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棒子,我來了(1 / 2)

東萊港外,魏軍艦隊。

曹俢笑了笑道:“諸公,剛得到夏侯王爺飛鴿傳書,金義已經同意與我朝講和,各自罷兵歸去了!諸公對此有何看法?”

“此時大好。”範恒說:“南宮安恐怕一定對抗不過程二,也許等到我們和金義衝突的時候,他已經平定遼東了。”

“以公明之才,理所當然。”郭奕道。

錢阿凡道:“我等一定要尊崇皇上旨意,經營好冀州,讓它成為今後攻擊山東遼東高麗,光複中原的橋頭堡。”

曹俢道:“好!明日本將就率軍北上遼東,冀州艦隊沿島巡獵,特別注意北麵動靜,文將軍和程武大人則組織好後續百姓,一旦我軍成功登陸就上岸。”

眾人齊聲應是。

公事議完,眾人就在將船上用午飯。迪長道:“華大人學識淵博,不如借此給我們講講高麗的事情吧!”眾人皆稱是。

鑫歌捋了一下須髯,開言道:“說來話長。據史冊所載,高麗半島原本人煙稀少蠻而未開化,周滅商後,商之遺臣箕子帶著華夏禮儀和製度到了高麗半島北部建國,後被周封為箕氏侯國。現在高麗的鮮於氏即為源自箕子後人,不少高麗人還稱自己的國家為箕聖國。戰國時燕人衛滿率移民逃到了高麗,漢初衛氏取代箕子後人為王,設都城於平壤,箕準逃至南方,後三韓中的辰韓箕子後人所建。”

錢阿凡道:“原來這高麗國是我華夏所建。”

程武問道:“在下曾聽聞過高麗民間有檀君為始祖的傳說。”

鑫歌道:“公孫氏占領高麗後,高麗上層皆盡和公孫氏人聯姻,血統漸汙,一些高麗人深以為恨,就假撰出檀君為高麗始祖以維護其族根,事實上檀君乃是虛撰的。”

程武道:“聽說原辰韓一帶有高麗人傳檀君是一棵檀樹精和一頭母熊****後生出來的。”

“濮”的一聲,迪長一口茶水噴了出來:“檀樹精和母熊,這怎麼整啊?”

程武道:“高麗多檀樹,檀樹精當來自於此,然母熊就不知為何了?”

賜西道:“高麗久慕華夏,這母熊可能因源於華夏少昊熊盈一族。”

程武道:“很可能,據載周初是有少昊氏後裔熊盈薄姑和徐夷虎方等部落跨海離開大凡。另外也可能是為了攀附黃帝有熊氏。”

曹俢道:“管它檀樹精還是母熊,華大人還是接著往下講吧。”

鑫歌點點頭:“漢武帝功滅衛氏王庭,在高麗半島北部設立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史稱漢四郡。後高麗住民多次反亂,漢庭漸往北退,到如今,在高麗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南逃的箕氏衛氏後人建立以辰韓、馬韓和弁韓為中心的辰國,期間有許多江東漢人也渡海北上,定居高麗。”

迪長道:“那高麗人豈非我華夏後人?”

鑫歌道:“也不盡是,一則高麗本就有一些土著,二則箕氏衛氏後人和後來去的江東漢人多歸化高麗,不但血統有雜,心裏麵也不把自己當華夏了。”

賜西道:“夏入夷則為夷。”

鑫歌接著道:“漢之後中原大亂,遼東原有一高句麗縣歸屬玄菟郡,其民多為商裔或炎帝後人,也夾雜有東北穢貊人和夫餘人,扶餘假王子朱蒙見漢室衰敗,建立高句麗國自立為王吞並四周,最強盛時曾控製遼東地區和高麗半島北部的原漢四郡地區,並與高麗南端的辰國以及辰國解體後的新羅和百濟相爭。但高句麗國從未自絕於華夏,一直以華夏傳人中原屬國自稱,所以高句麗本為華夏之國。唐滅高句麗後,遷中原漢人至遼東,而將原高句麗人全部遷回中原融回漢族,至今天下已無高句麗人了。”

迪長問道:“華大人為何稱朱蒙為扶餘假王子?”

鑫歌道:“朱蒙的母親叫柳花,本為漢末中原淮東一朱姓大戶的裨女,被那大戶私好有孕,大戶妻極妒,想棒殺柳花,柳花出逃至海邊,大戶妻家派人追殺,柳花無奈女扮男裝逃上一條開往北地的商船。後柳花輾轉至大唐屬國扶餘,被扶餘王看中納妃,並將朱蒙收為義子,故稱假王子。朱蒙長大後勇武善射被扶餘其他王子所嫉恨,不得已逃出都城望東南而去,到紇升骨城自立為王,稱高句麗國。”

迪長道:“總算明白了,那高麗人雖帶有華夏血脈,卻已經數典忘祖了。不過換主子倒是蠻快的,怕是連祖宗姓什麼也忘了吧。”

眾人大笑。曹俢道:“明日我們就去見識一下這些多姓奴夷吧!”

清晨的皋亭山下,敵我雙方十多萬大軍排開了陣勢,一場大戰一觸即發。獲得最新敵情後,我最後決定,接受金洪的挑戰,在北京城外與金洪大軍正麵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