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信念的力量:相信你能,你就無所不能(2 / 3)

1983年5月,經過4年不間斷的訓練,克利夫·揚震驚了整個世界。在61歲時,他贏得了悉尼至墨爾本距離875公裏的超馬拉鬆冠軍。跑完這段距離對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壯舉,但61歲的克利夫·揚擊敗了世界上最好的長跑運動員,絕對令人難以置信!多年來,跑步專家認為,一個運動員一天跑完艱苦的100英裏後,晚上就需要一定量的睡眠。

然而,在比賽的第一天遠遠落後於其他運動員的克利夫在當晚淩晨1點就起來,開始他的黑夜穿行。最終,他超越了那些習慣在淩晨5點醒來的領先者。克利夫的策略運用得非常好,他繼續每天早上比所有的競爭者早4個小時醒來,然後開始跑起來。由於采用了這個大膽的策略,他第一個越過終點線時震驚了世界。經過5天15小時04分鍾,61歲的克利夫·揚成為了勝利者。

克利夫獲勝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澳大利亞。在年齡偏大、缺乏經驗、與世界各國最好的長跑運動員進行競爭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認為他有機會嬴得冠軍。他成為了一個生命的傳奇,整個國家都迷上了這個創造了一個不可能的奇跡的種土豆的農民。談及獎金,克利夫幽默地說道:“10000美元,哇,那是很多很多的土豆呢!”接著,他又做了一件令人們驚訝的事:和其他付出了努力的競爭者一起分享了他的獎金。

1984年和1987年,在克利夫62歲和65歲的時候,他再次參加了跨國比賽,繼續使用他的淩晨1點策略。現在這種在淩晨1點醒來的策略,在今天的賽事中已經代替了淩晨5點開始的做法。

克利夫·揚打破了一種範式,克服了自我懷疑,並且做到了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認為有一點可能的事情。更具有意義的是,他創造了自己的命運。他以他的激情創造了紀錄,革新了長跑運動的經驗模式,給後來的運動員帶來了靈感,他沒有像其他50歲、60歲、70歲的人那樣被悲觀的信念所束縛。

盡管他已經61歲,但是克利夫·揚在創造自己的命運的同時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不管你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如何,你都可以掌握你的人生,追趕成功。在任何年齡,你都有力量達到成功,隻要你願意通過創造自己的命運來把握你的人生。

心靈慧語

懷抱信念,製訂計劃,像克利夫·揚一樣追趕自己的命運,創造命運和達到成功就永遠不會太遲。

偶像摔倒的時候 ◎ 劉墉

今天晚上,你掉了眼淚。

因為,參加冬季奧運的關穎珊摔跤了,不但摔掉了金牌,而且一下子落到第三名。

其實在賽前好幾天,我們就為關穎珊操心,猜想她的心理壓力有多大,怕她又像前幾年有一陣子不斷地摔跤。爸爸甚至說,實在受不了那種緊張,不打算看決賽了。媽媽則笑講,如果是你參加比賽,隻怕爸爸會在場邊暈倒。

可不是嗎?我們為關穎珊緊張,也為她的緊張而緊張;我們知道,奧運金牌是她夢寐以求的。她已經拿了四屆世界滑冰賽的冠軍,就欠這一麵金牌了。她也眼看就在上屆奧運拿到冠軍,偏偏跳出一個李萍絲姬,以些微的差距,把金牌搶走了。

我們為關穎珊緊張,也因為她是華裔,她的成功不僅是美國的成功,也能證明我們華人的傑出。爸爸甚至猜想,全世界的華人都在看這場比賽,為她緊張、為她祝福。所以,今天晚上,當我們一屋子人都在關穎珊摔跤的瞬間大叫之後,爸爸說:“如果把全世界為她驚叫的聲音加起來,連一座山都會被撼動。”

可不是嗎?雖然關穎珊是華裔,但是在美國人心中,她已經超越了種族的界線,這次雖然得到金牌的也是美國人,但是在大多數美國人的心底,可能都盼望關穎珊獲勝。

所以,今天不僅全世界的華人為關穎珊歎息,許多美國民眾也一樣為她驚叫、為她傷心。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美國人這麼偏愛關穎珊;為什麼上次明明是李萍絲姬得金牌,卻是由關穎珊代表去白宮;又為什麼明明是美國白人莎拉·休斯得金牌,大多數白人卻都若有所失。

這是因為關穎珊已經成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過去6年來,大家看著她成長,看著她以最小的年齡,在冰場打敗老將,然後一步步走向巔峰。

大家也看著她高潮起伏,有時輕盈飛揚,有時又連續摔跤。

也就因為我們跟著她一起走過這許多欣喜又辛酸的歲月,使我們能用自己的心想她的心,想她夢寐以求的那塊奧運金牌。

同樣,我們也承擔了她的壓力。因為換作任何人,麵對這一生最重要的目標,肩負幾億,甚至十幾億人的矚望,都會受不了,都會怯場,都可能出錯。

滑冰真是世界上最出不得錯的運動,在田徑場上,你可以在緊張之下,用盡全力,反而打破紀錄。在溜冰場上,你卻不能多用半分力量,或少用半分力量,因為那一點點的差異,就會使你摔倒。

怪不得有評論員說,這次得金牌的莎拉·休斯,是贏在別人的失誤中。當關穎珊、史露茲卡雅都有失誤的時候,才16歲的莎拉·休斯卻沒有半點閃失,而且做出了破紀錄的三轉連跳。於是她由原來的第四名,一下子跳到了第一名。

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想,當別人失常的時候,莎拉·休斯能不失常,不正是她成功的原因嗎?

她可能因為是初生之犢,也可能因為沒有心理的大包袱,隻抱著來得個經驗的想法,反而能有平常心,表現了超水準。

你回頭想想,當年關穎珊同樣16歲的時候,她不是也像今天的莎拉一樣,把許多冰場老將都打下去了嗎?

過去她贏了,贏了一次又一次,那每一次勝利也就成為了她下一次的心理壓力。她再贏,不算稀奇;她不贏,就是退步。算一算,她能滑到今天,21歲,而總站在世界的巔峰,不是已經很了不起了嗎?

孩子,中國人常說“長江後浪推前浪”,意思是後起之秀總能取代前一輩。所以當你小的時候,要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的想法。當有一天,你成為了老將,又必須接受一個現實,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總有晚輩會超過你。

媒體是現實的,今天的電視上,在關穎珊失利之後,鏡頭就轉向了莎拉·休斯,拍她在休息室等待,以及知道獲得金牌後與家人和教練擁抱的畫麵。電視也插播了她小時候的家庭錄影帶,5歲開始滑冰的莎拉,居然才七八歲,就對著鏡頭說:“我等不及要參加奧運,得冠軍。”接著電視又轉到場內,拍關穎珊家人黯然神傷的畫麵,還有關穎珊噙著淚水,勉強做出笑容的樣子。關穎珊也接受了記者的訪問,令人佩服的是,她沒有一點怨憤,隻淡淡地聳聳肩:“這就是人生,今晚並不屬於我。”

孩子,她說的一點沒錯,這就是人生。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充滿挑戰的人生。每個人都能在小小年紀立下誌願,成為世界上最棒的人,那些世界上最棒的人,又都有一天會從他們站的巔峰走下來。

每個人都可能戴上冠冕,每個人也都會摘下冠冕;但是不努力就戴不上冠冕,不戴上冠冕,就無所謂摘下冠冕。孩子,別為關穎珊傷心了吧。

你應該為她慶幸,她才21歲。隻要她肯拚,下一次,甚至下下次的奧運,她都可以卷土重來。

你也應該為她慶幸,隻是今天沒能屬於她,過去她已經擁有太多“屬於她的日子”。這次的挫折,絕不會影響她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莎拉·休斯曾說她從小的偶像就是關穎珊,而今她居然能打敗她的偶像,你是不是也應該立定你心中的誌向,滿懷信心地向前走去呢?

心靈慧語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充滿挑戰的人生。每個人都能在小小年紀立下誌願,成為世界上最棒的人,那些世界上最棒的人,又都有一天會從他們站的巔峰走下來。要想打敗偶像,隻要你滿懷信心!

我唯一回過的一封信 ◎ 肯尼·沃恩我是一名消防隊隊員,在紐約的“163號階梯消防隊”當駕駛員,我的消防車編號為325。我確實為自己這份危險而光榮的工作自豪。

2001年的父親節,我們隊一位戰友因公殉職了,這在40年的隊史上是第一次。他是在撲滅一場倉庫大火中喪生的,燃燒的屋頂坍塌下來,壓在了他的身上。接著,在9·11事件中,我們失去了兩個同伴。他們的離去給我心裏帶來極大的陰影。雖然我文化不高,但是,我在一本舊書裏讀到過的一句話卻長久地在我心裏響著:“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我時常想弄懂這句話的意思。但是從沒有想明白過。直到現在,我才終於明白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到紐約世貿中心9·11事件現場“零號地區”做清理工作的情景。當時,人們站滿了西區高速公路的兩旁,他們高舉著標語和口號,為從那裏經過的我們打氣、加油,每天如此。以前紐約的人們各行其事,那麼散漫無章的人們,在那一刻卻團結得像一個人似的,接著,我們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成千上萬封來信。我讀後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俄亥俄州艾科隆市市民還為紐約捐款100萬美元。這筆錢為紐約添置了兩輛新救護車、三輛警車和我隊的一輛消防車。那是一段我最痛苦的日子,也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

一天,情緒低落的我從眾多的來信中拆開一封來自艾科隆市的信,寫信的人是一位名叫傑克遜的男孩。他的信很短,但是他在信紙上畫上了一輛嶄新的消防車。我按照地址給他寫了回信:“親愛的傑克遜,首先感謝你在信裏給我們送來的新消防車。我們已經在開始使用它了。我是一個消防車駕駛員。告訴你吧,你送我們的車開起來可帶勁了!我還想感謝你給我們的來信。這些日子,我感到非常難過。多虧有了你們的來信和寄來的慰問卡,幫助我渡過這段痛苦的日子。”

我和傑克遜從此便保持著通信聯係。後來,我們的消防隊應邀要到艾科隆去訪問,我便想和隊友一起去親自見見傑克遜。我和我的小朋友傑克遜終於見麵了,我們倆都激動不已。

其實,傑克遜患有自閉症。但是,從他的來信和他的表麵上是看不出來的。隻是在和人麵對麵交往的時候,和大多數自閉症患者一樣,他不能應付自如。傑克遜的媽媽薇珂說,傑克遜從電視上轉播的世貿中心9·11事件現場看到一輛被壓扁了的消防車。“紐約的人沒有了消防車怎麼辦?”

他不停地問。然後,打開了自己的攢錢罐,數了數存在裏麵的錢,那是他一分一分存下來的60美元,是專為度假準備的零花錢,他傾其所有,全部捐給了紐約。

“從那以後,傑克遜變化很大,他開始不斷地給予。”傑克遜的媽媽說。傑克遜把自己的玩具送給了窮人的孩子。在學校裏,他主動要求義務為大家清理垃圾,還為病人捐款。

從艾科隆回到家裏,我回想著和傑克遜的見麵,心裏的希望開始在一點點複蘇。我相信世上的善良終究會勝過邪惡。

去年,我到俄亥俄州探親,順路去了傑克遜家。“肯尼!”傑克遜一見到我,就撲進了我懷裏。

“沒想到你會來這兒。”他媽媽說,“傑克遜這些日子可煩躁了。”那是海嘯發生後不久。傑克遜再一次從電視上看到了這一災難。他不斷地問他媽媽:“那些人該怎麼辦呀?他們該在哪裏住呀?”

那次,我和傑克遜在一起呆了很久,我們也談了很多。我離開的時候,傑克遜已經做出了決定:他要成立一個募捐小隊,為在海嘯中受災的人募捐。當終於發現可以用這種方式幫助災民的時候,傑克遜終於安靜下來。“做善事是會有善報的。”傑克遜的媽媽告訴他,“那就是為什麼你會交上肯尼這樣的好朋友的原因。”

回家的路上,我一路想著和傑克遜的相識和交往。傑克遜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候來到我的生活裏的,而我,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回報了他,這一切源於我給傑克遜的回信。而實際上,那是我回過的唯一一封信。

為什麼我會回那封信呢?小男孩的真情感動和教育了我:在災難麵前,我們的希望不能磨滅,我們的信念不能消失。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就一定能把最糟糕的日子,變為最好的日子。

心靈慧語

在災難麵前,我們的希望不能磨滅,我們的信念不能消失。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就一定能把最糟糕的日子,變為最好的日子。

再堅持一下 ◎ 黨保國

老亨利是讓周圍人羨慕的人物,他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每年利潤就有上百萬。但他年過七十仍不願意在豪宅裏享清福,卻每天都到公司來巡視。

老頭挺古怪,有時會悄悄溜到某個辦公室門前,將耳朵貼在門縫上,甚至會突然將門推開,弄得裏邊的人十分尷尬,他卻哈哈大笑。老亨利對員工很和善,從不發脾氣,看見有人工作沒做好,他就會用手拔出含在嘴裏的大雪茄,說:“夥計,沒關係,別灰心,再堅持一下,準能成功。”說完還拍拍對方的肩膀。他這種做法很得人心,全公司上下都十分賣勁地工作,誰也不偷懶,這樣,財源又滾滾流入老亨利的腰包。

一天,新產品開發部經理馬克向老亨利彙報:“董事長,這次試驗又失敗了,我看就別搞了,都第23次了。”馬克皺著眉頭,削瘦的臉上神情十分沮喪。辦公室裏溫暖如春,各種裝飾品閃閃發光,米黃色的地板一塵不染。看到這些,馬克就想起自己經常停暖氣的公寓,什麼時候自己也能擁有這樣的房子?再瞧瞧歪靠在皮椅上的董事長,腦門被陽光照得泛著亮光,手裏還擺弄著一把小梳子。這老頭有啥本事成為這麼大家業的主人?

馬克心裏暗想。一陣困意襲來,他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在房間的那邊,戴維——老亨利唯一的孫子正坐在安樂椅上,翻弄著一本彩色畫報。老亨利十分寵愛戴維,可令他頭疼的是,戴維什麼都喜歡,唯獨不喜歡學習,為這,老頭費了不少心思。

“年輕人,別著急,坐下。”老亨利指了指椅子。“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你屢幹屢敗,眼看沒有希望了,但堅持一下,沒準就能成功。”老亨利將一隻雪茄塞進他的嘴裏。

“董事長,我真沒辦法了,您是不是換個人。”馬克的聲音有些沙啞。

“馬克,你聽我說,我讓你搞,就相信你能搞成功。來,我給你講個故事。”老亨利吸了一口雪茄,縷縷青煙在他臉旁嫋嫋上升,他眯著眼睛開始講起來:我也是個苦孩子,從小沒受過教育,但我不甘心,一直在努力,終於在我31歲那年,發明了一種新型節能燈,這在當時可是個不小的轟動。但我是個窮光蛋,要進一步完善還需要一大筆資金。我好不容易說服了一個私人銀行家,他答應給我投資。可我這個新型節能燈一投放市場,其他燈就會沒銷路了。所以有人暗中千方百計阻撓我成功。但我不管,我有我的理想。但誰也沒想到,就在我與銀行家簽約的時候,我突然得了膽囊症,住進了醫院,大夫說必須做手術,不然有危險。那些燈廠的老板知道我得病的消息就在報紙上大造輿論,說我得的是絕症,騙取銀行的錢來治病。

這樣一來,那位銀行家也半信半疑,不準備投資了。更嚴重的是,有一家機構也正在加緊研製這種節能燈,如果他們搶在我前頭,我就完蛋了!當時我躺在病床上萬分焦急,沒有辦法,隻能鋌而走險,先不做手術。仍如期與那位銀行家見麵。

見麵前,我讓大夫給我打麻藥。在我的辦公室見麵時,我忍住疼痛,裝作沒事似的,和銀行家拍肩握手,談笑風生,但時間一長,麻藥勁過去了,我的肚子跟刀割一樣疼,後背的襯衣都讓汗水濕透了。可我咬緊牙關,繼續和銀行家周旋,我心裏隻剩下一個念頭:再堅持一下,成功與失敗就在能不能挺住這一會兒。病痛終於在我強大的意誌力下低頭了,自始至終,在銀行家麵前,我一點破綻也沒漏,完全取得了他的信任,最後我們終於簽了約。我送他到電梯門口,臉上還帶著微笑、舉手向他告別。電梯門剛一關上,我就撲通一下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覺。隔壁的醫生早就準備好了,他們衝過來,用擔架將我抬走。後來據醫生說,當時我的膽囊已經積膿,相當危險!知道內情的人無不佩服我這種精神。我呢,就靠著這次成功一步步走到現在。

老亨利一口氣將故事講完,他的頭靠在皮椅上,手指夾著仍在冒煙的半截雪茄,閉起了雙眼,仿佛沉浸在對往日的回憶中。這時屋裏靜極了,隻有牆上大掛鍾的嘀嗒聲。戴維不知什麼時候湊過來,歪著頭聚精會神地聽著。馬克確實被老亨利的故事感動了。他望著董事長那油光發亮的前額,眼框裏閃動著晶瑩的淚花,感到萬分羞愧。唉,和董事長相比,自己這點困難算什麼。從董事長身上他看到一種精神,而這精神就是創造財富的真諦!董事長無愧於這個龐大公司的主人,無愧於這間高大寬敞、擺放著高級硬木家俱房屋的擁有者。

“董事長,您剛才講的太動人了,從您身上我真的體會到了再堅持一下的精神,我回去重新設計,不成功,誓不罷休!”馬克挺著胸,攥著拳,臉脹得通紅,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

這時,在一旁的戴維突然從沙發上一躍而起,跑到爺爺的辦公桌前,專心致誌地寫起字來。老亨利看孫子今天破天荒地拿起筆寫字,心裏樂開了花。他微笑著對馬克說:“您看,現在我孫子也知道努力了。他考藝校總差幾分,顯然我那‘再堅持一下’的思想也感染了他。”

“爺爺,我聽了您的故事特受啟發。”戴維抬起頭認真地說,“我給班裏的珍妮已寫了103封信,但她一封也沒給我回。我都灰心了,可您那‘再堅持一下’的精神鼓勵了我,我在寫第104封信,希望這次能夠成功。”

心靈慧語

再堅持一下,這是一種精神,而這精神就是創造財富的真諦!

一支上簽 ◎ 程曉霞

兩座相鄰的山頭,北山和南山;兩座相似的廟宇,北廟和南廟;兩個同樣老的和尚。不同的是,南廟終年香火不斷,佛香繚繞,北廟卻冷冷清清。北邊的香客寧可翻山越嶺爬過兩座山,或者開著私家車繞過兩條盤山公路,也要到南廟燒香。眼看香客越來越少,香火越來越薄,北廟的老和尚坐不住了,帶了足夠的幹糧,獨自下山,他想到南廟看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