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時,抓住生活中一些特有的事物,讓它賦有喻意,也能收到四兩撥千斤之功。且回絕時應盡量婉轉些、謙遜些,讓對方自知其意。
得體地拒絕愛戀
也許,世界上最不容易的事兒就是戀愛了。這個鬧不清說不明的事,恰如塞繆爾所言:“它的成功取決於兩個人,而一個人就可以使它失敗。”當那“一個人”必須拒絕他人的求愛之時,或者必須與戀情分手之時,如何開口說那個“不”字才好?怎樣才能避免對方誤會或難堪呢?
分手而言實情總是殘酷的,如果能巧妙地拒絕,得到他人的理解,才不失為一種高明的婉拒之法。
小仲馬給戀人的絕交信中和盤托出了自己債台高築的窘境:“我不夠富,不能像我希望的那樣愛你;我也不夠窮,不能像你希望的那樣被你愛。讓我們彼此忘卻吧——你是忘卻一個對你說來相當冷酷的姓名,我是忘卻一種我供養不起的幸福!”這位作家的揭短亮醜,既是拒絕愛情,又避免了進一步的人生悲劇,其言其行,給人多少啟迪呀!
你很喜歡一個男人,但他對你冷淡得有如南極冰川;相反,一個你毫無感覺的男人,卻整天像撒哈拉上空的驕陽那樣,對你熱情奉獻,緊追不舍,非要讓你躲得掉汗。有過這樣經曆的女孩一定不會感到幸運,隻是,你得知道如何去應對。這樣,你就可以拒絕你不喜歡的男人了。
甜蜜的愛情總讓人心醉神迷,流連忘返。然而,人世無常,造化弄人,當你麵對那份無緣的愛時,你該如何巧妙回絕呢?
第一,態度要誠懇。
語言是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對方向你吐露心跡,這種真摯熾熱的情感是聖潔美好的。俗話說:“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當你無法答應對方的愛時,重要的是應態度友善誠懇,吐出肺腑之言,讓對方從“細微處見真情”。
《簡·愛》中當簡·愛的表哥牧師聖約翰向她求愛時,盡管牧師救過她的命,而這時孤單的簡·愛也確實要傍依,但她清醒地懂得,友情不等於愛情。她說:“我答應作為你的傳教伴侶和你同去,但我不能作你的妻子,我不能嫁給你。”這在當時兩人都很痛苦,但如果勉強成婚,兩人的痛苦會更大。
簡·愛的語言真誠友善,使對方友好地退步。
第二,先肯定,後回絕。
對方忘不了你,是因為你的魅力深深地感召著對方。你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先正麵讚美對方的優點,真言實語,善意作答,再道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以此回絕。常言道“天涯何處無芳草”、“人生處處有青山”,敦促其重新抉擇。
周利對菲菲產生了眷戀之情。麵對周利的傾慕之情,菲菲說:“你既聰穎,又上進,像你這樣的小夥子可以說是人見人愛。但我坦誠地說,我已經有了意中人。我深信在眾多的女孩子中你一定能找到你的真愛。”
此番回絕,語重心長,愛與被愛表露得淋漓盡致,真摯的情感溢於言表,既淳樸,又厚道,於是,周利不再向她傾情。
第三,讓對方知道回絕是為了他好。
戀愛中遇到不現實或不合理的要求,要堅決予以回絕。
有過這樣一個令人難忘的愛情故事:小夥子與姑娘戀意綿綿,大有“天上雲追月,地下風吹柳”似的浪漫情懷。然而小夥子患上了白血病,這突如其來的巨大悲傷,使小夥子決意獨自承受!姑娘卻死死放不下這段戀情,小夥子深知這份愛將是一場無言的結局,於是他先是采取回避的態度,可姑娘哪肯就此忘情,為此還大病一場。小夥子隻好登門看望姑娘:“我這輩子已是別無選擇,注定隻能獨行,若有來世我們一定相伴相隨。我聽老人說,如果一個人把他的心交給了誰,那麼死後把骨灰留一半給她,到陰間仍可以生活在一起做夫妻,我想你把我的骨灰放在你家的角落裏,讓我陪伴你,你如果外出你可以把它裝在口袋裏,讓我保佑你一路平安……我請你答應我活在人世的最後一個要求——讓我在有限的日子裏靜靜地生活,入土為安,好嗎?
有空你可以來看我。”
小夥子的此番回絕字字是情,句句是愛。麵對人世有緣無分,光怪陸離,小夥子既主觀地表明了他對姑娘那份絲絲縷縷剪不斷的情愫,同時又客觀地道明了生活是如此美好而又無奈,姑娘怎麼會不接受這份無言的承諾呢?
第四,借物喻人,委婉回絕。
戀愛時,抓住生活中一些特有的事物,讓它賦有喻意,也能收到四兩撥千斤之功,且回絕時應盡量婉轉些、謙遜些,讓對方自知其意。
一個姑娘與小夥子第一次“對象”後,就有否決之意。沒料到,第二天小夥子竟找到了姑娘的公司,邀請再次約會。“我現在正忙於公司的事務,實在抽不出身,真對不起,你請回吧!”下班後姑娘發現小夥子還呆在公司的門口,於是買了一個泡泡糖遞給他,寒暄幾句後便匆忙告辭。姑娘的這一舉動使小夥子倏地猛醒其意,知道姑娘是借物喻人,借泡泡糖的易破裂來否定一廂情願的愛。
當然,對於那些你十分討厭的人,或是心懷叵測的人,有時候直截了當地予以堅決回絕,往往會減少諸多不必要的麻煩。切記一句格言:“決不要道歉,決不要解釋。”除非你的理由不容置疑。最聰明的拒絕異性的方法往往是——根本不用說任何理由。
第五,明確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麵對決策,女性往往在作出理性判斷前容易陷入到感性情感中。當意識到由於自己當初未給出明確回複而帶給對方傷害時,便強烈地認為自己應該為此負責而更加難以拒絕。因此,麵對對方的求婚感到猶豫時,不妨捫心自問:“我為什麼會猶豫?”尋找出真正的原因。
如果找到原因並確認將來會因此而後悔,就應以“我想晚一些結婚”的委婉的表達方式,讓對方明白求婚有可能遭到拒絕。另外,如果產生了必須拒絕的念頭,就要盡早表明心意。
“對不起,我不能接受。現在我還沒有結婚的心理準備。而且,我們是不是真的合適,我還沒有十足的把握。”
既然女方已經如此表明心意,男方如果仍然願意執著地等待,那麼,今後即使發生任何後果,女方都無須負任何責任。反之,女方的猶豫不決造成了對方時間的浪費,就要負責,如果女方因這份責任感而不情願的結婚,那這種婚姻很難幸福、美滿。
聰明出色的女人明白,拒絕是一門藝術,它最核心的原則就是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一定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和善意,從而取得理解和共識。
拒絕同事的不合理請求
女人總是心軟的,麵對同事的請求,幾乎是照單全收,害怕拒絕會給彼此的關係帶來不利影響。幫助同事本來是好事,可是麵對同事的一些不合理請求,就應該學會拒絕。
辦公室裏,幾乎所有的女人都害怕或者不願意拒絕同事的請求,因為她們害怕失去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在麵對同事不合理請求的時候,常常感到為難,以致每次都心軟的接受。
麵對某些同事,會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請求,那麼怎麼辦呢?
一些女人也許會直接拒絕,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很可能會影響你和同事以後的關係,甚至會得罪同事。怎麼樣才能做到既拒絕了同事又不傷和氣呢?
首先,我們應當先認真傾聽對方的情況,然後再說“不”。當同事向你提出請求時,他們心中通常也會有不同程度的不好意思,擔心你拒絕,擔心給你帶來麻煩。因此,在你決定拒絕之前,要注意傾聽,請對方把處境與需要,講得更清楚一些,自己才知道如何幫他。然後,應該對他的難處表示理解。
“傾聽”能讓對方先有被尊重、被接納的感覺,在你婉轉地表明自己拒絕的立場時,也比較能避免傷害他,因為他能在你的傾聽中感受到你的真誠。如果你的拒絕是因為工作負荷過重,傾聽可以讓你清楚地界定對方的要求是不是你分內的工作,而且是否包含在自己目前重點工作範圍內。或許你仔細聽了他的情況後,會發現幫助他還有助於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這時候,你可以在不影響自己的本職工作前提下,協助同事完成任務,如此,你在收獲工作能力與經驗的同時,又能贏得同事的友誼。
即使你幫不了他,但是“傾聽”完他的情況之後,作為非當事人,可能會對他的困境看得更清楚,你可以針對他的情況,給他提出比較好的建議。
這樣,即使你不親自去幫助對方,對方一樣會感激你。
其次,在說“不”的時候要委婉。當你傾聽之後,認為自己應該拒絕的時候,說“不”的態度必須溫和而堅定。即使是炮彈,也應當裹上糖衣。
即要委婉拒絕,不要嚴詞拒絕,因為溫和的響應總是比情緒化的過度反應要好。情緒是具有感染性的,嚴詞拒絕會引發他人強烈的負麵感受,所以,當你必須要拒絕他人時,就不要再以不友善的言行,在情緒上火上加油。例如,當對方的要求是不合公司規定時,你就要委婉地向他解釋自己的工作權限,表示沒有權力去做這件事,這違反了公司規定。在自己工作安排已經很滿的情況下,要讓他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況,並暗示他如果幫他這個忙,會耽誤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一般來說,同事聽你這麼說,一定會知難而退,再想其他辦法,而不會對你產生其他想法。
再次,在表示拒絕的時候,要從對方利益出發來說明自己愛莫能助的理由。從對方的利益考慮,以對方的切身利益為借口,往往更容易說服對方。
比如,同事要求你在一個不合理的期限內完成工作,與其說明你如何不可能辦到,不如讓對方相信這種倉促行事的做法對他而言並沒有好處。這樣的話,同事不僅不會懷疑你的意圖,還會對你產生感激。
最後,在拒絕之後,對他的情況表示關心,最好能夠提出一些建議。有時候拒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方會不定時提出同樣的要求。若能化被動為主動地關懷對方,並讓對方了解自己的苦衷與立場,可以減少拒絕的尷尬與影響。
當然,在你拒絕同事的時候,除了技巧,更需要發自內心的耐性與關懷,表達友好和善意是我們拒絕時最重要的原則。否則,對方一旦察覺到你在敷衍他。那麼,你在同事心中的地位就會下降,你在辦公室裏的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傷害。
聰明出色的女人明白,拒絕是一門藝術,它最核心的原則就是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一定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和善意,從而取得理解和共識。
有時我們拒絕的人之所以與我們反目成仇,並非完全是因為我們拒絕了他,更多的是因為我們拒絕他的語言和方式傷害了他。
我們不能避免拒絕,但卻可以在拒絕時采取適當的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為拒絕而四麵樹敵。
為拒絕找個委婉的借口
我們的一生,都是在不斷拒絕之中度過的,就像事物經過否定之否定而螺旋上升一樣。
但就拒絕行為的雙方而言,主動拒絕的人是站在有利立場上的,但若拒絕不是采用合適的方法或相應的技巧,就可能會給對方造成傷害,甚至引發怨恨和不滿,最終導致人際關係破裂,讓自己陷入被動的麻煩境地中。
就算沒有鬧到很嚴重的地步,也可能因拒絕而使對方不愉快,長時間耿耿於懷,難以忘記。不管怎麼說,滿懷希望地去求別人,卻遭受無情的拒絕,的確會令人十分難堪;又或者自信十足地去說服別人,卻遭到嚴厲拒絕,這簡直是令人無法承受的傷害。
“這件事我真的辦不到”、“我實在沒錢借給你,否則我就不用這樣賣命了”、“我們每天都做一樣的工作,憑什麼要我幫你……”
在遭受這些拒絕後,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會很高興很客氣地說“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擾你了,對不起”嗎?恐怕不會。你一定會惱羞成怒,用犀利的言語回擊對方:“你這個人怎麼這麼沒同情心啊!難道你一輩子就不求人嗎?”然後拂袖而去,從此與原來的朋友形同陌路,甚至伺機報複。
其實,有時我們拒絕的人之所以與我們反目成仇,並非完全是因為我們拒絕了他,更多的是因為我們拒絕他的語言和方式傷害了他。人活在世上,難免何時就需要他人施以援手,所以,多一個敵人絕非什麼好事。我們不能避免拒絕,但卻可以在拒絕時采取適當的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為拒絕而四麵樹敵。下麵的幾點小方法,也許能幫你更好地拒絕別人的要求。
1.用“製度”作為借口。
公司的一位普通職員在猶豫了很久後,終於鼓起勇氣走進經理辦公室說:“經理,我想我的工資應該漲了……”
經理微笑著回答說:“你的工資的確應該漲了,但是……”經理用手指了指玻璃板下的一張印刷卡片不慌不忙地說,“根據本公司的職務工資製度,你的工資已經是你這一檔中最高的了。”
職員泄氣了:“唉,我忘記我的工資級別了!”說完隻好退了出來。
幾條打印出的製度就使他放棄了自己本應得到的東西。他也許在想:“我怎麼能夠推翻那張壓在玻璃板下的印刷表格呢?”其實,這也許正是經理希望他講的話。
2.用“別人”作為借口。
張先生在電器商場工作。一天,他的一位朋友來買DVD。看遍了店裏陳列的樣品,也沒找到令自己滿意的那種。最後,他要求張先生帶他到倉庫去看看。張先生麵對朋友,不好直接拒絕,隻好笑著說:“前幾天我們經理剛宣布過,不允許任何顧客進倉庫。”盡管張先生的朋友心中有些不悅,但總也比直接聽到“不行”的回答要好得多。
3.用對方的“言語”作為借口。
軍閥吳佩孚的勢力日漸強大,成為權傾一方的實力人物。一天,他的一位同鄉來投靠他,想托他找個差事兒。吳佩孚知道那位同鄉才能平平,但礙於情麵,還是給他安排了一個上校副官的閑職。不久,那位同鄉嫌棄官微職小,再次請求想當個縣長,並要求派往河南。吳佩孚聽了,便在他的申請書上批了“豫民何辜”四個大字,斷絕了他的念頭。誰知過了一段時間,那人又請求調任旅長,並在申請書上說:“我願率一旅之師,討平兩廣,將來班師凱旋,一定解甲歸田,以種樹自娛。”看到同鄉的要求,吳佩孚簡直又好氣又好笑,於是提筆批了“先種樹再說”五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