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學會寬恕:留一條路給別人(2 / 3)

留一條路給別人 ◎ 蔡孟彥

上初中時,有一次與爸媽吃飯,我發現爸爸每吃一兩口飯就會將飯碗放下,左手摩擦褲子幾下,然後再繼續吃。

問了媽媽以後我才知道,原來爸爸因為長時間將手浸泡冰水中,以手攪和冰水來保鮮魚貨,手部末梢神經受損,捧碗時手掌無力,須借摩擦才能拿起飯碗。

常有人對我說,家裏做魚貨買賣,常有海鮮吃,實在幸福。我會回答,如果可以,我希望父母不要做那種生意,因為真的很辛苦,必須早出晚歸,淩晨時分就得出門,整天泡在魚腥味之中。我和父母同住,卻一連數星期見不著他們,因為醒來前他們已經出門,入睡後他們也還沒有回家。

高二那年,有一次回家,我看見父母比往常早歸,心想今天怎麼了?

爸爸要我跟妹妹收拾行李,住到外地的表哥家,我看到父母無奈而驚恐的眼神,心想一定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是爸爸的朋友因為犯了案,為求跑路費向爸爸借錢,爸爸不答應,他就恐嚇說要綁架我與妹妹。為了安全,爸爸決定要我與妹妹暫住在親戚家,由他和媽媽麵對歹徒。開玩笑!錢是辛辛苦苦用老命賺來的,豈能說給就給,反正要命一條!

就這樣,我度過了第一次離家的日子。也許因為戀家,所以不斷打電話回去,有時父母未接電話,心頭頓時就慌起來。於是下了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跟父母一起麵對,我便和妹妹一起回了家。

爸爸說:“我知道你們會回來,算了,錢就給他好了。家人分離,滋味很難受。”

不過也因為這件事,爸爸決定不再做魚貨買賣,因為碼頭邊有許多流氓靠勒索過活,他不想以自己辛苦掙來的錢去填那些人的嘴。

後來我上了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後,有一天我告訴爸爸說,我要把那個人送入監牢。

然而我萬萬沒想到,當初滿懷悔恨與不舍的爸爸竟笑著說:“得饒人處且饒人,當初若不是他的恐嚇,我也不會提早退休,也許今天我跟你媽已經操勞死了。”

爸爸說:“也許是神的旨意吧,發生這樣一件事,使我有了休息的借口。”

他又說:“日後你坐到審判席上,得多想想別人的處境,給犯錯的人一條路走。”

我不大願意接受這樣的教誨,因為那件事對我而言,曾經是個可怕的夢魘,不過,想起現在健康的老爸,與當初吃碗飯就費上半天工夫的老爸,也許老天爺真的自有安排。而且那個歹徒案發後就發現罹患癌症,在爸爸跟我聊起這事的幾天後就過世了。

有一個健康的爸爸,這該感謝那個歹徒嗎?我不會如此想,但會牢記爸爸的話:“無論你多麼憤怒,都不要忘記留一條路給別人走。也許神明自有安排!”

心靈慧語

無論你多麼憤怒,都不要忘記留一條路給別人走。

留下1% ◎ 彭龍富

2001年7月的一天,他從上海匆忙回到香港,邀請朋友在九龍旺角一家酒吧觥籌交錯、把酒言歡。正值酒酣時,來了3個彪形大漢,四處掃視一番,似乎在找人。而後,他們去而複返,揮舞著棍子,徑直奔向他,劈頭蓋臉地一陣亂打。他猝不及防,眼腫鼻青,頭上還破了好幾處皮,鮮血汩汩而出,隨即陷入昏迷,醒來的時候,照著鏡子,頭部縫了20多針!

其時,“港姐”大賽正如火如荼,一周後就是大賽的決賽期,而他被邀為主持人,可他傷疤累累,觀眾料想他注定無法參加。

出乎意料的是,決賽當天,他來了。頭上的幾塊白色的紗布,更顯出他幾分別致的瀟灑,語言依然幽默風趣,盡情地傳遞快樂,似乎什麼事情都不曾發生。

主持完畢,有記者抓著他頭上的紗布不放,他隻是輕描淡寫地提了當晚的事。而他的仇家是誰,大家都心知肚明。

一向熱衷搞笑和諷刺的他,此時,卻充滿真誠地說:“我喜歡和大家和平相處,其實電影圈就是一個大家庭,幹嗎誰恨誰呢?我是一個不記仇的人。如果一直想那些事情,人也不要做了,每天都想著要個說法,每天都想著刀子放在哪裏。再說,警方也沒確定是他,我也不能100%肯定是他,可能99%吧。挨打也沒什麼,不用上班,朋友來看,買的保險終於派上用場,而且,仇人報複過了,就不會再來了,省得我一直等,不知道人家什麼時候收拾我。這樣一想,就開心了。”

後來,這“仇家”卻成了他的好朋友。

最後,他意味深長地說:“懷疑和怨氣,最多隻能到99%,務必留下至少1%的空隙,人才不會偏激,才會慢慢冷靜,逐漸寬容。有了寬容之心,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少幹戈不僅能化解,甚至有可能成為朋友的台階。”

他就是香港演藝圈人緣最好的藝人曾誌偉。他對朋友是100%的投入,對“冤家”至少要留下1%的寬容,然後慢慢把“怨憤”放下,再打開彼此的心結。

心靈慧語

話不說盡,事不做盡,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寬。

卑微是人生的第一課 ◎ 張世普

人們隻羨慕花兒的明豔,卻忘了當初它奮鬥時的淚泉,灑遍了掙紮的血雨……鮮花與掌聲從來就是年輕人全力追逐的事情,在茶樓當過跑堂,在電子廠當過工人的周星馳也不例外,他中學時期就夢想有一天能主演一部電影。然而現實與夢想之間的距離總是很遙遠,周星馳第一個工作是電影劇組的雜役,幹些諸如幫人買早點、洗杯子之類的事情,根本沒有機會參加演出。

三年之後,周星馳才開始飾演一些僅有幾句台詞或根本就沒有台詞的小角色,如果在今天仔細觀看那部曾當年轟動一時的古裝武打連續劇《射雕英雄傳》,就會在裏麵找到他的影子:一個隻在畫麵上閃現了幾秒鍾的無名侍衛,最後以死亡結束了他匆匆的亮相。

沒有導演看重外型瘦弱另類的周星馳,因為當時觀眾的鮮花與掌聲隻獻給美女與英雄。失落之餘,他轉行做兒童節目主持人,一做就是四年,他以獨特的主持風格獲得孩子們的喜歡,但是當時卻有記者寫了一篇《周星馳隻適合做兒童節目主持人》的報道,諷刺他隻會做鬼臉、瞎蹦亂跳,根本沒有演電影的天賦。這篇報道深深刺激了周星馳,他把報道貼在牆頭,時刻提醒和勉勵自己一定要演一部像樣的電影。於是他重新走上了跑龍套的道路,雖仍要忍受冷眼與呼來喚去,仍是演出那些一閃而過的小角色,但他緊緊抓住每次轉瞬即逝的機會,拚盡全力展示最獨特的自己,就像一束一束的瑰麗焰火,衝向漆黑的夜空。一年之後也就是1987年,他真正意義參演了第一部劇集《生命之旅》,雖然差不多還是跑龍套,但是終於有了飛翔的空間。從此,他開始用一身小人物的卑微與善良演繹自己的人生傳奇。

經曆過最底層的掙紮,拍完五十多部喜劇作品之後,周星馳成為大眾心目中的喜劇之王。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他的影片年年入選十大票房,他成為香港片酬最高的演員之一。好萊塢翻拍他的電影,意大利舉辦周星馳電影周向他致敬,他獨創的“無厘頭”表演風格,成為香港甚至全世界通俗文化的重要一環。

在電視專訪節目中,周星馳不無自嘲地回憶了走過的路程:有些人說我最辛酸的經曆是扮演《射雕英雄傳》裏麵一個被人打死的小兵,但是我記得這好像不是,還有更小的角色,劇名至今也不清楚,隻知道應該不是現代的,因為穿古裝。一大幫人,我站在後麵,鏡頭隻拍到帽子與後腦勺。那種感覺對我來說相當重要,因為這使我對小人物的百情百味刻骨銘心。

心靈慧語

人生是一個過程,無論是幸福、痛苦、嚴肅或是荒誕,我們都要珍惜人生,我們應該從空中把雙腳落到地麵上來,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買走你的冤仇 ◎ 尤培堅

北歐小鎮尼可,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在尼可山腳下,就是小鎮的行政機關所在地,鎮上的居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裏,大家在慵懶的亞平寧風光中活得逍遙自在。鎮上幾十年幾乎沒出過什麼大事,除了20世紀60年代一個警察無意槍殺了一個無罪的居民,後來這個居民的家人也槍殺了這個警察,引起了鎮上居民的轟動。這個迷人的小鎮可謂是風平浪靜,大家相安無事。

說起這件警察殺人的事情啊,可真是一件大事,就連他們的後裔麥克和亨利現在還是一對死冤家。麥克是尼可鎮一位做小本生意的商人,而那個警察的後裔亨利卻是小鎮警察署的警長。在麥克的心中,亨利是濫用職權、是非不分的警察中的敗類,麥克不止一次地對鎮上的人說,有一天,他也要殺了這個臭警察,是他害得他一家從中產階級淪落為平民階級的!

而亨利聽到麥克的話,卻總是發出一聲苦笑,似乎他有更深的莫名冤仇。

麥克一邊做著小本生意,一邊卻喜歡買彩票,他渴望著一夜暴富,成為尼可小鎮的新興富翁。可是,他卻黴運不斷,買彩票是屢買不中,生意也連連虧本。這年的聖誕節,他終於把他的家產都賠光了。聖誕節的夜晚,他看著離他家不遠的亨利一家車來車往,充滿了喜慶的味道,他的心又無比地憤恨起來,他不禁低聲地詛咒起亨利一家來,決心想個計謀狠狠地報複一下亨利一家。

就在他一邊喝著劣質的葡萄酒,一邊恨恨地想著報複計劃的時候,麥克突然聽到了有人在敲他的門。麥克感到奇怪極了,自己過著單身的日子,一年幾乎也沒什麼人找他,現在過聖誕節了,誰還會來找他?他打開了門,發現門口站著一個人高馬大的中年男子,那男子微微一笑:“麥克先生,我今天來是向你購買一件東西的,你不請我進去嗎?”麥克一聽,哈哈大笑起來:“你不會是喝多了,跑到我家耍酒瘋來了吧?我的東西都賣光了,你還想買什麼?”

那個中年男子還是微微一笑:“麥克先生,你跟亨利一家有很深的冤仇,是嗎?可他現在可是小鎮上數一數二的頭麵人物!你是一個窮光蛋,你有什麼資格和他結為冤家?”

麥克一聽,大吃一驚,那男子又笑了:“所以,我想買走你的冤仇。”

說完,他從隨身攜帶的包裏拿出一捆鈔票,“這是一萬歐元,你數數。”

麥克睜大眼睛,呆呆地望著這一大捆的鈔票,他真琢磨不透這個男子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是這樣的,你和亨利一家的冤仇是眾人皆知的,你是一個小小的貧民,而亨利卻是我們這個小鎮的名人。對於這樣的名人,你不配和他家結為冤家,所以有人想從你這買走你的冤仇,讓一個和亨利一樣有聲望的人和他結為冤家,然後讓他名聲掃地!這樣對你不是更好嗎?”那個男子一邊說著,一邊從口袋裏掏出一張轉讓書,“如果你願意,你就在這張轉讓書上簽個字。”

麥克接過轉讓書一看,隻見轉讓書上麵主題是“麥克轉讓冤仇聲明”,轉讓書中對麥克的冤仇所有權的轉讓作了具體的約定,簡直就和一個普通物件的轉讓聲明一模一樣,隻不過這個物件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一個人的冤仇。一萬歐元對現在的麥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他拿起筆來,也不管這後麵究竟會隱藏著什麼陰謀,就在轉讓書的後麵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記住,你現在跟亨利先生已經什麼冤仇也沒有了,你再不能找他報仇了!”那人臨走的時候,反複交代麥克。

有了這筆錢,他來到了鎮上一家著名的酒吧,美美地品嚐了一通好酒,等他從酒吧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淩晨一點了。他搖搖晃晃地走過亨利的家,看到亨利在家門口送走了最後一批客人,乘著酒興,麥克晃著腳步走到亨利的麵前,笑嘻嘻地說道:“亨利警長,恭喜你,現在,我和你已經沒有任何冤仇了,因為,我已經把我的冤仇賣給別人了!”

亨利警長吃了一驚,心想:麥克一家和我們都快50年沒來往了,今天他來找我,難道他是真的要和我和解?冤家還是宜解不宜結啊!於是,亨利就邀請麥克到他家去坐坐。

在亨利警長的家裏,麥克和亨利一起想起幾十年前他們跟著彼此祖父的後麵玩樂的情景,不禁熱淚縱橫。自從麥克賣了自己對亨利的冤仇後,他們兩人竟然成為了好朋友。

一個月後,尼可小鎮又發生了一則轟動性的新聞:有人要在尼可小鎮拍賣麥克的冤仇!這可是大家有史以來聽到的最荒唐的一件事情,大家都擠到尼可小鎮的拍賣中心,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拍賣會上,拍賣師鄭重其事地把一張“麥克轉讓冤仇聲明”的轉讓書拿了出來,說是有人要拍賣這張轉讓書,底價是一萬歐元。大家都吃驚地盯著拍賣師,拍賣冤仇?這家拍賣行竟然同意這樣做,看來這賣家的來頭還真不小,可冤仇,誰敢要啊?還一萬歐元呢!

就在大家看著這場戲要怎麼演的時候,突然下麵有人大聲叫著:“我對亨利警長十分不滿,我聽說他是一個是非不分的家夥,我恨他,我僅僅偷過幾個小東西,他卻三次把我送進監獄。我要買走麥克先生對他的不共戴天之仇。”接著他舉起了報價牌,一萬歐元。緊接著又有人因為他曾經賣假酒卻被亨利警長罰款收監不滿而舉起了報價牌:一萬五千歐元。

於是,這場讓大家聞所未聞的滑稽戲繼續上演著,那些舉牌的看起來都是小鎮上的一些流氓。到了最後,報價牌上的數字舉到五萬歐元的時候,沒有人舉牌了。拍賣師大聲地叫著:“五萬歐元一次!五萬歐元兩次!五萬歐元三……”他“次”字還沒喊出,有人已大聲叫了一聲:“我出十萬歐元!我買走大家對亨利先生的所有冤仇!”

大家轉頭一看,呆住了: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麥克先生!那拍賣師隻好繼續舉起拍賣錘,大聲喊著:“十萬歐元一次!十萬歐元兩次!十萬歐元三次!”那些小流氓呆住了,他們壓根沒想到會有其他的人來參與競買。那個被收買的拍賣師見沒有人應答,隻好重重把錘子往拍賣桌上一拍:“十萬歐元成交!”

這時,麥克走上前台,動情地說道:“各位先生,各位女生!我調查過了,今天這場拍賣會是亨利先生的政敵故意演下的敗壞亨利先生聲譽的一場戲!我賣了冤仇後在和亨利先生的接觸和交往中知道了他的為人,無意中我從父親留給我的一封信中知道了我爺爺是因為參加販毒活動而被亨利的爺爺無意打死的。就因為他當時沒帶毒品,所以大家誤以為我的爺爺是無罪的。現在,我要買下我曾經賣出去的冤仇,由我自己來處理它!”

說完,他把自己利用那一萬歐元做生意賺來的十萬歐元放在了拍賣師麵前,然後掏出打火機,把那張簽有自己名字的“麥克轉讓冤仇聲明”燒了。

這時,亨利從大門外走了進來,他大步上前,緊緊摟著麥克,眼角含著熱淚。看著這對曾經半個世紀的冤家如今已經是親密的摯友,拍賣行內頓時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心靈慧語

用寬容的眼光看別人,你會得到更多的寬容。

指尖上的語言 ◎ 張麗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