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7章 實驗(1 / 2)

我們國家古時候有一個寓言,說有一戶人家的煙囪建造得不對,容易著火,有人建議他改建,那戶人家不聽,結果後來果然著火了,鄰居們都來幫忙救火。等到火滅了,那戶人家擺下酒席,坐在上座的是那為了救火而燒得焦頭爛額的鄰居,而不是那個指點他改建煙囪的高人。這就像是治國,其實論才幹,論傑出,自然是那個指出煙囪造得不對的人更高明,可是名氣呢,往往是那個救火的家夥名氣大。曆史就是常常跟我們開這樣的玩笑。

但我既然有這樣的覺悟,處理政務的時候自然也有所取舍,更多的側重於建立良好的規章製度,而不是如何更巧妙地解決問題。問題的解決有時候依賴於天才的想法,但天才是未必隨時都有的,即使有,人的才幹也有其極限,我們決不能寄希望與所有解決問題的人都是天才而且永不犯錯,在這種情況下,建立製度要重要得多。沒有大智若愚的製度的製約,往往好心的天才辦的壞事甚至比壞心的天才辦的壞事還更嚴重。從這個角度上說,其實後世的朱總理也談不上“宰相”二字。就像解決貪汙問題,不是靠監督一下,抓幾個貪官所能解決的,根本還要從製度上入手,改變不斷產生和湧現貪官的機製,而不僅僅在於監督的問題。一麵是有壞的製度,能夠把好好的青年培養、引誘甚至逼迫成貪官,另一方麵卻又高喊反貪,抓到了貪官拚命殺,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做曹。如果有一個管仲式的天才,問題或許還能壓一壓,但管仲死了呢?問題還會更嚴重,甚至於因為管仲耽誤了別人改革的時間和機會,實際上反而是造成了曆史的反動。

總之看上去我很閑,但我自詡高明,河南的百姓士林常常以為我日理萬機,這完全是一種誤解。我雖然需要殫精竭慮,為國家謀長遠,但十幾年來領地的政治越來越完善,所以看起來領土越來越大,事情越來越多,但我的實際負擔其實是越來越少了。

七月初八,捷報頻傳華夏大學裏麵又有了一次盛事,原來有幾個研究熱力學的學者大概覺得好玩吧,用白偉的膠水和棉布製造了幾個熱氣球,經過了幾次試驗之後打算今天進行載人試驗。他們先前用煤炭和木柴進行試驗,結果失敗了,後來我教會他們使用酒精,結果成功升空了幾次。

我帶著孩子們一起來到了華夏大學,我們到達的時候這裏已經是人山人海了,不過嘛我是朝廷大員,自然有一些特權,我也從不鼓吹什麼這時代根本不適合的人人平等,老實不客氣地坐到了留給我的最好的位子上。

學者們前幾天已經成功地把一隻狗送上了天,後來酒精燒光,又慢慢地落到了地上,狗也活下來了。這一次他們打算親身體驗一下,裝了很多酒精進去。這酒精多是用番薯釀的酒提煉的,經過多次蒸餾得來。純度大概在八成以上,完全可以燃燒。

廣場中央攤著一個大熱氣球,旁邊有一個籃子,大約可以站兩個人的樣子,繩子是比較粗大的棉繩,緊緊地綁在厚重的氣球上。因為沒有輕柔堅固的尼龍,熱氣球造得太大容易撕裂,所以這個熱氣球效率不怎麼高,個頭也不怎麼大。籃子是用藤條做的,看上去手藝倒是很不錯,做得很漂亮。棉布是要透風的,為了不漏氣,在厚厚的棉布間抹了幾層膠水,是金世集發明的那種用明膠、樹脂和少量化學製劑的結合,略微改良了一下配方,使氣密封性更好。總的效果來看達到了帆布的堅韌標準,隻是略重些。

不一會兒學者們來了,看到我也沒有迎上來,隻是點頭鞠躬致意,更加沒有讓我發表什麼講話,幾個人走到熱氣球那裏,其中一個人開始給觀眾們講解熱氣浮力升空的道理,另一些人則開始做準備工作。有幾個人扛來了幾個大木桶,解釋的人說裏麵是酒精。又抬過來兩個特別的爐子,一個大一個小,大的那個裝在地上,小的那個裝在籃子裏。

講解的人說爐子是用來燒酒精的,他們把大爐子放到口袋下麵,把火點到最大,不一會兒便看見口袋漸漸鼓了起來,一些人努力把熱氣往裏麵趕,氣球越來越大,越來越高,很快就把站在口袋上的人都淹沒了,再鼓一會兒,口袋把上麵的人撐了起來,那人已經站立不穩,從上麵滑了下來。沒有想到熱氣球能夠把人在平地上撐起,周圍的群眾和學者們都鼓掌歡呼。

氣球越來越大,越來越高,它的固有形狀也漸漸顯示出來,是一個橢圓形的大氣球,下麵有一個小小的口子,對準了籃子和火爐。氣球離地的一刹那,引來了暴雨雷鳴般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