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3 / 3)

方靜優剛要往下說,不知誰突然問了一句,“你怎知夷昌國會願意與我國往來?”話語中帶著明顯的輕視。

方靜優微微一笑,“現下,花都,夷昌,玉玄三國鼎立。而花都一直野心勃勃欲吞並相對弱小的夷昌,之所以一直遲遲未動,原因有二,一是他本國內亂,二是不知我玉玄的態度。現在花都國國內安定,經濟發展,那麼,他的顧慮也隻有一個了。夷昌國又怎會不知這其中利害。與我國建交,他求之不得,又怎會有不應之理呢!”

一番話說得那位大臣啞口無言,自動退下。

“不知方公子對其他幾點又有何高見?”這回,語氣尊敬了許多。

“我國西部幹旱少雨,無宜農作物生長,人口卻密集,而東部,恰恰相反,雨量充沛,可地廣人稀。朝廷可鼓勵百姓東遷,開荒種田,東遷之戶,可免五年徭役,五年賦稅,並有朝廷出東遷之費用,並在東遷後,為其建房搭舍。”

“可現在朝廷國庫空虛,根本拿不出東遷所需的大量銀兩。”分管財政的一個大臣皺著眉頭說道。

“我國礦藏大多數掌握在各大商賈手中。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朝廷可以下令,將礦藏所有權收歸國有。商賈捐獻銀兩為其東遷,並根據捐獻的數量優先獲得礦藏的開采權,三年內免收任何費用。所以,根本無需朝廷那個出資。”

“那些商人會出錢嗎?”

“如果大人知道開采礦藏所收獲的的利潤,您就知道他們願不願意了。”

皇上麵露喜色,“這樣一來,既解決了糧食短缺的問題,又可使商業繁榮發展,充實國庫,同時,也避免了戰亂的危機。”

“草民愚見,請皇上及各位大人指教。”

方靜優的語氣謙恭而不卑微,自信的光芒在眼中閃爍。

大殿上鴉雀無聲,皇上都讚同,誰還敢‘指教’啊!再說,真的討論起來,說不定誰指教誰呢!

玉瀾杉,方若傑的臉上也都出現了欣喜之色,尤其玉瀾杉,最是得意,好像誇獎的是他一樣。

“眾位愛卿,意下如何?如沒有異議,立刻按方公子的建議頒布詔令,並派人出使夷昌。”

文武百官異口同聲高呼,“皇上聖明!”

朝堂上,方靜優舌戰群雄,令所有人刮目相看。同時,他的才華和獨到的見解也令百官欽佩不已。

再提起方靜優三個字,無不豎起大拇指,並讚賞有加。自然,也就沒有人再去在意他尷尬的身份,隻要能為朝廷,為百姓謀福利,那又有何妨!不良的言論也就突然銷聲匿跡了!

散朝後,方靜優返回翠巒宮,親自為玉瀾秋熬製好了湯藥,又監督他服下後,來到翠巒宮宮牆處,翻身出了皇宮,因為這裏偏僻,皇上又禁止進入翠巒宮,所以,即使是大白天,也不會有人發現。

轉了幾條巷子,抄近路,在半路上攔住了下朝準備回丞相府的方若傑。

“站在轎子正前方,施了一禮,“方丞相,靜優有事請教,還望大人包涵。”

方若傑一聽是方靜優,忙令轎夫落轎,從裏麵走了出來。

“不知方公子有何事?”

方靜優沉默不語,隻把剛剛從翠巒宮裏帶出的一幅畫像遞了過去。

方若傑打開一看,有片刻的失神,但很快又恢複了從容。

“跟我來吧!”

於是,方靜優與方若傑一同來到並不陌生的方府大宅,隻是,他不知,這一次前來,改變了他的一生,也改變了很多人既定的生活軌跡。

玉沛澤語氣裏帶著落寂,這些人中,也隻有黃總管知道這位他跟了大半輩子的主子心裏到底有多苦,但也隻能搖頭歎息,暗暗祈禱上蒼,能讓那個人早些回來,別讓皇上白白苦苦等了著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