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行為學家海因羅特在實驗中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鵝會本能地跟隨在它第一眼看到的物體的後麵,但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其他活動物體,比如一條狗、一隻貓或一個玩具鵝,它也會自動地跟隨其後。尤為重要的是,一旦這隻小鵝形成了對某一物體的跟隨反應,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對其他物體的跟隨反應了。這種跟隨反應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小鵝隻承認第一,卻無視第二。
這種現象後來被另一位德國行為學家洛倫茲稱之為“印刻效應”。“印刻效應”在人類的世界裏其實也並不少見。
經常與酗酒、賭博的人廝混,你不可能進取;經常與鑽營的人為伴,你不會踏實;經常與牢騷滿腹的人對話,你就會變得牢騷滿腹;經常與滿腦“錢”字的人交往,你就會淪為唯利是圖、見財起意、見利忘義之輩。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朋友,就預示著什麼樣的未來。如果你的朋友是積極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為積極向上的人。假如你希望更好的話,你的朋友一定要比你更優秀,因為隻有他們可以給你提供成功的經驗。假如你老是跟同一群人做同樣的事情,你的成長顯然是有限的。
人是一種圈子動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際圈子。大家的區別在於:有的人圈子小,有的人圈子大;有的人圈子能量高,有的人圈子能量低;有的人會經營圈子,有的人不會經營圈子;有的人依靠圈子左右逢源、飛黃騰達,有的人脫離圈子捉襟見肘、一事無成。
無論你的圈子有多大,真正影響你、驅動你、左右你的一般不會超過八九個人,甚至更少,通常情況隻有三四個人。你每天的心情是好是壞,往往也隻跟這幾個人有關,你的圈子一般是被這幾個人所限定的。
因此,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和什麼樣的人形成勢力範圍,又和什麼樣的人組成圈子,其實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嚴肅、認真地思考和對待的問題,甚至會是你終身最大的一件事。
心靈慧語
你能走多遠,在於你與誰同行。
出售貧窮 ◎ 查一路
在日本的兵庫縣,有一個叫丹波的村子。當整個日本都普遍富裕起來的時候,這裏依然貧窮——土地貧瘠、物產貧乏、交通落後、信息閉塞。
這裏的人們心情焦灼,可又苦於脫貧乏術,於是,向全社會征集致富良方。
一些有識之士形成的一致意見是:出售物產和資源換回生活所需。可是,問題是,這個村子除了貧窮和落後,無以出售。
最後,一位專家運用逆向思維:既然隻剩下貧窮落後,無可出售,何不出售貧窮和落後?
如何出售貧窮?他向村民建議:今後村民們不要住在現在的房子裏,要住到樹上去;不要再穿布做的衣服,穿樹皮、獸皮,像幾千年前尚處於蒙昧時代的老祖宗那樣生活,這樣城裏人會來觀光、旅遊,從而會給村民帶來豐厚的旅遊收入。
村民們聽從了專家的建議。他們的“另類生活”引起了城裏人們的極大好奇。一時間,遊人如織,不到一年時間,丹波村的村民們都富裕起來了。
心靈慧語
你手裏總會握有一種他人不具備的資源。
不能流淚就微笑
在美國衣阿華州的一座山丘上,有一間不含任何合成材料、完全用自然物質搭建而成的房子。裏麵的人需要依靠人工灌注的氧氣生存,並隻能以傳真與外界聯絡。
住在這間房子裏的主人叫辛迪。1985年,辛迪還在醫科大學念書,有一次,她到山上散步,帶回一些蚜蟲。她拿起殺蟲劑為蚜蟲去除化學汙染,這時,她突然感覺到一陣痙攣,原以為那隻是暫時性的症狀,誰料到自己的後半生從此變為一場噩夢。
這種殺蟲劑內所含的某種化學物質,使辛迪的免疫係統遭到破壞,使她對香水、洗發水以及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一切化學物質產生過敏,連空氣也可能使她的支氣管發炎。這種“多重化學物質過敏症”是一種奇怪的慢性病,到目前為止仍無藥可醫。
患病的前幾年,辛迪一直流口水,尿液變成綠色,有毒的汗水刺激背部形成了一塊塊疤痕。她甚至不能睡在經過防火處理的床墊上,否則就會引發心悸和四肢抽搐——辛迪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難以想象的。1989年,她的丈夫吉姆用鋼和玻璃為她蓋了一所無毒房間——一個足以逃避所有威脅的“世外桃源”。辛迪所有吃的、喝的都得經過選擇與處理,她平時隻能喝蒸餾水,食物中不能含有任何化學成分。
多年來,辛迪沒有見到過一棵花草,聽不見一聲悠揚的歌聲,感覺不到陽光、流水和風的快慰。她躲在沒有任何飾物的小屋裏,飽嚐孤獨之苦。更可怕的是,無論怎樣難受,她都不能哭泣,因為她的眼淚跟汗液一樣也是有毒的物質。
堅強的辛迪並沒有在痛苦中自暴自棄,她一直在為自己,同時更為所有化學汙染物的犧牲者爭取權益。辛迪生病後的第二年就創立了“環境接觸研究網”,以便為那些致力於此類病症研究的人士提供一個窗口。1994年辛迪又與另一組織合作,創建了“化學物質傷害信息網”,保證人們免受威脅。目前這一信息網已有5000多名來自32個國家的會員,她不僅發行了刊物,還得到了美國上議院、歐盟及聯合國的大力支持。
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裏,辛迪每天沉浸在痛苦之中,想哭卻不敢哭。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漸漸改變了生活的態度,她說:“在這寂靜的世界裏,我感到很充實。因為我不能流淚,所以我選擇了微笑。”
心靈慧語
生活並非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已由上帝安排了定局,如果你不喜歡,一切都可以改變!
每一步都是整個人生
教授應邀去一個軍事基地演講,到機場迎接他的是一個名叫拉爾夫的士兵。
在兩人去取行李的途中,拉爾夫先後3次離開了教授:第一次是去幫一位老奶奶拎箱子,第二次是將兩個小孩子舉起來,讓他們能看見聖誕老人,第三次是為一個人指路。每次回來,他臉上都掛著微笑。
教授問他:“你是從哪裏學到要這麼做的?”
拉爾夫回答說:“在戰爭中。”然後他講述了自己在越南的經曆。當時他們的任務是排雷,他親眼看到幾個親密的戰友一個個地倒下了。
他說:“我要學會一步一步地生活。我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倒下的人。因此,我必須充分利用每次抬腳和落腳之間的間隙。我感覺到每一步都像是整個人生。”
心靈慧語
人生不在於擁有好牌,而在於打好你手中的牌。
到沙漠裏養魚 ◎ 墨鄰
阿萊夫在他的家鄉從事水產品養殖生意,限於條件,總是上不了規模,還常常因與巴勒斯坦人的戰爭,被殃及池魚。阿萊夫為此很是苦惱,但也無可奈何。一次他到內蓋夫沙漠遊玩,不慎迷路。他在沙漠裏苦苦掙紮三天,彈盡糧絕。最大的問題是嚴重脫水,他企圖尋找到沙漠裏的水。
算他幸運,眼前,還真的出現了一個沙漠湖泊,在那個幹旱的地帶,那水主要是冰川融化積蓄的。水倒是清澈見底,但又苦又澀。活命要緊,阿萊夫不顧一切地喝了下去,枯萎的生命才煥發了生機。
就是這趟驚心動魄的死亡之旅,讓他產生了幻想。沙漠深處既然有一片水域,應該就有更多的沙漠湖泊存在。這些湖泊,若是能投資養殖,那將是一筆因禍得福的巨大財富。他把這個想法向家人說了,家人以為他是在沙漠裏驚魂,神經錯亂了,沙漠裏的湖泊若能養殖,還會等到今天嘛!但阿萊夫“執迷不悟”,開始搜索沙漠裏養魚的資料,可是,這個世界上,迄今為止,從沒有誰首開在沙漠養殖的先河。
他懷著一線希望,到希伯萊大學水產學院請教在沙漠裏養魚的可行性,那裏的教授說,我們研究的一直是常規養殖,至於利用沙漠湖泊資源養魚,對不起,我們還從未涉及過。阿萊夫失望了,但他並不死心。都是水,沙漠裏的湖泊為什麼“另類”,就像沙漠不能種作物一樣不能養魚嗎?他專程到那個湖泊裏實地考察,結果,讓他很掃興,水底撈月,偌大的湖泊。一個魚蝦也沒捕著。這麼說,沙漠裏的湖泊真的不能養魚了?!
經過化驗,那裏的水含鹽量很高,苦澀不堪,這是不是沙漠裏的水不能養魚蝦的真正原因?不,根據科學判斷,這恰恰說明沙漠裏的水是適合魚類生息的,否則,同樣是苦澀的大海為什麼成了魚的家鄉!
一意孤行的阿萊夫帶著魚苗出發了,他將那些魚苗放養在一個小的湖泊裏,年底,再到那裏捕撈,令人意外的是,那些魚比在自己的魚塘時放養得還大還肥。阿萊夫歡欣鼓舞,於是,他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那塊不毛之地,自然沒人在乎,阿萊夫得到了免費使用的許可。
阿萊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他生產的魚,因為是出自遠離塵囂的沙漠,沒有汙染,是正宗的綠色產品,進入市場,供不應求。現在,他將他的水產品,注冊成沙漠商標,成了聲名遠播的品牌,這樣,他的魚在價格上就比同類魚蝦高出20%。在他的影響下,以色列人在沙漠裏養魚,蔚然成風。
在談到養魚的成功經驗時,阿萊夫深有感觸地說:“千萬不可不去行動,行動就有可能。”
心靈慧語
若不給自己設限,則人生中就沒有藩籬。
唯一算數的是眼前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自身的感受,跟外界的任何東西無關。你認為自已幸福,你就幸福;你認為自己不幸福,你就不幸福。
古時候,有一位阿拉伯商人,他讓兒子到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那裏去討教幸福的秘密。這位年輕人曆盡艱辛,走了100天終於找到了智者所在的那座美麗而神秘的城堡。
年輕人走進了城堡,沒有遇到一位聖人,相反,卻目睹了一個熱鬧非凡的場麵:人們進進出出,每個角落都有人進行交談,一支小樂隊在演奏輕柔的樂曲,一張桌子擺滿了那個地區的美味佳肴。一位年長的智者正一個個地同所有的人談話,所以年輕人必須要等上3個小時才能輪到。
智者認真地聽了年輕人所講的來訪原因,但是此刻智者沒有時間向年輕人講解幸福的秘密。他建議這位年輕人在他的宮殿裏轉上一圈,3個小時後再來找他。“與此同時我要求你辦一件事,”智者邊說邊把一個湯匙遞給年輕人,並在裏麵滴進了兩滴油,“當你走路時,拿好這個湯匙,不要讓油灑出來。”年輕人開始沿著宮殿的台階上上下下,眼睛始終盯著湯匙不放。3個小時之後,他回到了智者麵前。
“你看到我餐廳裏的波斯地毯了嗎?看到園藝大師花了10年心血創造出來的花園了嗎?注意到我圖書館那些美麗的羊皮卷文獻了嗎?”智者問道。年輕人坦率承認他什麼也沒看到,他當時唯一關心的隻是智者交付給他的事,即不要讓湯匙裏的兩滴油灑出來。“那你就轉回去見識一下我這裏的種種珍奇之物吧,”智者說道,“如果你不了解一個人的家,你就不能信任他。”
年輕人輕鬆多了,他拿起湯匙重新回到宮殿裏漫步。這一次,他注意到了天花板和牆壁上懸掛的所有藝術品,觀賞了花園和四周的山景,看到了花兒的嬌嫩和每件藝術品都被精心擺放在恰當的位置上。當他再回到智者麵前時,年輕人仔細地講述了他所見到的一切。
“可是我交給你的兩滴油在哪裏呢?”智者問道。年輕人朝湯匙望去,發現油已經灑光了。“那麼,這就是我要給你的唯一忠告,”智者說道,“幸福的秘密在於欣賞世界上所有的奇觀異景,同時永遠不要忘記湯匙裏的兩滴油。”
心靈慧語
一個人一旦特意去尋找幸福,他必定找不到幸福。關於幸福,人們不能推理,也無法預測,唯一算數的是眼前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