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一個很簡單的行為,但說話卻也是一個複雜的藝術,說什麼、怎麼說,考驗著每一個人的說話技巧。那麼怎麼把語言裝扮得有氣質,與人交往溝通時又需要注意哪些技巧呢?培養說話的藝術,下麵這些方法可以一試:
方法一:言之有物
哈佛叮囑學生:“記住,別人會從你所說的每一個字,來了解你所知的多寡。”與人交往時,話語是最能表現一個人思想與感受的工具;與人相處時,話語也是最能影響人心情的重要因素。縱使有“三寸不爛之舌”,也應該掌握這樣一個原則,那就是,說話一定要言之有物。怎樣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呢?那就是增加自身內涵與修養,而增加涵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讀書,增長知識與見識。
方法二:適當讚美
讚美是一種認可,是良好溝通的開始。生活中,人人需要讚美來獲得別人的肯定。當然,讚美也要講究方法,一般情況下必須注意以下兩個原則:第一,要真誠,讚美別人要出於真心,要欣賞對方身上值得讚美的地方,讚美的內容也要是對方身上確實擁有的優良品質或特點,不要讓對方感到你的言不由衷,或者另有所圖。第二,讚美的內容應該是對方所在意的,比如讚美中年婦女身材苗條,讚美老年人身體硬朗,讚美小朋友聰明可愛等,都能夠引起反應。
方法三:話留三分
哈佛教育學生尊敬別人,談話的時候注意話到嘴邊留三分。
生活中,有的人說話口無遮攔,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話在出口的一刹那,便無法再收回了。所以,說話之前要先想一想,怎樣講才能讓人聽著舒心,更容易接受。說話前,換位思考一下,怎樣的話說出來能完美地實現自己的目的?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的說法,給人的是不同的感受。這就是語言的力量,這更是思考的力量。
方法四:適當沉默
有時候,此時無聲勝有聲,在某些時候,適當的沉默能留給人更多的思考空間,說話點到為止,給聽話人留一定的想象空間,這也是語言的另一種魅力。同時,沉默有時候也能為人保留更多修改的機會,也給朋友留下尊嚴。
以上講述的隻是與人交談的基本原則,看似簡單,卻不能不重視,否則“失言”可能就會“失友”。說話要言之有物,更要言之有方。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該怎樣去說,都是需要青少年朋友們好好學習和把握的。
◎哈佛成功指南
溝通能力是一種實力的代表,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有很強的溝通能力。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其目的是為了使思想達成一致。溝通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有效的溝通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和麻煩。所以不論何時,說話都要用腦子,敏事慎言,話多無益,嘴隻是一件揚聲器而已,平時一定要注意監督、控製好調頻音控開關,否則會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講話不要隻顧一時痛快、信口開河,以為人家給你笑臉就是欣賞,沒完沒了地把掏心窩子的話都講出來,結果讓人家徹底摸清了家底。還偷著笑你。除此之外,遇事不要急於下結論,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等,也許有更好的解決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要學會換位思考,特別是
在遇到麻煩的時候,千萬要學會等一等、靠一靠,很多時候不但麻煩化解了,也能給自己帶來更多朋友,更多成功的機會。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是否會說話?
請回答下麵的測試問題:
1.當你不是話題的中心人物、不是眾人關注的焦點時,你會不由自主地走神嗎?
A.是的
B.有時
C.不是
2.當有人試圖與你交談或對你講解一些與你關係不大的事情時,你是否時常覺得很難聚精會神地聽下去。
A.強烈肯定
B.有時
C.絕對否定
3.一個在火車上剛認識的朋友詳細地向你講述他從戀愛到失戀的全過程,並期待你的回應。對此你會如何反應?
A.極不情願,覺得不舒服
B.無動於衷
C.很樂意傾聽並積極開導
4.你是否覺得需要一個人靜靜的才能清醒和整理好思路?
A.是的
B.有時
C.不是
5.你是否很難放鬆警惕,向他人傾吐自己的心事,除非他是你多年相交的朋友?
A.強烈肯定
B.有時
C.絕對否定
6.你往往和哪種人最容易相處?
A.難放鬆警惕的各種人
B.難放鬆警惕和已經了解的人
C.難放鬆警惕和相處很久的人,但往往感到很困難
7.你是否會避免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你認為說了別人也不會理解。
A.是的
B.有時
C.不是
8.你是否認為輕易流露心情和感受的人是沒有內涵的人?
A.是的
B.有時
C.不是
9.你是否總在人群中的氣氛達到高潮時反而有一種強烈的失落感?
A.經常如此
B.有時
C.從未有過
評分標準:選擇A為1分,選擇B為2分,選擇C為3分。
結果分析
22~27分:不太會說話。你沒有掌握說話的藝術,所以也就不太會說話,或者你本來就有語言排斥的傾向。這表示你隻有在極其需要和別人溝通的情況下才同別人交談,或者你與對方有強烈的誌同道合的感受,都覺得相見恨晚。
通常你不會通過語言的形式去發展友誼,除非對方願意主動頻頻跟你接觸,否則你便總處於孤獨的個人世界裏,並有些自閉傾向。
15~21分:跟熟悉的人很能說話。你是個外冷內熱的人,其實交談也是你的強項,隻是你不會輕易顯露。你大概比較熱衷跟別人做朋友,如果你與對方不太熟識,你開始會很內向,不太願意跟對方交談。但時間久了,你便樂意常常搭話,彼此談得來。
9~14分:非常會說話。你是一個非常會“說話”的人,也非常懂得交際,能夠營造一種熱烈氣氛,鼓勵人家多開口,讓別人覺得同你談得來,彼此十分投合。像你這種能把死人說活的人,是非常討人喜歡的,並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
共同進退,朋友之間也需要良性競爭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愛因斯坦
◎讀一讀,想一想
我看過一檔國外的教育訪談類節目,其中有一期專門請來了一位畢業多年的哈佛學子。
主持人問他:“你覺得哈佛教會你的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那位哈佛學子回答說:“哈佛教給我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在極限壓力下生存的能力。哈佛給我們創造了一種氛圍、一種環境,在那種氛圍與環境中,你必須保持高度的緊張,調動所有的潛能,才能有機會脫穎而出。因為你身邊全部都是強大的競爭者!”
哈佛學子的回答讓我們明白,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需要助手,還需要對手,就像一個運動員想要獲得奧運冠軍一樣,一定要找一個出色的陪練。隻有當你的身邊充滿了競爭對手時,你才能夠激發出自己的潛能,讓自己一直保持
完美的競技狀態。
下麵一則寓言小故事,能夠充分說明競爭的重要性。
一家森林公園曾環境幽靜,水草豐美,這樣優越的環境下養殖了幾百隻梅花鹿。但是,幾年以後,鹿群病的病,死的死,出現了負增長。這裏的環境如此優渥,而且梅花鹿在這裏也沒有天敵,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公園後來買回幾隻狼放置在園裏,在狼的追趕下,鹿群緊張地拚命狂奔。這樣一來,鹿群的數量反而有所增加,甚至體質都有明顯提高。
梅花鹿原本沒有天敵,然而後來出現的狼便充當了梅花鹿競爭對手的角色,梅花鹿時刻保持警惕,不斷奔跑,才使得鹿群不斷壯大。
你知道人的價值是用什麼來證明的嗎?有人認為是自己的朋友,有人認為是自己的對手。要知道,在漫長而曲折的人生道路上,陪伴你的不僅僅有朋友,還有對手。
當你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你最應該想到的就是對手會怎樣,你又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去應對。正是因為有了對手的智慧,你才知道自己的局限;正是因為有了對手的強大,你才知道自己的弱小;正是因為對手的前進,你才知道自己的故步自封。很多時候,對手就像我們的鏡子一樣,能夠讓我們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那麼青少年應該如何看待競爭呢?請看下圖表:
我們如何看待競爭
兩種目的和動機的思考模式的異同點
心理暗示
良性競爭:競爭=合作
惡性競爭:競爭=戰爭
目的
人才的合理分配
市場占領
成長,學習,發展,創新
排除異己
動機
主要針對本質
主要針對表麵
創造真實的價值
獲得回報
為更大的目的服務
風險最小化
競爭者的觀點
提升效率,創新,服務的動力
利益的爭奪者
規則的角度
就像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一樣
大量地破壞規則
正確看待競爭之後,還要明白如何創建良性競爭。毫無疑問,良友之間,更容易創建良性競爭。所謂良性競爭,對於朋友來說,更多的是合作。每個人的能力有限,善於與人合作的人,才能夠彌補自己能力的不足,達到獨自一人達不到的目標。
朋友之間相互了解,明白對方有何長處,有何不足。與朋友共同進退,取長補短,互惠互利,讓雙方都能從中受益。有句話:“幫助別人往上爬的人,會爬得最高。”如果你幫助別人爬上果樹,那麼你也會得到樹上的果實。
◎哈佛成功指南
人生的每一天都在勝負中度過,一切都以競爭的形式出現。一個人沒有競爭意識,必將一事無成;整個社會沒有競爭意識,就絕不能夠前進。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才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的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充分展示,使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不斷加強。將競爭意識引入到
教育教學中,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哈佛心理研究院
測試你的競爭意識。
按照以下題目進行選擇,其中:a表示完全不同意;e表示完全同意。a、b、c、d、e依次計分標準為1、2、3、4、5 分。
1.和同等條件的人相比,你能做出比他們更大的成績嗎?(a、b、c、d、e)
2.你會積極參加能表現自己能力和價值的任何活動,而從不謙讓嗎?(a、b、c、d、e)
3.別人時刻想超過你,你相信他們有時會采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嗎?(a、b、c、d、e)
4.當你知道和你條件相當的人做出成績時,你有不服氣的感覺,並也想做點事試試嗎?(a、b、c、d、e)
5.你認為,人生就是一場競爭,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嗎?(a、b、c、d、e)
6.你十分樂意選擇有一定困難、意義重大的工作嗎?(a、b、c、d、e)
7.如果願意與別人合作,其合作程度從低到高為?(a、b、c、d、e)
8.你好像不被人接受,即使出於好心?(a、b、c、d、e)
9.競爭對成就的作用,從低到高為a、b、c、d、e的話,你認為哪一個最符合你?
10.人們之間的競爭程度,從弱到強為a、b、c、d、e,你認為哪一個最符合你?
結果分析
總分大於等於45分,競爭意識強烈,願在競爭中取得成功。
總分25~44分,競爭意識為一般。
總分低於25分,競爭意識弱。
Harvard
half past four
人的情緒有時候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難以自控,因此哈佛大學很重視培養學生的情緒自控能力。一個人如果能夠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控製住自己的怒火;能夠在情緒低落時,給自己加油打氣;能夠在任何壞情緒來臨時,學會駕駛它們,而不是被它們所操控,那麼就擁有了贏得成功的力量。無論你的情緒有多麼糟糕,都要學著去掌握,而不是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