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信念的力量:相信你能,你就無所不能(3 / 3)

入夜,山裏一片寂靜,兩個老和尚坐在廟外的石桌前品茶。北廟的老和尚一臉迷惘:“論廟宇,北山比這兒修得要好,論誠意,我認真接待每位香客,不敢絲毫懈怠。為什麼這兒香客如織,而北山卻寥寥無幾?”

主人笑而不答,起身續了一壺竹葉青,嫋嫋水霧中,取出了白天所用的佛簽,“來,抽一簽!”北廟的老和尚猶豫了一下,認真地取了一支,“上簽。”主人看也不看簽上的內容,“再抽一簽!”又取一簽,“上簽。”主人把簽放到一旁,還是不看,“再抽!”“上簽。”北廟的老和尚拿簽的手停留在半空中,狐疑地看著主人,“怎麼還是上簽?”

“接著抽!”

這次,北廟的老和尚索性取了3支,全是上簽!“難道……”他大驚,而後大怒,“這不是愚弄香客嗎?世上之事天有陰晴,月有圓缺,事有成敗,為何不按佛意如實相告呢?”

主人笑著搖搖頭:“香客何以求佛?或為情所困,或為功名利祿所擾,心亂如麻,舉棋不定,需要佛祖指點迷津,授以佛意。一支上簽,對於處於灰色中的世人來講,帶給世人的是人能全、事能圓的堅定信念,世人會因為一支上簽點亮心靈之燈,掙脫紛擾,分辨是非,以足夠的信心和勇氣迎接生活。心雖有七竅,但還有什麼比信念更重要呢?”

心靈慧語

一支上簽,對於處於灰色中的世人來講,帶給世人的是人能全、事能圓的堅定信念,世人會因為一支上簽點亮心靈之燈,掙脫紛擾,分辨是非,以足夠的信心和勇氣迎接生活。信念的重要也就不言自明了。

決不放棄最後一線希望

“最後一線希望”常常是極其平凡的:一個朋友,一張紙條,一根木棍或一瓶水。

一位孤身旅遊者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他口幹舌燥,渾身無力,步履越來越艱難,幾乎要倒在如火的驕陽下了。在他瀕臨徹底絕望之際,突然發現衣袋裏還有一隻梨子。他驚喜地喊道:“太好了,我還有一個梨,它能救我的命!”

他把那個梨緊緊地握在手中,繼續在大漠裏行走。望著茫茫無際的沙海,他很多次對自己說:“吃一口吧!”可是轉念一想:還是留到最幹渴的時候吧!

於是他頂著炎炎烈日,繼續艱難地跋涉。就這樣一直堅持了3天,終於走出了大漠。他久久地凝視著手中的那個梨,它早已經幹癟了,可是他還是把它像個寶貝似地攥在手裏。就是這一個梨給了他希望和勇氣,他才能走出沙漠,挽救自己的生命。

死神喜歡暗無天日的心境,隻要還有“最後一縷陽光”在照射著你,它就會望而卻步;絕望的情緒隻能在低窪處彌漫,它像晨霧,一旦遇到陽光和清風就會散去。

洪水泛濫之季,有一個人掉到河裏去了,水流湍急,他被水衝向下遊。他拚命地在水中抓,想要抓住什麼東西來救自己一命,但是手裏抓的除了水,什麼都沒有。

他心想,“這下完了,沒救了!”正這樣想著,他馬上就沒有力氣了,停止了掙紮,慢慢地向水下沉去。

忽然,他看到在不遠處的河岸邊有一棵樹,樹枝一直伸到河水裏麵,如果他可以抱住那棵樹,就還有生還的希望。活下去的希望在他心中重新燃起,於是他使出最後的力氣掙紮到那棵樹那裏。可是伸到河裏的那一截樹枝早已枯死了,他剛抓到樹枝,就聽到“喀嚓”一聲,樹枝斷了。

就在這時,救援的人及時趕到,將他從河中救了上來。事後他說:“要不是心中想著那棵樹,我根本等不到救援人員的到來!”他看著手中那截枯樹枝,感慨地說,“是它給了我生存的力量!”

黑暗中的粒米之光,對一個深陷絕望之中的人而言,無異於一盞指路的神燈。常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夜裏捕捉目標的能力要比正常人強10倍以上;常在困境中跌打的人,沒有一線生機能逃過他的眼睛。

當你把苦難視為苦難,並為此怨天尤人、叫苦不迭時,苦難的倍數便會在你的報怨中翻番;當你把苦難視為一種磨煉,認為它是在造就一個天才、一個強者時,你就會哼出開心的歌並驅淡苦難強加給你的疼痛。

希望之光就是饑渴之時的半瓶水、窘迫之際的一元錢、逆境中唯一的一個合作夥伴、絕望時刻僅存的一個夢想。隻要你能抓住那最後一根“救命的稻草”,未來仍屬於你。

心靈慧語

人在絕望之際,往往會發現“最後一線希望”,而且此刻的人,也往往會利用這最後一線希望,做到死裏逃生、反敗為勝。其實很多“最後的一線希望”,早就存在,隻是你平時並未在意。但是,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你對於希望的體會便細微起來,卻往往能夠把握住這生命裏的最後一縷陽光。

一個黑色的氣球

美國著名心理醫生基恩博士常跟病人講起自己小時候經曆過的改變他一生的一次經曆:一天,幾個白人小孩正在公園裏玩。這時,一位賣氫氣球的老人推著貨車進了公園。白人小孩一窩蜂地跑了上去,每人買了一個氣球,興高采烈地追逐著放飛的氣球跑開了。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後,基恩——那時還是一個黑人小孩,才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貨車旁,用略帶懇求的語氣問道:“您能賣給我一個氣球嗎?”

“當然可以,”老人慈祥地打量了他一下,溫和地說,“你想要什麼顏色的?”

他鼓起勇氣說:“我要一個黑色的。”

臉上寫滿滄桑的老人驚詫地看了看這個黑人小孩,隨後遞給了他一個黑色的氣球。

他開心地接過氣球,小手一鬆,氣球在微風中冉冉升起。

老人一邊看著上升的氣球,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了拍基恩的後腦勺,說:“記住,氣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為它的顏色、形狀,而是氣球內充滿了氫氣;一個人的成敗,不是因為種族、出身,關鍵是你的心中有沒有自信。”

心靈慧語

這個世界是由自信心創造出來的。充分的自信,是人們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

厄運打不垮信念

明朝末年,史學家談遷經過20多年嘔心瀝血的寫作,終於完成明朝編年史——《國榷》。

麵對這部可以流傳千古的巨著,談遷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然而,他沒有高興多久,就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裏,小偷進他家偷東西,見到家徒四壁,無物可偷,以為鎖在竹箱裏的《國榷》原稿是值錢的財物,就把整個竹箱偷走了。從此,這些珍貴的稿子就下落不明了。

20多年的心血轉眼之間化為烏有,這樣的事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對年過六十、兩鬢已開始花白的談遷來說,更是一個無情的重創。可是談遷很快從痛苦中崛起,下定決心再次從頭撰寫這部史書。

談遷又繼續奮鬥10年後,一部《國榷》重新誕生了。新寫的《國榷》共104卷,500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還要更詳實精彩,談遷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英國史學家卡萊爾也遭遇了類似談遷的厄運。

卡萊爾經過多年的艱辛耕耘,終於完成了《法國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將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給自己最信賴的朋友米爾,請米爾提出寶貴的意見,以求文稿的進一步完善。

隔了幾天,米爾臉色蒼白、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萬般無奈地向卡萊爾說出了一個悲慘的消息:《法國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數幾張散頁外,已經全被他家裏的女傭當做廢紙,丟進火爐裏燒為灰燼了。

卡萊爾在突如其來的打擊麵前異常沮喪。當初他每寫完一章,便隨手把原來的筆記、草稿撕得粉碎。他嘔心瀝血撰寫的這部《法國大革命史》,竟沒有留下來任何可以挽回的記錄。

但是,卡萊爾還是重新振作起來。他平靜地說:“這一切就像我把筆記簿拿給小學老師批改時,老師對我說:‘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寫得更好些!’”

他又買了一大疊稿紙,從頭開始了又一次嘔心瀝血的寫作。我們現在讀到的《法國大革命史》,便是卡萊爾第二次寫作的成果。

不錯,當無事時,應像有事時那樣謹慎;當有事時,應像無事時那樣鎮靜。但在漫長的旅途中,實在是難以完全避免崎嶇和坎坷。

隻要出現了一個結局,不管這結局是勝還是敗,是幸運還是厄運,客觀上都是一個嶄新的重新開始。

心靈慧語

隻要厄運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的陰雲。

周遊全球的盲人

霍爾曼花了50年的時間遊曆全球,沒有別的目的,隻是為了了解那些地方。即使在擁有飛機和抗生素的今天,他的旅程也非常艱辛。但這位前海軍軍官說,旅途的景色異常精彩,雖然他是一個盲人。

霍爾曼從小就希望了解遠處的人們有什麼樣的風俗和法律。12歲時他就出門看世界,加入了海軍。他本來是一個前途無量的皇家海軍上尉,但25歲時,一場怪病奪去了他的視力。那時盲文還沒被發明出來,盲人隻能隻身流浪,或淪為乞丐,或做一些不體麵的活計。但這些皆非霍爾曼所願。為了治療眼疾和疼痛難忍的風濕病,他獨自前往法國南部。旅行途中,他驚奇地發現,身體感覺好多了,他意識到他不能中止旅行。雖然他的視力再也沒能恢複,但是旅行時他感覺自己是健康的、有尊嚴的健全人。他說:“用腳我能看得更清楚。”

1822年,36歲的詹姆斯·霍爾曼開始環遊世界。

離開英格蘭之後,霍爾曼要穿越俄國,進入冰凍而荒涼的西伯利亞。

然後在堪察加半島,他搭乘捕鯨船,先抵達夏威夷,然後到達尚未開墾的北美大陸。那時的世界還不適合旅行,動蕩不安,人們過著悲慘的生活,沒有鐵路、客船。霍爾曼橫穿了西伯利亞,踏上了澳大利亞內陸和巴西的雨林,爬上了正在噴發的維蘇威火山,在斯裏蘭卡騎著馬獵象,乘坐了航行在大西洋上的運奴船。霍爾曼用一種叫盲人寫字框的東西記下了自己的印象和經曆,寫成了3本書和很多沒出版的筆記。到19世紀中期,他已經成了曆史上成就最大的旅行家。

心靈慧語

“有誌者,事竟成。”在堅強的決心和頑強的意誌的支撐下,一個人能夠突破很多障礙,實現原來別人看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沒有“不可能”三個字

湯姆·鄧普西生下來的時候隻有半隻左腳和一隻畸形的右手,父母從不讓他因為自己的殘疾而感到不安。結果,他能做到任何健全男孩所能做的事:如果童子軍團行軍10公裏,湯姆也同樣可以走完10公裏。

後來,他學踢橄欖球,他發現,自己能把球踢得比在一起玩的男孩子都遠。他請人為他專門設計了一隻鞋子,參加了踢球測驗,並且得到了衝鋒隊的一份合約。

但是,教練卻婉轉地告訴他,說他“不具備做職業橄欖球員的條件”,促請他去試試其他的事業。最後他申請加入新奧爾良聖徒球隊,並且請求教練給他一次機會。教練雖然心存懷疑,但是看到這個男子這麼自信,對他有了好感,因此就收了他。

兩個星期之後,教練對他的好感加深了,因為他在一次友誼賽中踢出了55碼並且為本隊掙得了分,這使他獲得了專為聖徒隊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他為球隊掙得了99分。

他一生中最偉大的時刻到來了。那天,球場上坐了6.6萬名球迷。球是在28碼線上,比賽隻剩下了幾秒鍾。這時球隊把球推進到45碼線上。

“鄧普西,進場踢球!”教練大聲說。

當湯姆進場時,他知道他的隊距離得分線有55碼遠,那是由巴第摩爾雄馬隊畢特瑞奇踢出來的。球傳接得很好,鄧普西一腳全力踢在球身上,球筆直在前進。但是踢得夠遠嗎?6.6萬名球迷屏住氣觀看,球在球門橫杆之上幾英寸的地方越過,接著終端得分線上的裁判舉起了雙手,表示得了3分,湯姆隊以19比17獲勝。球迷狂呼亂叫為踢得最遠的一球而興奮,因為,這是隻有半隻左腳和一隻畸形的手的球員踢出來的。

“真令人難以相信!”有人感歎到,但是鄧普西隻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們一直告訴他的是他能做什麼,而不是他不能做什麼。他之所以創造了這麼了不起的紀錄,正如他自己說的:“他們從來沒有告訴我,我有什麼不能做的。”

心靈慧語

大多時候,人生中的許多事情我們是能夠做到的,隻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如果我們嚐試並堅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夠做到,而且一定會做好。

不認輸就不會輸

年輕的保羅·迪克剛剛從祖父手中繼承了一筆豐厚的遺產——美麗的“森林莊園”,莊園就被一場雷電引發的山火化成為灰燼。麵對著焦黑的樹樁,保羅欲哭無淚。年輕的他不甘心於讓百年的基業毀於一旦,決心傾其所有也要修複莊園。於是,他向銀行提交了貸款申請,但銀行卻無情地拒絕了他。接下來,他四處求親告友,依然是一無所獲……所有可能的辦法全都試過了,保羅始終找不到一條出路,他的心在無盡的黑暗中掙紮。他知道,自己以後再也看不到那片鬱鬱蔥蔥的樹林了。

為此,他閉門不出,茶飯不思,眼睛熬出了血絲。

一個多月過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獲悉了此事,她意味深長地對保羅說:“小夥子,莊園變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澤,一天天地老去。一雙老去的眼睛,怎麼可能看得見希望呢?”

保羅在外祖母的勸說下,一個人走出了莊園,走上了深秋的街道。他漫無目的地閑逛著,在一條街道的拐角處,他看見一家店鋪的門前人頭攢動,他下意識地走了過去。原來,是一些家庭婦女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裏的木炭忽然讓保羅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線希望。

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星期裏,保羅雇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裏燒焦的樹段加工成優質的木炭,分裝成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結果,木炭被一搶而空,他因此而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不久,他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一個新的莊園又初具規模了。幾年以後,“森林莊園”

再度綠意盎然。

心靈慧語

當一個人的意誌變成了一塊頑石的時候,就沒有什麼可以打敗他,更沒有什麼可以嚇倒他。無論陷入什麼樣的困境,他都能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洛克菲勒的支票 ◎ 鄧迪

有一個生意人由於經商遭遇挫折,被逼上了負債累累、走投無路的境地。銀行拒絕貸款,債主上門討債,供貨商停止供貨。他絕望地坐在公園的長椅上,這時一位老人走到他的麵前,“我看你的心事很重。”老人說。

絕望的生意人向這位老人傾訴了心中的苦水。

“我想我能幫助你。”老人說。接著他問了這個生意人的姓名,然後掏出一本支票簿,開了一張支票塞進了生意人的手裏,說:“這些錢算我借給你的,但是明年今天的此時我希望你能回到這個地方,把錢還給我。”

老人說完就轉身走了。

生意人看著手中的支票,上麵寫的是50萬美元,簽發支票的人是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生意人十分激動。“我必須振作!”他心中暗想。他並沒有把這張支票兌現,而是把它鎖在了保險櫃裏。從此以後,隻要想到它,他渾身就充滿了重整旗鼓的力量。他感到原本暗淡無光的前景又綻放出一線光明。那一年,他憑借敏銳的眼光,抓住機會,積極應對,做成了幾樁大的生意,不但還清了負債,還重歸富人之列。

在與大富翁洛克菲勒約定的那個日子,他懷揣著那張沒有兌現的支票來到了公園,在那裏他果然見到了如約而至的老人,正當他要向老人家表示感謝,奉還支票,分享成功喜悅的時候,一個護士跑過來抓住老人的胳膊。“我終於找到你了!”護士大聲說,“希望沒給你帶來麻煩,他一有機會就從療養院裏跑出來,碰到人家就說他是大富豪洛克菲勒。”

護士挽著老人的胳膊走了,留下了目瞪口呆的生意人站在那裏。他的腦海裏回憶著一年來的奮鬥曆程,一切之所以從容不迫,是他深信保險櫃裏還有50萬美元。驀然,他明白,其實扭轉他逆境的不是那50萬美元,而是那50萬美元喚起的他內心的自信和力量!

心靈慧語

信心和力量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看你能不能喚醒自己的心靈。

另一種貧富 ◎ 俞國榮

從前,有個受人景仰的智者,不管你心中有多大的煩惱,他都能立刻幫你解決。

某一天,村子裏最有錢的富翁和最貧苦的窮人同時去找了這位智者。

富翁首先進到房裏去。許久,仍不見富翁出來,窮人耐不住性子,生起氣來了。“該不會因為他是有錢人,就談那麼久吧?”

窮人等得哈欠連天,昏昏欲睡時,富翁剛好出來,把他叫醒,說道:“該你進去了!”

窮人睜開眼睛,看到富翁臉上容光煥發,麵帶笑容,說話口氣也相當和藹親切,隻得按捺住心中的怒火。但是,當窮人進到房裏,智者隻跟他談了5分鍾。“剛剛富翁進來不談了好幾個小時嗎?我因為貧窮的關係,處處受委屈,怎麼連您也瞧不起人呢?”窮人一屁股坐在地上,放聲痛哭了起來。

“您因為貧窮而苦惱,我一眼就看出來了!破舊的衣衫,幹癟的臉頰,還有瘦得像樹枝的手,這些都讓人一眼就能瞧出您的處境呀!”“所以呢?”“可是,富翁因為貧窮而苦惱的境況,就不容易看出來了。”

智者解釋道:“富翁也會貧窮的呀!而且他還真是世上少見的心靈窮人呢!他的煩惱和憂慮,完全來自他那貧窮的心靈,我為了要幫他找出內心的貧窮,才會花那麼多時間。”

“啊!”窮人原來的憤怒與不快全都煙消雲散了。他望向天空,展開雙手,好像已經得到全世界似的,吹著口哨回家去了。

心靈慧語

隻要思維不貧窮,勇氣不貧窮,那麼貧窮就一定會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