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開玩笑要順其自然,不要生硬地開玩笑
不同性格的人應該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尋找與他人相處的方法,千萬不要為了表現友好勉強自己變得幽默。若是為了拉近與對方之間的距離或者想表現自己的幽默感,強迫自己生硬地去開玩笑,那麼結果不但會導致該玩笑不好笑,反而會讓自己的笑話變成冷笑話,導致不良的效果。
3.開玩笑要分清場合
不是任何場合都適合開玩笑的,所以說我們不要任性而為,否則你的行為就成了一個“笑話”。處處安靜的環境中,我們不要開玩笑。如大家都在安靜地學習或者是忙碌工作的時候;場合比較正式或者緊張嚴肅的時候,不宜開玩笑。如參加莊重的會議或社會活動的時候;在悲哀的環境當中,不宜開玩笑。如參加吊唁活動或探望病人的時候……
4.開玩笑要分清對象
和長輩、晚輩開玩笑忌輕佻放肆,特別應忌談男女情事。幾輩同堂時的玩笑要高雅、機智、幽默,解頤助興、樂在其中。在這種場合忌談男女風流韻事。當同輩人開這方麵玩笑時,自己以長輩或晚輩身份在場時,最好不要摻言,隻若無其事地旁聽就是。
此外,開玩笑不要揭人短處,對特殊的人群要有所避諱。比如,和殘疾人開玩笑,注意避諱。人人都怕別人用自己的短處開玩笑,殘疾人尤其如此。
5.開玩笑要分對時機
在人高興的時候,你怎麼開玩笑都不為過,但是如果對方心情極為糟糕,你再去開玩笑打趣就不適合了,畢竟對方此時需要的是安慰和幫助。此時的玩笑,極有可能被對方誤解為你在“看人熱鬧”。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裏也會有不同的情緒。例如,工作不順利,遭到領導批評,家庭發生矛盾等,情緒都可能會出現低落。這時,就絕不適宜去開玩笑。
溝通啟示
開玩笑的過程,是感情相互交流傳遞的過程,是善意的表現。如果借著開玩笑對別人冷嘲熱諷,發泄內心厭惡、不滿的情緒,甚至拿取笑他人尋開心,那麼除非傻瓜才識不破。或許對方並沒有與你惱火、爭執,你似乎占盡了優勢,但是你的行為也會為周圍人所不齒,他們也不願再與你交往。
注意形象,遠離消極口頭禪
口頭禪最初是佛教禪宗用語,本意指未經心靈證悟就把一些現成的經言和公案掛在嘴邊,裝作很得道的樣子。演變至今,口頭禪成了個人習慣用語的代名詞,仿佛未經大腦思考就已脫口而出。很大一部分人都有各自的口頭禪,就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習慣動作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它已構成你個人形象的一部分,甚至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說話帶口頭禪,這是一種很不好的語言習慣,它不僅有損風度,更有損我們在他人心目中樹立的良好形象。尤其是那些張口就來的消極口頭禪,可以說是無形中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比如,“都行”“我不知道”“隨便”這類口頭禪含有很消極的意味,這樣說的人大多沒有主見、能力平庸,對待工作不認真負責;喜歡使用“這個”“那個”“啊,嗯”這類口頭語的人大多較為遲鈍、不善言辭,性格內向;喜歡用“可是”“我覺得”這類口頭禪的人比較任性,過於主觀,喜歡為自己進行辯解……不同的口頭禪給人帶來不同的印象,為了語言更為簡練、準確,請戒掉你的口頭禪吧!
章慧慧在某公司做業務員,她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對待同事熱情而又有禮貌,但是有一點很令領導擔憂,章慧慧的簽單率非常低。每次給客戶打電話對方都不耐煩,拜訪客戶的時候也不受歡迎,章慧慧非常氣餒,思來想去,她懷疑問題出在自己的口頭禪上。
章慧慧也是在一次給客戶打電話時,才發現自己總是動不動就說“然後後來”這四個字。縱然講話的內容確實有個先後順序,那也不一定句句都要加上“然後後來”。再說了,有些話語之間根本就不適合用“然後”來連接。章慧慧就自我分析了一下,然後就發現之所以總是說“然後後來”,多半是因為在說下一句之前,腦子出現了片刻的空當,無法自然流暢地銜接,於是“然後後來”就挺身而出。
認識到這個口頭禪不好後,章慧慧就換了說法“完了呢”來替代。幾天過後效果依然很差,章慧慧開始將自己和客戶的說話錄下來,反複聽,她發現“完了呢”也是一句不良口頭禪,聽得自己都很煩,“完了呢,我把賬號打給你;完了呢,你就去銀行打款;完了呢,我去查看;完了呢,我們就發貨,完了呢,你去提貨……”往往是章慧慧這邊還沒“完了呢”,那邊已經掛機了。
從此以後,章慧慧開始下意識地練習說話,把不良口頭禪都扔得遠遠的,她的溝通能力果然提高了,簽單量也提高了。
口頭禪大多在無意識中不自覺地形成,它反映了人們身上某些修養的欠缺,有的較明顯,有的則從微妙的細節中體現出來。我們出於工作和社交的需要,經常與人交談,所以,要想給人留下彬彬有禮、謙遜而幹練的美好形象,必須戒掉不良口頭禪,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這樣,我們的溝通才會更加順利。
良好的溝通離不開良好的語言習慣,對待口頭禪的問題,大家一定要提高注意力。
1.認識到危害,減少使用次數
想要改正不良的語言習慣,就要充分地認識到口頭禪給自己帶來的影響,使自己對它們產生一種厭惡感,減少使用它們的次數,或者換一種方式表達。另外,還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時刻為自己敲響改正不良習慣的警鍾。
2.做好承諾,堅決執行
許一個改掉不良習慣的諾言,並忠於它,不以各種借口原諒自己。有人說:如果容忍自己的不良習慣一次,就能容忍一千次、一萬次。因此,如果已經下決心改掉不良的口頭禪,就必須堅定地“痛改前非”,絕不能原諒“每一次”。
3.放慢說話的速度
好多口頭禪和說話速度過快或者急於表達有關,因為語速太快,思維跟不上,上句不接下句的空當裏,各種各樣的難以消受的不良口頭禪就可能湧出來,比如:是吧?對不對?完了以後、然後、後來等。
4.嚴禁說髒話
有些人講話時經常使用如“他媽的”“混蛋”“胡扯”或者更加粗俗不堪的語言。這種口頭禪給人鄙俗淺薄、低級下流的感覺,容易給人留下非常惡劣的印象,不僅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還會使人極為厭惡反感。
5.增強意誌力,相信自己
要改掉壞習慣關鍵在於決心和毅力。而一個人的堅強意誌則是通過千百件的小事長期鍛煉出來的,可以說改掉不良的口頭禪也是對你的意誌力的一種磨煉。相信自己一定會獲得成功!
溝通啟示
口才好的人說話總是精確而細膩,豐富而活潑,而不是來來回回嚼著一個詞。所以,那些使人覺得累贅至極的口頭禪盡量早日消除為好,在正式場合尤其要注意。
要明白: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聰明人的嘴也一樣,有所言、有所不言。但偏偏就有些人非常“熱心”,或者就是閑著無事,喜歡捕風捉影,說些無根據的話,結果傳來傳去,就成了一把傷人的刀。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自己的嘴巴“把好門”,注意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否則終有一天將會“禍從口出”。
尚小凱在一家公司的後勤部任職,後勤部平日的工作量不大,但尚小凱凡事力求完美,盡可能地贏得上司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