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不被套牢,別總在習慣中打轉(1 / 1)

恩格斯說:“人類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維著的精神。”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一切事物時刻都在運動著、變化著,沒有絕對靜止的東西,也沒有一重不變的東西,整個世界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如果要想準確認知這個世界,就不能用老眼光和習慣的思維定勢來看待和理解它,要學會突破舊的觀念和想法,突破習慣思維定勢,用創新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用與時俱進的理念來處理問題,隻有這樣,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點且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人生中,你們是否遇到過困擾,你們是否總是在習慣於自己周邊的事物,而不懂得自己開拓視野呢?人不能總是被套在一個小圈子裏,也別總是在習慣中打轉,偶爾也要學會挖掘身邊的一些事情。

從前有一戶人家的菜園擺著一塊大石頭,大約寬有 40 厘米,高10 厘米。到菜園來的人,一不小心就會踢到那塊大石頭,不是跌倒就是擦傷。兒子問:“爸爸,那塊討厭的石頭,為什麼不把它挖走?”爸爸這麼回答:“你說那塊石頭喔,從你爺爺時代,就一直放到現在了,它的體積那麼大,不知道要挖到什麼時候。沒事無聊挖石頭,不如走路小心一點,還可以訓練你的反應能力。”

過了幾年,兒子娶了媳婦。有一天媳婦氣憤地說:“菜園那塊大石頭,越看越不順眼,改天請人搬走好了。”兒子回答說:“算了吧!那塊大石頭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話在我小時候就搬走了,哪會讓它留到現在啊?”媳婦心裏非常不是滋味,那塊大石頭不知道讓她跌倒多少次了。十幾分鍾以後,媳婦用鋤頭把大石頭四周的泥土撬鬆。媳婦早有心理準備,以為要挖一天,誰都沒想到幾分鍾就把石頭挖起來,看看大小,石頭沒有想象的那麼大,都是被那個巨大的外表蒙騙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總是被事物的外表給蒙騙了,有些東西並不如表麵看到的那樣真實,要懂得去挖掘事物的本身,不要被現實的生活給套牢了,也別總是在習慣中打算,那樣不利於你自身的發展,要懂得走出自己的習慣,去發現一些新的事物。

人們在長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對經常發生的事情,在思考過程中,往往會產生思維慣性,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即思維定勢。思維定勢對常規思維是有利的,它可使思考者在處理同類問題的時候少走彎路。然而,思維定勢也有它的弊端,特別是處理一些新情況的時候,思維定勢就會變成“思維枷鎖”,阻礙人們用新觀念、新方法、新思路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使人失去創新和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一天早晨,電報收發員卡納奇來到辦公室的時候,得知一輛被撞毀的車子阻塞了道路,鐵路運輸陷入癱瘓。更要命的是,鐵路分段長司各脫不在。按照條例,隻有鐵路分段長才有權發調車令,別人這樣做會受到處分,甚至被革職。車輛越來越多,喇叭聲、行人的咒罵聲此起彼伏,有人甚至因此動起手來。“不能再等下去了。”卡納奇想。他毅然發出了調車電報,上麵簽著司各脫的名字。

司各脫終於回來了,此時阻塞的鐵路已暢通無阻,一切順利如常。不久,司各脫任命卡納奇為自己的私人秘書。後來司各脫升職後,又推薦卡納奇做了這一段鐵路的分段長。發調車令屬於司各脫的職權範圍,其他人沒人敢突破這個“圍”,卡納奇這樣做了,結果他成功了。

仔細想來,每個人其實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圍”:主觀上的、認識上的偏見,個性上的不足,客觀上的陳規陋習等,都製約著我們實現生命價值的最大化。如果想在一生中有所作為,我們就必須學會不停地突圍,不被現實的情況套牢,也別總在自己的習慣中打轉,否則你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個智者,永遠也抵達不了本來可以抵達的人生的大境界。

準確認知世界需要我們突破思維定勢,然而妨礙人們創新的最大障礙,並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的確,任何事物隻有不斷發展才有持續頑強的生命力,要想挖掘無窮的創新能力,就要丟掉慣性思維,不為定勢所累,不斷開闊視野。事實證明,人們隻有用創新思維去思考問題,才能真正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並推動事物向更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