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都是騙人的!”
//@xuanzi?@矮馬
前些天在她理財的“我的保險我做主”小組裏看到一個妹子寫,老媽在賣保險,因為這個月完不成任務要拿自己開刀,一大堆跟貼都在說:“求媽媽別宰”。現在每個人身邊都難免有朋友或者親戚在賣保險,大家的感覺是森森被盯上了。不買吧,抹不開麵子;買了呢,又覺得很雞肋。因為在很多人心裏,保險就是騙人的啦!
“保險騙人”的論據我想來自兩個方麵,一是這些年保險市場魚龍混雜、有誤導消費者投保的現象,很多買了保險的人發現到頭來不像說得那麼好,感覺上當受騙了;二是大家對保險的理解有誤區,覺得錢不能白花,希望沒事兒有收益,出事兒有保障,造成大量投資性的保險橫行市場,結果是收益很低(不如銀行存款),保障很低,賠的錢起不到多少作用。
所以呢,不是保險不好,是很多時候我們不懂她最初的美。人生在世總是麵臨著各種風險,@xuanzi在《為什麼買保險》裏說:
“人一生不可避免的要碰到生、老、病、死、殘,這其中人最擔心的是死、病、殘。當一個家庭突然麵臨死、病、殘其中之一時,想必隻有經曆的人才最了解其中的酸楚、痛苦、無奈、無助。於是人們尋找一種方式可以使家人在麵臨這些災難時有充分的準備來應對。於是有了保險。一個人去購買保險是對家人、對自己很負責任的行為。擔心自己萬一不測,患病了不給家人增添額外的經濟負擔,或者身故了給家人留下充分的生活資金,讓家人的未來生活有依靠。”
也許你會覺得意外、重病、養老都不是自己需要考慮的,前兩個貌似概率不大,後一個也許活不到辣麼長。看看數據就知道了。
根據衛生部數據統計:
意外事故造成死亡的概率是萬分之3
意外事故造成殘廢的概率是萬之分5
因意外事故需要住院醫療的概率是萬分之11
因意外事故需要醫療的概率萬分之17
就傷病來說:
平均每4個人中就有1個人會在人生的某一時段患上癌症
死於心髒病:危險概率是1/3
死於中風:危險概率是1/14
死於車禍:危險概率是1/45
根據中國統計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
74.83歲
!
看來活過退休年齡還是大概率事件。我們確實有必要為意外、患病,以及養老風險進行保障,否則一旦遭遇風險就容易把家庭拖入困境。
現在大部分買保險的人,多是買了投資性、儲蓄性的保險,如分紅險、投連線、教育金,覺得這樣錢就沒有白花,可是沒有注意過保障率的問題,保障性不夠,真正需要理賠時才發現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就是錯怪保險了。
那麼該如何買保險呢?
1. “雙十”原則
人生有遭遇風險的“概率”,這就是買保險的理由。買多少,很困擾我們,“雙十”原則即保費為收入的十分之一,保額為收入的5~10倍。(不同性質的保險保額有些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