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難了解的就是自己,特別是在社會上經曆了風風雨雨,在職場上經過了各種挫折打擊後,就更難正確地評估自己。總會憑空設立了一個高度,然後對自己說,這就是你的極限了,你能做的就隻有這麼多!於是再也不敢拚搏,再也不思進取,每次都低著頭,弓著腰。其實隻要你抬頭挺胸地大步前行,會發現那個所謂的高度並不存在,而你能做的事要比你想象中多得多!走出自我設限的牢籠,會發現自己的潛能其實是巨大的。
不要再把“我不行”、“我不是這塊料”之類的話當做口頭禪,這隻會使你意誌消沉。每個人都有著巨大的潛能,很多事並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敢做,別再處處自我設限,否則你的人生隻會是一團糟。
1858 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不久,孩子患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症,喪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告訴孩子船長有一隻天堂鳥。孩子被這隻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於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務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那服務生並不知道女孩的腿不能走路,而隻顧帶著她一道去看那隻美麗的小鳥。
奇跡發生了,孩子因為過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務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長大後,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終於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也就是茜爾瑪·拉格蘿芙。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隻有在這種環境中,人才會超越自身的束縛,釋放出最大的能量。茜爾瑪·拉格蘿芙就是因為走出了自己的牢籠。才獲得成功的,因為她的忘我使她走出了牢籠。其實每個人都不難做到的,重要的是看你的心態如何。記住不管你們以後遇到的事情是什麼,一定要學會走出自己的牢籠,因為自我設限是很可怕的,它會使你走向失敗。
人,一旦自我設限,就會像玻璃罩中的跳蚤一樣,放棄成功的機會。所以,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才失去了信心;而是失去了信心,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
小李和小丁大學畢業後一起來到廣州闖天下,小李很快做成了一單大生意,升為部門經理;小丁業績很差,還是一個業務員,並在小李的手下幹活。小丁心裏很不平衡,就去向一位學者請教。學者說:“你過三年再看。”三年後,小丁找到學者沮喪地說:“小李現在升了總經理。”學者說:“你再過三年看看。”三年又過,他又去見學者,氣急敗壞地說:“小李已經自己當老板了。”學者說:“我自己也從普通老師升為教授了,你這樣是無法勝過他的。”
一年後,小丁又來了,幸災樂禍地說:“教授你錯了,小李公司破產,他坐牢了。”學者無語。十年後,小李在服刑期內寫了一本感懷人生的書,書出版後引起很大的轟動,小李因此被減刑。提前出獄後,小李成了很紅的名人,還在電視上與學者一起探討人生感悟。小丁在出租屋裏看著電視,手裏翻著小李的書,內心極度痛苦。他給學者發短信:自己相信命運了,小李坐牢都能坐出好風光來。
學者回短信給他:你還沒找到自己。你的痛苦是一生為他活著,你丟的不是職位、金錢、麵子,而是你自己。自我設限會使你一事無成,永遠隻活在別人的陰影下,走出牢籠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因為它會給你帶來無限的美好與成功。
要做到不要過多地在意別人的評價,他人是自己的一麵鏡子,可以通過別人了解自己。但過於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往往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也能獲得成功,人如果不相信自己,別人就更不可能相信你。
愛迪生為發明創造,置生死於度外。神農氏為了尋找治病良藥,冒著生命危險嚐遍百草九死一生。一位山東的大學生畢業後到邊遠的山村執教,克服了種種困難,抵製了外界冷嘲熱諷,成為感動中國的青年。這些都是勇於打破自己牢籠的典範。
過分在意別人評價的人,是不能認清自己的人,所以隻能給自己製造麻煩和悲劇。相反,隻有那些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人,才能激發潛能,挖掘優勢,排除他人幹擾,最終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