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6章 征戰沙場(1 / 2)

金義曆來是最後做總結性發言,這次卻是打破常規,歎道:“知朕者,複嚴也!朕也是這麼想,才把複嚴和伯約請來。《孫子》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固然是兵曹的最高境界,但是曆觀古今。適用者寥寥,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其條件難以達到,故而有人認為是空談之言。要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為後盾,曆經數次大戰,東吳的軍事實力劇增。實際控製地領土劇增。人口、土地都有了質的提高,比以前多了許多,實力空前強大。對於這點,是共識。”凡霆他們點頭讚同道:“這都是皇上聖明,才有今日之盛!”

金義擺手。道:“你們不要一味拍朕的馬屁,說好話。朕要你們記住一句話:善始者。也要善終,方稱完美!在曆史上,很多人能善始,卻不能善終。秦始皇的事情就是前代之事,前期勵精圖治,統一天下,到了後來卻是驕奢淫逸,最後身死國滅。我們是打了勝仗,從建業一路打到幽燕之地,是值得高興,這是人之常情嘛!但是,你們要記住,不能驕傲,要戒驕戒躁。任重而道遠,諸位仍需努力!”

“臣謹記皇上教誨!”凡霆他們受教。金義接著道:“可以肯定地說,仗即將打完了,朝廷將把主要精力放在重建上,要把我們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建設好,保護好,因而要進行一係列重大的調整,這些調整不僅僅是經濟方麵的,還要涉及軍事。對於軍隊,朕決定要精簡,在現有的軍製的基礎上進行一場改革。軍隊地數量雖然減少了,但是並不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什麼事都不做。”

“相反,軍隊地作用要強化,要裝備更加先進的武器,要研究更能適應戰爭需要的軍事理論,對軍卒、對軍官、對將領都要進行嚴格的培訓,製定更加適宜地軍事戰略。”

“《司馬曹》有雲‘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皇上這是高瞻遠矚之舉措,臣等實無異言。”凡霆他們很是讚同金義的看法。對於將軍們的表態,金義很是欣慰,道:“這事雖然還有點時間,但是也該提上日程了。現在,我們還是來討論一下目前的形勢。現在的態勢,朝廷除了漠北、東北、高麗半島、西域和西藏沒有歸入版圖以外,漢朝的領土已經全部光複了。在這些沒有光複的地方,朕認為除了漠北和高麗半島必有一戰以外,其餘地方都可以遣一介之使去曉明大義,必然是望風而下。”

這話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派一個談判代表過去,通過談判,和平收回。張遠很是讚同金義的看法,道:“皇上這話可是說到臣心裏去了。臣也認為現在朝廷兵鋒正勁,這些地方沒有膽量與朝廷作對,隻要我們的使臣到了,必將歸順帝國。”凡厲思考了一下,道:“皇上,臣以為在派出使臣以外,還是要做好軍事上的準備,要把軍隊派過去,造成一種大兵壓境的聲勢,前有使臣的甘言厚詞,大軍威之於後,不降也得降。”

金義聽後,龍心大悅,決定命我出征。於是調派兵力,我天策兵精銳無敵,人所共知,因此這一次我當先鋒。我留下步軍守北京,同時命隨軍工程部隊緊急就地打造攻城器械,隻率領全數七支騎兵叫陣,哪七支?我自己的親衛騎兵,金誠、凡厲的鐵騎兵,凡疾、金江的弓騎兵,卡弗、馬國發的西涼騎兵。每一支都是一千五百人,人數雖然不多,卻堪稱無敵。由於我軍馬的素質不斷提高,軍馬能夠有比較大的負載,因此裝甲進一步強化。像重騎兵的馬甲上裝了不少鋼刺,用來衝突踐踏敵軍,穿得像坦克一樣。我率領的親衛騎兵不但人人騎術高超,武藝精湛,而且都會騎射,馬身上關鍵部位比如前胸和頭部也都掛置了鎧甲,人身上就更不用說了。

很快,我們的大軍就到達了長安。從長安所在的京兆郡往西是扶風郡,又稱“右扶風”,是一個很大的郡。整個雍州(東漢沒有雍州,被包括在司隸裏麵,但其實雍州相當大,古代九州之一)也不過三郡,這三個郡都比較大,有很多的縣,但在此時,也許是因為瘟疫和連年戰亂的緣故,人口都很少。

三月十五,我正下令進行軍事動員和物資集結準備討伐西域大宛國,突然從陝西傳來消息說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天花。因為陝西和河南之間有大量的人員往來,這場瘟疫必然會傳到河南來,隻是時間問題。我趕忙複員軍隊,將部隊交給了卡弗讓他率領繼續西征。我培養人才經營河南多年,好不容易有了如今一點點規模,可不舍得讓天花給糟蹋了。好在我知道怎麼種牛痘,擁有這張對付天花的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