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見招拆招——成功應對客戶的拒絕(3 / 3)

但是反過來一想,正因為你付出了這麼多,就更不應該被困難嚇倒。顯然,敢於這樣說話的客戶是有一定決定權並自信可以對你毫無顧忌說“NO”的人,若一開始就被他的氣勢壓倒,在隨後的工作中你將始終會有難以擺脫的心理陰影。

應對這樣的客戶,常見的客套話能省則省,單刀直入,直奔主題。如果能在開始的前3分鍾引起他的興趣,就還有希望。當然如果客戶那裏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這樣的情況是人家確實沒有時間,再羅嗦會引起他的反感,明智的選擇是留下資料和聯係方式,另約時間。

3.“一棍子打死一船”型

這樣的客戶很難對付,人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旦產生了思維定式,改變很難。

麵對這樣的客戶,消極的回答(如:“我們沒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啊?”“其他的客戶沒有反應啊?”“不會這樣吧?”等等)隻會引起客戶的反感,因為這樣講無異於在懷疑他的人格。

正確的應對是:首先要清楚事情的原因,再針對客戶最關心的、最懷疑的方麵提出解決辦法。學會做個認真的傾聽者,做客戶的“知心大姐姐”,這樣才可能贏回客戶的信任。

4.反複考慮型

明明資料都已經給他看了,明明產品已經反複給他演示了,好像一切都朝著馬上要成交的方向發展,但最後還是換回一句“我再考慮考慮”,前麵的努力似乎全部付之東流。交易到了這樣的關口,明明知道客戶已經有了很明顯的購買意圖,但如果電話行銷人員僅僅出於禮貌說“那就這樣吧,您再考慮考慮”,最後“考慮”結果一般是幾天後再去時得到的答複是“不好意思,我們已經選擇了別的家產品了”,或者是眼睜睜看著客戶在隔壁的櫃台買了競爭對手品牌的產品揚長而去。那樣子真能把人活活氣死。

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不,辦法是馬上回憶一下過去的演示過程或者先前的交流經曆,事出肯定是有因,按理講前麵電話行銷人員實際已經和客戶完成了一個互動的過程,客戶對你的產品肯定是有一定的了解了,他之所以沒有下決心來最終決定,肯定你還有某一點沒有打動他,所以這時候必須當機立斷,采取行動:

(1)可以直接詢問他到底還有什麼疑問?

(2)馬上針對客戶的問題拿出解決辦法。

5.永遠嫌貴型

一份資料統計過,國外隻有4%的客戶在選擇產品時候僅僅考慮價格,而有96%的客戶是把品質擺在首要位置的。國內的消費習慣隨著這些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漸改變,人們對產品質量也越來越重視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抱怨產品貴肯定隻是表麵現象。

自古就有“一分錢一分貨”之說。客戶之所以這麼講,肯定是客戶認為你的產品不值這麼多錢,這個評估僅僅是他心理的評估。顯然,如果客戶不能充分認識到你的產品能給他帶來的價值,他當然有理由認為你的產品根本不值這個價錢,永遠嫌貴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對這樣的客戶,和他就價格反複討論是最不明智的,要知道,他一旦認了死理無論你出什麼價,他都會覺得貴。就價格論價格隻會形成死結,而且他可以利用你急於成交的心理不斷壓價,電話行銷人員將會處於很不利的地位。正確的應對是給客戶更多的他自己也認同的利益。

有一次,專門搞培訓的張老師在為一家食品公司的經銷商和終端店主的培訓中,談到這個問題時,一位小店的老板深有感觸(注意,這時候她的身份是顧客)。

她說,每天都有很多廠家的行銷人員來行銷產品,大部分都會被她拒絕後,除非產品利潤很高、條件很優惠。而且,大部分行銷人員在被她拒絕一兩次後,就不再來了。

但有一個啤酒廠家的行銷人員,好像把拒絕根本沒當回事,被她拒絕,過兩天又來,來了就打打招呼,或者幫她碼碼貨。

當時她心想,反正你愛來不來,我就是不要。但是隨著一次次的拒絕和那個行銷人員一次次的堅持,她自己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了,同時,她也覺得這個行銷人員人挺不錯,於是就要了點貨。而現在,她推薦率最高的啤酒,就是這個廠家的牌子。

那麼,作為電話行銷人員的你,從這個例子能看出什麼呢?顧客拒絕你隻是因為“你把工作還沒有做完或沒有做到位”。拒絕有什麼好怕的?

當然,有一種拒絕是根本沒有需求,比如你給一個城市居民推銷化肥,也許他會告訴你等我退休回家種地的時候再來吧;或者是沒條件,比如你給一個等公共汽車上下班的人推銷寶馬,也許他會告訴你等中了500萬彩票再來吧。假如你不幸遇到這樣的情況,第一說明你沒有使用你的頭腦;第二就是要趕快放棄,別浪費時間。

當然,電話行銷人員在每一次被顧客拒絕後一定不要忘了做一件事:認真分析一下顧客為什麼會拒絕,下一次應該在哪些方麵有所改進。這件事若做得好,拒絕就會被你逐漸化解。所以,應對顧客的拒絕,僅僅有堅持的精神是不夠,這隻是一個基礎,還要提高效率。

生活中,每一次的行銷活動,都是一次艱辛的攀登過程。在達到“成交”的頂峰之前,電話行銷人員都需要一步步去往上攀登。而顧客的每一次拒絕,就像攀岩者每一次鑿出的腳窩、插進的鋼釺,在支撐著電話行銷人員往頂峰前進;每一次拒絕,也像朋友們的提醒,讓電話行銷人員頭腦清晰,認真踏好腳下的每一步,不要中途失足;每一次拒絕,更像衝鋒的號角,激起電話行銷人員勇於攀登的鬥誌。

13.6 讓客戶無法拒絕你的13句話

情景一:

客戶:“我沒時間!”

電話行銷人員應該說:“我理解。我也老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不過隻要3分鍾,你就會相信,這是個對你絕對重要的話題……”

情景二:

客戶:“我現在沒空!”

電話行銷人員就應該說:“先生,美國富豪洛克菲勒說過,每個月花一天時間在錢上好好盤算,要比整整30天都工作來得重要!我們隻要花25分鍾的時間!麻煩您定個日子,選個您方便的時間!我星期一和星期二都會在貴公司附近,所以可以在星期一上午或者星期二下午來拜訪您一下!”

情景三:

客戶:“我沒興趣。”

電話行銷人員應該說:“是,我完全理解,對一個談不上相信或者手上沒有什麼資料的事情,您當然不可能立刻產生興趣,有疑慮有問題是十分合理自然的,讓我為您解說一下吧,您看星期幾合適呢?”

情景四:

客戶:“我沒興趣參加!”

電話行銷人員就應該說:“我非常理解,先生,要你對不曉得有什麼好處的東西感興趣實在是強人所難。正因為如此,我才想向您親自報告或說明。星期一或者星期二過來看你,行嗎?”

情景五:

客戶:“請你把資料寄過來給我怎麼樣?”

電話行銷人員就應該說:“先生,我們的資料都是精心設計的綱要和草案,必須配合人員的說明,而且要對每一位客戶分別按個人情況再做修訂,等於是量體裁衣。所以最好是我星期一或者星期二過來看您。您看上午還是下午比較好?”

情景六:

客戶:“抱歉,我沒有錢!”

電話行銷人員就應該說:“先生,我知道隻有你才最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不過,現在預先做個全盤規劃,對將來才會最有利!我可以在星期一或者星期二過來拜訪嗎?”

或者是說:“我了解。要什麼有什麼的人畢竟不多,正因如此,我們現在開始選一種方法,用最少的資金創造最大的利潤,這不是對未來的最好保障嗎?在這方麵,我願意貢獻一己之力,可不可以下星期三,或者周末來拜訪您呢?”

情景七:

客戶:“目前我們還無法確定業務發展會如何。”

電話行銷人員就應該說:“先生,要確保這項業務日後的發展,你最好先參考一下,看看我們的供貨方案優點在哪裏,是不是可行。我星期一過來還是星期二比較好?”

情景八:

客戶:“要作決定的話,我得先跟合夥人談談!”

電話行銷人員就應該說:“我完全理解,先生,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跟您的合夥人一起談?”

情景九:

客戶:“我們會再跟你聯絡!”

電話行銷人員就應該說:“先生,也許你目前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意願,不過,我還是很樂意讓您了解,要是能參與這項業務,對您會大有裨益!”

情景十:

客戶:“說來說去,還是要推銷東西?”

電話行銷人員就應該說:“我當然是很想行銷東西給你了,不過要是您覺得值得期望的,才會賣給你。有關這一點,我們要不要一起討論研究看看?下星期一我來看您?還是您覺得我星期五過來比較好?”

情景十一:

客戶:“我要先好好想想。”

電話行銷人員就應該說:“先生,其實相關的重點我們不是已經討論過嗎?容我直率地問一問,您顧慮的是什麼?”

情景十二:

客戶:“我再考慮考慮,下星期給你電話!”

電話行銷人員就應該說:“歡迎您來電話,先生,你看這樣會不會更簡單些?我星期三下午晚一點的時候給你打電話,還是你覺得星期四上午比較好?”

情景十三:

客戶:“我要先跟我太太商量一下!”

電話行銷人員就應該說:“好,先生,我理解。可不可以約夫人一起來談談?約在這個周末,或者您喜歡的哪一天?”

類似的拒絕自然還有很多,無法一一列舉出來,但是,處理的方法其實還是一樣,就是要把拒絕轉化為肯定,讓客戶拒絕的意願動搖,電話行銷人員就乘機跟進,引導客戶接受自己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