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具備自我反省的能力嗎?
你向父母保證,自己下一次的考試成績會提高,可是最後的分數卻降低了。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A.希望父母永遠不要談及這個話題。
B.主動向父母道歉,並且作出下一次保證。
C.再不想回到自己的家裏。
結果分析
選擇A:你的自尊心超強,如果經曆了失敗,很容易會否定自己的一切。不過,你卻擁有深刻的反省能力,這種能力很可能會影響你的性格,使你變得內向而神經質。
選擇B:你的反省能力一般,因為在你看來,無論失敗或成功都不足以改變人生的方向。
選擇C:你的反省能力較強,不過感情太過脆弱,遇到問題總會尋找自己的原因。
自己拿主意——獨立性是創造性的前提
我的忠告是每個人都應該堅持為自己開辟道路,不要被權威所嚇倒,不要被別人的觀點所牽製,也不要被時尚所迷惑。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讀一讀,想一想
一個人的獨立性是生存的開始,也是成功的保障。如果一個人總是要靠別人的攙扶才能行走,要靠別人的指點才知道如何行動,那麼一旦失去別人的幫助,自己就沒辦法生存下去了。所謂獨立性,就是指思維的主體——即人在進行思維時,不拘泥於舊框框,不迷信於權威,不屈從於壓力,不去扭曲思維和實踐的規則,而隻堅持實事求是、遵循真理的道路。也就是說,創造性思維是在“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的狀況下進行活動的。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非常活躍的思維運動,它的激發因素和能力表現形式大多是非理性因素,這就更加增加了它的動態性。但是,同任何其他活動和遊戲中有規則一樣,創造性思維也有自己應遵守的規則,否則,創造性思維就會由
有序走向無序,由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走向邏輯混亂,就同個人的任性、固執、褊狹、幻想或奇發異想等毫無區別了。創造性思維的規則也就是人們使自己的思維具有創造性必須遵從的原則。
很多哈佛的學生都在哈佛收獲獨立的思想和充足的技能,而他們也敏銳地捕捉著身邊的機會。紮克伯格的Facebook就是一個例子,這位計算機天才因為覺得學生選課係統有待改進,就在大二時寫了一個叫“課程配對”的程序,讓學生們可以在其他學生選課的基礎上決定自己的選課,並方便組成學習小組。而現在成為全球最大社交網絡的 Facebook,僅僅是源於紮克伯格想設計一個書院裏的社交平台,讓大家可以去投票哪個女生或男生長得最漂亮。
紮克伯格當年的室友哈西說:“紮克伯格運用自己的創意和技能,去滿足哈佛校方無法顧及到的應用需求,最終建成了比大學本身能做得更好的網站。”2004年,大二學生紮克伯格從哈佛輟學;2011年,紮克伯格帶著榮耀回到母校招募員工。當時哈佛大學發言人塔妮亞·狄魯茲瑞嘉發布消息:我們非常高興他來此地,整個校園的歡迎氣氛顯而易見。盡管Facebook一開始受到哈佛規章的壓製,但最終,哈佛大學鼓勵了自己學子的創意。
思維的獨立性不僅表現在排除外界因素幹擾方麵,也表現在思維主體自身的思想解放、打破常規方麵。每個人在進行活動和思考時,一方麵,他要尊重事實,從當前的客觀情況出發;另一方麵,他還受到自己頭腦中已有的思想、觀念的影響。那麼,如何正確地看待這一方麵,就關係到思維主體的思維獨立性問題了。有些人至死不願放棄自己頭腦中的舊觀念,有的人過於謹小慎微,放不開步子,影響其獨立性思維的展開。
對於青少年來說,做人做事,首先就要學會獨立思考、明辨是非,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所謂的獨立思考,就意味著要學會自己拿主意,要勇於堅持自
己的想法。當你真正擁有了獨立思考能力之後,就向成長邁進了一大步!
◎哈佛成功指南
哈佛教授經常教導學生,人必須忠誠於自己,不要總是顧慮別人的想法,總是想取悅於人。生活的最可貴之處,就在於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做你自己,不斷豐富充實自己的內心。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自己的想法,要學會獨立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你必須明白,每一個人對待事物的看法和評價都不同,一味在意別人的看法而沒有自己主見的人,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而那些擁有自己主見,敢於說出自己觀點的人,更容易主宰自己的命運,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嗎?
現在的人都很想養一隻寵物狗,可是你卻對寵物狗不感冒。直到有一天,鄰居家要去外地旅遊,將一隻可愛的小狗寄養在你的家裏,你漸漸愛上了這條小狗。幾個月過去了,鄰居家旅遊歸來,準備將小狗接走,這時你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A.心中有一點淡淡的落寞。
B.難過得大哭好幾天。
C.請求鄰居將小狗送給你。
D.雖有不舍,卻也覺得如釋重負。
結果分析
選擇A:你相當有主見,也有一套自我的生活目標,不太會因為一些沒有建設性的事而浪費時間,理性遠遠超越感性。
選擇B:你很容易受環境影響,對於是非善惡沒什麼辨別能力,最好謹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則。
選擇C:隻要對方敢要求,你就不會說“不”,所以你是一個沒有原則的好人,也因此容易成為別人利用的工具。
選擇D:你不是絕對主義者,對於自己沒有興趣的事,可能連碰都不想碰,但對於自己喜愛的事物,可能會沉溺得無法自拔,反應兩極化。
用“哈佛激情”打造創新思維
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一切的事物從未知變成已知,都是因為有人提出了問題,提出了為什麼。
——亞裏士多德
◎讀一讀,想一想
你知道哈佛大學最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嗎?當然是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
創新能力一部分來源於天生,一部分來源於後天的培養。不過,很多青少年並不善於運用這種能力,或者缺少運用這種能力的意識。如果一個人無法運用好創新思維,就會被自己的經驗所束縛,永遠都在做一些機械化的思維運轉,這樣便很難取得突破性的成功。
在哈佛的校徽上言簡意賅地刻著“真理”兩個字,而在哈佛人的心中,除了追求真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精神——創新的激情。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無法創新,那也就意味著沒有了思考的能力,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個性。所以,在青少年的想象力還沒有被成熟磨平之前,應該盡可能地去開發自己的創新能
力,這樣的創新可以為你的學習帶來動力和激情。
其實,我們在麵對很多問題的時候,都很容易讓自己的思維受到局限和束縛。為了打破這種局限和束縛,就必須保持良好的創新能力,不要讓自己的思維陷入死角。當你換一種方式、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時,會發現一切都變得與眾不同了。這也就是“哈佛激情”所能帶給你的東西。
關於創新思維,哈佛大學提出了“創造新思維框架的五步法”:
第一步:懷疑一切
這意味著對自己現有的認知、假設、局限以及思維模式進行提問,同時承認存在一些人性偏好可能會導致我們走錯路或產生認知偏差。改變現有看法往往比拿出新思路更難。為幫助人們解開固有思維束縛,需要創造懷疑氛圍,識別並對既定思維模式進行挑戰,最後鎖定需要深入探究的思維模式和問題。
第二步:探索可能
基於了解現有思維模式缺陷的基礎上,細致地進行探索和研究盡可能多的相關信息。顧客洞察包括詳盡了解用戶或最終消費者選擇產品或服務的原因、地點、時間、方式,以及我們為什麼會被潛在消費者拒之門外。競爭情報包括了解當前和潛在競爭對象,以及他們對業務可能不同的認知框架。大趨勢包括識別和審視將會對行業和整個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主要社會、經濟、政治、科技趨勢。
第三步:發散思維
設想盡可能多的可能,更準確地描述問題,並提前理解所有相關的限製,使用有畫麵感和能夠喚起熱情的問題。幫助提升創造性的方式有很多,但他們背後的運作機理均相同,均為改變視角,使得可以產生新的看法、聯係和組合。
第四步:收斂
對在發散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新主意使用預先設想的標準進行挑選、排序,並將其付諸實踐。
第五步:不斷重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