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家公司,運營卓越、效率完美、營收優秀。這種情況下公司的CEO的角色是什麼?我們發現卓越成功企業的CEO並沒有懈怠並維持一成不變的運作方式,他們反而在持續地評估,並決定何時實施哪種新的思維框架。保持成功與獲得成功的難度不分上下。
基於不同的視角看問題的價值不可估量。我們認為新的想法本身並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頓悟,需要做的是改變對現有思維和周圍環境的審視視角。以懷疑開始,在進行創新進程前積極地識別並挑戰已有的思維模式,是用創新推動持續成功中的關鍵要素。這不是一勞永逸,而是一個持續不斷頓悟的過程。
也許你以後上不了哈佛大學,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就一定比哈佛出來的學生差。隻要你願意,善於經營自己的強項,你也一樣會很優秀,甚至更好。擁有正確的心態,不要因為羨慕別人的風景而把自己的風景給耽誤了。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找到自己的強項,也就找到了通往成功的大門。選準自己的坐標後需要立即行動,沒有走出去的冒險精神,你的選擇永遠不會實現。
◎哈佛成功指南
創新都是大腦與思想的產物,所以要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培養自己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在創新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與阻撓,在關鍵的時候還要學會鼓勵自己,勇敢地堅持自己的想法。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的天賦也是不同的。你也許在某個方麵表現突出,而其他方麵則可能有所欠缺。所以,你最好集中自己的潛能優勢,尋找一個與之相符合的發展方向,這樣成功的機會才可能多起來。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的明辨是非能力如何?
聽說社區門前貼了張懸賞告示,獎金是10萬元,你覺得是在找什麼?
A.尋找失物
B.尋人啟事
C.尋找寵物
D.為交通事故或其他犯罪事件尋找線索
答案分析
選擇A:你很容易識別善惡,並產生警戒。
你很容易識別善惡,也很容易進入戒備狀態:如果有一個可疑的人在你的麵前出現,你會采取很引人注意的防禦行動,讓大家都知道你的態度。雖然你的觀察力不錯,可是容易衝動行事,打草驚蛇,反而將自己的想法泄露給對方。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
選擇B:你能識別善惡,但不隨便起疑。
你能洞悉人性的複雜和險惡,但不會隨便懷疑別人,因為你有強烈的好奇心,也喜歡和人相處,相信人性有美好的一麵,久而久之,便見識到了各種人的嘴臉,並且能和不同的人處理好關係,能在喧鬧的人群中遊刃有餘、怡然自得。
選擇C:你太天真善良,根本無法辨別人心。
有沒有聽過人家這樣罵你:“笨蛋!這麼幼稚,人家把你賣了你還幫人家數錢呢。”說真的,這是值得你好好想一想的問題。因為你純真善良的本性根本無法辨識人心的真偽善惡,總把事情都想得很美好,是很容易受傷的。
選擇D:你不但能洞悉善惡,你的精明令人畏懼。
真佩服你的精明,你的警覺性很高,一點兒不對勁的狀況馬上就能引起你的注意,很少有人能唬得住你。而你也有精確的判斷力,能迅速掌控全局,馬上就把對方的底細探得一清二楚。
追求真理,要學會對權威說“不”
永不向權勢低頭,但要摘帽為禮。
——吉姆·菲比格
◎讀一讀,想一想
在哈佛精英的培養過程中,如果一個人沒有說“不”的勇氣,僅僅是人雲亦雲,隨波逐流,沒有對既定的事物發起質疑的眼光,那麼他是不能夠有出類拔萃的表現,也不會有高人一等的學術造詣,同樣,也不會成為超越他人的人中龍鳳。對於一個著力培養人才和精英的高等學府,僅僅要求學生有優異的成績是遠遠不夠的。真正的精英,必須有質疑權威的意識,有追求更高真理的目標,有對權威說“不”的勇氣。
哈佛大學教授安娜·斯洛博士在接受《中國青年報》采訪時說:“哈佛的學生在學習中經常互相提問、辯論、質疑,甚至批判對方的觀點。這樣的學習培養了學子們敏銳的思維和分析能力,以及持續學習和刻苦學習的習慣。同時,也培養了從不同視角看待問題的習慣和創新能力。”哈佛鼓勵學生具有顛
覆和批判的眼光。敢於質疑,善於質疑。雖然,敢於對權威說“不”是每個精英人士必備的勇氣,哈佛大學也著重培養學生勇於質疑的精神,但是,勇於質疑不代表可以隨意對別人無禮,對權威說“不”也需要技巧。
那麼,對於青少年來說,應該如何有技巧地說“不”,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質疑呢?
首先應該明白,質疑不是叛逆
叛逆是青少年朋友常常會有的情緒,是一種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在思維上標新立異,在行為上異於常人,希望以此引起別人的注意。叛逆會讓人為了否定而否定,為了說“不”而說“不”。尤其是願意與家長、老師等“唱反調”,認為家長的話有錯誤,認為老師的話不可信,甚至對其他優秀的人也會無端否定。
其次,尊重是質疑的基礎
兩百年來,哈佛的學生們從來沒有停止過質疑權威、追求真理,他們為世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做出了無法估量的貢獻。然而,雖然他們敢於對權威說“不”,卻從來沒有對真理和自己的教授有過不尊重。即使是在自己十分懷疑的時候,也是以十分恭敬的態度來質疑權威的。在質疑他人的時候,請給予足夠的尊重。如果在課堂上對老師所講內容有不同看法,那麼請舉手示意老師,得到老師的許可之後提出自己的質疑;在與師長進行探討的時候,充分發揚尊師重道的精神,有修養地去“找碴兒”。
最後,說“不”也要深思熟慮
如果隻會說“不”,卻不知道為什麼“不”,那麼,這樣的質疑是無效的,也是無知的。懷疑別人是錯的,前提是自己知道什麼是對的,或者已經掌握了別人錯的證據。
在今天這個關係緊密的社會當中,無知會給自己和身邊的人造成不好的影響。培養質疑的精神,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追求真理與知識。那麼,在質疑原有
真理和權威的時候,首先我們自己要注重知識的培養,在提出疑問的時候,不要讓自己的質疑被別人稱為無知。
質疑一件事情,不要隻看到一個點上的可疑之處就完全否定這件事的全部。要窮盡各種可能,通盤考慮,深思熟慮之後才能下結論。
◎哈佛成功指南
心理學家畢淑敏說:“合理地拒絕一些東西,才能得到更珍貴的東西。”如果你不想擁有平庸的一生,那麼就要學會及早說“不”。要明白,學習是一個解決疑問的過程,如果說學習沒有“可疑”之處的話,那我們的學習就不可能進步,隻會故步自封。所以,做學問一定要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探索問題的真相,去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隻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雖然權威並不總對,但是我們在保有質疑精神的同時,也要充分尊重權威。既能尊重權威又能質疑權威,在保有自己的思想、不盲從的同時,也要通過正確合適的方法來捍衛自己追求真理的尊嚴。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修養的成功人士。
◎哈佛心理研究院
測試你是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
1.你對待店裏的售貨員或飯店的女服務員是不是跟你對待朋友那樣很有禮貌呢?
2.你是不是很容易生氣?
3.如果有人讚美你,你是不是會向他說“謝謝”呢?
4.有人尷尬不堪時,你是不是覺得很有趣?
5.你是不是很容易展露出笑容,甚至是在陌生人的麵前?
6.你是不是會關心別人的幸福和舒適?
7.在你的談話和信中,你是不是時常提到自己?
結果分析
1.是。一個富有修養的人,不論是對什麼樣身份的人,始終都彬彬有禮。
2.不是。動不動就生氣的人修養不會很好。
3.是。善於接受他人讚美是一種做人的藝術。
4.不是。幸災樂禍顯出你的修養較差。
5.是。微笑始終是對你自己或其他人通往快樂的最好的入場券。
6.是。關心體貼別人是一個人成熟和有魅力的第一個條件。
7.不是。那些經常大談他自己的人很少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Harvard
half past four
很多人都以為,哈佛大學就是一個學習的地方,能夠進入哈佛大學深造的多半都是“書呆子”——他們隻會埋頭學習,在堆積如山的書本和試卷中度過一天又一天!如果你對哈佛有所了解,可能就不會產生這樣的誤解了,因為哈佛學子不僅擁有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還擁有揚長避短的興趣愛好。他們很注重自己的課外活動,知道如何在枯燥中尋找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