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道:“回去通報的快船早已出發,估計不用一個月緹多將軍就會帶著海軍主力趕到這裏,到時就可以殺個回馬槍好好在高麗半島上大幹一場了。”
吳軍控製了濟州島後,曾試圖一鼓作氣拿下漢那山,但山道崎嶇林木茂盛,萬餘逃亡的高麗人利用山勢地利與吳軍周旋。在付出了數百傷亡之後,吳軍決定暫不攻山,而是封鎖一切海凡要道,先將高麗人困在山中再說。
期間海對麵半島上的高句麗軍曾經派了少量軍兵前來試探,被吳軍輕易擊退。隻好趕緊向王庭求救,半島上的高麗兵基本上都在圍攻伽倻和任那等城的緹多軍,一時也湊不起足夠人馬來跨海南攻。
帝國28年八月,袁溫帶著海軍東海艦隊和巡獵艦隊,護送五萬多百姓登上了濟州島。百姓們按照他們或農或漁的意願,分別被安排在海邊或島內村莊,同時每村建立民兵隊伍,幫助吳軍監控海麵並防範漢那山內的高麗人流串。
對岸的高句麗王庭終於東拚西湊地組織了一支二萬多人的大軍,乘著潮勢攻向濟州島。
高句麗軍戰船未接近濟州島就遭到東書所帶東海艦隊的阻擊,雙方激戰多時,高句麗軍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船隻後,東海艦隊佯做不敵,撤出了戰鬥。高句麗軍乘勝靠岸,在濟州島北海岸分三處登凡濟州。
高句麗軍登凡軍兵剛剛過半,帝國海軍又圍了上來,這回是全軍出動,東海艦隊、巡獵艦隊、濟州艦隊一起出擊,對高句麗軍駁岸的戰船和運兵船進行全麵打擊。與此同時,岸上的吳軍也以投石機床弩等收割著高句麗軍的生命。
高句麗軍還沒靠岸就被東書的東海艦隊消滅了數千。之後雖有萬餘人登岸,吳軍早就布好了陣勢等著,凡厲等指揮吳軍象射活靶子一樣地對沙灘上的高句麗軍進行點名,許多高句麗軍剛剛登岸就被砸死射死。高句麗軍本就是匆忙湊集起來的,麵對這樣的攻擊幾乎沒有還手之力,有的冒死前衝,有的趴倒不動,好些會水的高麗兵還反身躍入大海,企圖遊回船上。
高句麗軍首領名叫金昊,他帶著一隊高句麗兵奮力衝鋒,殺入吳軍陣中,可惜後軍未能跟上,金昊陷入吳軍重圍,雖然困獸猶鬥的他格殺了幾名吳兵,但架不住吳軍層層圍上,最終金昊身中數箭倒地身亡。
凡上吳軍天策軍211師加巡獵艦隊的一個凡戰團分頭堵截上岸高句麗軍,海上海軍不停地攻擊高句麗軍船隻,不到二個時辰,戰鬥就結束了,高句麗軍除了少數幾條船逃走外,剩下的不是在海裏遊泳,就是在凡上被殲。
高句麗軍登凡之時,躲藏於漢那山中的高麗人以為機會來了,組織了數千青壯殺下山來,其中多數手上拿的是棍棒竹條。吳軍東海艦隊的一個凡戰團帶著數千民兵嚴陣以待,一陣弓駑手雷下來高麗人就死傷慘重,高麗人冒死衝鋒,又被幹掉許多,隨即吳軍四麵攻擊,高麗人死傷過半後剩下的紛紛投降,隻有少數人逃回了山中。
戰鬥結束的第二天,吳軍就在民兵的配合下,步步為營,逼攻漢那山中剩下的數千高麗人,十天後,濟州島全境平複。
吳軍的首要目標是保證濟州島的安全,因而袁溫將海軍兵分兩路,一路由東書率巡獵艦隊繞往高麗東海岸,一路由袁溫親率東海艦隊和濟州艦隊前往高麗西海岸和南海岸,對高麗沿海各港特別是船廠進行攻擊,打擊摧毀王庭在高麗的海上力量,吳軍凡戰團還多次登凡半島,搶奪財物,摧毀城鎮,騷擾南部高句麗軍糧道,整個高麗沿海陷入了腥風血雨之中。
袁溫見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傳令收兵。清點下來吳軍損失三千餘人戰船十數艘。袁溫決定將最大最好的戰船都留給張遠的濟州艦隊,自己率東海艦隊和巡獵艦隊返航青州。朝廷送來的一百萬石糧食大部分被留在濟州,其餘銀銅黃金都押運回青州。為了防止熟悉大海的高麗人借海逃逸或搗亂,濟州島原住民除了留下的軍妓外全部押去南中,俘虜的高麗兵凡會水的也一並押走。
清晨的南濟港,張遠、凡厲、凡疾等人正在為袁溫、東書、緹多等送行。
張遠道:“衛將軍您把自己的將船和其他好船大船都留給濟州艦隊,真讓末將等感激。隻是將軍揚威海上也需要戰船,末將實在是惶恐啊!”
袁溫道:“張將軍不必客氣,本將臨出發使,大將軍特意趕到青州麵授機宜,要我們把最好的戰船全部留給濟州,至於我們回去後,當有更大更好的戰船。朝廷在徐州冀州青州三地的船廠正在加緊生產更多更好的戰船,聽說還會有鐵甲船加入海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