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話,往往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當你麵對著的是低著頭看資料的麵試官時,你的第一句話更加能夠先聲奪人,讓麵試官在看到你之前就對你形成良好的印象。由此一來,麵試官看你總是非常順眼,這就是首因效應的功勞。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爭取有一個好的開始,隻有開頭良好,我們才更有可能走向成功。不管麵對誰,也不管是在何種場合,我們都應該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該用心琢磨開場白的第一句話,為自己贏得開門紅。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句話千萬不要誇大其詞,可以獵奇,但是要能夠完滿地自圓其說。隻有保持冷靜和理智,以事實為基礎,才能幫助你贏得他人的讚許和認可。
別出心裁,說與眾不同的話
即使一百句平平淡淡的話,也抵不上一句巧話,即使一百句巧話,也抵不上一句奇話。人們耳邊每天都充滿了聒噪的聲音,真正能夠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出奇製勝的話,別出心裁的話,另有心意的話。尤其是在職場上,如果你想介紹自己,那麼一個別開生麵的自我介紹就能夠讓他人記住你。否則,即使你進入公司一段時間了,隻怕也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你的名字,對你更沒有印象。由此可見,要想在職場上叱吒風雲,首先要有個開門紅,而開門紅的關鍵就在於要以奇話介紹自己,讓大家在最短的時間內牢牢地記住你,毫無疑問,被領導記住是大有好處的。很多內向的人恨不得沒有人關注自己才好,而真正的聰明人總是抓住各種各樣的機會讓他人記住自己,這樣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
時至今日,我依然記得初中時代的數學老師——張琦。張老師如果生在古代,一定是個美男子,他有一張國字臉,顯得非常有男人的氣概,而且膚色白皙,卻又長著濃密的絡腮胡。他的眼睛很大,是雙眼皮,而且不說話的時候也給人笑意盈盈的感覺,但實際上,他是一個非常嚴厲的老師,對大家的要求也特別嚴格。當然,這一切都是在聽完張老師的自我介紹之後才觀察到的,也可以說,我是因為張老師的自我介紹,才特別地留意了他。
那天是9月1號,張老師隻是數學老師,不是班主任,因此我們直到九月一號的數學課上才初次見麵。隻見他邁著矯健的步伐走上講台,然後麵向大家說:“我叫張琦——”說完,他停頓了片刻,接著又說道:“就是長得很奇怪的意思,同學們可以看看,我的頭發都長到臉上了。”他話音剛落,同學們就哈哈大笑起來。就這樣,張老師以這個簡短有力的開場白,讓每個同學都記住了長得奇怪的他。
此後的日子裏,我對張老師的感覺一直很特別。他是那麼與眾不同,外冷內熱,看似有一雙笑眼,卻無比嚴厲,但是心底非常善良,一心一意都是為了同學們好,漸漸地,我們都喜歡上了這個長得奇怪的老師。
對於一個老師來說,在接手一個新班級的時候,先聲奪人是很有必要的。眾所周知,現在的初中生已經不像以前的孩子們那麼簡單幼稚,而是越來越成熟,也充滿了力量。因而,承擔著師道尊嚴的老師,一定要在初次和孩子們見麵時就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樹立自己的威嚴,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創造便利。很多老師在與新同學見麵時喜歡喋喋不休地介紹自己,其實同學們根本就不在乎他是哪所名牌大學畢業的,也不知道他所說的那些頭銜有何作用。實實在在的開場白,才是同學們形成對老師第一印象的直觀感受,這也是張老師比班主任更早地被全班同學記住的原因。
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人際交往,在交際舞台上,我們要想成為耀眼的新星,就一定要亮出自己的風采。很多情況下,專業能力和知識技能僅僅對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而對人際交往沒有太多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高情商,給自己來個與眾不同的出場。與其嘮嘮叨叨地說個沒完沒了,不如三言兩語地說個瀟灑,這樣也能博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很多人做人做事都講究按部就班,殊不知,不按照常理出牌往往能夠出奇製勝,幫助我們先聲奪人,甚至是一招製“敵”。
言語之間,避開對方的痛點
每個人的心裏,都有疼痛的一個點,這個點,是自己獨有的,人們往往隻能在寂寞的時候獨自療傷。麵對他人的這個痛點,不管你是出於好心想要安慰,還是出於惡意想要揭對方的老底兒,都必須管好自己的嘴巴,千萬不要隨意觸碰。從需要的角度來說,如果他人想要得到你的安慰,則一定會主動向你傾訴,尋求幫助,相反,如果他人不主動提起,你也最好不要說,因為這一定是他人想要獨自療傷的表現。我們與他人交往,一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唯有更好地尊重他人,才能讓交往更深入和親密。
很多人在氣極的情況下,總是口無遮攔地什麼都說。在日常生活中,揭老底是人們在情緒激動時常做的事情,殊不知,揭老底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所謂揭老底,就是說些他人的短處和痛點,讓他人感到難堪和尷尬,如此一來,你必然會傷害他人的情感,讓他人不知道如何麵對現狀。常言道,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一旦你不顧一切地揭開他人的老底,他人一定會覺得尷尬難堪,甚至會惱羞成怒,與你大打出手。和他人一樣,你一定也有痛點,那麼當他人揭開你的痛點時,你會如何?如此想來,你就不會輕易揭他人的老底了吧。所謂感同身受,就是這個道理,古人還曾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因而,不管我們再怎麼生氣,也應該避開他人的痛點,這是最基本的底線和原則。
李峰與杜文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上學時還是初中同學、高中同學。因此,他們關係非常親密,不管遇到什麼為難的事情,都會主動與對方訴說。然而,盡管李峰把杜文當好朋友,卻並不是與杜文無話不談的,對於杜文,李峰始終有所保留,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杜文幾次當著別人的麵揭李峰的老底,要知道,這些私密的事情李峰隻告訴了杜文,因而導致李峰非常尷尬,也很傷心。漸漸地,李峰就疏遠了杜文,從最親密的哥們兒,變成了普普通通的朋友,而且每次和杜文一起出現在公開場合時,李峰總是提心吊膽,生怕杜文一高興又開始揭他的老底,讓他難堪。
有一次,已經成家立業的他們一起參加高中同學聚會。在酒過三巡時,李峰顯然有些喝多了,開始和同學們扯些小時候的事情,正當李峰和大家說得興致盎然時,杜文突然插嘴道:“李峰小時候啊,我最清楚了。我告訴你們,李峰小時候最邋遢了,他整天拖著兩條鼻涕蟲,哪裏有現在的風光呢!他的手,就像是黑煤球一樣,我簡直懷疑他從來不洗澡,也從不洗臉洗手,難以想象啊,黑煤球如今長大成人卻變得這麼幹淨了。”同學們全都哈哈大笑,李峰卻覺得非常難堪,他陰沉著臉對杜文說:“你知道的這點陳年舊事已經賣了多少遍了,還有價值嗎?”看到李峰生氣了,同學們都尷尬起來,氣氛緊張而又難堪。
原本杜文是想揭李峰的老底,讓同學們歡樂開懷的,卻不想此時的李峰已然是有頭有臉的成功人物,因而小時候的邋遢模樣也就成為心底的痛點。既然他已經通過努力樹立了成功人士的形象,自然不想再丟麵子,因而他對杜文的話很生氣,如此一來,大家全都覺得尷尬難堪。杜文呢,這個揭老底的笑話非但沒有達到如願以償的效果,反而事與願違,讓在場的同學們都很難堪。
通常情況下,隻有那些與我們親近的人才會掌握我們許多的老底兒,也知道我們的痛點所在。光陰荏苒,時光如梭,隨著時間的流逝,過去的傷痛早已經淡化,因而,任何時候都不要揭他人的老底,更不要暴露他人的痛點,否則,你就會失去朋友,甚至遭人唾棄。我們都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涵養,多多誇讚他人的優點,這樣才能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融洽,親密無間。
做一個會聊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