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克服麵臨的問題(3 / 3)

實行了一段時間之後,指明掛號讓醫生徒弟看診的病患比例明顯增加。起初,醫生師父不以為意,心中也高興地認為:“小病都醫好了,當然不會拖延成為大病。讓我看病的病患減少,我也樂得輕鬆。”

直到有一天,醫生師父發現,有幾位病情很嚴重的病患在掛號時仍堅持要讓醫生徒弟看診,他對此現象百思不解。

“可是,為什麼呢?”他想,“為什麼大家不找我看診?難道他們以為我的醫術不夠高明嗎?不會吧?我剛剛才得到一項由醫學會頒贈的‘傑出成就獎’,新聞登在報紙上的版麵也很大,很多人都應該看到了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了解開他心中的疑團,他就從掛號就醫的每一步開始深入觀察,想找出答案。

初診掛號時,沒有問題。負責掛號的小姐很客氣,並不會刻意暗示病人要掛哪一位醫生的門診。複診掛號時,就有點兒學問了。他發現很多病患都從自己的候診門診那邊,轉到了徒弟那邊。這部分的問題是出在所謂的“口碑效果”。因為徒弟的門診掛號人數偏多,等候診斷的時間也比較長,有一些病患在等候區聊天,不但交換著彼此的看診經驗,也呈現出一片“門庭若市”的場麵,讓一些對自己病情沒有信心的患者趨之若鶩。更加有趣的是,在問診的過程中,他又有了新發現。徒弟的就醫經驗,雖然不太豐富,但也就是因為他有此自知之明,所以在問診時非常仔細,慢慢研究推敲,跟病患的互動溝通比較多,也比較深入,也經常給病患加油打氣:“不用擔心啦!多喝水,睡眠要充足,你很快就會好起來的。”諸如此類的心靈鼓勵,讓他開出的藥方,有更好的效果。

回過來看看自己這邊,情況恰好相反。經驗豐富的他,看診速度很快,往往病患毋須開口多說,他就知道問題在哪裏。資深加上專業,使得他的表情顯得冷酷,很少與病患溝通,仿佛對病患的苦痛漸漸麻痹,缺少同情心。整個看診的過程,明明是很專業認真的,卻容易使病患產生“漫不經心、草草了事”的誤會錯覺。醫生師父終於明白了自己門庭冷落的原因。

有些學識很棒的人卻不能獲得很好的成就、被人認可,原因就在於,他們常被譏評為“躲在象牙塔裏”,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就出在他們既不善於溝通,也不樂於溝通,與外界的接觸越來越少。他不了解別人,別人也不會懂他,自然也就不會走出象牙塔,走向成功。

與人溝通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不論是在具體的待人接物上,還是在職場發展中,很好地與人溝通絕對會讓你做得更好,行得更遠。

智慧之源

有句話說:隻要你會溝通,任何人離總統就隻有五個人的距離。溝通,能讓一個人更好地達到他所想要的任何目的。願意溝通,善於溝通,就能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和周圍的人形成更好的互動,從而更輕鬆地處理每一件事,更從容地對待每一個人,更快地步入成功的殿堂。

利用好你的舌頭

與人交往的關鍵就在於兩者之間的相互交流,許多時候就是在不經意的一句話中,彼此找到對方的共同點,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產生了共鳴,達成一種共識,從而獲得別人的認同,從而很快就達到了很好的溝通效果。人與人交往,是從交談開始的。閑談是交朋友、拉近距離、在思想上進行溝通的有效手段。許多時候,通過閑談,可以讓兩個毫不相幹的陌生人交上朋友。

有一次,一個人獨自去看電影。正看到一半卻停電了。他感到十分難受,因為旁邊沒有一個熟人可以交談,沒想到身邊坐的人開口與他搭腔:“真討厭啊,沒電了。咱們聊聊好嗎?”這正合他的心意,本來他已經想不出如何來打發這無聊的時光,準備起身離開電影院了。這下,兩人海闊天空地閑談起來,最後電影散場時,兩人竟成了好朋友,而且還保持著聯係。後來他感慨地說:“原來,友情就在一句話裏麵。”

看來,閑談是溝通交流、引發共鳴、交上朋友的最好方法。

富蘭克林·羅斯福從非洲回到美國,準備參加1912年的競選。因為他是已故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堂弟,又是一位很有名的律師,所以知名度很高。

一次宴會上,大家都認識他,可羅斯福卻不認識在場的來賓。這時,他看出這些人都認識他,然而表情卻很冷漠,似乎看不出對他有好感的樣子。

羅斯福想出了一個接近自己不認識的人並能同他們結識的主意。他對坐在自己旁邊的陸思瓦特博士悄聲說:“陸思瓦特博士,請把坐在我對麵的那些客人的大致情況告訴我,好嗎?”陸思瓦特博士就把每個人的大致情況告訴了羅斯福。

了解了大致情況後,羅斯福就上前向那些不認識的客人提出了一些簡單的問題,從中深入了解到了一些他們的性格、特點、愛好,知道了他們曾從事過什麼事業,最得意的是什麼,等等。掌握這些以後,羅斯福就有了同他們閑談的資料,並找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主動與他們交談。在不知不覺中,羅斯福就成了他們的新朋友。

閑談會變不認識為認識,能廣交天下朋友,能拓寬你的交友範圍。說話,其實是一項成功技能。實際上,不僅要多說話,善於和不認識的人閑談,多結交朋友,而且要說對的話,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言語表達的高明與否,你能否揣測對方的心意,說到他的心裏去,對你是否能取得成功更加重要。

漢高祖劉邦殺死項羽,平定天下之後,開始論功行賞。群臣在這個時候,彼此爭功,吵了一年多都無法確定。劉邦認為蕭何功勞最大,就封蕭何為侯,封地也給的最多,但群臣卻心中不服。在封賞勉強確定之後,對席位的高低又起爭議,許多人說:“平陽侯曹參多次身受重傷,而且攻城掠地,功勞最多,他應排第一。”劉邦這時因為在封賞時已經委屈了一些功臣,多封了蕭何,所以在席位上也不好再堅持,但心中還是想將蕭何排在首位。

這時候,關內侯鄂君揣摩出劉邦的意圖,就不顧眾大臣反對,挺身上前說道:“群臣的評議都錯了!曹參雖有攻城掠地的功勞,但也隻是一時之功。皇上與楚霸王對抗五年,時常丟掉部隊,四處逃避。那時蕭何卻常常從關中派兵填補戰線漏洞。並且,楚、漢在滎陽對抗了好幾年,軍中缺糧草,都是蕭何轉運糧食補給關中,糧餉才不致匱乏。再說皇上有好幾次逃到山東,也全是靠蕭何保全關中,才能接濟皇上。這才是萬世之功啊!為什麼你們認為一時之功高過萬世之功呢?要論功行賞,理應蕭何第一,曹參其次。”

劉邦聽了,自然是滿心歡喜,連忙說:“好,好!”於是下令蕭何排在第一。

其實,劉邦本人是個大老粗,在分封諸侯的時候,將一些從前跟他出生入死、身經百戰的功臣比喻為“功狗”;而將發號施令、出謀劃策的蕭何比喻為“功人”,所以蕭何的封賞最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劉邦最寵幸蕭何,因此在安排入朝的席位上,他雖然表麵上不再堅持蕭何第一,但鄂君則能揣摩出他的心意,於是順水推舟,說了一番“入情入理”,又說到劉邦心窩裏的話,劉邦自然高興。鄂君因此而被改封為“安平侯”,封地也因此比原來多了近一倍。鄂君在關鍵時刻說的幾句適當的話,使他一生享盡榮華富貴。

“說話”,是一個人待人處世中所必須使用的交流工具。從早晨睜開眼睛起,一天的每一件事,都很難說不需要用語言來推動。所以,利用好你的舌頭,做個能說會道的人,你才能在交際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記住: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會影響你的成功。

智慧之源

溝通無處不在,在我們的生活中,說話的適時適當往往能為我們多爭取到一個朋友,多打開一扇成功之門。人與人的溝通,是從交談開始。會說話,你就能更好地和人溝通,你就能有通天徹地的本領。

溝通的最高境界是傾聽

學會傾聽、善於傾聽有時比能言善辯更重要。它是溝通的基礎,也是溝通技巧的高級技巧。學會傾聽,也是成功者或偉人所必備的素質。

俯仰五千年來我們國家曆朝曆代的明君聖主無一不是虛懷納諫,傾聽屬下和人民聲音的。傾聽,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做出決策,可以讓你與別人靠得更近,與成功靠得更近。

曾經有個小國的使者到中國來,向皇帝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小金人,金碧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個小國的使者不厚道,同時又向皇帝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呢?使者還等著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點兒小問題都解決不了吧?

最後,有一位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裏,這結果根本插不進去。插入第二個金人耳朵時,稻草從另一個耳朵裏直接掉了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裏。

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無疑是正確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一定是善於傾聽的人。這才是成熟人最基本的素質。

在我們與人交流時,尤其是有求於人時,記住:傾聽別人必然比自己滔滔不絕更加受用。

韋恩在羅賓眼中是一個非常受人歡迎的人士。他總能受到邀請,經常有人請他參加聚會、共進午餐、打高爾夫球或網球,或擔任發布會的客座發言人。

一天晚上,羅賓恰巧到一個朋友家參加一次小型社交活動。他發現韋恩和一個漂亮女孩同坐在一個角落裏。出於好奇,羅賓遠遠地觀察了一段時間。羅賓發現那位年輕女士一直在說話,而韋恩好像一句話也沒有說。他隻是有時笑一笑,點一點頭,僅此而已。幾小時後,他們起身,謝過男女主人,走了。

第二天,羅賓見到韋恩時不禁問道:“昨天晚上我在宴會上看見你和那個最迷人的女孩在一起。她好像完全被你吸引住了。你是怎麼做到的?”

“很簡單。”韋恩說,“斯旺森太太把喬安介紹給我,我隻對她說:‘你的皮膚曬得真漂亮,是怎麼做的?你去哪兒了?阿卡普爾科還是夏威夷?’”

“‘夏威夷。’她說,‘夏威夷永遠都風景如畫。’”

“‘你把那裏的一切都告訴我好嗎?’我說。”

“‘當然。’她回答。我們就找了個安靜的角落,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她一直在談夏威夷。”

“今天早晨喬安打電話給我,說她很喜歡我陪她說話。她說很想再見到我,因為我是最有意思的談伴。但說實話,我整個晚上可沒說幾句話。”

看出韋恩受歡迎的秘訣了嗎?很簡單,他隻是讓喬安談自己,然後用心傾聽。

假如你也想讓大家都喜歡,千萬別總侃侃而談,要傾聽,要讓對方向你敞開心扉,讓對方談他的興趣、他的事業、他的高爾夫積分、他的成功、他的孩子、他的愛好和他的旅行等等。

一心一意地傾聽,無論走到哪裏,你都會大受歡迎。虛心誠意地傾聽,大小事情你才會處理得當,不致剛愎自用,在成功的路上走彎路。想成功嗎?想有通天徹地的朋友圈嗎?想讓別人親近你認可你嗎?先學會用心傾聽吧!

智慧之源

傾聽,是溝通的最高境界。一個人隻有學會傾聽,才能走入別人的內心,才能找到與之交流的突破口,才會獲得別人的認可,才能完成溝通的終極目標。傾聽別人,不但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讓傾訴的人感覺跟你更加親近,而且可以增長你的見識。傾聽別人,就可以很好地和別人交流溝通,避免一意孤行,閉目塞聽,就能助你在成功的道路上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