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懂心理,求人話說得真誠暖心(3 / 3)

當然,“說話留三分”也是需要技巧的,一個善於說話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會讓對方樂意幫忙,相反,一個不善於說話的人,不但不會獲得對方的幫助,反而會讓人覺得他有毛病。凡事都要有個度,“說話留三分”也不例外,在適當的時候戛然而止,說出你的風采,讓一句機智的妙語勝過一摞劣書。

1.故意說錯話

在交談過程中,不妨故意說錯話,但話到中間又巧妙一轉,表示自己的歉意,“不好意思,這些話不該說的,其實,我不想讓你知道我現在的處境”,激起對方的好奇心,在其追問之下,再假裝無奈地說出自己目前的情境,順勢提出請求,對方會很樂意幫助你的。

2.設下“陷阱”

有時候,對方可能根本不知道你有求助的意思,所以,你要巧妙設下“陷阱”,通過自己的語言或行為透露給對方“自己有可能出事了”,這樣他反而會主動問你“出了什麼事”“需要幫忙嗎”。

3.設懸念

如果對方主動問你“出了什麼事情”,你可以設計懸念,“我也不知道怎麼說……還是不要跟你說好了”“其實都是小事,你還是不要知道好了”,點燃對方幫助的欲望,這樣對方會繼續追問,迫切地想了解你的情況,甚至主動提出給予你幫助。

剛柔並濟,有效影響對方心理

求人辦事,切忌理直氣壯,因為強硬的話非但不會令對方答應你的請求,反而會使對方心生厭煩之感。比起硬話,柔中帶剛的話會更具效果,從某種意義上說,柔中帶剛就是說話時的語氣和態度都比較緩和,不過話語中有比較強硬的部分,這會令對方不好拒絕,唯有答應我們的請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對於他人的請求,總是予以拒絕,其真正原因就是不想給予幫助,假如這時候我們又特別需要幫忙,為了迫使其答應請求,不妨使用柔中帶剛的話語,有效影響對方心理,這樣會使對方難以拒絕我們的請求。

當然,求人辦事,按常理來說,應該以低姿態說話,這樣才更容易成功。換句話說,當你需要以柔中帶剛的話語來提出要求的時候,心中應該有一定的把握,也就是你算準對方會答應自己的請求。有可能是你看準了對方的弱點,有可能是你抓住了對方的把柄,有可能是柔中帶剛的說話方式比較適合對方,但無論是哪種原因,都需要盡可能地順應對方的心理,這樣他才有可能在心理壓力之下不得不答應我們的請求。因此,求人辦事,柔中帶剛的話語並不是隨便就能說的,當你沒有必勝的把握的時候,還是慎重點比較好,否則隻會適得其反。

1.找準對方“心理弱點”

當我們在求人辦事之前,需要找準對方的“心理弱點”,這樣我們才有“資本”說出柔中帶剛的話語,比如,“李先生,你也知道,今天的事情是我無意中看見的,有可能會無意中說出去,不過,相信你會妥善處理好這件事情的”。

2.不容拒絕的語氣

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對方的把柄或者短處進行適當的“善意”威脅,即向對方施加一定的壓力,同時,在話語中要流露出不容拒絕的語氣,比如,“如果這件事不能如期完成,所造成的後果誰來擔當,我想你應該認真思考這件事情”。

表明難度,激起對方的挑戰欲

生活中,有時候,我們求人辦事,正麵勸說的結果似乎總是事與願違,因為我們可能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人們都有不服輸的心理,越是被否定,越是要證明自己;越是受壓迫,越是要反抗等。如果我們告訴對方事情存在一定難度,他可能辦不到,那麼,便能激起對方的挑戰欲,令其願意一試。

求別人辦事的時候,倘若能夠明白對方屬於哪種類型的人,說起話來就比較容易了。

1960年,美國黑人富豪約翰遜意欲在芝加哥為公司總部創建一所辦公大樓,為此他跑了多家銀行,但始終沒有貸到款。此時,問題的嚴重性在於承包商已經聘請好了,一切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始了,此時,工程所需費用還差500萬美元,假如錢用完了而他仍然拿不到抵押貸款,他就得停工。

這天,約翰遜和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一個主管在紐約市一起吃晚飯。

約翰遜拿出經常帶在身邊的一張藍圖,正準備將藍圖攤在餐桌上時,那位主管對他說:“在這兒我們不便談,明天到我的辦公室來。”

第二天,當約翰遜斷定大都會公司很有希望給他抵押貸款時,說:“好極了,唯一的問題是今天我就需要得到貸款的承諾。”

“你一定在開玩笑,我們從來沒有在一天之內給過這樣的貸款承諾。”主管回答。

約翰遜把椅子拉近主管,說:“你是這個部門的主管,也許你應該試試看你有無足夠的權力,能把這件事在一天之內辦妥。”

主管微笑著說:“你這是讓我為難,不過,還是讓我試試看吧。”

結果非常理想,約翰遜成功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約翰遜的話明顯是對那位主管能力和權威的一種挑戰,盡管這位主管不一定真的有那麼大的權力,但是,為了證明自己能完成這一有難度的任務,他自然會答應。以激將法說服別人,務必找到並擊中對方的要害,迫使他就範,就這件事來說,要害是那位主管對他自己權力的威嚴感。

可見,巧言激將,一定要根據不同的交談對象,采用不同的激將法,這樣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猶如治病,對症下藥才有療效。因此,總的來說,在運用這一心理策略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了解對方的弱點

運用逆反心理能否起到應有的作用,關鍵在於我們是否了解對方的弱點,“請將不如激將”,且要了解“將”的“致命傷”。比如,對於那些愛表現的人,你不妨從反麵說:“我知道您也是能力有限……”這樣一激,對方肯定會答應你的請求。

2.因人而用

我們在運用這一心理策略的時候,要先了解對方,因人而用。要對對方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了解,如果激而無效,那麼也是白費力氣。

3.掌握火候,語言不能“過”

如果說話平淡,就不能產生激勵效果,如果言語過於尖刻,就會讓對方反感。語言不能過急,也不能過緩,過急,欲速則不達,過緩,對方無動於衷,無法激起對方的好勝心,也就達不到目的。

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有時別人並不會應允,如果隻用直截了當的語言請求他們,他們也許會一再拒絕。在這種情況下,巧用激將法則會收到原本難以達到的效果。因為人類都是有逆反的心理的,尤其是自己的權威、能力受到了質疑的時候,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會被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