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緊抓機遇:最好的機會往往隻有一次(2 / 3)

摩根的這種善於把握機遇的作風,在哈佛大學的案例教學中被當作經典來分享。從這個案例中,哈佛學子得到了經驗: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不能左顧右盼、優柔寡斷。一定要主動出擊,奮力一搏!

◎哈佛成功秘訣

正如哈佛大學經濟係教授所言:“不願冒險是最大的風險。”確實是這樣的,如果你在風險麵前止步不前的話,就會白白錯失大好的機會,那麼,你必然會像其他碌碌無為的人一樣,成為落伍者。所以說,害怕風險所帶來的失敗比奮勇一搏所帶來的風險會更高。

對於青少年來說,如果想在將來能創出一番大事業,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那麼,就不能一味地活在幻想中,或者每天都無所事事地等待機遇的降臨,而應該去奮鬥、去拚搏、去冒險。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不冒任何風險就輕而易舉地完成的。所以,我們必須主動地抓住身邊的機遇,這些機遇要通過理智的思考和周密的策劃以及堅定的信念來加以判斷。你要相信自己,你認為抓住了某種機遇會讓你過得更好,就大膽地去嚐試吧。

兩年前,我曾聽一位成功人士講述自己的經驗,他當時說了這樣一句讓我記憶猶新的話:“常人的觀點,常規的思維,大眾化的行動,隻能獲得普通人擁有的財富;獨到的見解,超常規的思維,與眾不同的行動,是獲得巨額財富的前提。”

所以,做一個有魄力的人吧,讓冒險與拚搏俱在,因為它們不會讓任何一個機遇在你的身邊偷偷溜走。過於平靜的死水不僅使人厭煩,而且時間一久還可能會發臭。大海之所以活力四射,是因為它的洶湧澎湃、濤聲怒吼;山水之所以流暢,是因為它的千變萬化,山泉叮咚,一會兒緩行,一會兒急流。那樣的五彩繽紛、千姿百態,才是它們真正令人向往的原因所在。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生命也會因為一次又一次的冒險而越來越精彩。

◆哈佛考考你

思維題:一個農夫生了三個孩子,三個孩子的年齡加起來等於13,三個孩子的年齡乘起來等於農夫自己的年齡,有一個鄰居知道農夫的年齡,但仍不能確定這三個孩子的年齡,這時農夫說隻有一個孩子的頭發是黑的,然後這個人就知道了這三個孩子的年齡。請問三個孩子的年齡分別是多少?為什麼?

答案

三個孩子的年齡應該是2、2、9。因為隻有一個孩子黑頭發,即隻有他長大了,其他兩個還是幼年時期即小於3歲,頭發為淡色。再結合農夫的年齡應該至少大於25。

機遇來了,你還會視而不見嗎

哈佛勵誌箴言: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

很多時候,我們缺乏的不是機遇,而是對機遇的把握。

常有人問我:“要怎樣才能把握住機會,不讓自己麵對機遇時,視而不見呢?”我的回答是:“麵對生活中的機遇,哪怕是潛在的機遇,都必須得乘勢而上。如果從內心深處鬆懈了,就會讓機遇白白溜走。”

哈佛大學的教授是這樣告誡學子們的: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機會,如果不把握好,就可能抱憾終身。

格帝是美國石油帝國的締造者,年幼時期的格帝吃過很多苦頭,常常居無定所。慢慢地,他養成了流浪者的性格,瘋狂地迷戀上了旅行。為此,他四處遊玩,奢侈放蕩,把學業也給荒廢掉了。同時,他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家裏索取巨款。

格帝這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徹底激怒了他的父親。父親決定不再給他零花錢。

當格帝從小想當作家或者外交官的夢想破滅之後,身無分文的他就逃離了家鄉,來到俄克拉荷馬塔爾薩,來參與掘油者競爭。

這裏的掘油者都是苦苦尋覓財富的流浪漢、賭徒或妓女。在這裏,有些人一夜暴富;有些人則傾家蕩產,從此銷聲匿跡。

這是一個無情的地方,在這裏,格帝是唯一一個戴著手表的人,其他人隨身攜帶的是槍支。這裏道路泥濘,房屋簡陋,吃的隻有粗茶淡飯,總之,生活條件極其艱苦。

不久之後,格帝打算在薩爾頓附近的南希·泰勒農場租賃土地,但是,其他比較富有的獨立石油商也很想得到這塊地,他根本就沒有任何優勢跟人家競爭。

格帝想:南希·泰勒農場的這塊土地就是一個機遇,他絕對不能放棄!幾天後,他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他馬上開著車來到馬斯科的小縣城,並說服當地的一位銀行高級職員為他去投標。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認為,這樣的話,一些在這家銀行借了錢的獨立石油商就不會與銀行高級職員作對了,而其他人,則會認為這家大銀行是在為一家實力雄厚的大石油公司投標。果然,如他所願,這個計謀最終成功了,格帝以十分低廉的價格得到了這塊租賃地。

格帝說過:“抓住機遇是需要冒險的,而且,好處多的幾乎讓人無法想象。”在當時,大部分人都認為,那塊叫紅床的地區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石油。甚至,很多地質學家、大石油公司的專家以及到處探油井的人都紛紛表示,這裏不可能有石油。

然而,格帝卻不以為然。他堅持認為,那些權威人士的一致看法並不可信。於是,他決心在冒一次險,在那裏租了塊地,開始鑽探。

果然,格帝開拓出了一個新的產油區。

格帝的成功秘訣是勇氣與眼光,我們想想,如果他對自己身邊潛在的機遇視而不見的話,他可能永遠是那個一事無成的窮小子。

◎哈佛成功秘訣

在哈佛,幾乎人人都知道狄更斯曾經說過的名言:“機會不會上門來找,隻有人去找機會。”由此可見,良好的機會離不開自己的創造與把握,隻有善於識別、把握和創造機遇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在你我來看,機遇非常古靈精怪,它常常來無影、去無蹤,讓人無法捉摸。而且,機遇總是短暫而且不能多得,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為機遇的到來而做好充分的準備。

俗話說:“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從小就聽說過牛頓的故事,有一回,他在蘋果樹下休息,一個蘋果掉落砸中了他,於是,就有了萬有引力定律。

毋庸置疑,牛頓是很好地把握住了這個機會,也是這個機會,造就出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我們來好好想想,如果當年在蘋果樹下休息的不是牛頓,而是一個平常的人,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會不屑一顧,甚至還認為自己倒黴到家了。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機遇是無處不在的。當然,最關鍵的是需要我們用慧眼去發現它,並緊緊地抓住它。

我記得培根曾經說過:“智者所創造出的機會,遠比他所能找到的多。隻是消極等待機會,這是一種僥幸心理。正如櫻樹那樣,雖在靜靜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而它卻無時無刻不在養精蓄銳。”

一個商人做生意剛剛破產了,於是,他用自己的最後一點積蓄從朋友那購買了一小批西服,然後打算在非洲出售。但是,到了那兒之後,他發現非洲人都不穿西服。然而,他卻沒有就此放棄,每天走訪居民,抓住每一次機會來推銷自己的服飾。

最終,商人的西服全部賣完了,而且還是供不應求。

由此可見,我們不僅不能對機遇視而不見,還應該積極地去創造機遇。

◆哈佛考考你

思維題:小雲買了件很漂亮的衣服,她的小夥伴們都沒有見過,於是大家就猜,小麗說:“你買的衣服不會是紅色的。”小寧說:“這衣服不是黃的就是黑的。”小白說:“這衣服一定是黑色的。”這三個人的看法中,至少有一種是正確的,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問,這件衣服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答案:黃色的。

很多機會,都喪失在取舍徘徊之間

哈佛勵誌箴言: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每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猶太人曾經說過的話:人的一生中,有三種東西不能過多使用,即做麵包的酵母、鹽和猶豫。酵母放多了麵包會酸,鹽放多了菜會苦,猶豫過多,則會喪失各種成功的機會。

如果你想成就大事,就要善於把握機遇,不能徘徊猶豫得太久。

哈佛大學的教授曾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述過這樣一個寓言:

有頭驢在兩垛青草之間不斷地徘徊著,當它想吃這一垛青草時,卻發現另外一垛青草更嫩、更有營養,於是,驢子就這樣來來回回地奔波著,最終沒能吃上一棵青草,它餓死了。

驢子餓死,是因為沒有草吃嗎?不是的,那兩垛草夠它吃上好幾天了,然而,這頭可憐的驢子確確實實是被餓死的。這是因為它花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猶豫上,而沒有采取實際行動。

也許你會認為,我們人類應該比驢子聰明多了,怎麼會犯驢子一樣的錯誤呢?

還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在一場戰爭中,一位可憐的父親僅有的兩個兒子都被敵軍俘虜了。老人決定用金錢將他們贖回來。這位可憐的父親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和所有的金錢來救他的兒子。但是,他被告知隻能救出其中一個。

這個慈愛而飽受折磨的父親,非常渴望能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救出來,他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但事實卻是隻能救一個。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呀,在這緊要關頭,他無法決定救出哪一個、放棄哪一個。這樣,他一直糾結與這兩難的選擇中,結果,他的兩個兒子都被處決了。

在這個故事中,父親原本是可以救出一個兒子的,但他卻犯了跟驢子一樣的錯誤:在猶豫不決中錯失了機遇。

哈佛大學曆史係的教授為學生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那是在聖皮埃爾島發生火山大爆發的前一天,意大利一艘貨船正在碼頭上裝貨,準備運往法國。當時,船長馬裏奧敏銳地察覺了即將發生火山大爆發。於是,他決定停止裝貨,馬上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但是,發貨人拒絕了船長的建議,還威脅他,說如果說他膽敢離開港口,他們就要控告他。

馬裏奧船長毫不猶豫地離開了,一天之後,發貨人和海關人員正打算將船長逮捕。這時,聖皮埃爾的火山大爆發了,發貨人和海關人員全部遇難。

而此時,船長正安全地航行在公海上,穩妥地向法國前進著。

試想一下,如果這位船長當時也猶豫不決的話,他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由此可見,在某些緊急關頭,你不能因為擔心時機不成熟而猶豫,你必須激發出自己的全力,當機立斷做出決定,才可能獲得成功。

◎哈佛成功秘訣

從上述哈佛大學教授講給學生們的事跡中,我們明白了猶豫不決是釀成悲劇的罪魁禍首。所以,我認為,青少年要努力訓練自己在做事時當機立斷的能力。當然,我們有時候難免會犯錯,然而,即使是犯錯,也好過那些猶豫不決、遲遲不敢做決定的壞習慣。

我看到過很多雖然能力出類拔萃,卻因為猶豫不決的壞習慣錯失良機而淪為平庸之輩的例子。這些人就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反麵教材,青少年一定要引以為戒。

正如歌德所言:“猶豫不決的人永遠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為機遇會在你猶豫的片刻消失。”人生的很多機會都喪失在了取舍徘徊之中。

所以,我們必須先改正那些猶豫不決的壞習慣,哪怕是處於無比的混亂之中,也要果斷地做出自己的選擇。

在平時,我們不能抱怨上天不夠眷顧我們。其實機會之門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敞開的,但是,它隻青睞那些果敢的人。而那些成天胡思亂想、猶豫不決的人,則常常會被機會所拋棄。成功的人是不會耽擱時間的,他們會果斷地抓住機遇,然後留出時間並及時解決問題。

如果你常常怨天尤人,不斷徘徊,不斷懊惱自己錯失良機,那麼,你將永遠站在成功的彼岸,在昏暗中失意地度日。

◆哈佛考考你

思維題:在假麵舞會上,每人頭上都戴著帽子,有黑白兩種。黑色的至少有一個。每個人都能看到其他人帽子的顏色,卻看不到自己的。主持舞會的人先讓大家看看別人頭上戴的是哪種顏色的帽子,然後關燈,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打自己一個耳光。第一次關燈,沒有聲音。於是再開燈,大家再看一遍,關燈時仍然鴉雀無聲。一直到第三次關燈,才有打耳光的聲音響起。問:有多少人戴著黑帽子?

答案

3個人。假設有N個人戴黑,當N\\u003d1時,戴黑人看見別人都為白則能肯定自己為黑。那麼,第一次關燈就應該有聲音。所以,斷定N\\u003e1。對於每個戴黑的人來說,他能看見N-1頂黑帽,並由此假定自己為白。但等待N-1次還沒有人打自己以後,每個戴黑人都能知道自己也是黑的了。所以第N次關燈就有N個人打自己。

優柔寡斷的性格,隻會讓你錯失良機

哈佛勵誌箴言:由於過分審慎,人們對於時機就會重視不夠,就會坐失良機。

哈佛大學的一位校長曾經說:“優柔寡斷最大的危害就是耽誤戰機,錯失成功的機遇。”中國也有言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由此可見,如果我們做事時猶豫不決,當斷不斷,那麼,最終隻會一敗塗地,甚至永無立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