聽覺形象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2)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例如比喻、擬人、誇張等。這些修辭手法可以用淺顯通俗的事物或道理來說明比較複雜、抽象的事物或深奧難懂的道理。

(3)要注意寓理於事,將深刻的道理寓於具體事實之中。那種幹巴巴的說教,往往使聽者乏味。要學會善於運用生動典型的事例闡明事理,增強語言的魅力。

一個會講話的演說家,他會使他的話像一種影像浮映在聽眾眼前;不會講話的演說家,隻是笨拙地利用模糊平淡而無聲無色的一些東西把你催眠入睡。

渴望獲得別人的尊重是每個人的本能,所以當你需要指出一個人的錯誤或者說服一個人時,你必須要以尊重對方為前提。

尊重也是一種征服

林肯總統有一次在批評他的女秘書時說:“你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位迷人的小姐。隻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的時候,能夠注意一下標點符號,讓你打出的文件像你一樣可愛。”這位女秘書聽了之後,對這次批評印象非常深刻,從此打印文件很少出錯。

林肯總統可以說是當時美國最有權勢的人了,但是他說話還這麼委婉——這當然是他修養高、氣度好的表現。相反,如果他換一種盛氣淩人的方式去對女秘書說:“你怎麼工作的?!連標點符號都搞不清楚!”這麼一來,隻能讓對方感到反感,反而達不到糾正對方錯誤的目的。這說明尊重一個人也能幫助你說服對方。

人都是有自尊的。渴望獲得別人的尊重是每個人的本能,所以當你需要指出一個人的錯誤或者說服一個人時,你必須要以尊重對方為前提。事實上,當我們處在這樣的位置時,我們很可能給對方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因此,對方可能擔心自己被傷害,從而下意識地采取一種閉合的心理來抗拒你的意見。所以,尊重對方實在是很重要的。

即使我們是對的,別人絕對是錯的,如果我們不留餘地地指責對方,也會使他失去顏麵,沒了自尊。法國飛行員安東安娜·德·聖蘇何邑說:“我們沒有權利去做或者說任何事情來貶低一個人的自尊。重要的是他自己覺得如何,而不是我們認為他如何。傷害人的自尊是一種犯罪。”

包特門機車公司的一位經理薩姆爾·華特裏說:“如果你尊重一個人,你就會發現他非常容易受你的指引行動,尤其是當你對他的能力尊重的時候。”

1922年,土耳其人決定將希臘人永遠驅逐出自己的領土。他們的領袖姆斯塔法·凱末爾對士兵們說:“你們的目的地,就是地中海。”這段拿破侖式的振奮人心的話鼓舞了這群士兵,於是一場近代史上最激烈的戰爭開始了。

正如我們所知,土耳其人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他們對理科比斯和迪亞尼斯進行了辱罵。但是,凱末爾絲毫沒有勝利者的驕傲,他拉著兩位戰敗的將軍的手說:“兩位請坐,我知道你們已經極度疲倦了。”接著,在詳細地討論了投降事宜後,凱末爾像戰士對戰士說話那樣,又安慰這兩位十分沮喪的將軍:“戰爭,就是一種競技。且即便是最優秀的人,有時也會失敗。”

在談話中始終尊重對方,這為塔法·凱末爾贏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所以說,尊重對方,將使你說服力更強。

不要指責他人的過錯,否則你將得不償失。

如果對方迫於某種壓力而屈服於你的話,他的內心深處是不會讚成你的。

如果你希望他人尊重你的意見,你必須首先學會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