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2 / 2)

《三十六計》與商業——自行車公司的促銷策略

戰爭是一場生死的較量,有運籌謀劃、優勝劣汰的問題。生產經營同樣也存在克“敵”製勝的謀略。經營者在競爭中應該注意市場調查和預測,根據市場需求形勢的變化采取靈活的應變措施,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20世紀90年代初,沈陽自行車公司積壓了10多萬輛自行車,在這巨大的壓力下,公司一籌莫展。但一位新的銷售經理上任後,隻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把這巨大的積壓庫存一銷而光。

他采用的策略是:在沈陽市場上實行賒銷,在深圳市場上降價出售,在北京則大張旗鼓地開展銷會,為產品鳴鑼開道。

由於沈陽是該廠所在地,市場上自行車的需求並非達到飽和,而是顧客手中現金不夠充足,賒銷可以擴大需求;深圳是開放地區,顧客手中有錢,市場上自行車品牌多,競爭激烈,以降價為競爭手段,可壓倒其他品牌,為自己爭得市場;北京是各種名牌貨集中的地方,要使顧客注意到這較陌生的品牌,就得擴大宣傳,設法提高知名度。

經過這一係列的“連環”施計,沈陽自行車公司終於起死回生。

《三十六計》與處世——鑽石圈套裏的連環計

生活中,“連環計”用得最多的往往就是騙子。他們常常拉幫結夥,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先用小利引你上鉤,然後再一步步地把你引到他們精心設置的圈套裏。“連環計”不易識破,但隻要你做到不貪小利,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危害。

哈默先生來到以店主刁鑽圓滑而聞名的“三得”珠寶古玩店。

“我想買一顆鑽石”,他說,“就是在您的那個鎦金盒裏,那顆粉紅色的,請報價。”

好眼力,一進門就識出那是個鎦金品,來者不善,要認真做好這筆生意。店主邊想邊忙著招呼:“說實在話,這顆鑽石非常美麗。您是送情人,還是送夫人?”

“送情人,明天急用。”

“好!有錢可賺了。”店主心裏想著,高興地說:“好吧,鄙人成人之美,能買這顆鑽石的肯定是大富翁,鄙人願交個朋友,拉個老主顧,原本12000美元,我讓2000元,先生您付10000元算了。”

“那太感謝了。”哈默先生付了錢,心滿意足地走了。

不一會兒,他又返回店來,對店主說:“您是不是還有第二顆跟這一模一樣的鑽石?我想……幹脆實說吧,怕萬一讓太太知道此事,也送她一顆。這樣好叫她閉上那討厭的嘴。”

“哎呀!本店沒有第二顆了。”店主確實不是在做戲。“又白丟了一次賺錢的機會。”他在心裏很惋惜地嘀咕。

“幫幫忙,我準備出13000美元。”哈默著急地說。

“那麼,讓我再想想辦法。”店主點點頭。

“非常感謝。”買主把散發著一種名貴香水味的名片遞過去,“一有確切消息,望賜告。”

半月後的一天,那個珠寶商接待了一位臉上布滿愁雲的太太,她想賣一顆跟哈默買走的完全一樣的鑽石。瞧她那神情,一準是急等錢用。

“夫人,”珠寶商興奮得腔調幾乎都要變了,“我現在手頭拮據,沒有13000美元現款,請等幾天再來吧。”他得意地衝小夥計眨眨眼:你們都學著點。

“可……可是……那就12000美元吧。”太太緊追一句,無可奈何地聳聳肩。那是說,認倒黴吧,誰讓自己急等錢用呢。

“好吧,請您稍候,我查一下錢。”店主進裏邊,不一會兒,他手中舉著錢返回,抱歉地說:“夫人,隻有11030元,您看這……”

太太猶豫了一下,焦急地看看手表,又歎口氣,“11030元……就11030元吧。”

“成交了!是嗎?夫人。”珠寶商麻利地驗了貨,辦完收購手續,等太太剛邁出店門,就急不可耐地找出那位先生留下的名片,撥通了電話。

“先生,本號碼沒有哈默先生。”電話裏回答說。

店主一驚,冷汗從腦門沁了出來,“那您是哪裏?”

“本號碼是‘幸福離去’殯儀館,本館24小時忠實地為每一位客戶服務……”

第二天,珠寶商收到了一封散發著同哈默先生名片一樣香水味的信,裏麵有兩張單據:一張是銷出那顆粉紅色鑽石的付款單,一張是收購那顆粉紅色鑽石的付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