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定於後日起斷食,改自明日起斷食,奉神詔也。
斷食期內,每日飲梨汁一個之分量,飲橘汁三小個之分量。飲畢漱口。又因信仰上每晨餐神供生白米一粒,將眠,食香蕉半個。是日無大便,七時就床。是夜神經過敏甚劇,加以鼠聲、人鼾聲,終夜未安眠。口甚幹,後半夜腿痛稍輕,微覺肩痛。
六日,晴暖,晚半陰,五十六度。斷食正期第一日。八時起床。三時醒,心跳胸悶,飲冷水、橘汁及梅茶一杯。
八時起床,手足乏力。頭微暈,執筆作字殊乏力,精神不如昨日。八時半飲梅茶一杯。腦力漸衰,眼手不靈,寫日記時有誤字,多遺忘。九時半後精神稍可。十時後精神甚佳,口渴已愈。數日來喉中腫爛亦愈。今日到大殿去二次,計上下廿四級石階四次,已覺足乏力,為以前所無。是日共飲梨汁一杯,橘汁二杯。傍晚精神不衰,較勝昨日,但足乏力耳。仍時流鼻涕,晚間精神尤佳。是日不覺如何饑餓。晚有便意,僅放屁數個,仍無便。是夜能安眠,前半夜尤穩安舒泰。眠前以棉花塞耳,並誦神人合一之旨。夜間腿痛已愈,但左肩微痛。七時就床,夢變為豐顏之少年,自謂係斷食之效。
七日,陰複晴,夜大風,五十四度。斷食正期第二日。
六時半起床。四時醒,心跳微作即愈,較前二日減輕。飲冷水甚多。六時半即起床,因是日頭暈已減輕,精神較昨日為佳,且天甚暖,故早起床也。起床後飲橘汁一杯。晨覽《釋迦如來應化事跡圖》。八時後精神不振,打哈欠,口塞流鼻涕,但起立行動如常。午後身體寒益甚,擁被稍息。想出食物數種,他日試為之。炒餅、餅湯、蝦仁豆腐、蝦子麵片、什錦絲、鹹口瓜。三時起床,冷已愈,足力比昨日稍健。是日無大便,飲冷水較多。前半夜肩稍痛,須左右屢屢互易,後半夜已愈。
八日,陰,大風,寒,午後時露日光,五十度。斷食正期第三日。十時起床。五時醒,氣體至佳,如前數日之心跳頭暈等皆無。因天寒大風,故起床較遲。起床後精神甚佳,手足有力,到院內散步。四時半就床,午後益寒,因早就床。是日食欲稍動,有時覺饑,並默想各種食物之種類及其滋味。是夜安眠,足關節稍痛。
九日,晴,寒,風,午後陰,四十八度。斷食正期第四日。八時半起床。四時醒,氣體極佳,與日常無異。起床後精神如常,手足有力。朝日照人,心目豁爽。小便後尿管微痛,因飲水太多之故。自今日始不飲梨橘汁,改飲鹽梅茶二杯。午後因飲水過多,胸中苦悶。是日午前精神最佳,寫字八十四,到菜圃散步。午後寒,一時擁被稍息。
三時起床,室內運動。是日不感饑餓。因天寒五時半就床。
十日,陰,寒,四十七度。斷食正期第五日。十時半起床。四時半醒,氣體精神與昨同。起床後精神至佳。是日因寒故起床較遲。今日加飲鹽湯一小杯。十一時楊、劉二君來談至歡。因寒四時就床。是日寫字半頁。近日神經過敏已稍愈。故夜間較能安眠。但因昨日飲水過多傷胃,胃時苦悶,今日飲水較少。
十一日,陰寒,夕晴,四十七度。斷食正期第六日。九時半起床。四時半醒,氣體與昨同。夜間右足微痛,又胃部終不舒暢。是日口幹,因寒起床稍遲。飲鹽湯半杯,飲梨汁。夕晴,心目豁爽。寫字百三十八。坐簷下曝日,四時就床,因寒早就床。是晚感謝神恩,誓必皈依。致福基書。
十二日,晨陰,大霧,寒,午後晴,四十八度。斷食正期第七日。十一時起床。四時半醒,氣體與昨同,足痛已愈,胃部已舒暢。口幹,因寒不敢起床。十一時福基遣人送棉衣來,乃披衣起。飲梨汁及鹽湯、橘汁。午後精神甚佳,耳目聰明,頭腦爽快,勝於前數日。到菜圃散步。寫字五十四。自昨日始,腹部有變動,微有便意,又有時稍感饑餓。是日飲水甚少。晚晴甚佳,四時半就床。
十三日,晨半晴半陰,後晴和,夕風,五十四度。斷食後期第一日。八時半起床。氣體與昨同。晨飲淡米湯二盂,不知其味,屢有便意,口幹後愈。飲梨汁、橘汁。十一時飲濃米湯一盂,食梅幹一個,不知其味。十一時服瀉油少許,十一時半大便一次甚多。便色紅,便時腹微痛,便後漸覺身體疲弱,手足無力。午後勉強到菜圃一次。是日不飲冷水。午前寫字五十四。是日身體疲倦甚劇,斷食正期未嚐如是。胃口未開,不感饑餓,尤不願飲米湯,是夕勉強飲一盂,不能再多飲。
十四日,晴,午前風,五十度。斷食後期第二天。七時半起床。氣體與昨同,夜間較能安眠。五時飲米湯一盂,口幹,起床後精神較昨佳。大便輕瀉一次,又飲米湯一盂,飲橘汁,食蘋果半枚。是日因米湯梅幹與胃口不合,於十一時飲薄藕粉一盂,炒米糕二片,極覺美味,精神亦驟加。精神複原,是日極愉快滿足。一時飲薄藕粉一盂,米糕一片。寫字三百八十四。腰腕稍痛,暗記誦《神樂歌序章》。四時食稀粥一盂,鹹蛋半個,梅幹一個,是日不感十分饑餓,如是已甚滿足。五時半就床。
十五日,晴,四十九度。斷食後期第三日。七時起床。
夜間漸能眠,氣體無異平時。擁衾飲茶一杯,食米糕三片。
早食藕粉米糕,午前到佛堂菜圃散步,寫字八十四。午食粥二盂,青菜鹹蛋少許。夕食芋四個,極鮮美。食梨一個,橘二個。敬抄《禦神樂歌》二頁,暗記誦一、二、三下目。
晚飲粥二盂,青菜鹹蛋,少許梅幹。晚食粥後,又食米糕飲茶,未能調和,胃不合,終夜屢打嗝兒,腹鳴。是日無大便,七時就床。
十六日,晴,四十九度。斷食後期第四日。七時半起床。晨飲紅茶一杯,食藕粉,芋。午食薄粥三盂,青菜,芋大半碗,極美。有生以來不知菜芋之味如是也。食橘,蘋果,晚食與午同。是日午後出山門散步,誦《神樂歌》,甚愉快。入山以來,此為愉快之第一日矣。敬抄《神樂歌》七頁,暗記誦四、五下目。晚食後食煙一服。七時半就床,夜眠較遲,胃甚安,是日無大便。
十七日,晴暖,五十二度。斷食後期第五日。七時起床。夜間仍不能多眠,晨飲瀉油極少量。晨餐濃粥一盂,芋五個,仍不足,再食米糕三個,藕粉一盂。九時半大便一次,極暢快。到菜圃誦《禦神樂歌》。中膳,米飯一盂,粥二盂,油炸豆腐一碗。本寺例初一、十五始食豆腐,今日特因僧人某死,葬資有餘,故以之購食豆腐。午前後到山門外散步二次。擬定出山門後剃須。聞玉采蘿卜來,食之至甘。晚膳粥三盂,豆腐青菜一盂,極美。今日抄《禦神樂歌》五頁,暗記誦六下目。做書寄普慈。是日大便後愉快,晚膳後尤愉快,坐簷下久。擬定今後更名欣,字俶同。七時半就床。
十八日,陰,微雨,四十九度。斷食後期最後一日。五時半起床。夜間酣眠八小時,甚暢快,入山以來未之有也。
是晨早起,因欲食寺中早粥。起床後大便一次甚暢。六時半食濃粥三盂,豆腐青菜一盂,胃甚脹。坐菜圃小屋誦《神樂歌》,今日暗記誦七下目,敬抄《神樂歌》八頁。午,食飯二盂,豆腐青菜一盂,胃脹大,食煙一服。午後到山中散步,足力極健。采幹花草數枝,鬆子數個。晚食濃粥二盂,青菜半盂,僅食此不敢再多,恐胃脹也。餐後胸中極感愉快。燈下寫字五十四,輯訂斷食中字課,七時半就床。
十九日,陰,微雨,四時半起床。午後一時出山歸校。
囑托聞玉事件:晚飯菜,橘子,做衣服附袖頭,廿二要;轎子油布,轎夫選擇;新蚊帳,夜壺。自己事件:寫真,付飯錢,致普慈信。
追求律學的真諦
由於我出家後,總是選擇清靜祥和的地方,要麼閉關誦讀佛經,要麼就是從事寫作,有時為大眾講解戒律修持,所以人們經常感到我行蹤不定,找不到我。其實佛法無處不在,有佛法的地方就會有我。而我對佛教戒律學的研究可說是情有獨鍾,我不僅夜以繼日地加以研究,就算傾注我畢生的精力也在所不惜!而且我出家後,認定了弘揚律學的精要,一直都過著持律守戒的生活。這種生活對我的修行起了很大的幫助。
我最初接觸律學,主要是朋友馬一孚居士送給我的一本名叫《靈峰毗尼事義集要》和一本名叫《寶華傳戒正範》的書,我非常認真地讀過後,真是悲欣交集,心境通徹,亦因此下定決心要學戒,以弘揚法正。
《靈峰毗尼事義集要》是明末高僧蕅益智旭法師的精神旨要,而名叫《寶華傳戒正範》是明末的見月寶華法師為傳戒所製定的戒律標準。我仔細研讀了兩位前輩大德的著作後,由衷地感歎大師的修行法旨,也不得不發出感慨,慨歎現在的佛門戒律頹廢,很多的僧人沒有真正的戒律可以遵守,如果長久下去,佛法將無法長存,僧人也將不複存在了,這是我下決心學習律學的原因。我常想:我們在此末法時節,所有的戒律都是不能得的,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而現在沒有能夠傳授戒律的人,長此以往我認為僧種可能就斷絕了。請大家注意,我所說的“僧種斷絕”,不是說中國沒有僧人了,而是說真正懂得戒律和能遵守戒律的僧人不複存在了!
想到這些後,我於一九二一年到溫州慶福寺進行閉關修持,後又學習南山律。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習作後,我便在西湖玉泉寺,用了四年的時間,撰寫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從這本書中不難看出,我所從事的佛學思想體係,是以華嚴為境,四分律為行,導歸淨土為果的。
像我這樣初入佛門,便選擇了律學為我畢生的研究方向的僧人,是非常少見的,這令我很傷感。如果能有更多的僧人像我這樣,持戒守律,那麼佛法的發揚光大將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