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克服麵臨的問題(2 / 3)

智慧之源

老虎在深山裏嘯,小魚在河底遊,駱駝行走在沙漠中,大雁在天空中翱翔……世間萬物各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真締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

慎重選擇你的第一份職業

工作就是你的飯碗。而你選擇的第一份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社會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在召集會議時先讓人們自由選擇位置,之後到室外休息片刻再進入室內入座,如此五至六次,發現大多數人都選擇他們第一次坐過的位子。而大多數求職者也同樣受這種定位效應的影響,凡是自己認定的事情,多數不願輕易改變。

比如一位求職者先設定一個理想崗位,擇業時往往一味追尋與預期相匹配的崗位,導致浪費了很多機會。而求職者一旦選定了工作,不管專業對不對口,不管自己有無興趣,通常都會延續下去,很少願意輕易改變職業。

那麼,如何才能在第一次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呢?

(1)準確的自身定位

年輕人開始懂得去追逐自己想要的時候,就要開始懂得自省。當麵對一個問題我們不懂分辨的時候,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什麼?毫無疑問,最重要的便是做一個全麵的自我剖析。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抱怨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把各個方麵都做好了?為什麼不能在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的時候想清楚自己各方麵的狀態是怎麼樣的?自己適合的又是什麼?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裏?當我們把這幾個問題都做一番認真的思考,我想我們對於自己的未來的迷茫也就相應的減去了幾分。若是你自己還是不能夠給自己一個自認為全麵的答案,那麼建議你嚐試去尋找一些專業的測評手段的幫助,讓你對自身有一個更準確的了解,相信專業的谘詢和指導能夠讓你有所收獲。

畢業於武漢某高校的蔣某,大學期間的所學專業為環境保護,但是從事的工作方向卻是管道設計。由於所學專業與工作方向的差距很大,他工作的時間已經將近兩年卻仍然感覺自己在這個職業中完全沒有用武之地,工作也沒有了樂趣。於是,他決定找專家幫忙。

他找到一家職業生涯規劃機構,那裏的職業專家針對他的情況,運用了一些係統而且專業的測評之後,對他個人的能力、性格以及一些價值觀都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並且根據他的性格特征和所學專業給了他更準確的定位,挖掘到他身上的一些特質,幫助他對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專家們在一個月內找到了他認為適合自己的工作,並且根據他的個人情況給他的職業做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規劃。現在他對已經找到的工作也比較滿意,而且薪酬方麵也不錯。

(2)對自己在所選擇行業中的發展的規劃

當你對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已經有了較明確的答案,在麵試中主考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變得首當其衝:你在這個行業當中對自己的規劃是怎麼樣的?也許這個問題讓很多應聘者不知所措。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就需要當事人考慮更多的問題,需要參照的事物也變得更多,於是你需要一個全方位的考慮。它需要綜合之前提到的自身情況和狀態、所應聘職業的大致情況、自身在此行業的發展前景,同時還包括其他關於自身的主觀要求等等。而這一切衡量的準確性就在於對自身狀況、行業狀況和市場等諸多方麵的測評是否準確。

(3)根據自身情況和興趣、行業競爭力、市場人才供求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

當你對自己想要的有了一定的規劃,那麼試問,你對你想要從事的行業的了解如何?你覺得你的自身能力在這一行業當中的競爭力怎麼樣?你自己的特質在這個職業當中的發展有什麼前景?求職不僅僅是求職者和招聘公司兩方的事情,這一事件所涉及的參照物太多,那麼作為求職者就應該要去了解相關行業的更多信息,從而可以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自己在這一職位的眾多應聘者當中有著怎樣的特質、自己的專業水平如何,在了解了這些自身的基本情況之後,你就可以更好地做到揚長避短。麵對主考官的這些相關問題,若是答得漂亮便可以馬上給主考官一個對自身和所應聘專業都定位準確的好印象,豈不是又給自己加分不少?而這幾點要做到又何其難?沒有充分的信息量和專業的人力資源分析要想得到準確的把握絕非易事。

如果你仍然對此有著困惑或者不確定,最好先全麵了解自我,對自己整個職業的發展規劃好,瞄準適合自己的職場切入點再行動。有了適合自己又有發展前景的規劃,高薪高職自然也就不再遙遠。不要隨便找些心理測試類的題目去解決眼前的窘境,想要得到準確的答案就應該去尋找一些準確權威的信息指導和專業的測評手段。在這關乎前途的轉折點上,切莫草率!

智慧之源

一個合適的職業對於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就像鳥兒需要飛翔一樣,你的職業就是你飛翔的翅膀,它是你夢開始的地方,而能飛多遠完全取決於你判斷的準確程度。

找準自己所處的位置

作為社會中的人,在社會這個多姿多采的舞台上,我們都會主動地扮演一個或一些角色,都會主動或被動地為別人或自己選擇一個位置。這些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因為對生活的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我們在一定的位置上扮演一定的角色。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在這個社會裏要生活兩萬多天,這是一個既漫長又短暫的過程。這個過程結束之後,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那是既遙遠又渺茫的事情。對於我們而言,活的就是現在。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難得而又寶貴的一生中,活的瀟灑如意,活出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白走一遭,不白活一回。這不是什麼奢求,而是必然又必要的選擇,假如我們不是傻子或是白癡的話。

活的好或壞,活的成功或失敗,取決於我們在什麼樣的位置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什麼樣的角色就會有什麼樣的價值。

位置、角色和價值,三者是什麼關係呢?不言而喻,位置決定角色,角色體現價值。從此來看,不論我們在社會、事業、工作和家庭當中,我們的位置決定著我們的一切。我們也隻有在合適而又合理的位置上,才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會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我們自己的位置,可以讓別人來安排,也可以自己選擇。我們是腳,位置是鞋,腳穿上鞋的目的一是保暖,二是走路,主要目的是為了走路。路雖然是腳走出來的,但走什麼樣的路,走多遠的路,走路的姿態,走路的心情,和鞋有關。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對並且找準自己的位置,不但合適並且合理才行。

找對自己的位置,那麼位置就是你天堂裏的宮殿,讓你自信,使你從容;找準自己的位置,那麼位置就使你快馬輕舟,讓你淋漓盡致,使你收發自如。

找錯自己的位置,那麼位置就是地獄裏的牢籠,捆住你的手和腳,讓你精疲力竭;找不準自己的位置,那位置就是你的斷腸散和催淚劑,迷住你的頭與腦,讓你神魂顛倒,使你苦不堪言。

找準自己的位置,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它決定你的命運,影響著你的前途。如何找準自己的位置,在一個位置上如何給自己準確的定位,這是容不得我們有半點兒馬虎和閃失的事。否則,我們的一生,就隻能是碌碌無為的一生,就是失敗和失意的一生。

即使我們有本事、有才華、有學識、有膽識,如果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也會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盡管才高八鬥,盡管滿腔熱血,也隻能慨歎自己生不逢時,時不我予;即使我們找到一個位置,但不適合自己也等同於千裏馬窩於磨房,周而複始地重複浪費自己生命的事。也許你覺得委屈,也許你覺得不服,但結果隻有兩個,一是繼續埋怨,繼續做你自己討厭別人也瞧不起的事;二是重新去找適合自己的位置。

對於剛進入社會的人,沒有背景、沒有經驗、沒有資本、沒有實力,唯一能做的就是找準自己的位置,認識到:我是新人!一切必須從頭開始。也隻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在所處行業中坐穩當前位子,並謀求到自己想要的位子。

但是,大多數的年輕人,整日為自己的位置奔波忙碌,或者從一個位置跳到另一個位置,像鴕鳥一樣,結果不但跳得眼花繚亂,而且傷痕累累。不知道是這個社會不容自己,還是自己不適合這個社會。這樣的人埋怨位置和伯樂太少,埋怨競爭太強活著太難。

如果你是幸運的,找到一個自己喜歡又適合自己發展的位置,高薪厚祿,萬人羨慕,這對你和家人來說,的確是好事。但是,如果你在這個位置上,不能準確而又合理地給自己定位,也就是不能找準自己的位置,多走一步或者坐偏半個屁股,都會毀掉自己的前程,丟掉自己的位置,於己不利,於社會無功。

社會中這樣的人也不少,具備所有成功和成大事的條件,結果還是功敗垂成。原因很簡單,先是腦袋決定屁股,後是屁股作用於腦袋。要想在一個位置上,屁股是熱的,那麼腦袋一定是冷靜的,不僅識時務,更要認清自己。如果腦袋發熱,那麼屁股肯定是涼的,因為位置丟了沒有地方坐。

找到一個自己喜歡又適合自己的位置難,在一個位置上準確給自己定位更難。所以說,這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

能準確給自己定位,就能找到施展自己才華的位置,就不會有世態炎涼的慨歎;找準自己的位置,就不會讓自己在位子上頭腦發熱屁股發涼,就不會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苦澀。

智慧之源

年輕人就應該抱最大的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良好的溝通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我們與人的交往中,溝通無處不在;無溝通就沒有真正的交往。溝通有時直接決定了你辦一件事情的成敗,尤其是在需要和人互動或團隊合作中,溝通尤為重要。要會溝通,就先看看溝通到底意味著什麼吧!

前段時間湖南衛視的熱播劇《大長今》裏有這樣一個情節:韓尚宮命長今去打水,長今端了一碗涼水過來;韓尚宮不置可否,讓長今再去打水,長今這次端了一缽熱水;韓尚宮不動聲色,還是讓她打水去,長今又端了一瓢漂著柳葉的水來;韓尚宮依然沒有表態,還讓她去打水。這時,長今委屈地問道:“娘娘,你到底讓我打什麼樣的水啊?”韓尚宮說:“你應該問你自己啊,你應該先弄清楚我的需要之後再去做啊!”於是,長今就問韓尚宮是否口渴,是否嗓子不太舒服,是否胃不舒服,然後才根據韓尚宮的表述,打來了她滿意的水。

這個故事就是一個溝通重要性的良好寫照。當你接受一項任務時,一方麵,上司給屬下下達任務時心中總有一個標準,但若他沒有清楚地告知屬下這個標準,不告訴他為什麼要做這項工作,該怎麼做,何時去做,部屬往往就會按照自己心中的標準去做,費時費力之後,往往執行效果卻與上司的標準相差甚遠。另一方麵,下屬在接受任務時,先不要急於行動,必須和上司好好溝通,確認自己明白了此項任務的目的、意義、方向之後,再付諸行動。所以,在執行一項任務時更應該把溝通工作做得盡量細致一些,形成良好互動,這樣才會事半功倍,少走冤枉路。

溝通能讓人把事情做得更有效率,也會為自己贏得更好的“人氣”,因而,你的事業發展才會更順利。

這裏有一個例子:

有個醫術高明的醫生收了一個徒弟,兩人在一家醫院上班。為了分擔看診時越來越多的工作量,避免病患等太久,醫生師徒兩人決定分開看診。病情比較輕微的患者,由年輕醫生診斷;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則由師父親自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