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小常識
對家人的問候語不能省略掉,比如早上起床見到父母要說:“爸媽早!”;晚上臨睡前要說:“爸媽晚安!”;離開家門要說:“再見!”;回家首先要說:“我回來了!”
有時也可用禮儀行為表示問候,比如親吻或擁抱一下父母,這樣的問候效果更好,也更能增進家人之間的感情。
禮貌用語不僅僅適用在公共場合,更應該常常用在家庭生活裏。
“謝謝”、“請”、“對不起”、“請原諒”、“麻煩你”等等,應該常常掛在禮儀小公民的嘴邊。
不要認為家人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的,對他們為自己所作出的事,要表示及時的感謝。
你該怎麼做?
1、在任何地方,都要做一個懂禮儀、講禮貌的文明小學生。
2、盡量在家裏對父母客氣一些,他們畢竟是我們的長輩。
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禮儀小故事
小雯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她在學校的時候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也被同學們當作學習的榜樣。
往常,小雯總是表現地非常活潑可愛,但最近這幾天她的神色卻有點不對勁。原來,她的媽媽生病了,而小雯又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好孩子。她看到媽媽病了,比自己生病了還要難受,每次放學回家後,她都會首先詢問媽媽的病情,然後再照看在媽媽的身邊,給她拿藥,給她倒水,還給媽媽將故事以逗她開心。
你來評對錯
相信小朋友們都被小雯的故事感動了,她是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她也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優秀小學生,她是我們大家共同學習的榜樣。
禮儀小常識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並教給我們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他們的辛勤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難以回報。所以說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是天經地義的美德。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是人類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一個人的善心、愛心和良心形成的基礎,也是今後各種禮儀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
古人曾說過“百善,孝為先。”說明孝敬父母是一種最基本的禮儀。我們該友愛,那麼首先應該去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是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試想,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連孝敬父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都做不到,那麼,誰還會相信他是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呢?
你該怎麼做?
1、不僅要做一個愛學習的好學生,同時也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2、孝敬父母可以從日常小事做起,比如:在家裏可以幫助收拾一下碗筷,掃掃地,擦擦桌子,清掃一下垃圾等。從而減輕一些父母的負擔。
對待兄弟姐妹要學會謙讓
禮儀小故事
小朋友們,你們聽說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嗎?
孔融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小孩子,他們共有兄弟三人,孔融平時對他們非常謙讓。有一天,母親給他們三兄弟拿出了三個梨,讓他們三兄弟分著吃。孔融看了看擺在自己麵前的三個梨,揀了一個最小的那起來吃,他母親感到很奇怪就問孔融:“你為什麼要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哥哥比我大,應該讓他吃大的,而弟弟比我小,我應該愛護他。所以也給他留下一個大梨。”
母親聽了感動不已,不斷地誇孔融是個懂得禮讓的好孩子,這一年,孔融才剛剛四歲。
你來評對錯
小朋友們,當你看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你在生活當中,是否也像小孔融一樣懂得謙讓呢?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應該學會對自己的兄弟姐妹要謙讓。
禮儀小常識
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就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了,對他們一定要懂得禮貌謙讓,這樣,才能形成一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
你該怎麼做?
1、主動反思一下自己生活中的行為,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對兄弟姐妹的禮讓。然後再適當改變自己的言行。
2、從對家人的謙讓開始,學會禮貌謙讓地對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