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用“外交辭令”作為借口。
外交官們在遇到他們不想回答或不願回答的問題時,總會用一句話來搪塞,那就是——“無可奉告”。生活中,一旦我們遇到無法直接回答或不能回答時,也可將這句話派上用場。另外,你還可用“天知道”、“事實會告訴你的”、“這個嘛……難說”等搪塞過去。
簡單地說“不”,不叫拒絕。拒絕是要講究技巧的,既要拒絕對方的不適當要求,又不能傷害對方的自尊,同時又不能損害彼此的正常關係。因此說,拒絕別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拒絕時,最忌諱的就是馬上說“不”。
當朋友求你幫忙時,如果無法辦到,一定要講明道理,擺明利害關係,明確地加以拒絕。
不得罪人的拒絕方式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經常遇到比較傷腦筋的事,比如一個品行不良的熟人非要和你借錢,但你也知道,如果錢借給他,就等於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或者一個熟識的生意人向你兜售物品,明知買下也會吃虧;或者你的患難朋友,曾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幫過你,現在有求於你,而你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他不相信,認為是你忘恩負義,故意不幫助他……遇到這些問題,怎麼辦?我們要怎樣拒絕別人,才能既達到自己的目的又盡量不得罪人呢?
首先,要按捺住一時的衝動。
要記住:衝動是魔鬼!在拒絕時,最忌諱的就是馬上說“不”。當上司要求你去做某件事時,即使真的沒時間和精力,也要按捺住當時的心情,然後再委婉地拒絕:“真對不起,我雖然很想去,可是我現在正被一項新工作搞得頭昏腦漲,所以您看……”
倘若因一時衝動說了不該說的話,要馬上請求對方原諒,並給出善後政策。一般情況下,當下屬低頭道歉時,上司都會對自己的舉動表示反省。這樣才有可能讓自己與上司的關係重新好起來。
當你由於個人原因不能應付其他工作時,要告訴上司你的實際情況,然後保證會盡力將正常的工作處理好,但超額的工作應付不了。而且在上班時要全力以赴,表現出極高的工作效率;如果在家庭出現危機時仍能完成工作,上司會覺得你很敬業,也會將你收歸旗下。
其次,降低對方對你的期望。
一般來說,來求你辦事的人都是因為相信你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對你抱有很高的期望。可以說,對你抱有的期望越高,你就越難拒絕。在拒絕時,如果過多講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會無意中抬高對方的期望,增大拒絕難度;如果適當地講一講自己的短處,就能降低對方的期望。在此基礎上,再抓住適當的機會多講別人的長處,就能將對方的期望值自然轉移過去。這樣不僅能達到拒絕的目的,還會使拒絕者因得到一個更好的歸宿,由意外的驚喜所產生的欣慰心情取代原來的失望與煩惱。
第三,擺明利害關係。
當朋友求你幫忙時,如果無法辦到,一定要講明道理,擺明利害關係,明確地加以拒絕。這樣,朋友也會理解你,不至於以後總“麻煩”你了。
第四,為對方找個出路。
當對方確實有為難之事找你幫忙時,而你又無力承擔或不想插手,此時你可以用為對方尋找其他出路的方法,來弱化可能產生的不愉快。比如說:“這件事我實在沒有時間幫你去辦了,你不妨去找某某試試。”“這份資料我這幾天就要用,不過圖書館還有一份沒借出去,你趕快去應該可以借出來。”
因為對方有了其他“出路”,他對你的拒絕也就不會太在意了。
人是需要有點風度的,即使你是在拒絕別人,也應努力以一種平靜而莊重的神情講話。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對於一個客氣的拒絕,人們是不可能非議的。
“逐客令”也可以說得美妙動聽
下班後吃過飯,你希望能靜下心來看看書或做點事,但總有些不請自來的“好聊”分子來擾你清靜。他可能會絮絮叨叨,沒完沒了,一再重複你毫無興趣的話題,越說越起勁。你勉強敷衍,卻又焦急萬分,想下逐客令卻又擔心傷感情,難以啟齒。
但是,如果你經常這樣委屈自己“舍命陪君子”,你的時間就會被別人這樣無情地浪費掉。魯迅說過:“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你一定不願意看到別人對你這樣“謀財害命”,那麼該怎麼辦呢?
最好的對付方法就是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將“逐客令”說得美妙動聽,做到兩全其美:既不挫傷好話者的自尊心,又能讓其知趣。也就是說,要將“逐客令”下得充滿人情味。
1.以婉代直。
你可以用婉言柔語來提醒、暗示滔滔不絕的人:主人並沒有多餘的時間來與他閑聊。與冷酷無情直接拒絕的方法相比,這種方法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比如:“今晚我有空,咱們可以暢談一番,不過明天我就開始全力以赴地寫職評小結了,爭取這次能評上優秀教師。”這句話的含義就是,請你明天不要再來打攪我。
再比如:“最近我太太的身體不太好,吃過晚飯就想睡覺,咱們是不是說話稍微輕聲點?”這句話的商量口氣其實在傳播一個十分明確的信息,你的高談闊論影響我太太的休息,你最好還是少光臨為妙。
2.以熱代冷。
用熱情的語言和周到的招待來代替冷若冰霜的表情,讓好聊者在“非常熱情”的主人麵前感到今後不好意思多登門。每當閑聊者登門,你就笑臉相迎,沏好香茶,捧出點心、水果,對他客氣有加,這樣他就會下次嚇得不敢貿然再來。一般來說,你用接待貴賓的高規格來接待他,他也不敢老是以“貴賓”自居。
實際上,過分熱情的實質無異於冷待。這就是生活辯證法。但以熱代冷,既不失禮,又能達到\\\"逐客\\\"的目的,效果之好,不言自明。
3.以疏代堵。
喜歡閑聊的人,大多是想用嚼舌來消磨時間,原因在於他們既無大誌又缺乏高雅的興趣愛好。如果改用疏導法,讓他能有計劃地完成一些事情,他就無暇光顧你這裏了。顯然,以疏代堵的方法能從根本上防止閑聊者上門幹擾。
怎樣疏導呢?
如果他是青年,你可以用激勵的方法疏導他,比如跟他講:“人生一世,多學些東西是很有必要的,有真才實學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你不妨多抽點時間學點你感興趣的東西,充實充實自己。”如果他是老年人,可根據他的自身條件,誘導他培養某種興趣愛好,比如養花、讀書、練習書法等。不妨對他說:“李伯伯,您的毛筆字那真是有功底,如果能再上一層樓,完全可以參加全市書法大賽啦!”這話一定會讓他欣喜萬分,躍躍欲試。一旦他有了興趣,恐怕你請他來他都不會來了。
4.以攻代守。
這種方法就是用主動出擊的姿態堵住閑聊者的登門來訪之路。先了解一下對方一般會在什麼時候來你家,然後不妨在他來訪前一刻鍾“殺”入他家。這樣,你就由主人變成了客人,他則由客人變成了主人。這樣,你就掌握了交談時間的主動權。你去的次數一多,他就會讓你給黏在家裏,本來打算去你家的習慣很快就會改變。一段時間後,他很可能就不再“重蹈覆轍”。
以攻代守,先發製人,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逐客令。
拒絕別人是件不太容易的事,但一定的時候還是需要拒絕的。不過,人是需要有點風度的,即使你是在拒絕別人,也應努力以一種平靜而莊重的神情講話。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對於一個客氣的拒絕,人們是不可能非議的。
如果平日上司或者同事毫無顧忌地說一些自己不喜歡的嘮叨或者忠告,或隨意叫綽號,那麼,請鄭重地拒絕。
要適當拒絕玩笑與忠告
一個冷淡、冷清的氛圍,會因某人的一句輕鬆的玩笑話而逆轉,而轉換其氛圍者亦很容易成為主人公,因而,最近很多人都熱衷於練就機智與幽默的本領。
但是,玩笑開大了容易轉為禍事。過分的玩笑會帶給人傷害,破壞彼此間的關係。而受玩笑傷害者多數是比較脆弱的女性朋友。每當麵對男性或者其他女性借助自己的身體缺陷或者性格弱點來毫無顧忌地開玩笑,她們很難說出:“我不願意聽這種話。”結果受到心靈傷害。
開玩笑者會強調:“咱們這麼熟了,我才會毫無顧慮地開個玩笑。”然而,如果反複聽到相同的玩笑,就會深深刻印在腦海中,增加精神壓力。雖然諸多女性朋友內心很想拒絕:“請不要再開這種玩笑了。”但唯恐對方說:“真是的,連玩笑都開不起,這麼點事兒,至於嗎?”與其這樣無視自己,不如選擇默默承受。
特別是女性格外重視的外在形象,遇到男性同事毫無惡意地以“蘿卜腿”、“O形腿”、“彎月亮”、“扣”、“豬”等的話來嘲笑外貌,就會加深自卑感,無形中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表麵看似很大度、不在乎,可是內心卻極度憤怒、不安,從而會引起消化不良、慢性頭痛等症狀。這樣一來,就會把體力與精力消耗在業務之外的事情上,自然無法有效發揮自己的才能,影響自己在職場上的業績。
要在職場中成功,就要鄭重地斷然拒絕不喜歡的玩笑或者忠告。即使不斷告誡自己“沒什麼了不起,大不了一隻耳朵聽,一隻耳朵冒”,但也不可能把聽到的當作沒聽到。
聽的話並不能做到一隻耳朵聽,另一隻耳朵冒,說出的瞬間,語意已經刺激到大腦,被儲存在大腦中。因而當聽到瞬間感到巨大壓力的玩笑或者忠告時,請不要考慮對方的反應或者感受,要勇於拒絕。
在男性為主的職場中工作的女性們,經常會因男女溝通方式的差異,承受著諸多業務以外的精神壓力。與男性不同,女性認為無須明確表示“不要那樣”或者“請這樣”,對方也會領會自己的真實意圖。比如,使個眼色,迂回地表達拒絕之意,對方就能領會,然而,這種表達方式在男性中間往往很難奏效。
由於男性慣用直言法,無論女性怎樣使眼色,除非她明確表達出來,否則很難領會其真正意思。因此,如果平時不停地叫自己討厭的綽號,或者開自己不喜歡的玩笑或者忠告時,不要默默地承受壓力,不要僅僅在內心反抗、叫罵,而要明確地斷然拒絕。
“對不起,我不喜歡這個綽號,我知道您是出於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疼愛,但希望您不要再叫這個綽號了,請叫我的名字吧。”
然而,多數女性無法斷然拒絕,而是說:“您怎麼這樣,真是的。”或者說:“請不要這樣。”這些不明確的拒絕,讓男性無法領會其中真正的意思,或者誤解成對方對自己有看法,等等。特別是女性有種“男人還不都一樣”的誤解,而男性同樣對女性持有錯誤的偏見,因此,表達不當很容易被理解為“端架子”。所以,對於自己不喜歡的玩笑,要說:“請您以後不要再叫我這個綽號。”或者說:“聽到這種玩笑,我的心情很不愉快。”用這樣鄭重的話語來拒絕。
女性之間使用直言法,往往有受拒之感,從而對對方產生厭惡感,但男性習慣於直言法,不會產生誤解。如果您目前在職場中因為不喜歡的稱呼、玩笑或者忠告而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請不要迂回地拒絕,而要明確而鄭重地斷然拒絕。
違背自己意願的事不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隻要不違法違紀,盡管去做,不要怕別人的冷嘲熱諷。
說“不”贏得尊重
在人際交往時,大家怎樣對你,都取決於你自己。想要別人對你尊重,那就得學習一些說“不”的表達方式,比如:1.斬釘截鐵地表示你的態度。
即使在可能會有些無奈的場所,也將需要態度明確地對某些服務員、售貨員、陌生人說話,對蠻橫無理的人要以牙還牙。你必須在一段時間內克服自己的膽怯和習慣,堅持一下,你就會發現,事情本該如此!你隻要從此中獲得一次成功,就一定會鼓起你的勇氣。注意,這時你該大聲點!當然“君子動口不動手”,你隻不過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跟他們沒仇。
2.不再說那些引誘別人來欺負你的話。
“我是無所謂的”、“你們決定好了”、“我沒有這個本事”,等等,這類“謙恭”的推托之辭就像為其他人利用你的弱點開綠燈。當賣菜人讓你看秤時,如果你告訴他你對這事一竅不通,那你就等於告訴他“多扣點秤”,這種事情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如果你不介意的話!
3.敢於說“不”。
幹脆地表明自己的否定態度,會使人立刻對你刮目相看。事實上,與那種遮遮掩掩、隱瞞自己真實感受和想法的態度相比,人們更尊重那種毫不含糊的回絕。同時,你也會從這種爽快的回答中,感到自信又回到了自己心中。欲言又止、支支吾吾的態度,隻會給人造成“誤解”。
4.對盛氣淩人者毫不退讓。
當遇到隨意插嘴、強詞奪理、愛吹毛求疵、令人厭煩、多管閑事的人使你難堪時,要勇敢地指明他們的行為之不合理處,並嚴肅地對他們說:“你剛剛打斷了我的話。”“你的歪理是根本行不通的。”“以你的邏輯推敲,地球就不是圓的了。”等等。這種策略非常有效。它告訴別人,你對不合情理的行為感到厭惡。你表現得越平靜,對那些試探你的人越是直言不諱,你處於軟弱可欺地位上的時間就越少。
5.告訴人們,你有人身自由。
不要去聽從那些並非命令的命令,休息之餘你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出差辦事也大可不必抱住別人的大件行李,而讓他人悠然自得地在前頭漫步。違背自己意願的事不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隻要不違法違紀,盡管去做,不要怕別人的冷嘲熱諷。
也許生活把你改造成為一個“軟弱可欺”的弱者,但是經過你的努力,你一定能夠變為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