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人:付洋
采訪對象:吳熙琄,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博士。2005年回中國台灣定居,在台灣掀起學習敘事治療的熱潮,在祖國大陸亦受到熱烈歡迎。著有《熙琄敘語:一個谘詢師的成長曆程》。
觀點:吳熙琄認為,自己才是麵對和解決問題的主人。用傾聽、珍惜、好奇和專注的敘事精神可以幫我們經營婚姻,並且找到生命的力量。
好的婚姻就是自由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
身為台灣著名的心理專家,吳熙琄最擅長的是敘事心理治療。敘事心理治療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傾聽別人的故事,問一些不一樣的問題來幫助人。從事婚姻與家庭治療這幾十年,吳熙琄運用敘事的方法,幫助有外遇的夫妻渡過婚姻危機,幫助關係冷淡的夫妻進行深層溝通,也幫助夫妻倆在婚姻裏找到自己的力量,實現自我成長。
如果你的先生有外遇了
吳熙琄說,在婚姻問題裏,外遇是最恐怖的事情。因為它會摧毀夫妻倆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讓伴侶經受嚴重的情感創傷。有些谘詢師會急於給求助者建議,但是,敘事學認為,“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主人。所以,吳熙琄不會急著解決問題,而是耐心地等求助者說出自己在不同狀態的內在故事,陪伴受傷的一方走過這段艱辛的路,找到自己生命的力量。
吳熙琄接待過一對台灣夫婦,先生和太太都是成功人士,結婚12年,生了兩個小孩,兩個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有一次,先生去參加一次飯局,結果和席上認識的一個漂亮女孩發生了關係。太太知道這件事情後,如遭晴天霹靂,她痛苦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下子老了10歲。她開始和先生冷戰,拒絕過年時與先生一起看望婆婆,拒絕與先生說話,拒絕與他待在一個房間裏……這位先生事後非常後悔,他和那個女孩隻是逢場作戲,沒有想到隻是“玩一玩”,卻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太太痛不欲生,而兩個孩子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驚嚇。
經過幾個月的冷靜後,太太決定不離婚,於是找吳熙琄做婚姻谘詢。吳熙琄用了幾個小時來傾聽她的故事,一直到她覺得自己說夠為止。因為表達創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隻有先充分地表達,然後才能慢慢去看創傷背後的生命力。
吳熙琄對太太說:“你是血肉做成的,對先生有這麼深厚的感情,所以生氣、憤怒和無力都是正常的。你得好好地關愛自己,雖然這很困難,但是還要盡量讓自己吃飯、睡覺、喝水、運動、接觸大自然。因為如果你不能關愛自己,狀態不好,那麼和先生對話時,他就會覺得我的老婆就是那副德行,不願意和你溝通……”
為了幫助太太發現自己的力量,吳熙琄采取敘事的治療方法中的外化與重寫技術。外化是把人和問題分開,她會問這樣的問題:“如果把這幾個月辛苦的自己比作一朵花,你想對她說什麼呢?”
重寫是找到自己的不容易,然後去感謝。吳熙琄經常會采取“跨越時空見證”的辦法,讓老年的自己來感謝現在的自己。比如問太太:“60歲的你,看見現在的你雖然痛苦、絕望,但還在努力地去找谘詢師談。60歲的你想和現在的你說什麼呢?她最被你感動的是什麼?”吳熙琄說,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人隻要想得遠,就會走得不一樣;如果隻想到現在,就會很辛苦。
通過一個階段的谘詢,太太終於找到了生命的力量——孩子。她對吳熙琄說:“我現在真的很痛苦,但是我一定要努力把我們的關係弄好。我希望將來孩子結婚時,我和他的爸爸能夠一起出席婚禮,微笑著給他祝福。而不是像仇人一樣,如果爸爸去,媽媽就不肯去,我絕不能讓我的孩子承受那樣的痛苦!”
之後,太太也和先生講了這句話,希望他們能夠一起努力。先生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參加孩子婚禮”這樣的事情。但是因為有了這個共同的願景,先生主動改變自己。這對夫妻花了很多心思來經營自己的婚姻,過得越來越好。但是,外遇的修複是需要一個漫長曆程的。直到11年後,這對夫妻才真正徹底地走出了這次外遇帶來的傷害。
吳熙琄說,如果想挽回婚姻,太太要找回自己的力量,而先生要善於發現太太行為中的善意,千萬不要把太太的接納當作理所當然。譬如,要遵守建立安全感的約定,徹底終止外遇行為,不再和情人聯係。如果建立約定後,自己又不去遵守,那麼就可能永遠失去太太了。如果太太變得疑神疑鬼,先生千萬不要指責她,而是要體貼她、理解她,說:“我知道,你的懷疑,都是為了讓我在你的身邊。”先生隻要這樣說,太太就會感到很舒服,疑神疑鬼的程度也會減輕。
如果吵架時太太翻舊賬,又對先生發飆,先生千萬別說“我都回來了,你幹嗎還這樣”,而是要說:“太太,你為這個家付出這麼多,我還做出這種事,真是對不起!你真的很不容易,謝謝你!”先生的理解,會讓太太感到溫暖,態度也會緩和下來,漸漸地,她就不會翻舊賬了。伴侶外遇會帶來很多傷痛,但是如果夫妻倆能夠從痛苦中獲得成長,這些成功的經驗就會刻骨銘心,一輩子都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